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李氏姊妹
“小妞……你?哎呀,一点也没睡好吧?你这孩子,怎么会做噩梦了呢?”李氏到唐黛门口,正准备叫唐黛,却见唐黛已经醒了,正披着衣服靠在床上,顶着一双熊猫眼望着她,心疼的改了口道。
“娘,没事,今晚休息好了就好了。”
“没睡就起来吧,早饭还没吃,饿了吗?你这眼睛,我让王婶子煮个蛋给你滚滚,眼圈青了一圈,难看死了。”李氏瞅了瞅唐黛的熊猫眼道。
“……”娘亲嫌弃她了,哎呀,心好痛!唐黛做了个捧心的姿势。
“别皮啦,起床啦,再不起床,都要吃晌午饭啦!”李氏看着她装作可怜的鬼模样,说了句。
“好了,好了,娘,你出去吧,我起床了。”
“恩,快起来。我先下楼给你煮jī蛋。”李氏应着,扭着腰,款款下楼去煮jī蛋了。
“……”唐黛。看着李氏的背影,唐黛心里哀叹一声,完蛋了,娘亲也快被她带歪了,那腰扭得是多么的风情万种啊!
唐黛起来洗漱好,看着镜子里自己的青眼圈,又在心里将凤容若咒骂了一顿!
一边又寻思着,既然他武功那么高,那她是不是可以想办法再收点利息回来?!只是,他不常住长安县,要是他长住在这,这事就好办了。
若是唐黛的想法被楚陌知道了,估计又要瞪眼,觉得唐小姑娘的胆子够肥,咬了世子一口不算,居然胆大到打他武功的主意了。
下楼吃过早饭,唐黛正头靠在李氏的腿上眯着眼任李氏拿jī蛋滚黑眼圈,只听见有好几个人的脚步声朝她们走来,但未睁眼。
“大姐!”
“大姐!”
两声姐姐一前一后响起,唐黛只感觉李氏的手一顿,停了下来。唐黛也睁开眼,坐起,看着眼前的几人。只见两个看着要比李氏小的妇人,带着几个孩子立在那,孩子有男有女。
个子稍高一些的,与李氏有八分像,唐黛从原主的记忆里找到了这个人,应是李氏的大妹妹,原主的大姨,而那个年龄小一些的,面孔与三舅舅有五分相似,虽然原主的记忆里对这个人没有一丝记忆,很陌生,但是唐黛还是猜到了,应该是李氏最小的妹妹,原主的小姨。后面几个孩子,应该是两个姨姨的孩子,她的老表。
李氏没说话,唐黛也没说,默默的打量着眼前的几个人。
小姨的打扮看上去稍好一些,穿着细棉布衣服,虽已洗得发白,但是很干净,头发梳的也是一丝不乱,簪着一根有些发黑的银簪,皮肤与李氏一样,很白晰,整个人看上去整洁干净,只是长着一双含着湿意的勾人的桃花眼,不知像了谁?破坏了她身上干净的感觉。像谁呢?外公,外婆,李氏都没有这样一双眼睛。
高个的大姨,日子看上去过得并不好,穿着粗布衣服,比唐黛穿越过来时,李氏他们身上的衣服稍好点,只是没有那么多补丁而已。而且,旧得发黑的衣服上,东一块,西一块脏兮兮的,给人没有洗干净的感觉,头发随意的用根木簪绾在脑后,可能路上风吹的,有几缕发丝已经掉下来,拖在xiōng前,整个人看上去有点邋遢。
“恩,来了就坐吧,站着干嘛?”李氏沉默了一晌,招呼那二人道。
“贺离,倒茶水,小青,上点心,用娘亲从县丞家带回来的那个。”感觉到李氏的态度,结合原主的记忆,唐黛眸光一闪,同时吩咐贺离与小青。
听李氏招呼,两个姨姨拘谨的坐下,小姨低着头不吭声,大姨倒是微笑的看看唐黛。
“大姐,这是小妞吗?都长大这么大了,真是快啊,一转眼我们都老了。”大姨对着李氏感叹了一声。
“是啊,日子过得快啊!大妹也有几年没有到我家来过了,今天怎么想着来了?”李氏也跟着感叹了一句。
“大姐……你也知道我这死脾气,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了人,可是我没有坏心啊。这些年,我家日子也过得不好,婆婆公公管得又严,在那个家我也做不了主,你是知道的?若不是,我帮不上姐姐家,心里有愧,也不会不来啊!”大姨叹了口气,解释了这些年不来的原因。
“呵……”唐黛讽刺的轻笑了声,大姨的禀性原主记的还是清楚的,是个耍尖要qiáng的,为人是没坏心思,但是却有个吝啬的性格,害怕人家得了她家一点好处,怕是以前这个家太穷,孩子又多,一看就是个无底洞,所以这些年来,吓得不敢来了吧!
“你的难处我也知道,咱们是姐妹,你那点性子我哪有不知道的,只是啊,我这做大姐的,说话要难听些,你也不要羞恼怪了我,过去的就过去了吧,以前也没想着让你拿半分银子给我度困难,现在我这家过得好了,更不用你为难拿半分点出来。毕竟是姐妹,以后还是多多走动,爹娘都老了,让他俩看着心里好受一些,也是我们孝敬的心思!”唐黛的想法,也是李氏的想法,听小闺女讽刺的笑声,李氏怎么会不明白,所以说了一番发自肺腑的言语。
“大姐,我……以后会的,是妹妹我不对,谢大姐大人大量,宽恕原谅。”大姨听了自家大姐一番说教,眼眶一红,立即答应了下来。
李氏看了眼红着眼眶的大妹,又看了眼低着头不做声的小妹,再次叹了口气,又看着几个也不敢说话的孩子,不忍心再冷漠对待。
“李梅,李竹,你俩干坐着做啥?喝水吃东西,招呼孩子也吃。走了这一路,也累了。你们都怎么来的?”李氏招呼着两个妹妹,又抓了点心塞到几个孩子的手里。
恩?唐黛看了眼娘亲,原来大姨闺名李梅,小姨闺名李竹,外公取名倒是不俗,娘亲是李兰,是不是当初准备把“梅,兰,竹,菊”取个遍啊?哈哈,只是闺女只生了三个,所以少了个“菊”吧!
“走着来的,人多花钱多,牛车也不顺路。你们还不快谢谢大姨!”李梅听了,忙解释,又教几个高兴的抓着点心的孩子,让他们谢谢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