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战国风云(11)
吕夫人和这位名唤尉缭的年轻人一番寒暄后惊喜地发现这郎君言之有物, 礼仪谈吐无一不佳,再一打听,原来尉缭师从如今的大家荀况。她面上不动, 心里头却有了想法。
待到吕不韦夜里归来后她便将今日之事告诉了自家夫君,一并将打算说出征询他的意见。
吕不韦今天一整天都在舌战四方, 硬生生靠着自己的口才将平阳侯的幕僚们逼得一言不可发, 目的达成一半心情正好,听闻夫人之意, 当下便拍板应了。
“不韦今日的收获倒是比不上夫人。”吕不韦笑着捧起了吕夫人的双手如此调笑, “我们安儿若能得此良师, 可谓大善。”
“倒也不是我。”吕夫人抽出一只手来点了点在堂内午睡的儿子,“那可是你儿子自己找回来的。”
吕不韦的表情丝毫不动,“那也是夫人之功, 咱们安儿这般聪慧,一看便是夫人生得好也教得好。”
被吹了彩虹屁的吕夫人闻言挑眉,她上上下下打量了自己夫君半晌, 似笑非笑道:“夫君今日……可是有什么要同妾说的?”
吕不韦表情略僵。
自己夫人自己了解,吕夫人出身书香之家, 温柔是真的温柔, 但脾气却也不小,手段也不弱。
吕安出生后几年不开口, 吕家没有任何反应和责难固然有吕夫人嫁过来之后就跟着他们受苦的原因,另一个也是吕夫人手段高超之故。
老太爷和老妇人心疼她这姑娘嫁过来之后丈夫转入商籍,觉得有些骗婚之嫌,对她极是宽宥, 但吕家的几个小叔子小婶子可没这想法。
吕不韦长期不在家,吕家风气再好也免不了一些腌臜事, 吕安却被自己的母亲护得好好的,这一切吕夫人不会同吕不韦说,但吕不韦心里头亦是知晓。
同样,吕夫人也知道吕不韦这几年没有生孩子也是在无声地表态支持,一旦吕不韦有了第二个孩子,哪怕是和她生的,吕安的地位都会受到挑战。
有些话在夫妻间不必说明,这是他们对彼此的尊重和信任。
虽然聚少离多,但聪明人之间交流总是带着几分默契和了然的,譬如现在吕夫人就能从吕不韦那微妙的态度中看出男人的底气不足。
她慢慢地挑起了一边的眉梢,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见状,吕不韦干咳一声,遂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同夫人说了。
其实事情很简单,赵姬怀孕了。
怀的当然是异人的孩子。吕不韦一年多未归,归来后也没有同赵姬同房过,这一点异人十分清楚,他再糊涂再想讨好吕不韦也不至于做出混淆赢姓血脉之事。因此虽然讨了赵姬回去,却是在赵姬葵水结束后方才圆房。
也因此他向吕不韦提出了一个请求——请吕夫人照拂一下赵姬。
异国他乡,异人没有孩子,他也没有同母弟弟,对妇人间的事情搞不清楚,在这时聘请此道之人也难说放心。此处在敌后方,焉知赵人是否会混到他们身边来加以谋害?而皇权的传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稳固,如果他能够安然诞育健康聪慧的下一代,等到回到秦国后也是一个筹码。
所以他希望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能够安全诞生,这个孩子也必须能够诞生,无论男女。
若说异人可以信任的人,那就只有吕不韦了,他和吕不韦是绝对的利益共同体。而且就吕不韦的角度来说,他定然也乐于一人的第一个孩子由更有羁绊的赵姬腹中诞生。
听闻这一要求后,如他所想吕不韦也没有拒绝,他甚至给异人的担忧点了个赞,然后就开始细心谋划。
吕不韦计划是从老家带人过来,用赵国人他确实不放心,但这事发生得有些突然,虽然吕不韦已经派人去卫国,一时半会之间人还到不了。
赵姬刚刚坐怀,正是容易出差错之际,最是需要人照拂。无奈,吕不韦只能回来和自己的夫人商量一下能否帮忙去看看。
但他再傻也清楚赵姬和夫人之间的尴尬关系。
赵姬如今一夕之间身份骤变,他觉得赵姬会给自己的夫人委屈受,这份踌躇便被动作带了出来,并且被吕夫人敏感地捕捉到。
吕夫人几乎没有思考便答应了,面对夫君面上的疼惜她只是摇头轻笑示意无妨,而这一举动更是被吕不韦当做了夫人的委曲求全。当下,吕不韦便伸手将夫人的肩膀揽过来,拍了拍妻子的肩膀,正想做些更加亲密的小动作,却忽而和一双黑眼睛对上了。
吕不韦手上的动作一僵:“……”
吕安:“……豁。”
吕不韦尴尬地放开搂住妻子肩膀的手,难得一次和妻子亲密却被儿子看了个正着的老父亲现在非常愤怒。
怒气持续上升中的老父亲长腿一跨,就将意识到不妙想要逃跑奈何腿短的儿子提溜了起来。吕安非常机灵地对父亲示好:“阿父,安儿今天学到了一个道理。”
“哦?你说说。”
“人生而便有欲,而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才不会成为一个恶人……嗷!!”虽然知道儿子的欲望指的应该不是他想的那个意思,但是吕不韦还是没能忍住动手的欲望,他在儿子的脑袋瓜上敲了一下,见小儿立刻皱巴了一张脸才将人放下,“安儿,你已经是个成熟的郎君了,该学会不要和父母一同睡了。”
吕安瞅了他一眼,小眼神特别不屑,然后他看向了亲妈立即换上了一副软萌萌的表情:“阿母~~~”软嘟嘟的声音,配上小奶狗一样湿漉漉亮晶晶的眼睛,往日里总能让吕夫人的心软成一滩水。
但今天,吕夫人笑着看父子二人闹腾,然后毫不犹豫地在父子之争中站到了丈夫这一边,“安儿,你已经是六岁的孩儿了,的确该一个人睡了。”
往日百试不爽的杀手锏居然失效啦?!吕安震惊了!
吕安简直难以相信自己居然一夕之间失宠了。发生了神马?他只是个六岁的宝宝,怎么就不能和爹妈一起睡啦!这不公平!
忘记不久之前自己还和母亲说自己是大孩子可以自己出门玩的吕安当下一扭头重新跳回了床榻上,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要将娇气包事业进行到底的欲望。
吕不韦倒是有些意外地看了眼居然支持自己的夫人,然后他转念一想就知道吕夫人在想什么了。儿子如果想要外出求学,那么学会一人孤眠是必须的,显然妻子就是想要从如今开始一点点训练自家孩儿。
既然要当恶人便要当到底,吕不韦让人在屋子里头另外铺了一个床榻,然后将躲在被褥里蛮横敞开手脚的儿子一整个抱了起来,再拿被褥卷了卷把扑腾个不停的吕小安卷成了一团。
儿子还小,一下子分房还有些难,但是可以从分床开始。
吕安对于分床睡倒是没什么意见,他咕噜噜从被子卷中挣扎了出来,幽怨地趴在自己的床上远远看着还在聊天的爹妈。吕不韦和吕夫人二人有意识地降低了音调,在碎碎细语之中,小孩儿幽怨地看着看着,就呼噜噜又睡着了。
吕不韦见儿子趴着的姿势看着实在难过,还过去给儿子调整了下姿势。最后看着儿子没心没肺的模样还是忍不住捏了下肥嘟嘟的双下巴,又挠了把儿子的脚底心,睡梦中受到骚扰的吕小安唰唰蹬了两下脚爪子,试图踢他。
吕不韦躲得及时吕安没能踢到,但是小胖子也不计较,他将胖脚丫挪了挪就毫不在意继续睡了。
吕不韦忍了忍,没忍住又在儿子肥嘟嘟的脚丫上挠了一把。
吕夫人看着丈夫和儿子的互动,眉目间一片温软,她任由丈夫欺负自家没心没肺的儿子,只是在儿子即将被丈夫骚扰醒来之前及时制止了幼稚的丈夫。
要是真把安儿从睡梦里头吵醒,她一定不会去哄儿子睡觉的。
关于哄儿子睡觉这事,吕不韦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讪讪地回到了床榻之上,表示关于儿子的事他一定听媳妇的。
翌日,吕不韦推掉了诸多事务,和媳妇二人齐齐携礼上门替儿子拜师了。在游学之中回到故乡暂且歇息的荀卿听闻夫妇二人的来意后有些意外,在听闻对方的孩子才六岁却是摇头了,哪怕吕不韦说自己会派人照顾孩子也不同意。
“卿才学尚且不足,远不至于可开门收徒的份上。”荀卿对这一双伉俪道,“况在下游学未止,不知何时便要离开,令郎年岁太小,着实不便。”
这个时代的学者很少在年轻时候开门收徒,荀卿亦然,学者们年轻时候学成出山多半都是奔着治国之路去的,只有到最后仕途不顺亦或者思想推销不出去才会寻一地停驻专心研究学问,并且试图寻找能够将自己思想传承下去之人。
荀卿现在还在周游列国试图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自然还没有到停下脚步的时候。最多也就是走到哪儿便开个班教教学生,收个束脩,起教化之德外也算是在当地体会一下民情顺便找找有没有可以切磋的同道之人。
这个只能叫授课,并未经过专门的拜师礼,来去随意,彼此之间有一份情谊在,但缘分清浅。
荀卿本人没有收徒,但是收了几个学生在。
学生学生,便是学习生存之法者,其地位和徒弟是不一样的。
这些人中有想要跟随荀卿学习的是“谋生”的本事者,也有冲着拜他为师的。
前者便不必多言,大家共行一路,然而到底不是志同道合,随时有可能分道扬镳。后者则不然,师生如父子,若是正正经经行过拜师收徒之礼,双方的未来和过去都会被绑在一起,自此荣损与共。
因此先生在收徒之前必定会进行全方位的考量,而一旦收徒,便是倾囊相教。
而显然,这对夫妻瞅准的就是第二者,而荀卿自觉他连自己下一步都不清楚要如何走,怎可轻易收下这才六岁的小儿做学生?小儿体弱,难道还能跟着他一路继续游学?
赵国虽是他祖籍所在,但他也无法确定自己会停留到几时。若是寻常学生也罢,彼此互相切磋琢磨思想,有缘相聚好聚好散。但吕家小郎实在太小,需要的是一个较为稳定的蒙师,他这样的不适合,要是教了一半就把孩子撇下,很容易会把孩子教歪的。
然而孩子的父亲却几乎都不带犹豫地回道:“先生莫要担心,吾儿聪慧,日常生活亦可以自理,且先生若有一日离开赵国,吕某自也当替我儿尽一份弟子敬意。”简单的说就是到时候一定派人跟随,伺候得荀卿舒舒服服的。
以吕家的财富当然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这么直白说出来的人却是少数,荀卿几乎有些哭笑不得了。但他最后还是拗不过疯狂推销的吕不韦,终是答应见吕安一面。
作者有话要说:
吕夫人:这个少年人我很满意!
=====
来来来作者君给你们解释一下学生和学徒弟子徒弟的区别。
给你们一个写小作文的素材。(以上内容不保证正确,谨慎阅读)
学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生存技能。这个是在学习的最底层,(当然也有谦虚的自称)
如果对应到现代,那就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学习的是最基础的生存技能,譬如认字、懂的一些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的大概知识,对大部分事情有个印象。
所以很多小朋友会觉得为什么进入高中之后物理化学生物这种小可爱瞬间变成大魔王啦!
因为高中的知识不是供给你生存下去这么简单的立意了。
当你进入高中之后,你就需要对于你的未来有个大概认知,最起码你要明白自己到底对哪方面感兴趣,哪方面又是完全不擅长。
譬如文理分科、艺术生等等情况就开始出现了。
而到了大学之后,你们会更加专精一个方面,但是还是要学习许多杂七杂八看起来没啥用处的专业,但这些都是给你读硕博时候打的基础。
一旦进入硕博阶段之后,你看到的东西更是专精一个方面。
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从面到点的过程。
古代时候也一样。
举个儒家的例子。
你们以为儒家就是那么点东西吗?错啦!
儒家分为很多科目。
你们所知道的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其实是五门,入门时候大家都要学习一遍,认字、明理,这时候就是学生。从儒家学习如何生存,啥意思呢。
早期是认字,保证你以后有一个能活下来的技能,哪怕给人写写信谢谢对联起码也饿不死啦!
到了后来那就是科考做官。
中国古代没有一门学问是将做官当做你的最终目的,做官只是生存的一种方式。
然后呢,你们看科举文的时候一定会看到当中有分科,譬如什么《春秋》科,什么《易经》科,这就是开始像我们文理分科一样分开了。
可能有宝宝问儒生不是都学过吗?
那大概就是初中化学式和高中化学的区别。
初中分子式是多么简单啊,背不出凑也能凑出来,作者君初中从来不背分子式,每逢考试都是直接凑的,高中分子式那鬼画符(喂!!!!)就不行了……加上数学大魔王在,所以我就去学文科了(喂???)
举个例子,《春秋》你入门的时候看他丫就是史书啊,没错啊,从小就是这么背的,《史记》不就是传承《春秋》吗?
但是旁友们,你们知道汉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春秋经》当做法律大百科看吗?就连高度法制的秦朝很多法律条文也参考了《春秋经》,在法律知识相当全面发达的宋朝遇到疑难问题时候也会把《春秋》翻出来从中寻找知识点。
是的,有一种书表面看是历史书,实际上能被当做律法百科看。
因为《春秋》太逆天,光它的注释本就出了好几本,最有名的就是《左传》《公羊春秋》《榖梁传》,当然《吕氏春秋》也勉强能搭点点点点边吧(虽然我觉得吕氏春秋这个名词有点曾热点的感觉)
可能有研究过文学的宝宝又要问了,不对啊,《左转》不就是那传说中的那什么帝王书吗?
对,除了历史书、律法书之外,《春秋经》作为孔子一生中的最后一本书,说他是编纂还是整理都无妨,但是其中传递着的其实还是孔子的最深的愿望——用这本书来治国。
到了跟着师傅学习单独一门的时候,这时候已经是徒弟或者弟子层次了,有啥差别呢?徒弟(徒儿)、弟子,这两个名词中都出现了代表子嗣的儿、子两个字。
到了这个层次基本上已经类似于父子关系了。
但是这还不是终极,因为还有一个亲传弟子。
啥意思呢
一般的儒学大师虽然各本书都有狩猎,但是他最专精的其实就只有一门,而恰恰是这一门他会最最最最严格得考察每一个学生,从中挑选一个人将自己最重要的毕生绝学传授给这个人。
如果说弟子和徒弟是身体和人际关系上“父子”关系的话,亲传弟子所接纳的就是作为老师的未来和思想的延续,带有一种将老师责任传承下去的那种使命感。
所以一般来说,一个学者可以有很多很多学生,很少的弟子徒弟,以及更少的亲传弟子。
………………虽然说了那么多好像没啥用……没事,只要包袱足够多,你们总能找得到抖机灵的机会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