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将军出战
襄军几次的大动作,弄得楚云关人心惶惶,但是襄军意料中的松懈警戒,却是没有出现。
由于顾曦事先敲打过众将领,所以没有人敢掉以轻心,不管襄军是否进攻,众士兵在将领的带领下,丝毫不敢懈怠,时时提高警觉。
对于顾曦这副如临大敌的态度,戚含远很看不过眼,认为对方分明是怕了襄国,因此每每见了面,都要开口冷嘲热讽一番,顾曦不欲与他计较,便都装作没听见。
戚含远为何针对他,顾曦心里有数,对方不就是怕他的将军位置不保,也怕他和襄国私下往来的事被拆穿。
在顾曦没有说出那番警告的话之前,戚含远多少还因着对方是太子,所以表面上仍然很恭敬,可是那天顾曦当着所有人的面指责他,让他的颜面扫地,也让众人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
对此,戚含远是非常怨恨的。
顾曦没有来之前,楚云关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士兵们对他的景仰和钦佩,都让他觉得飘飘然的,认为自己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可是自从顾曦来了之后,众人便将目光转移到顾曦身上,不只是因为对方贵为太子,还是因为对方年纪轻轻便如此骁勇善战。
戚含远绝对不会承认,其实他的内心深处,也曾闪过一丝欣羡。
他出生将门,戚家从祖父那一代开始,便出入沙场,在沙场上几经生死,博得了军功和地位,然后他的父亲又深受先皇赏识,更是官拜大将军。
家族里其他男丁,也很争气,戚家一门出了许多武将,还有几位将军,只是到了戚含远这一代,男丁锐减,在仅有的几个堂兄弟中,唯有戚含远最有出息。
只是戚含远的出息含有水分,若不是靠着父亲的威名,再加上原本的顾炀是个昏君,否则驻守楚云关这样的重责大任,怎么轮也轮不到戚含远的头上。
当初荐举戚含远的大臣,在顾炀醒来后没多久,便被顾炀给杀了。他并不是因为知道了驻守边关的将军是个草包,而是因为那个大臣中饱私囊,贪了许多银两,贪的还是救灾的银两。
因此顾炀一气之下,就将罪魁祸首的大臣严惩,其余牵连的一众官员,也是杀的杀贬的贬,还有不少被流放了。
所以等到顾曦传回消息,表示戚含远有问题时,王城里的线索已经断了。
那名大臣已经被处死多年,和他走得近的官员也都遭殃了,因此戚含远背后是否还有人,和王城里是否有联系,这一些都变得未知。……
这几日襄军的动静又变小了,但是根据影卫回报,前几次襄军的大动作,其实是为了掩饰后方援兵的到来。
也就是说襄军的人马又增加了。
前一次在奇袭中损失的士兵人数,如今都已经补上了,而且还比之前更多,显出襄军要拿下楚云关的决心。
就在襄军的兵马全部到齐后,隔日一早,襄军的前锋部队便朝着楚云关而来。
这一次不是作戏,也不是耍诈,襄军的前锋部队派出副将,到楚云关外开始叫阵。
关内士兵情绪高昂,不断有人向将军请战,外头的襄军太过嚣张,仅凭着一队前锋部队,就在他们的城门前耀武扬威,若不挫挫对方的锐气,还真当大楚国人善可欺。
戚含远自然觉得该战,襄军驻扎在关外已有数月,大楚国的士兵却只是龟缩在城内,实在让人笑话。他们早该趁着襄军上次兵败撤退时,出关追击,直接将对方赶回襄国。
可是上次顾曦却阻止大家追击,如今敌人已经兵临城下,这一次说什么他们都不能再躲在关内,一定要给敌人一个教训。
对于戚含远的主战,顾曦虽然没有反对,却也没有赞成,他觉得襄军不会无缘无故进攻,他们需要谨慎行事,别中了敌人的圈套才好。
但是顾曦的小心在戚含远看来,就是胆小怕事,敌人都跑到家门前来叫阵了,还顾虑这个顾虑那个的,就算躲在城内,敌人大军压境,硬是破城,届时还不是一个都跑不了。
与其之后陷入被动的境地,还不如现在主动出击。
戚含远的喊话振奋人心,许多士兵都被他鼓动了,举着手上的长刀,高声吆喝附和着。他们是大楚国的士兵,只有战死沙场,没有躲在后方的道理。
看着士兵们被戚含远的花言巧语挑起情绪,顾曦的脸色不太好看,戚含远嘴巴厉害,真要论行军打仗,根本就是一窍不通。
这些跟着他的士兵,简直就是找死。
可是戚含远是将军,现在正是敏感的时刻,他不能灭了自己人的志气,助长敌人的威风,就算认为戚含远出去是送死,他也不能直接说出来。
但是看着戚含远的安排,顾曦皱起了眉头,还是忍不住开口了,“戚将军,我认为不妥,襄军只派了前锋部队,不需要将军亲自迎战。”
“我意已决,不必多说。”戚含远冷淡地说道,在心里嘲笑着顾曦的怯懦。
其他几个将领,也先后劝过戚含远,但是他执意要出战,最后众人无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戚含远率领三千精兵,出关迎战敌军的前锋部队。
襄军的前锋部队仅有一千人,戚含远带了三倍的人马,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发,打定主意要在顾曦面前好好表现,让对方心服口服。
他看得出来,顾曦打从心里看不起自己,他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被一个比自己年纪还小的人鄙视,而且还是个只有十五岁的小子。
戚含远已近而立之年,前半辈子在戚父的庇荫下,过得顺风顺水,戚父去世之后,他还能靠着戚父的威名捞个将军做。虽然是被派到边关,好几年回不了家,但是能在楚云关当王,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楚云关离王城十万八千里远,他身为最高将领,在楚云关自然过得滋润的很,若不是襄国突然发兵,恐怕他还在享受着人生呢。
打从他跟着父亲来到楚云关后,这里的人谁不认识他们父子,戚老将军戎马一生,颇受百姓的推崇和爱戴,百姓们爱屋及乌,对戚含远的印象也不错。
戚老将军镇守边关以后,边界的战事便减少了,之后几年更是一片祥和,直到戚老将军去世,也没有任何战事。
所以百姓们和士兵们,根本就不晓得戚含远有没有能耐,在他们的认知里,戚老将军骁勇善战,他的儿子怎么说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
毕竟虎父无犬子,戚含远又生得虎背熊腰,人高马大的,腰间还挂着一把大刀,怎么看都是一名威风凛凛的大将。
因此得知戚含远将代替戚老将军继续驻守楚云关,众人都觉得放心得很。
若不是出了上一回襄军偷袭的事儿,恐怕士兵们对戚含远还是盲目的崇拜。
不过尽管上次戚含远的表现不尽人意,但还是有大部分的士兵们,选择相信他们的将军,毕竟有些士兵是跟着戚老将军的老兵。
新兵们加入军队后,便听着老兵一天到晚不断重复戚老将军的英雄事迹,听久了对戚老将军自然十分佩服,再得知他们的将军就是戚老将军的儿子时,或多或少的就将崇拜转移到戚含远身上了。
这也是为何顾曦要散布对自己有利的话语。
他也是来到楚云关一阵子之后,才发现戚含远的威望极高,本来他不觉得这有什么,反而认为将军的威望高,士气才会高,士兵才会有凝聚力。
但是当将军不是个忠君爱国的志士,而是个通敌叛国的罪人时,他就不配得有如此高的声望,不配得众人如此的推崇和爱戴。
另外,顾曦也担心戚含远利用自身的声望,颠倒是非,散播谣言蒙骗众人,所以他才会先发制人,在戚含远让人传出不利于他的传言之前,先一步帮自己塑造好的形象。
上辈子的他是公众人物,对于如何利用人心和舆论,可说是极有心得,对于散播消息的时机和内容,也拿捏得很好。
他并没有打压戚含远,只是让自己的声势水涨船高,慢慢的和对方并驾齐驱。
在戚含远没有出大错之前,他想要一举将对方压下来,然后取代对方,还有些困难。不过他有预感,襄军的这一次出击,或许是个契机。……
戚含远不听劝告,率领着三千精兵出关之后,便和襄军的前锋部队战得如火如荼。
由于人数上的差距,襄军渐渐地露出疲态,没多久就开始慢慢撤退,顾曦站在城墙上,看出戚含远想要趁胜追击,皱了皱眉,马上派人去阻止对方。
戚含远哪里听得进顾曦的劝告,他想要将敌军的前锋部队全部歼灭,因此带着三千精兵,往敌军撤队的方向继续追击。
“那个蠢货!”城墙上的顾曦低咒一声,如此明显的计谋都看不出来,楚云关在戚含远手上这么多年都没丢掉,还真是个奇迹。
顾曦看得分明,刚才襄军撤退的地方,再过去有一个山谷,襄军的目的很明显,要将戚含远引入山谷,然后前后截杀。
山谷旁肯定埋伏了很多襄军,只要戚含远的人马一进入山谷,再想出来就难了。
因此他立刻派了两个将领,各率领两千兵马,前去接应戚含远。
将领们听着太子殿下的分析,惊出了一身冷汗,若是将军真的落入了敌人的圈套,后果恐怕不堪设想,他们得赶紧前去支援将军才是。
顾曦快速的安排下去,除了两队人马前去接应戚含远之外,他还另外点了三千精兵,跟着他去拦住其他襄军。
众将领一听太子殿下要亲自出战,皆瞪大了双眼,有几个比较胆大的,立刻跪下劝阻,开玩笑,太子殿下可是千金之躯,说什么都不能让对方涉险。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草包将军的心态,其实就是怕将军换人做了之后,他干过的好事就会曝光了。在古时候的军队中,将军的地位是很高的,甚至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所以尽管顾曦是太子,可他在军中只是都尉,就得听命于将军的。
再说除了顾炀和顾曦之外,其他人都不晓得,顾曦是稳坐太子之位。在其他人心目中,太子是有可能换人的,毕竟大楚国的传统是不立嫡不立长,有能者居之。
还有另一个原因,但是说了就剧透了,只能给个小提示,那就是陛下天高皇帝远的,出事了也是鞭长莫及…… _(:3」∠)_
然后,亲们放心,太后只有一个,这一个太后没了,后宫能够清静好久一段时间。
最后,有亲问新文是主攻还是主受,嗯……我做个调查好了,大家是比较希望主攻还是主受?
2/8作者即将开新坑,在这边厚著脸皮求包养,请亲们多多支持作者的新坑,感谢。m(_ _)m
现耽新文:
((重生之炼金术师》?novelid二1945090炼金术师重生成替身演员,在娱乐圈翻云覆雨点石成金,最后发家致富的成神奋斗史。【通知:请互相转告唯一新地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