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一代文豪林黛玉 > 25.烈女祠(四)

25.烈女祠(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出云甩开大袖子,扯着大褂子,满脸花花绿绿的油彩,做着滑稽夸张的动作。台下一片哄然大笑声。

一双双的月牙儿,一片片黄烂牙齿。

秋风正爽,天空显得特别高,特别蓝。

演过一场滑稽戏,在一张张劳累了三个季节的面孔的笑容里,曾经王孙公子千金难求他下场的出云,就又连续地又演了七八场毫无技术含量,夸张可笑的杂技、滑稽戏,出了一身的汗。

到最后下台的时候,出云的汗,把脸上的油彩都花了。

他坐在草台边的草拢子上,拿灰扑扑的袖子擦汗。

老婆子大嫂子都瞅着他乐。

男人们也乐。

搭戏台的一个老头拿了个缺半边的破碗,过去给他舀了点水,出云咕噜噜一口喝完。才问:“怎么又要演?”

老头说:“祝家本家送来了一位夫人,就在烈女祠附近住着。说是要开恩典进祠堂立牌坊的人。祝家本家那一族,就请了神要唱大戏祭祖。最近见天地唱。我们村凑个热闹,也多演几出戏。”

出云看着那碗混浊的水映出他涂满油彩的脸:“六少奶奶?”

老头笑了笑,露出皱巴巴嘴唇下的一口豁牙:“听说行六。”

他们正说着话,一个十三、四岁模样的小媳妇挑着水经过他身旁,一双小脚,走得非常缓慢,想停下休息片刻,但做成尖底的桶根本放不下来。因此浑身是汗,汗流得比出云还厉害。

老头见了,就问:“二妹,你婆婆又叫你去打水?”

又瘦又小的二妹穿一见破袄子,生得瓜子脸,很灵巧的模样,见有熟人问她,先是要抬头一笑,见是两个男人,就赶紧把头低下去,吃力地挑着水走了。

出云说:“她是哪个?好像经常看戏的人里面没有她。”

老头看了看她的小脚,说:“平阳县外的那个王家村的,那边时兴裹脚。是梁二嫂子家买来的新媳妇。”

出云知道梁二嫂子,那是这个祝家佃村里的一个寡妇,脸上有个肉瘤子,每次都是陪着她那个小儿子来看戏。还给戏班子送过几次水。

梁二嫂子命苦,虽然家境不错,但青年死了丈夫,家里只有一个遗腹子。她带着独子,虽然家里有几亩田,几头大畜牲,可以雇一两个人,却因为是寡妇,谁都信不过。

何况独子病怏怏地,经常顾得了儿子,顾不了田。就买了一个媳妇。

出云把长眉皱起来:“梁二嫂子的儿子才八岁?”

老头撇他一眼,嘿嘿笑:“是五岁。”

出云不说话了。他在乡下县里跑戏,也知道这种小丈夫、童养媳之类的事情,是人人看作平常的。

买这种大年纪的媳妇,是当作买一个劳力。儿子长大以后还可以圆房,又省了娶媳妇的钱。如果儿子长大后嫌这媳妇老,也可以卖掉,再拿一笔钱。

休息了一会,上面又招手说要开唱,问出云来不来。

出云想了想,把怀里的碗往老头怀里一塞,脸上涂着油彩,撒腿跑了:“我去别处看看,有没有要搭戏的。”

而烈女祠稍远一点的祝家祠堂,锣鼓正喧天。

王二妹挑水经过了烈女祠。

烈女祠朱门黑瓦,门口竖着两个鬼脸的婆娘,一个说是班昭,一个不知是什么人,只混说是圣人的妻子,也是德行很好的。门口往里看,黑洞洞的,不见一点光,只有烟灰飘出来。

王二妹实在撑不住了。见了烈女祠附近无人经过,不会有人向婆婆告状,又见到祠门前地上有两个土坑,刚好放下尖底桶,就想:我好歹坐一会。就一会。

坐下的时候,二妹嗅到了烈女祠里飘出的一点香火味。

烈女祠是给前朝的一位贞烈女建的,她未嫁夫死,甘心殉葬,据说悲痛欲绝,砍了自己十几刀。当时的县太爷感其贞烈,与她夫家的族人,一起合建了一座烈女祠。

自此后,附近大凡是出了什么贞妇烈女,就都到这烈女祠里供一盏长明灯,竖一个牌位。百年来,也摆了大大小小七十多盏灯了。香火鼎盛。

这附近的宗族村家,都以攀比谁家在烈女祠里供奉的灯多为骄傲。

但这烈女祠,是不准男人进去的。而一般的大姑娘小媳妇们,虽然嘴里说仰慕,也都不进去一步。谁要进去半步,回家就得挨爹妈丈夫的打。

打扫也是几个半截身子入了土的老寡妇打扫。

一半是盛名,一半是忌讳。连小孩子都被叮嘱,不许经过烈女祠。

只有王二妹这种年纪轻轻,什么都不晓得的外来媳妇,才会坐在门槛上歇脚。

坐了一会,秋老虎晒着,浑身又流了一通汗。二妹看门里黑洞洞地,就想,大概很阴凉。

想了没一会,她忽然听到黑洞洞阴恻恻的门里面,随着香灰,似乎飘出了若有若无的歌声。

那歌声很俏皮,王二妹往里面看了一眼:“谁呀?”叫了一声,没人应。

她又呆坐了一会,没忍住热,就想,我只是去找里面的人要碗水喝。就进去了。

烈女祠里,因常年帷幕厚重,透不出光,四下一片幽暗。

二妹摸进去一看,吓了一跳。

烈女祠两边,都是一排的女人像。有做上吊姿势的,有被烧成焦炭的,还有口流碧血的。

而烈女祠中间,桌子上是一座座神主牌。

神主牌一层层排上去,渐渐到了屋顶,像是坟山。

每个牌位前都列着一盏绿莹莹的长明灯。

黑暗中,只有一盏盏长明灯幽幽灭灭,闪闪烁烁。放着惨光。

像一双双死人的眼睛。

她不敢看那些上吊的、烧死的雕塑,只壮着胆子叫了一声:“有人吗?”

声响回荡在祠里,因为祠堂中幽长,回声就拉得长长的。合着闪闪烁烁的幽幽灯火,像是什么东西在窃笑。

忽地,一盏吊死女人像旁边的长明灯灭了,接着,又是第二盏,第三盏......

二妹惨叫一声,跑了出来。

挑水回家的时候,因为耽误了事情,被她婆婆打了一顿。

二妹带着伤,白着脸,就去和人打听烈女祠的事。

一个老太婆压低声音说:“嗬!谁敢!谁要是乱闯惊动了烈女,熄灭了里面的灯,就是犯了地府的规条!要坏一辈子的命。阳间的皇帝都嘉奖烈女,这阴司,肯定也是要惩处不敬的人。”

二妹穿着身破袄子,似乎想到了什么,颤抖着问:“怎么惩处?”

老太婆刻薄的眼扫她一圈,说:“怎么惩处?嘿!烈女祠,烈女祠,这叫什么名?怎么惩处?嘿!”

老太婆的这一声“嘿”,从此就害二妹落了一桩心事,天天魂不守舍。

虽然过了几天,竟没有传出什么烈女祠长明灯熄灭的消息。

但此后,谁谈烈女祠的传说,二妹就呆站着听。越听脸色越坏。

于是,私下里,就有人悄悄议论起二妹了。

二妹是被欠了平阳县一个地主租子的爹,卖给梁家的。

梁二嫂子花了一升谷子,给她三岁的儿子买来了这个比他大十岁的媳妇。

二妹是老实人,为了还爹的债,在梁家很勤快,拉磨、打草、劈柴,捡粪浇田,修补烂泥墙,拉牛套梨。

样样做得。

梁家的族人见了,都夸她比大畜牲还中用,比雇农还吃用得少。

但是二妹太喜欢笑了。于是就犯了错。

她看见走街串巷的一个货郎,生得真俊。还像是熟人,二妹忍不住笑了一下。

看见小丈夫跌跌撞撞叫她姐姐,她又笑了一下。

当晚,邻居家就听见梁二嫂子叫了几位族人,家传出了半宿的打人声、惨叫声。

拨浪鼓摇了半晚,二妹被打了半晚。

第二天,二妹跑了。往家里跑。

一双小脚,跑也跑不远。没跑多远,就被带回来了。于是接着打。

打不死,二妹还是跑。

跑到第三次给抓回来,这次,梁二嫂子没有打她,只是告诉二妹:她爹因为欠了地主的租,怕被扒皮,早就卷铺盖跑了。她娘被地主的狗腿子打死了。她要是敢回去,就是被地主父债女偿,卖去娼门的结果。

老乡们证实了这件事。

梁二嫂子带着二妹去了一趟平阳县。远远看见二妹家的茅草屋,烂泥墙,倒了一地,周围臭烘烘的都是苍蝇、粪便。再也不见她爹妈的影子。

二妹此后就再也不笑了。也再没逃跑了。

二妹这样一个人,为什么最近听起烈女祠的传说?

人们就私下猜测:因为她的小丈夫病了很久。

不知道梁家的小儿得的是什么病,只是整个人躺在床上,脸比黄莲苦,干瘦得慢慢像是一小株脱水的豆芽菜。

梁二嫂子延医问药,都不顶用,只能勉强拖着。

这年头,药是最贵的,而大夫出诊一次的价钱,寻常人家都不大敢请人上门。家里如有个病人,又不想让人等死,那散尽家财,就是迟早的事。

人们见了梁家小儿的样子,都说不中用了,就开始开二妹的玩笑:“你是不是闯了烈女祠?那可就要进去当烈女了。你看,你到时候要塑什么样的像?是要吊死?还是烧死?”

二妹听完,惨白着一张瓜子脸,稀疏发黄的头发又掉了一把,做活越发拼命。

但慢慢地,梁家还是先卖了牛,卖了驴。接着,没多久,又因为买药,欠了族里大户一笔高利债。

没多久,二妹就被梁二嫂子牵着去祝家的庄子做工了。

梁二嫂子介绍说:“我这媳妇,什么都会做,又勤快,又吃得少。是个最便利的。”

庄头打量一圈她的瓜子脸,留下了。

就像梁二嫂子说的。二妹虽然是乡下人,但是干活利落勤快,什么粗活都做得。虽然裹着小脚,但寻常男人,都还不如她灵活。因此庄头待她很过得去。

只是她很少吃用什么,大凡是有一点积蓄,就寄回梁家去。她自己饿得下巴都越发尖了,但是听到梁家传回来的消息,说是梁小儿还活着,她发黄的脸上就能打起几分精神头。

只是她终究还是给打发回婆家去了。

祝家庄子的庄头没有别的话。因此回去的时候,邻居家的老婆子嘿嘿笑着问二妹:“你不是能干吗?怎么又叫人家打发了?”

二妹没有回答。她似乎生了什么病,脸比从前更黄了,下巴瘦得更尖了,人却不知怎地,胖了一点。她只第一件事,探头去望她那个小丈夫。

原来她那个小丈夫,虽然奄奄一息地,却还活着。

梁二嫂子打她,骂她不顶事,她反而松了一口气。

人们又逗她:“怎么,不当烈女了?”

尽管梁二嫂子听了这话,就要恼火,认为是咒她儿子。但人们总以为二妹比梁二嫂子有趣的多,就趁着梁二嫂子不在,还是说着玩。

二妹每当这时候,就背着人,低着头,只顾做活。叫人好没趣。

还是梁家邻居的老婆子有法子。

一天,宗族里行族法,把一个不守妇道的女人浸猪笼了。二妹也来看。

老婆子就辣辣地一指猪笼,隐秘地笑了:“二妹,听说那庄头待你很过得去?嗬!当烈女还受供奉,进了猪笼,下辈子就是畜生啦。”

二妹探出的脖子僵住了,顿时像一只呆头鹅。半天,嚎叫一声,忽然跑了。

于是,人们又有了新的逗趣梁家的法子。

从此后,二妹不大能干活了。似乎手脚不怎么灵便了,经常躲着人。又很怕见“神”见庙。看了庙都躲。

幸而不久后,祝家出了桩大案子,与那位素有贤名的六少奶奶有干系,尽管极力捂着,还是传开了。闲人们就都把梁家这个小小的趣头全遗忘了。

梁二嫂子也顾不得骂二妹。因为而梁家小儿的身子,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到最后,梁二嫂子就请了神婆神汉家里来了。

那一天,是个黄昏。

二妹站在土炕边,看神婆慢慢索索地走屋里来了。

巫婆又老又皱,脸上的皱皮垂下来,能夹死苍蝇。身上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别着鸡毛,捧着桃木剑,皱脸上涂着张五彩的油墨大花脸。

昏昏然的室内,点起两对森森的红烛,竖起香,挂起青面獠牙的神鬼像,敲起铜锣,喷起符水。

一室红光映鬼光。

呀!眼看一口符水喷上去,黄纸显骷髅头。

呀!再看一柄木刀沾水斩下去,纸人身上露血迹。

那张涂满油彩粉墨的大花脸在森森的红光里,衬着身后的钟馗画像,一闪一明。一声声大喝,吓得梁小儿一直打嗝。

咕噜噜,香灰化进符水,桃木刀一击击打在梁小儿的瘦脊梁上驱鬼,成就了治病神药。

第二天,渡儿又进了烈女祠,悄悄躲在烈女祠塑像后面,吃出云送的馒头和肉。忽然听见外面有哀乐飘来。锣鼓哀哭里,还有一个女人边哭边打的打骂声:“都是你这丧门星!”

渡儿悄悄往外看一眼,似乎见到一个眼熟的身影,她也和黛玉似的,有过目不忘的能耐,见那身影,就想起,那是那天闯入烈女祠的小媳妇,听出云说,那个正在被那女人打骂的女孩子,叫做二妹。

她怎么了?渡儿记得这个二妹,她那天灭灯的时候看了一眼,虽然是粗手粗脚的乡下人,但长得有一分像黛玉呢。

想了一会,渡儿就不再想了,她的时间不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