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盛京 > 76.燕归巢

76.燕归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帝师与靖阳公主并未交谈多久, 天光熹微时便已宣告结束, 彼时杨缱听到动静, 立马跑到门口期待地望着两人, 目光扫在靖阳公主脸上, 见她神色平静,除了有些疲惫外并无异色,不由得松了口气。

一旁的帝师故意咳了一声, 杨缱立马反应过来, 甜甜对其露出了笑,“多谢温爷爷。”

后者哭笑不得地隔空拿手点她,打发两个姑娘回屋睡回笼觉, 自己则望向了不远处的季景西, “小子,你来。”

季景西起身站到他面前。

世人皆知,燕亲王府的小王爷生了一张惊为天人的脸,可谓整个大魏朝第一美人, 然这般长相, 放在某些通晓卜算的人眼里却算不得多好。

男生女相,太凶,太不吉, 天生不是善茬。

老者一言不发地望着眼前的红衣男子, 也不知在想写什么, 良久才缓缓道, “既上了一丈峰, 看在阿离的面子上,小王爷可用老夫推演一卦?”

“不了。”季景西淡然一笑,“帝师这两日劳累,珩不敢再打扰。”

帝师点点头,似乎早猜到他会拒绝,也不强求。他欲言又止地动了动唇,最终也没说出什么至理箴言,只摆摆手示意他自便。

“倒是有一旁的事。”季景西淡然自若地望着眼前的老人家,“阿离希望帝师能为我号一次脉,不过我想,帝师既见了我,想必也看得出,这脉号不号都无甚大碍。”

帝师深深看他一眼,“小王爷是个通透人。心病还须心药医,小王爷有数便好。”

季景西的病,说白了是当年南苑刺杀后留下的后遗症。

这种后遗症自他凤凰山上受刑为开端,绵延至今,最主要的表现便是失眠,无法安睡,对睡眠有着极深的阴影和恐惧。

北戎人固然是罪魁祸首,但更多的仍在他自身。

这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听起来也没什么大不了,一开始也无人在意,甚至季景西自己都不过将其当做是受了惊吓后的正常反应。可若是一连三年,每一个夜晚都只能睡一两个时辰,次次都在噩梦中惊醒,那么滴水穿石,累积起来却是个极大的隐患,时间长了,必会有失阴阳,有损寿数。

三年来,孟国手和孟斐然不知用了多少法子,可季景西的状况却丝毫没有好转不说,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隐隐有着加重的迹象。药石已经不能单单作为调理的手段,每个知情人心中都明白,此乃心病,唯有心药可医。

心药在哪里?

只有季景西知道。

他的病,他最清楚不过,哪怕是杨缱也不过有一点零星猜测。如今看来,帝师似乎瞧出了点什么,可他不说,不过是因为季景西不想他说。

当年的凤凰山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季景西到底遭遇了什么,除了当事人谁都不知。杨缱固然同他一起被掳,可她并没有被接连七日、日夜不停遭受严刑拷打,季景西也不会告诉她具体的细节,因而尽管如今时过境迁,身上的伤早已痊愈,就算说出来也不过寥寥数语,可季景西就是知道,杨缱承受不来。

掳走他们的那一队北戎人里,有一人极擅刑讯,受刑之人除了会受极大的皮肉之苦外,对方还尤擅操纵人心,只要露出一丝软弱,对方便能抓住那一点,将他折磨得生不如死。

季景西那时不过是个娇生惯养的公子哥,还不满十四岁,自是被磋磨得很长时间都怀疑人生。

对方将他们刺杀失败的怒火全部归结到了他们身上,加上他一开始便自不量力地拿燕亲王府世子的身份去威胁对方,虽然可以保命,受罪却是难免。

更何况,他还要保护杨缱。

一个世族少女,小小年纪一副好样貌,季景西究竟付出了什么代价才能换来她七日没有受辱,这事,不能细想。

季景西事后告诉过杨缱,他在凤凰山上的每一天都没睡好过。

其实,他是压根没敢合过眼。

睡过去就是死,睡过去就会被那些人有可趁之机,睡过去,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一阖上眼,就是他们两人死无全尸的惨烈景象。

普通人在连续遭受剧痛折磨时,往往精神会比肉体更先一步崩溃。季景西已经在所有人都不知的时候,悄无声息、毫无预兆地崩溃过了。

然后他就再也睡不着了。

除非有朝一日,他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确定杨缱平平安安不会有事地待在他身边,有朝一日,他亲自手刃了那个对他用刑的北戎渣滓,兴许这后遗症还有可挽回之处。否则就是喝再多药,用再多助眠香,都不过杯水车薪。

季景西不是不知杨缱找帝师给他号脉是出于好心,可这种明知无用的功夫费了也是白费,他知道,帝师知道,所以他们很默契地忽略了。

世人想得一句帝师的指点不知有多难,季景西也拒绝了。天命这种东西他是压根不信的,通晓古今听起来很酷炫很厉害,于他而言却是鸡肋,毕竟他一不逐鹿中原问鼎皇位,二不求仙问道意图长生,他只有一个困难,而这件事,不是听几句预言卦象就能解决的。

更何况,帝师不喜他,他也对这老头子不感兴趣,互相勉强,总归无趣。

天光大亮后,几人便打算向帝师辞别,老人家懒得送,只给了温子青一封信笺,连面都没露,几人只得在正堂门外施了一礼,之后便踏上了回曲宁城的路。

回曲宁的路上,靖阳公主很是沉默,虽说她最终还是达到了原本目的,可这个结果本身就不是什么令人愉快之事。

她向帝师求助的内容是她理智操纵的结果,与她本心而言相差甚远,因而尽管心中大定,情绪却恹恹不够高昂。季景西与杨缱将这一切看在眼里,闭紧了嘴巴不多问,几人都很疲累,索性一路上都沉默寡言。

到了温家,又休整半日,之后他们辞别了家主温昀和越夫人,带着好几车的回礼返回宣城。彼时六皇子已经先一步离开,杨缱几人到了宣城后便各自分开,靖阳回太守府打点,杨缱和季景西一起回了别院。

既是要回京,别院的一切便要有个交代。杨缱带走了小凡,本想说服他父母一起进京,可小凡的父亲是别院的管家,他若走了,这一摊便要仔细交接,细算起来很麻烦。因而管家说服杨缱只带小凡走,他与小凡娘还继续待在宣城,算是帮杨家守好这里。

知道他们要离开,商会首领老吴也来见了杨缱一面。他有意投诚杨家,杨缱毕竟只是世族嫡女,头上还有父兄,出于种种考虑,没有立即做主应下。老吴于是改说年节时在京城会面,到时他要进京为第二年的商路打点,到时递帖上门再细谈不迟。

来时公主仪仗与他们分开行动,回京却不必如此。三日后,几人终于踏上了回京之路,队伍浩浩荡荡数百人,光是车架就有七八辆之多,速度缓慢,整整走了两个月,踏进京城地界时,勉强赶上了年节的尾巴。

时值年尾,京城街道上越发人烟稀少,杨缱坐在马车里,恍恍然望着外面飘零的鹅毛大雪和熟悉的街道,忽然觉得他们出行的这四个月,就像一场真实的黄粱梦。

马车缓缓停在了宽阔的巷子里,信国公府的大门近在眼前,杨缱在白露和玲珑的搀扶下跳下马车,抬起头,一眼便看见了撑伞等在那里的一抹玄衣。

伞下,许久不见的杨绪尘正静静地站在阶上,望着杨缱,缓缓笑出来。

“大哥!”杨缱提起裙子小跑过去,像归家的鸟儿,眷恋地一把抱住了对方,撒娇般踮着脚尖把头埋进了他颈窝。

“平安回来就好。”杨绪尘单手环着她,笑着摸了摸少女的发。

小姑娘抬起头,红着眼眶道,“大哥,我好想你啊。”

“大哥也想你啊。”杨绪尘失笑,“出一次门,我家阿离都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撒娇了啊。”

小姑娘顿时脸一红,连忙站好,认认真真给自家大哥行了一礼,“回家吧兄长。”

“好。”杨绪尘笑起来。

临近年尾,每一处都越发忙碌。朝堂上,杨霖忙的脱不开身,刚入官场的杨绪冉也同样如此,杨家二公子还在国子监,杨绪南和杨绾则俱都在族学,整个信国公府,竟只有杨绪尘一个主子。

往年,尾祭的准备和祭祖都是由杨绪尘一手包办的,今年却不同,也不知是不是世子爷总算想明白了,不想自己这么累,竟将府上的许多庶务都交了出去。

他从族里提拔了一个旁支来帮着他处理宗族事务,后宅的一切则都拜托了四姨娘萧氏。萧氏出身大族萧家,虽是庶女,却识文断字,颇有能力,原本在信国公府的三个姨娘里最为低调,今年却措不及防地被委以重任。好在萧氏很快便适应了身份,竟真的将许多事打理的井井有条。

“是父亲选的萧氏?”

归家的第三日,杨缱总算得闲跑来惊鸿院寻自家大哥。

“自然。”杨绪尘手里还捧着一本书,一边慢悠悠地翻着,一边头也不抬地答,“不然你觉得,你大哥我会同父亲的妾室打交道么?”

“当然不会。”杨缱坐在他对面,手里抱着暖炉,整个人难得懒散地倚在软靠上。

暖阁里烧着上好的炭,松香淡淡,毫无烟尘,熏得整个暖阁温暖如春。红泥火炉温着酒,另一边则热着茶水,外面零星还在飘雪,这样的天气,着实让人有些惫懒。

“不过,萧氏接掌内院的庶务,蒋姨娘和孙姨娘没说什么吗?”她问。

杨绪尘持笔在书上做着注解,“你猜。”

又是这句……

杨缱生无可恋地看他,“我猜,她们什么也没说。”顿了顿,又补充,“反正说了也没用。”

杨绪尘顿时低低笑起来,“调皮。”

“本来就是嘛。”杨缱给他添上热茶,“父亲的话谁敢反驳?不过萧氏挺好的。”

信国公府上三个妾室,蒋、孙、萧,其中只有萧氏没有子嗣,这些年活得像个透明人,其余两位妾室膝下都有儿子,蒋氏更是还有个女儿杨绾。父亲如今选了萧氏来主事,虽说是因为她识文断字,可说到底,好像她的确更合适。

放下手上的书卷,杨绪尘抿了一口茶,好笑地望向自家妹妹,“说这些无聊之事做什么,父亲的想法,你我还是莫要揣测,阿离不如给大哥讲讲你们南下的见闻。”

杨缱撇撇嘴,“好吧。”

她缓慢地组织着语言,挑挑拣拣地说着沿途的见闻。杨绪尘抄着手倚靠在旁认真地听着,时不时轻咳两声,听到感兴趣处便多问两句,听到他们到宣城时被六皇子宴请也只是笑笑,听他们与横老大等人起冲突时,挑起了眉,可却没有多问。

“亲身体会了一次,才知父亲这些年的辛劳。”说到宣城的香料和税收,杨缱不由感慨,“原来不是每个父母官都是父母官,还有许多,心思早就坏了。”

杨绪尘问,“你可有受委屈?”

“倒不至于,就是生气。”杨缱摇头。

尘世子点点头,默默压下了弄死很多人的念头,平静道,“来年上元节前,丁志学会携家眷入京,到时我见见他。”

杨缱眨眨眼,小心翼翼道,“大哥见他作甚?”

杨绪尘哭笑不得,“你怕什么?”

……怕你一个不开心,嗯……

“此事阿离别管了。”杨绪尘道,“倒是有另外两件事要提前给你打招呼。”

杨缱疑惑地歪头。

“第一件事,温子青入京。”他道。

“这个我知道,温爷爷已经提前跟我说过了。”杨缱眼眸一亮,“温喻入京,咱们是不是要招待他?他即便来也应该是年后了。”

“倒也无需刻意,礼节过得去便好。”杨绪尘摇头,“陛下应该会予他官职并赐府,他不会同我们走太近,我们也不能仗着两家交情与他太过亲密,温家太敏感了,这一点,阿离要心中有数。”

杨缱正襟危坐,犹豫片刻后答应下来。

“第二件事。”杨绪尘淡淡道,“过了初五,谢卓会进咱们府小住,直到三月大考结束为止。你不是一直惦念你的卓师兄么?这下他住进府里,你可以常见到他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