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 92 章
贾赦从来不上朝,因此没看到那样的盛况,而贾琛虽说也没上朝,但是在宫学里头,消息毕竟灵通一些,回去之后就带着一点惊叹,跟贾赦说起了这日朝堂上的事情。
朝堂上如今别的事情可以忽略不计,主要就是甄家的事情。老实说,甄应嘉这些日子以来,上蹿下跳,早就叫庙堂上那些人心中不满了。何况,甄家那边一向自恃甚高,虽说闹出了人命,还被告到了官府那里。甄家那边虽说也派了人,给甄应嘉报信。
只是甄家那些下人,一个个款摆得比主子还足,有的事情,主子不做的,他们做得很爽快。因此,也不当这是什么大事,虽说上头吩咐了快马加鞭,赶往京城送信,不过,这些下人一个个也是养尊处优,没吃过什么苦头的人,因此,一路上虽说不是游山玩水,却也是该打尖打尖,该住店住店,因此,甄应嘉站在朝堂上,一大堆人弹劾他的时候,他还茫然着呢,压根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大家也有默契,不会说什么盐税,也不会说别的,总之,就是扣紧了甄家欠钱不还,殴打债主致死,官府传令,竟是对此不予理睬,甚至语出威胁,说什么自家才是王法什么的,然后又有人由此引申出甄家在金陵何等霸道,不臣之心溢于言表云云。甄应嘉连家人都教不好,管束不严,竟然还有脸面在朝堂上腆为阁臣,实在是恬不知耻。
总之,朝堂上甄家简直是变成了落水狗一般,人人喊打。
不过,圣人那边的态度却很是微妙,叫人难以琢磨,圣人一方面扣下了那些弹劾甄家的折子,留中不发,另一方面,却是表示,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何况是闹出了认命,甄家固然算起来是皇亲,但是也该调查一番,因此,直接下旨,叫地方上将这个官司好好审一审。
甄应嘉在朝上脸红脖子粗,他本来也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一直保养得很好,也是相貌清癯,气质堂堂,卖相极为不错,结果,这回在朝堂上眼见着一大堆人对着甄家喊打喊杀,俨然有些沉不住气,一点也没有做宰辅的气量,在那里恨不得声嘶力竭地喊着那些御史血口喷人,甄家无辜,要圣上给自家主持公道。
开玩笑,甄家要是无辜,天底下就没不清白的人了!圣人那种近乎暧/昧的态度,让甄应嘉一边觉得担忧,又一边觉得有些希望,下朝之后,在政事堂那边一直坐立不安,后来竟是借着出恭的机会,与一个负责洒扫的小太监接上了头,跟他吩咐了几句口信,让他去联系甄贵太妃。
宫中之前就放出了许多年纪大了的宫女,但是,也仅仅是宫女而已,太监不在此列。太监毕竟是刑余之人,他们跟宫女还有女官不同,太监这个制度固然残忍,但是却是有效地保障了某种意义上皇家的统治还有宫廷的安全。因为太监不能生育,不会有子。而宫女和女官不同,他们却是可能会有孩子的,因此,她们往往会得到所谓的恩典,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被放出宫去,她们的来源无非就是小官宦人家的女儿,或者是一些良家子,想要继续留在宫中,也只有自梳做嬷嬷,还得得到自家主子的准许。
但是太监不同,太监的来源有那么几种,比如说那些反抗朝廷却战败的俘虏,不过,那也就是开国的时候比较多,那些藩国或者是南方那边的少数民族,死扛着不肯臣服,那么,朝廷战胜之后,俘获的战俘便变成了奴隶,女子一般会成为官奴,她们有的会在宫中做粗使的奴仆,有的会被赏赐给功臣,更多的,多半直接被发卖了,最后多半沦落烟花之地,世代不得解脱。
而男子却是会被直接处以宫刑,没入宫中为奴。不过,朝廷好多年不曾打仗,这样来历的太监却是几乎没有了。更多的是另外两种,一种就是犯了如夷族重罪的人家,他们家若是年纪还比较小,够不上砍头年纪的男丁,就会被充作太监。另外,就是民间采买了,宫中需要的太监多,因此,常有内务府主持此事的人到民间去采买,一些人家穷得活不下去了,或者是因为另外一些缘故,会将家中的一两个孩子直接卖进宫中。
甚至,也有自家人下手的,虽说朝廷早就下了严令,不许民间私自阉割,但是,这种事情却是层出不穷,有的人是想要出人头地,说句难听点的,你读书读个几十年,或许中个举人都困难,就算是得中进士,将来如何还得看运气。但是,若是做了太监,选进宫中了,虽然也是做奴仆,但是,这勉强也算是公务员编制了,若是能混出个前程出来,还能提携家人。对于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的人来说,一刀下去,进了宫起码不至于连饭都没得吃,至于什么祖宗廉耻之类的,活都活不下去了,还顾得上这些作甚。
总之,大多数的太监都没什么根基,因此,宫中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主子,其实也更喜欢用太监,因为,他们固然喜欢什么黄白之物,也会有些野心什么的,但是,他们的所有野心都建立在自个主子的前程上头,跟还存有一些希望的宫女相比,太监更加忠心,更加可靠。
大多数太监,进宫之后,几乎就没有机会出宫了,能够老死宫中,已经算是善终了,若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还好,如戴权那般,他这些年捞足了钱,一直伺候老圣人,老圣人也许诺了,他可以从族中过继一个子侄,将来为自己摔盆捧灵,等到老圣人百年之后,戴权可以到皇陵为他守陵,这已经算是个极大的恩典,更多的这类大太监,往往等到皇帝驾崩之后,都是要直接殉葬的。
因此,虽说宫中放出了一些宫女,但是,甄贵太妃手底下依旧有不少能用的人,甄家与甄贵太妃之间,依旧能够通过这些太监互相联系,虽说这种事情不合规矩,但是,老圣人对甄贵太妃一直荣宠//不衰,甄应嘉这会儿又乱了方寸,按理原本应该是私底下的接触,他却是在政事堂外面就偷偷摸摸做了。
不过,圣人终究入主皇宫有了一段时间,皇后虽说出身并不算太高,但是她当年能主持王府的中馈,宫中的宫务,虽说繁多了一些,但是一方面原本就有定例,另一方面,皇后身边也有熟手帮着,因此,并没有手忙脚乱,反而很快将宫中的人事梳理了一番。
圣人那边同样有自个的人手,尤其政事堂这样的地方,本来就是重中之重,哪里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跑这边来了,因此,这边甄应嘉才跟那些小太监说了几句话,那边,就有人报到了圣人那里,圣人一点也不恼怒,他笑吟吟地端着盖碗,用杯盖刮着茶里的茶沫,然后呷了一口,这才说道:“随意便是,朕还以为这甄应嘉算是什么人物,原来竟是这般的货色!嗯,这事回头偷偷透露到垂拱殿那边,知道了吗?”
下面的人恭谨地答应了下来,又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老圣人对甄家早就仁至义尽,他也早就觉得不怎么耐烦了,老圣人对甄家的事情睁只眼闭只眼,不是因为他对甄家还有多深的情谊,完全是老圣人瞧不上甄家。他给甄家的恩典已经太多了,甄家却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成天妄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早就叫老圣人不满。
只是,老圣人终究顾念着当年奉圣夫人对自个的照料。奉圣夫人当年满心都是自己,却是忽视了自家的几个儿子,有的时候,老圣人会觉得,自个那几个奶兄弟一个比一个不成器,却是因为缺了奉圣夫人的教养,毕竟,这年头,大多数的孩子,在读书之前,都是一直养在内宅,归内宅妇人养育的。再加上中间还有个甄贵太妃,老圣人自然有了些顾忌,不好亲自下手,因此,干脆将这事交给了当今圣人。
等到老圣人知道甄应嘉居然下了朝之后,就通过宫人与甄贵太妃传话,便是冷笑不已,琢磨了一番,然后便叫人找来了圣人,别的没说什么,只是说了句:“别惊动了奉圣夫人!”
圣人立马心领神会,奉圣夫人如今可是七八十岁的高龄了,看着挺长寿的,不过前两年身体就已经算不上好了,也就是说,等到奉圣夫人过世了,甄家也就彻底完蛋了。
老圣人没提甄贵太妃,甄贵太妃有自个的宠//爱,有位份,有儿子,她这辈子一直有依靠,日子不会过得太差,等到自个百年之后,甄贵太妃就可以跟着徒明昊出宫养老,有个贵太妃的位份,谁也不能委屈了她。女人嘛,出嫁之前靠娘家,出嫁之后靠丈夫,有了儿子靠儿子,甄家那样只会拖后腿的娘家,没了反而能让甄贵太妃还有徒明昊母子两个早点认清事实,让他们不要再去肖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到时候,徒明昀也不会对他们如何。
老圣人吩咐了之后,圣人那边一直压着手上的奏折,不管朝中怎么弹劾,反正就是不多说什么,并不表示要如何处置甄家,只是叫甄应嘉上折自辩,然后又叫有司查证那些事情。
有老圣人那边插手,甄应嘉没有得到甄贵太妃的答复,一方面心中不安,见圣人这般,又觉得只怕这是老圣人想要保自家,存了一些侥幸之心。因此,虽说他的幕僚说圣人如今不过是引而不发,等到彻底发作的时候,甄家将会面临灭顶之灾,虽说甄应嘉这边还没完全准备好,但是,事已至此,应该直接发动兵变,只要能够干掉圣人,扶持十二王爷登基,那么甄家不光无事,反而可以更进一步。
但是甄应嘉却不是什么有多少决断的人,他觉得这事有些不靠谱,毕竟,甄应嘉进京时间还不长,真正肯死心塌地为他效力的人也没几个,大家多半就是在观望,总之,无非就是墙头草而已,跟他敷衍一番,真要说起实际的,那是半点也没有。
因此,甄应嘉在那边犹豫不决,只说老圣人会护着甄家的,然后老老实实地找了文书给自个写了一封长长的折子申辩。
那幕僚恨不得要高呼一声:“竖子不足与谋!”谋朝篡位这种事情,本来就不可能是万无一失的事情,当年唐太宗被逼到走投无路,最后带着包括天策府的那些文武臣子在内,都不足一百人的手下,就敢冲击玄武门,虽说有着很大的运气成分,但是偏偏他们就遇上了当时简直像是脑袋被驴踢了,在自个处于绝对优势情况下,还自个出来跟李世民对掐的李建成跟李元吉,硬是被李世民带着手底下一帮人将两人给宰了,然后大局已定。
即便李渊气得要死,也得认命。没办法,他没别的选择,李渊儿子是挺多的,但是多半年纪还小,而且都是庶出,他们也没有任何资历,何况,李世民既然干掉了两个兄弟,若是他不松口,也不在乎再干掉一个老爹。
如今这个情况,起码甄家手上能用的人比当年李世民多多了,宫中有甄贵太妃作为内应,十二王爷府上也有不少可用之人,甄家手上抓着不少官员的把柄,到时候突然发难,谁能想到,在这种时候,甄家会直接兵变呢,按照那个幕僚的算计,起码有三成以上的成功率,对于谋朝篡位来说,这个概率已经不低了,毕竟这玩意回报也高啊,风险大是自然的。
结果,甄应嘉那般动作,却是叫那幕僚彻底失望,优柔寡断,根本就不是做大事的人,等到错过了这个时机,圣人羽翼丰满之后,就是甄家的灭顶之日。
甄家的反应,一直在圣人的预料之中,甄家人算是温柔富贵乡里头长大的,他们哪来什么破釜沉舟之心,什么都想要等到万全的时机,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造反这种事情,要是讲究什么天时地利人和,那天底下,改朝换代的事情,也就没那么多了。
贾赦那边听说乐甄家的事情之后,对甄应嘉嗤之以鼻的同时,也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说起来,甄家跟贾家,祖上关系就挺不错的,贾赦当初还在荣国府做他的赦大爷的时候,甄家曾经有人到荣国府拜访,贾赦甚至跟还甄家几个同辈的少年一块儿说过话。贾代善在的时候,似乎与甄家关系也挺不错的,张氏管过家,那时候,年年跟甄家之间往来的年节礼物,都很是丰厚。
贾赦离开荣府,宁国府对荣府又是不冷不热,当初史氏还走过甄家的路子,想要让元春进宫给徒明昊做侧妃,虽说甄家那边没有完成这个许诺,但是问题是,史氏一向是个颇为势力的人,甄家之前一直势大,史氏绝不会因此就放开了与甄家这层关系,只怕还会跟甄家有些联系。叫史氏和贾政跟着甄家造反,那是不可能的,这母子两个都不会有这样的胆气,但是蛇鼠两端,两头下注,可能性却很大。
这么一想,贾赦不由郁闷起来,只怕回头荣府闹出什么事情来,又得自个跟贾敬两人跟在后头收拾首尾,转念一想,这样也好,若是史氏贾政他们这次掺和到这种事情里头,那么,贾敬那边,即便再有多少怜悯之心,也不肯继续心慈手软了,只怕恨不得要大棍子将荣府一家子给赶出去,不说什么分宗了,一家子直接除族!以后,也就真的是一了百了,不会再有别的什么麻烦了。
想到这里,贾赦也没有直接上门,却是写了一封信,叫人给了贾敬,提醒他,甄家这些年跟荣府往来一直比较密切,元春进宫的事情,走的就是甄家的路子,甄家如今看着只怕过不了多久了,让他盯着点荣府,别什么事都掺和进去。
贾敬对此倒是挺乐观,荣府现在有什么啊,除了一个微末的爵位,连点实权都没有,甄家看得上他们才怪,他们跟在后头除了做个喽啰甚至是炮灰,一点用处都没有,他们能这样不智?
荣府一家子自然没这么蠢,但是也没好到哪里去。贾政倒是不想继续捧甄家的臭脚,当初他冒着被人骂做卖女求荣的风险,执意将元春送到了宫中,结果元春进去之后,不但没有入甄家所说,直接由甄贵太妃赐给徒明昊做侧妃,反而是直接做起了粗使宫女,回来之后,行情大跌,想要给元春找个比较有权势的人家都不容易了。
倒是贾珠,之前乡试考上了举人,顿时吃香起来,但是看中贾珠的,也多半是些没什么根底的人家,一些在贾政看来,跟贾家差不多的人家,倒是乐意将自家女儿嫁给贾珠的,但是却是庶女,这让贾政只觉得自个受到了侮辱,因此,小王氏本来看好了几个人家,结果跟贾政一说,全叫贾政给否了,还说小王氏因为是继母,不肯为贾珠出力什么的,叫小王氏气得要死。
不管怎么说,贾政觉得甄家实在是无信无义,听说甄家被弹劾了之后,还很是幸灾乐祸了一番。
但是史氏不同,史氏那边想法不一样,甄家这么多罪名,圣人却是轻轻落下,可见只要老圣人还在,甄家就会一直屹立不倒。至于老圣人,这两年身体不要太好,根据甄家那边从贵太妃得到的消息,老圣人再活个十几二十年,大概都没什么问题。
因此,史氏却是觉得甄家还是可以倚重的,起码,先借助甄家的力量,让贾家先起来再说,因此,在甄家人进京之后,跑到荣府来拜会的时候,史氏表现得很是热情。
甄家人进京,其实是送嫁的,甄贵太妃去年的时候,就说动了老圣人,将甄家的一个女儿给了徒明昊做侧妃。老圣人自然没有反对的意思,一个侧妃而已,翻不起什么风浪来,徒明昊如今是亲王,他有四个侧妃的名额呢,分一个给他甄家的表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虽说是侧妃,不过也是上了玉牒的,只比正妃低了一头而已,徒明昊的正妃出身也算不上高,徒明昊那位老丈人也是没什么实权,光是听着好听的,甄家女嫁进去之后,若是得了徒明昊的宠//爱,甚至能跟正妃分庭抗礼。
因此,甄家对此很是重视,何况,他们也得显示,自家还是皇亲国戚,哪怕整个朝堂的人都在弹劾甄家,圣人也没有拿甄家怎么样,因此,想要显示一下甄家的能耐。因此,一路上光是装着嫁妆的船就有好几艘,浩浩荡荡进了京,那些东西装在车上,几乎压得车轴都“嘎吱”做响,车队绵延了足有几里路,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对甄家的富贵那叫一个啧啧称赞。
甄家人进京,自然还得拜访一下亲戚朋友,自然也去了荣府,甄家那边对荣府也挺客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荣府这些年不过是摊上了贾政这样不成器的,如今第三代已经起来了,贾珠考上了举人,过两年再考个进士,也就能入仕为官了,听说贾敬对这个侄子挺看重,到时候稍微提携一番,贾珠升迁应该会很顺利,到时候也是甄家的臂助,因此,并没有因为荣府这些年门庭冷落,看着大不如前显得有什么轻视之心,反而颇为亲热。
甄家那边想要拉拢贾家,肯定是不可能给贾政做个官什么的,贾政这是在上头挂了号的人物,这年头,讲究的是德行,贾政之前搞出的那几桩事,那就是洗不掉的污点,吏部那边别管是看谁的面子,都不会给贾政什么好脸色。因此,自然将主意打到了贾家第三代身上。
元春是被甄家坑了的,甄家也不提那个茬,要是以前也就算了,但是如今甄家女进了徒明昊府上做侧妃了,让元春再进去,那不是跟自家姑娘争宠//吗,至于给元春介绍什么好亲事的事情,也就是口头上说说而已,甄家身份合适的年纪不合适,年纪合适的,身份不合适,因此,在听说贾珠还没订亲之后,直接盯上了贾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