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 第136章 帝国裂变(48)

第136章 帝国裂变(4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就在陈娇入宫之后没几日, 夏安然就收到了长安的求援信。

小太子表示,他实在搞不定姑姑了!他们的计划执行得非常完美,小太子还进行了不止一次的言论控场。

然而姑姑在此时表现出了她超高的个人心理素质, 面对各种言论压力均是不为所动,更可怕的是姑姑还三番两次来找刘彻探听他对于陈娇的感想, 刘小猪感觉情况不妙, 特地写信来求援。

在收到信件的时候夏安然皱了皱眉,然后开始捏着弟弟的信攒眉思索。他果然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刘嫖可是一个一直从文帝朝笑傲到武帝朝的女人, 这样的女子心念稳如磐石, 区区民间议论声还不至于让她动摇。哪怕她的确曾经因为祝英台和梁山伯的故事而动容。

正在他想这个问题要怎么办的时候,放探亲假的窦皖走了进来,见小殿下一脸苦大仇深便挑眉靠近, “景熙有何事为难?”

“长公主不同意张汤和娇娇的婚事。”夏安然将手上的信件递了过去,窦皖一手接过,将刘彻长长的信件读完, 表情顿时有些微妙。

他放下信纸,轻轻压住了夏安然的肩膀, 在他几个穴道处一一压过, 口中问道:“殿下打算如何?”

这几天一直忙于案牍事务的小国王立刻软了下来,就像是被举着毛刷子撸毛的长长猫一样眯着眼昏昏欲睡, 等窦皖再问了一遍也只是迷迷瞪瞪答道:“还没想好。阿皖你有什么想法吗?”

“……”窦皖沉默了下,道,“前些日子,从父同我说今年国内水患频发, 民心摇动,尤其是诸侯封邑所在, 因其主不在更是难免恐慌。”

夏安然闻弦歌而知雅意,一时间犹如醍醐灌顶般整个人都清醒了起来,“你是说,请诸侯归封地?”

窦皖应了一声。“黄河沿岸泛滥,关中存粮不够要从关东调粮,诸侯若是依旧在京城,亦是加大存粮消耗,平白增加负担,且……”他微微一笑,“诸侯王食君之禄,自然要替君分忧。”

“天下大灾时,诸侯王归封地以安民……确实是个不错的注意。”夏安然只一思索就知道这其中的可操作性极大。但问题是,这想法是窦婴提出的,他皱皱眉,“由大将军所提,是否有些不太妥当?”

窦皖对此十分看得开,“这事,也只能由从父提了。”

窦婴是窦太后的娘家侄子,虽然之前因为刘武封太子一事双方就已经闹翻,但这些年来随着窦婴愈加能干逐渐成为窦家的中流砥柱。太子之位这个双方的矛盾点也不复存在后,窦太后与其关系自也稍稍改善,至少新年时候还会请他来吃个家宴。

如果他不说,那么估计全天下没有人会上此谏言。

因为没人愿意去轻易得罪一个护崽的母老虎。

在夏安然收到弟弟信件的时候,窦婴的奏书其实已经交上去了。

窦婴的切入点是如今发生水灾的时候,诸侯在灾时回到封地,封地百姓自然知道自己还没有被放弃,救灾向心力便足了。而且诸侯没有行政权力,若是要捣乱也没办法,同样因为他们其实没有实权,但简在帝心,有他们在当地基层官僚救灾时候也不敢不尽心。

诸侯回封邑难免心中有怨,自然也更会盯住地方官员,也算是一个有效的监察方法。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有效的三角支撑关系

而最重要的是,诸侯归封地后长安城也能安静不少,在耳边叽叽喳喳的人少了,陛下当然也能安心下来处理政事。

这一举措何止一石三鸟。

然而其中有一个拦路石,那就是窦太后的心肝宝贝此时就在长安城内,他显然也属于那种要被遣返的一类。

之前刘武因为刺杀朝中官员一事被关入狱,而后来经过多方勘察并没有他指使这些人作案的直接证据,再加上窦太后又一哭二闹地闹腾,因此,刘武暂时没有被处罚。

而另一方面,当时派人去当地县乡进行调查的时候,涉案人员的所供出的嫌疑人几乎个个都因为在家乡犯事被处以死刑,少数几个没涉案犯事的也是死于非命,到最后查无可查,线索全数断裂。

幕后之人扫尾极为干净,而且使用的都是分尸之刑,无疑也是在对现在在狱中这些人进行震慑。效果非常显著,在那之后无论审案之人怎么努力都无法再敲出什么信息。

这样的手段刘武确实做不出来,他也没有必要这么做,刘启因此打消了最后一丝怀疑。

那藏在暗处之人确实也将自己摘扯干净,但这也暴露出有一股潜伏在暗中的势力在虎视眈眈,虽然没有查到幕后之人,但弟弟肯定是无辜的。刘武也知道这次的事件是因为他自己闹出来的,对兄长也十分愧疚,一时之间两人很是兄友弟恭了一下。

但好景不长。

被放出来之后,刘武硬是赖在长安不走了。

一开始,刘启还能忍住,但后来发现这小子日日夜夜地往太后那儿跑,动不动就给太后做饭、念书、讲笑话。亲妈有了小儿子之后就不要大儿子了,相反因为刘启没办法日日夜夜相陪,多少还有些怨言,觉得大儿子不如小儿子孝顺,这可不是一下下地在戳景帝的神经吗?

而且刘武在民间风评不错,尤其在读书人那里更好。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武生,但是对于读书人非常尊敬,许多自认在中央怀才不遇者都去了梁王封地,譬如在后世很著名的司马相如现在就是梁王的枪手。

这些能说会道的文人给刘武整出了一片又一片的戏码。有时候刘启去看母亲就见到刘武和窦太后二人抱头痛哭,等问问发生了什么,刘启就得到了母子二人畅想了下骨肉分离的悲惨过去,一时情难自禁。

刘启当场就冷漠脸了。

此后他不止一次和母亲以及弟弟谈及归国一事,但都被窦太后驳回。刘武也不止一次上奏请求撤回他梁王封号,表示他只想做窦太后的小儿子、陛下的小弟弟,而不想做一个藩王,

这样的鬼话刘启当然不会听,偏偏这话感动了老母亲。母子二人又是一顿娘啊儿啊的母子情深戏码,看得景帝不知道有多糟心。

也就是在这时,窦婴呈上了请众藩王归国的奏疏,这在刘启看来简直是及时雨啊。他当下毫不犹豫就下令,但凡此次有受到水患灾难的封地之主必须归去,非诏不得归。

帝王命令一下,诸侯自然是没有挽回机会的,但谁也不想在这时候回去,封邑太平时候他们都不想去,遑论如今正是灾中?景帝的宫闱很快就被想要来求情的人踏破,当中就包括了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自己的封邑和丈夫陈午的封邑都在受灾范围内,他们的长子尚未袭爵,次子之前得封隆虑侯,其封邑也在受灾范围内,但和他们不在一处且受灾更重,如今潮水尚且未退,馆陶公主自己去封地无妨,但是不敢让儿子去,所以她去找刘启求情。

她本觉得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没想到却被刘启一口拒绝。馆陶有些恼怒,她直接将隆虑公主搬了出来,说夫妻二人刚刚成婚不好分开,哪知景帝只是抬头看了她一眼,随后淡淡道:“那就让隆虑一起去。”

馆陶愕然,她在弟弟这里一直很有面子,她万万想不到有朝一日弟弟就这么一件小事也会拒绝她,她脑中忽然闪过了母亲的一句话——你真的了解你弟弟吗?

馆陶感觉手心有些发冷。

刘启并不知道馆陶在想什么,他见馆陶不发一言就有些疑惑地抬头看去。馆陶抖了抖嘴唇,忽然开口:“阿娇……”

“嗯?”刘启挑高了眉眼中疑惑更甚,就听馆陶继续说道,“我本还想要为阿娇相看人家呢……”

刘启以为这又是借口,颇为不耐烦地说道“阿娇的事你也不用操那么多心,儿孙自有儿孙福。”

馆陶慢慢地吸了一口气,她脑中快速旋转,她觉得弟弟这一句话是在警告她,可心中又带有一丝侥幸,“陛下,娇娇她已经到了该出嫁的年岁了……不能再等了!”

“找个年纪比她大些的就是了,年岁大了也更会心疼人。”刘启低下头重新翻看奏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馆陶紧紧地攥住了拳头,几息之后她重新冷静了下来,“陛下……”

你怎么还没走?刘启用这样的眼神看了过去。

馆陶扯出一抹笑容,“陛下,其实我这次来主要是想要请您给保个媒。”

哦哟!这个倒是新鲜了,刘启明显多了几分兴趣,他昂首示意馆陶继续说。馆陶藏在袍袖里头的双手一下又一下抠着自己的手心,面上却是丝毫不露,“娇娇这孩子您也知道,自打从中山国回来了就同我不太亲,有什么事也不告诉我,不过我到底是她母亲,前些日子我打听到了些消息,说娇娇同廷尉右监张汤很是谈得来,这事我也不好问娇娇,您看这……”

刘启掀起了眼皮,片刻后似笑非笑得摆摆手,“这有何难,我过几日便召张汤一叙。娇娇眼光不错,张汤可是一个实打实的有才之士,我挺看好他的,而且此人模样也长得好,若是能成,朕倒是可以给你们保媒。”

“如此便好,那我便等着陛下的好消息。”馆陶微微福身,正要离开忽然就被叫住。

“阿姊。”刘启含笑说道,“阿姊且宽心,儿孙自有儿孙福。”

“臣知道。”馆陶扯出了一个不太好看的笑容,精美的妆容也挡不住面上的紧绷,刘启心中略过一丝不忍,想了想,他还是宽慰道,“阿姊,男儿家的前程得靠自己搏。”

馆陶闻言沉默片刻,她忽而抬眸看着刘启道:“可是我们当父母的那般努力,难道不是为了让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吗?”

刘启有些惊愕于她的想法,他摇摇头,“阿姊,我们为人父母现在努力,只是为了在地上铺一层软垫子,万一孩子飞到一半掉下来了可以接住他们,让他们能有养伤的时间和再次起飞的资本,而不是给他们铺设一个温柔乡让他们肆意沉沦。”

馆陶面色苍白,她抖了抖嘴唇,眸中更是带了泪花。

景帝认真地看着自己的姐姐。护短,是刘家人的天性,他的阿姊一直都是个护短的人,她曾经也在幼时尽可能地伸展双臂将他护在背后,这份心思其实一直不曾变过,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

“阿姊,对孩子,宠着就是害了他,尤其我们还是帝王家。若是不靠自己立起来,那么一个侯爵的位置,也不能保住他啊。”

刘嫖跌跌撞撞地离开了宣室,回到自己的公主府之后,她又惊又怕,大哭了一场。陈午一脸疲色地回来之后,听闻长公主心情不好,想了想还是来探望她,见妻子哭得着实伤心,他还以为刘嫖是因为就国一事,便出言宽慰。

哪知刘嫖忽然捏住了他的手,“须儿和蟜儿若是由你来教养,你会如何?”

陈午乍然间被这般问询亦是一愣,在妻子的连翻催促中他平静开口,“送他们去学堂。”

“那他们要是读不好呢?”

“那便送入军中。”

“为何?”

陈午微微皱眉,似是不解她缘何会有此问,“德不配位,蠹虫罢了。”

蠹虫,陈午居然,居然会这么说!

刘嫖只觉得全身一软,她忽然间想到了成婚之初二人的浓情蜜意,到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夫妇之间的幸福美满,再到之后于长子的教养问题二人的诸多争吵,那已经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现在回想起来只留了个淡淡的印子。她记得陈午最早是带过须儿的,后来是为什么再也不管了呢?

对了,那时候她对陈午说——我是大汉的长公主,我的孩子只要豪奢享受即可,我总能保他们一世荣华。

后来,陈午就再也不管孩子了。

再后来除了娇娇,两个男儿郎都不喜读书又不擅武学,而娇娇,娇娇……对了,因为蟜儿身体不好,所以娇娇在幼时是由陈午照顾了一段时间的。

所以,难道是她错了吗?可她已经在宫内奋杀出了一道血路,自己成了大汉国的长公主,她弟弟成了大汉的皇帝,这为什么不能保住她的孩子一世荣华?

陈午见她六神无主的模样,又听她断断续续将今日陛下之言说完,垂眸片刻,他淡淡说道:“我是堂邑侯,于大汉列候表内排行八十,侯位可世袭罔替,蟜儿之位乃隆虑侯,排行七十余,降等袭之。公主可曾研读过大汉律?”

刘嫖张嘴未言,就听陈午平静说道:“若公主有兴趣,不妨去看看须儿和蟜儿二人未来的爵位,可以为他们挡住怎样的罪,再看看我夫妻二人的全数财产,又能为他们平下哪些罚。”

“等公主看完,便不会再觉得爵位有什么重要的了。”

说完这几句,他站起了身来,看着面上带有脆弱之色的刘嫖,陈午紧抿的唇角划出了一道严厉的弧度,“若是单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我宁可将娇娇嫁给一在渊潜龙,也不愿意将她嫁给如同我们儿子一般,空有爵位却无未来的人。”

他对孩子的全然否定的话语深深割裂了刘嫖的心,她尖利嘶吼着哭骂着,一时之间觉得在这偌大的公主府内没有一个站在她这一边。陈午一声不吭地任由她骂,他紧紧闭上眼睛,站起身就想要走向堂外,但就在准备行动的那一瞬间他仿佛能够看到若干年前那个凑到他面前的大汉公主,那时候,她还不是长公主,而那时候的她是那么快乐。

他犹豫了。

他重新走到了长公主面前,握住了她冰冷又纤细的双手,“殿下。”

他轻声说道:“此行,我会带上须儿同去侯国,你是他们的母亲,但有些事必须由我这个父亲来教导。”

“请殿下相信我,就像三十年前选择了我一样,可好?”

馆陶怔怔抬头,看着男人苍老了许多的面容,竟有恍若隔世的陌生感。

翌日,馆陶公主站在门口将三个男人送离了公主府。她被大儿媳搀扶着,面色有些憔悴,对上两个儿子投过来求助的眼神一字不吭,她第一次用冰冷的、带着审判的视线扫过了自己的儿子,耳边充盈着两个儿子堪称软弱的话语以及恳求的声音,她不为所动,只是垂下了眼帘。

昨日陈午问她,他当年若是两个儿子这般模样,她还会嫁给他吗?

不会。

这是她今天的答案。

等马车滴溜溜离开之后,馆陶让人套了辆马车,孤身一人去了廷尉府门口,在那里呆了一整日。

五日后,景帝将刘嫖召入宫中。又过十日,帝王将堂邑翁主陈娇指婚给廷尉右监张汤。半个长安城都因为这一桩指婚热闹了起来,而张汤欣然应允的模样更是证实了他们之前的一切猜测。

民间当即议论纷纷,有人猜测这蛱蝶的剧本是知晓二人过往之人所写,因为不看好两人的感情,于是写了个悲剧。但问题是现在两人在一起了,这结局是不是应该修改一下了?

应者极多,众人纷纷给结局提意见,譬如梁生实则是假死,比如说最后两个蝴蝶化人,总之参与度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

然后,大家猛然间发现——哎呀,不对啊,他们不知道这个作者是谁呀!

于是广大人群热烈呼吁作者赶紧出来改写或者续写,完全不复每年间接性会出现的想要暴打作者的模样。

但很可惜,他们的努力呼吁只唤来了不少假冒伪劣者,真正的作者一直不曾出现。

于是等到两年后婚礼举办的时候,长安城大街小巷都充斥着欢快的情绪,参与度达到了有史以来之最。没法子,戏剧是看不见重写了,只能看看活生生的人喜剧结尾了。

明明是公侯家的姑娘,长安城人民却有一种莫名看着自家闺女成婚时候的心酸感

陈娇成婚的时候,夏安然也没有办法到场。除了赞助了不少礼物之外,陈娇还问他要了一张婚书的模板,一模一样地誊写了一边,在昏礼当场从袖子里掏出来将它交给了张汤。

张汤有些意外,而等看到上头的文字后却是抿嘴一乐,然后他从自己长长的袖子中也掏出了一份,两份内容都一模一样,不过是各自签了自己的名字。

二人视线交错,都看到彼此那张上头的证婚人——刘胜,随后齐齐笑了出来。

“阿兄真是太坏了。”陈娇嘟囔着道,“他明明知道了,就是在看我们笑话呢。”

张汤亦是有几分无奈,他这位舅兄可真是……不过他转念一想又觉莞尔,男人掏出了自己的印鉴在陈娇那份上敲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又让陈娇在自己那份上落印,二人交换着保存了这份其实并没有法律效力的《婚书》

在这两份婚书上,小国王亲手为他们写了祝词。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

“愿二人同心同德,海枯石烂亦不分离。”

正是喜结良缘。

陈娇为翁主,主婚之人便是其父陈午,他此时见到这一双小男女的甜蜜举动只觉得心中复杂,一方面心中梗塞,养了十几年的女儿成了别人家的了,另一方面又有些欣慰,觉得这女婿像我当年,眼光也不错,不过我当年可比他强多了。这大概是所有老父亲看到女儿女婿恩爱时候都有的通病。

再一扭头见到了坐在堂下的馆陶公主,后者更是目光闪烁复杂不已。陈午心中一动,忽而开口对新婿和女儿悄声说:“这个婚书,你们等等借父亲看一下。”

陈娇和张汤默默看他,陈午干咳一声,若无其事地继续执礼。

但这日之后,婚书这一存在立刻在小范围流传开来。在陈午一日书写了一份婚书并且去找窦太后落印之后,婚书更是在女眷的圈子里爆发开来。

婚书上的词句真是太美了,而且这份将两人名字并列在一处,看着就叫人欣喜。

景帝多少耳闻了这一悄然兴起的风潮,但还真没见过实物,毕竟他是皇帝,也没人胆敢来找他敲章。哪知道他真遗憾着呢,忽有一日一个老臣啃啃哧哧地在说完正事之后掏呀掏抽出一张皱巴皱巴的纸递到他面前。

“这是甚?”景帝有些疑惑地接过来,左右一扫眉头挑得老高,再看向这个臣子的表情就有些微妙,“看不出来啊……你这……嗯?你们成婚都快有三十年了吧?还是这般恩爱啊?”

“咳!”年过半百的老臣干咳一声,“陛下误会了,臣是有事要奏。陛下请看此婚书,此为中山国传出,然则中山国的婚书为受到其国度承认的户籍文件,且此证于中山国的户籍系统亦有登记……并非是长安如今所传只是为夫妻之间情缘之证。”

刘启皱了皱眉,有点听出滋味来了:“说说。”

“中山国的户籍建立比长安更早,也更全。”老臣说得非常直接,他这话并未触怒刘启。因为在户籍一事上长安确实走在了中山国的后面。这倒不是长安官员不如中山国仔细,而是中山国是从无到有,所以梳理起来反倒是比长安城更容易,而且中山国的人员组成也更为简单,长安城的人员流动量太大,每日都有成百人的出入,一进一出如果全靠人工甄别再做登记工作量太大。

他接过老臣递来的一本文书,抬头所写正是中山国入户申请,这一申请可以向左一路展开,入目的便是一连串的小方框格子,全是要填写的内容,上头需要申请人填写的内容极其详细,另外还有一排由登记人员需要书写的内容,譬如身高、有无残疾、面部有无痣、甚至还有牙齿情况。

刘启细细看过,他手上拿的一张就是填写过的,通过这张简单的表格在他脑子里头就出现了一个人的模样。

“这倒是不错……”刘启边翻看边笑道,“我得夸夸他。”

臣子复又递过一本文书,言:“这是老臣抄录的一份中山国入籍登记册。”

刘启接过,展开一看里头都是这类表格装订成册的登记册,而第一页则是书写了其中所包含的所有人的姓名,下头还有编页,奇妙的是这一登记册经过折叠后将申请人的名字露在了最外面,即便是装订后也能根据名讳来寻找资料,非常方便。

刘启略有所悟,他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位老臣,“你也不必这样七拐八拐得绕圈子了,有话直说。”

“陛下。”老者颤颤巍巍地跪下,“臣请开启全国户籍调查。”

刘启沉默了,他皱着眉看着这位于国家户籍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臣子,“你若是觉得这法子好,可以现在就用起来,一点点调换,全国调查过于兴师动众,且极为扰民,朕不同意。”

“陛下可曾想过择才试!”见刘启转身要走,这老臣往前一扑抱住了帝皇的大腿,而他说出的那一句话才是留住帝王的原因。见刘启低头看他,老者忙说道:“陛下择选才子从各地而出,然通过地方选举到抵达京城路途遥远……”

“陛下,臣唯恐途中意外。”

“你是说……有人冒名顶替?”刘启皱眉,“你这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老臣摇头否认,言曰只是未雨绸缪。帝皇思索片刻,他没有直接下决定,而是道:“你先将此事写成奏表上来,这事我再想想。”

而等到老臣不抱希望得将奏书递上之后,却遭到了帝王的紧急召见,刘启语速飞快,一个个字就像雨滴一样打在这个老臣的心田,“此事交由太子总负责,朕到时候会下旨要求诸侯国和郡国必须配合,你放手去做,在下一次择才试之前朕要看到全国户籍全数被理清。”

“喏……呃,敢问陛下,下一次的择才试是何时?”

刘启微微一笑,“明年春天。”

“……”

于是当天下午,载着太子刘彻求援信的信使骑着快马向东一路奔驰。

夏安然刚刚打开弟弟的信件,为首的一行哭诉就倾泻而出。

“阿兄,借!我!人!——嗷!”

夏安然默然无语地将信折了起来塞在了书柜里面。迎着窦皖疑惑看来的视线,他风轻云淡地说了一句:“……没事,来打秋风的,我们继续。”

和美人一起对弈如此风雅,怎么能被来薅羊毛的坏弟弟破坏了兴致呢?

作者有话要说:

夏喵:就会薅羊毛。

夏喵:还盯着我一个人薅!

夏喵:这届皇帝是怎么回事!

夏喵:弟弟又是怎么回事!这个弟弟能不能退货的啦?

刘彻:可是阿兄说麻烦哥哥是弟弟的特权呀,阿兄你不记得了?

夏喵(斩钉截铁):我不记得了!

刘彻:=w=不记得也没关系,反正阿兄一定会帮我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