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 74 章
“你究竟要怎么样?”林音神情焦躁的对着墙角里蜷缩着的那一小团绿色大吼一句,他一吼完,就只见那一小团绿色可怜兮兮的颤抖了两下,一副害怕至极的模样,小身子本就蜷缩成了一小团,一抖一颤之间,便愈发显得弱小可怜。
见此情景,林音的眼里有些懊恼的情绪出现,他停顿了一会儿,烦烦躁燥地抓了两把自己被丫鬟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头发,又捋了几下,心中又是焦急又是苦闷,但他性子打小就倔强,十分好胜,可他嘴里还是不愿意饶人,愤愤道,“都说了我不认识你,我也不是你的什么恩人,是你自己认错人了,你怎么就不相信呢?”
想他林音,虽然只是寒门子弟,但凭着一身才华和生得有他阿耶有九分相似的俊秀面容,不仅在寒门庶族中是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更是燕王门下的第一号心腹,深得燕王器重,在这建康城中即使说不上是人人称羡,小日子也算是过得春风得意。
可这一切的平静在他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行动鬼鬼祟祟的白胡子老头和一只奇奇怪怪的绿色小精灵以后就被打破了。
玄天界多得是神神鬼鬼的传奇故事,书中记载的、或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林音小时候都没少读到过、或者是听说过。
若是有人谈起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遇上奇异诡怪之事,如林音这般的大晋人也是听惯了的,毫无惊奇之色,这样的事迹甚至不足为大晋酒楼街坊之间的奇谈,比不上东家老爷的后院抬进了第九房小妾来得轰动,值得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因为很多较为理智的大晋人心中都有共识,这些故事大多都是无稽之谈,少有真正有法力的修道之人出现,这些神鬼传说,当作传奇故事听听就罢了,万万不可当真,林音也是如此。
更何况大晋人崇尚道教,山山水水之间,也常有自称要去求仙问道之人出现,道家玄学,更是大晋上层权贵里举行清谈时的必备之识,林音作为燕王的心腹,自然也有所涉及,不会不清楚其间有几分真几分假,要知道自大晋开国以来,不知多少说要去求仙问道的人,最后还不是一身落魄回归家族!
这样的例子见得多了,对于这些传说,林音便愈发敬而远之,绝了求仙问道的心思,一心只想着追逐自己的人间烟火。
只是他从来没想到过自己竟然会见证传说成为现实——撞上一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小精灵。
而且根据那些古老的传说,不是说如他这样的才华横溢的寒门书生,最容易撞上的不应该是狐仙艳鬼之类的生物吗?为什么他遇见的却是一只行为奇奇怪怪的绿色小精灵呢?
还有,在传说中的故事里,无论是狐仙还是艳鬼,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美得不似凡人,当然,不可否认,这小精灵不是不美丽,只是……实在是令人难以消受。
想到这里,林音又看了一眼蜷缩在墙角的那一小团颤巍巍的绿色,扶着抽搐的额角,心下默默叹息,传说中圣洁美丽的小精灵,难道就是它这副德行?
不过它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它的恩人,任他百般推脱都不相信,别的什么看不出来,小精灵这一种族的执拗性情倒是在它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可能哒,是你!是你!就是你!”全身都蜷缩成一小团躲在墙角的小竹精语气委委屈屈,可还是极力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它维持着蜷缩的姿势,嘟嘟囔囔道,“我们小精灵的记性都很好的,不可能会记错哒,你不要想骗我哒,即使郁离找到的是你的尸骨,也能根据气息辨别出恩人你的身份哒。”
软软萌萌的声音,能让人少女心大发想抱起来亲一亲的可爱外表,却说出诸如“尸骨”这样的凶残话语,这极大的反差,听得林音满头黑线,他揉捏着自己被小竹精闹得头痛的太阳穴,没好气道,“那我林音还要谢谢你的记得了啊!”
“这就不用啦,”小竹精转过头来,大眼睛闪闪发亮,很是惹人怜爱,“郁离这么喜欢恩人你,怎么可能要恩人你的感谢呢?不过幸好郁离找到的不是恩人你的尸骨,那多让小精灵伤心啊!”
说到最后,它还是一副幸好幸好,心有余悸的表情,看得林音不仅头痛,连胃都开始痛起来了。
此时的林音举止失仪,行动言语之间,毫无谢清珺上次见他时表现出的半分士子风度,看来当真是一物降一物,或许对于孤身一人、亲族全无的林音而言,软萌天真的小竹精郁离就是他天生的克星。
即使他有再多的冷言冷语,也不能让一心报恩的小竹精郁离为之放弃退却,人间的事它不懂也不想懂,它唯一坚守的就是在十几年前许下的那幼稚却诚挚的诺言
——希希你给了郁离名字,等郁离修成了有大法力的出色小精灵,郁离一定会报答你的。
——哈哈,傻瓜小郁离,假如给你一个翻翻书就能找出的名字需要报答的话,不知道有多少大人会被唾骂忘恩负义。
——不行哒,那是你们人族,对于我们小精灵来说,名字就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誓言,重要极了,所以以后你就是郁离的恩人了。
——恩人是什么?假如郁离你真的想报答我的话,那就陪陪我吧。我家太大了,我总是害怕。
——好啊……别害怕,希希,郁离会一直陪你哒。
一阵突如其来的灵风吹散了它奶声奶气的陪伴许诺,而等它千辛万苦回到当年的竹林时,已是物是人非,再也找不到它想要报答的小恩人。
小精灵一族从不失信于人,从此以后,它便随着灵风四处漂泊,心心念念着寻找它的小郎君。
它还记得在当年那富贵府邸的青翠竹林旁,捧着它的小郎君笑起来的灿烂模样,还有清晨它趴在窗台下,偷听书房里传来的琅琅读书声。
那时年少不知愁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