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嫡长子 > 62同归

62同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皇帝虽然和贤妃没什么感情,可毕竟这么多年下来了.他们中间还有个三皇子,皇帝也给贤妃留了面子.说道:“三皇儿的事,是二皇子对不住你,你恨他情有可原,可毕竟孩子是无辜的,他们还那么小,他们知道些什么。”

贤妃嘲讽的一笑,说道:“是啊,他们是孩子,我的启儿就不是了?我的启儿今年才不到二十岁,他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了,可是二皇子还不是没放过他。我为什么要放了那些孽种?坐享其成,渔翁得利?”

皇帝也不想和贤妃说这些无用的话了,说道:“你自行了断了吧,三皇儿留下的女儿,朕会好好照顾,以后富贵平安一生的。至于二皇子,他一辈子也就在宗人府呆着了。”

贤妃笑的凄凉,她保养如二八的脸蛋上流露出一股疯狂,说道:“皇上,你这一辈子最喜欢的不一定是乔氏,可最敬重最在乎的女子里绝对有乔氏吧。是啊,多好的人啊,为了你和别人生的孩子,不惜拼了名节,也要给您的四皇子正名,臣妾也很感动啊。”

皇帝被人提到乔氏,心中有些恍惚,但听着贤妃说的话却绝没有夸赞乔氏的意思,他惊讶于赵天鸣的身份被贤妃察觉,不动声色的说道:‘贤妃,你在说什么,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贤妃快意的说道:“皇上,你以为把四皇子放在了乔氏名下,臣妾就不知道了吗。您不知道吧,其实四皇子当年为何小小年纪就没了,您不好奇吗,您不是怀疑我们吗?臣妾今天就来为您解惑。”

皇帝心中直跳,说道:“是吗,你说吧,如果消息属实,朕会照顾你娘家的。”

贤妃看皇帝给的价码不错,她现在已经了无生趣了,以后让德妃或淑妃翻出旧账,自己本就是待罪之身,留给她家族的就可能是灭顶之灾。而她死前和盘托出,即使皇帝再怎么恨自己,人死灯灭,加上对三皇子的愧疚,她的娘家才能有一线生机。

贤妃也不想让乔氏那个恶心的女人被皇帝一直记在心里,同时她也要好好的给德妃留一后招,好好报答她的借刀杀人,自己虽然甘愿报仇,可也不能白给了她做刀。

贤妃不急不缓的说道:“当年,德妃因为是您的侧妃,生有大皇子,是最有机会做皇后的人,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被乔氏截了胡,自然不甘心,她把前朝秘药无生通过探子给了我,我心中有数,自然是不愿意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德妃见我这边行不通,就挑拨了淑妃,当时为了接善缘,我去给乔氏卖了个好,暗示了无生这件事。当然也不乏让她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心思,可乔氏装傻充愣,还反过来暗示我不要多管闲事。”

“当时,我心中奇怪,毕竟我也是有孩子的人,能拿孩子做赌注的母亲毕竟是少,特别是您还那么的喜欢四皇子,太子之位就在眼前,乔氏的所作所为让我心惊,我自然就上心了,才知道四皇子并不是乔氏所为,而且还发现,要是没有乔氏的纵容,凭当时皇上您布置的人手淑妃根本不可能下毒成功。”

贤妃看着皇帝吃惊的神色,心中快意,接着说道:“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我理解乔氏的做法,无非是您在外生了四皇子,四皇子的母妃身份不够,或有难言之隐,您把四皇子放在乔氏名下。或许还是乔氏求的,毕竟按当时的情况,我应该才是最好的人选,不过我有了启儿,您担心我不能尽心而已罢了。”

皇帝也不说话,其实当年他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可亲子和养子,皇帝也不敢保证贤妃还能不能保持她的分寸和理智,自然无子又对他一往情深的乔氏更为的合适。

贤妃说道:“乔氏打的好算盘,等过上十几年,四皇子没了,而您也对乔氏上了心,有了情,没了四皇自然对她这个养母更为的上心,到时候再生个自己的孩子,把四皇子的中毒的事情抖出来,又废了德妃和淑妃,真是一箭双雕,好毒的心思啊。我怎么会让她如意,于是我拿住了当时为四皇子整病的吕神医养子的把柄,让他送四皇子一程。”

贤妃知道自己要是不全说出来,皇帝也会顺藤摸瓜查出来的,接着说道:“乔氏见四皇子没了气息,您又急晕过去,自然又惊又怕,想制造为四皇子殉葬的假象,我就顺水推舟,把消息给了德妃淑妃,于是乔氏就真的**于殿内。至于四皇子,因为那太医怕被灭口,带着四皇子趁乱溜了,我不敢声张,就派人拿了别家刚埋的死婴,和乔氏一起灰飞烟灭了。”

皇帝听完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当年大了肚子,可为人多疑的他,并没有把自己能生孩子的事告诉乔氏,只是说有一心爱之人出生不好,母后不容她,可又有了身孕,自己不知道如何是好。

恐怕当时乔氏就起了心思吧,特别是他虽然打着陪乔氏安胎的幌子,其实都是躲起来养胎,乔氏也见不着他的面,也一定以为他去了那个女子身边。

虽然贤妃的话不一定是真的,可皇帝知道也有九分真,这样就解释了为何赵天鸣从小带着“无生”这样的前朝秘药,一直身体不好。

贤妃说完,如释重负的笑了,说道:“这些年,我和德妃淑妃因为各自握有对方的把柄,自然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启儿去了,我也没了指望,我一生谨慎,为着启儿安危从来都让他附和大皇子二皇子,他从来就没有过过随心所欲的生活,唯一违抗了我意思的娶了叶氏,最后成了催命符,这就是命啊,启儿,娘来了!”

贤妃突然倒了下去,皇帝知道是事先服了毒药,看着贤妃的模样,皇帝也却如贤妃所料起了恻隐之心,吩咐按妃子礼仪入葬。

皇帝没想到他把仇人当恩人当了这么多年,自然气难平,他这时才想起了淮南王说道话:“在皇室有个真心相待的人才是真正的福气,不关男女。”

头一次,皇帝不得不承认淮南王确实比他看的清。

孔氏先是丈夫二皇子被押入天牢,现在自己的孩子又死于非命,整个人都像丢了魂似得,提不起如何精神,她回了娘家,因为二皇子府中处处是她孩子们的身影,触景生情,孔氏自然不愿意呆着。

孔氏睡在床上,浑浑噩噩,觉得生无可恋,要不是顾忌着父母的生养大恩早就随着自己的孩子去了。

孔夫人和孔尚书经历了一场争吵。起因很简单:德妃派了人告知孔尚书要份投名状。现在二皇子被废,皇子们算是都没了,而皇孙也就剩下了大皇子那一支,孔尚书为二皇子做事多年,现在一下子没了指望自然害怕德妃得势要了孔家上下的性命。

孔尚书这时去向德妃投诚,虽然不能捐弃前嫌,可也总好过什么也不做,等着算账好吧。本来只是试试,可出人意料的是,德妃同意既往不咎,只要看看孔家的诚意。

得了暗示的孔尚书像是抓到了最后的一根稻草,回来就让孔夫人去孔氏那里让孔氏按德妃的意思办。

孔夫人自然不肯,孔尚书只说了一句:“你想要孔家遭受灭顶之灾吗。想想儿子,孙子,他们好了,我们就是下地狱了也安心了。”

孔氏虽然心疼女儿,但儿子孙子更是她的命根子,自然不说话了。

孔氏是被一阵吵架声吵醒的,她听到她的父亲孔尚书说道:“要不是二皇子和文氏那个贱人,我的两个外孙能遭了横祸,现在外孙没了,二皇子还是活的好好的,可怜了我们孔家,当牛做马了这么多年,要是没按德妃说道做,以后抄家灭族是一定的了。”

孔夫人接道:“可你也不能让女儿谋杀亲夫啊,那女儿还能有命在,她还这么年轻,你不能这么狠心。”

孔尚书疲惫道:“可不这样做,孔家就没了,我能怎么办,这是德妃给的,要么我们一家人吃了,要么二皇子吃了。”孔尚书拿出一个白色的瓷瓶放在了桌上。

孔夫人只是呜呜的哭泣也不做声。

过了一会,没了人,孔氏自嘲的笑道:“看,现在连父母都要你去死,你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孔氏知道父母故意在她旁边说的,他们的意思她也清楚,只不过好笑的是,她的一生都为孔家做了贡献,最后也为孔家死去,也算是还看孔家的生养大恩了。

孔氏原先有个青梅竹马的表哥,可孔父看上了二皇子的权势,她嫁了,后来不得宠,她认了,她那时候想至少还有孩子,在后来孩子没了,她想着父母大了,自己还要进孝。现在父母不需要她了,也好,她可以去陪她的孩子了。

其实去杀死二皇子,孔氏心中是愿意的,一个那样待她的男人,要她心里有他,她是做不到的,二皇子得势的时候,孔氏也没沾过光,犯事了,却把她的孩子连累了,她心中的恨又有谁知道,如果不是为了娘家,她早就和二皇子同归于尽了。

孔氏拿起瓷瓶,梳洗了一番,让人找了一件她最喜欢的衣服,带着做好的小吃去了宗人府。作为妻子,去看看丈夫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孔尚书和孔夫人知道女儿去了宗人府,各自叹了一口气,好似老了几岁,亲身送女儿上路,恐怕他们以后会遭报应的。

孔氏来到宗人府很快就进去了,她想到:果然德妃的手段就是高,这么快就打点好了门卫。

二皇子这些天一直的心急如焚,他被关在宗人府,虽然人没受什么伤,可没了自由和身份,能好过到哪里去,二皇子心里好在还有些想头,毕竟他被废了还有三个孩子。

四个皇孙他家占了三个,而且大皇子的孩子还是个庶子,二皇子第一次觉得自己生了两个嫡子还是聪明的,也终于理解嫡子的好处了。

孔氏来的时候,二皇子也是被关的烦了看见孔氏来看他,头一次觉得孔氏人虽然不怎么样,对他倒是死心塌地,以后要是出去了,对着孔氏他还是决定要好一些。

孔氏来了也没怎么说话,二皇子问的问题她都是恩恩的回答。

二皇子被她搞的一头的火,看她带了酒菜,在牢中饭菜虽然不少,可那质量在二皇子看来只能有喂狗一用,他吃的都快吐了,难得有好酒好菜,二皇子决定先吃了再说。

孔氏给二皇子倒了酒,自己也一饮而尽,二皇子酒足饭饱之后想起儿子们问道:“孩子们怎么样了,是不是在母妃那儿。”

孔氏憋着的眼泪掉了下来,她平静的说道:“死了,都死了,你开心了吧,不过没关系,我们马上也要死了。”

二皇子这时肚子痛了,他抬头看着孔氏一脸的不敢相信,这个连一句话也不敢和自己顶的笨女人能有胆子下毒杀了自己。

二皇子立马爬到门口:“来人,救命啊!救命,我被下毒了。”

门卫害怕了,毕竟放个把人进去看看二皇子他们被知道了也没什么关系,可现在二皇子要是在这儿死了,他们也难逃一死,于是赶紧让人去找大夫,报告长官。

孔氏大笑道:“二皇子,你也有今天,我希望来生再也不要见到你。我想我们也见不到,你这样的人只配入畜牲道,哈哈哈。”

孔氏说完就没了气息,二皇子也挣扎了一会,断了气。

德妃得到消息,到了大皇子排位前烧了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