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有金手指[快穿] > 第181章 五十年代渣男(12)

第181章 五十年代渣男(1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沈家人向什么, 沈清和不知道, 他也没兴趣知道。

当天半夜, 回城以后的沈清和,又回到上河村。他想来想去, 自己就是晚上能用灵雨术搞定村里的地缺水的问题, 那也只是一次两次而已,解决不了大问题。

干旱也不会减轻多少, 何况他也无法一时半会儿用灵雨术搞定全村的地。

半夜回来的沈清和,想来想去想了一个办法试试, 用一个庞大的初级聚灵阵, 笼罩住上河村。

一夜之间, 上河村的温度降了好些度, 太阳炙烤的炎热消失殆尽, 只剩下带有丝丝凉意的微风。

后面的林子也被包裹了周围方圆一百多里的范围,透着凉意, 透着灵气。林子里有灵气, 野菜, 蘑菇, 木耳, 药材就会不停的生长, 以后即使没有粮食, 靠着这方圆一百多里的老林子,也不会饿死人,山上的野物也会受益, 繁殖的比普通林子多。

快枯死的庄稼,好像有了一点点生机。

乔家的院子里,温度更是舒适,沈清和升级了下家里的聚灵阵,还有家里的幻阵,悄悄的趁爷奶,大爷爷一家人睡着,用刀在他们手指上划开一个口子,收集好血液,注入到幻阵的阵眼。

以后他们可以自由出入,就是小姨一家四口也没有放过,也收集了血液。

毕竟等爷奶回城以后,他们十天半月就会打扫下屋子院子,加上菜园子在院子里,也需要隔三差五的来。

除了自家人,外面的人无法自由出入,或者说没有自家人在前面带路,他们进来就会出事。

鬼打墙是肯定的,还有各种怪事出现。

有了聚灵阵,上河村的水源得到极大的保护,村里的几口老井,不会因为干旱水位下降,就是他们村的河段,也不会出问题。

上河村的河流,是源头,只要源头不出事不枯竭,下面的就不会太缺水。

忙完一切,天差不多快亮,已经有人起床,沈清和突然去了隔壁村沈家,仇还是要报的,悄悄给沈家两位吃人不吐骨头的老家伙,喂下好东西,以后自己不需要再管。他们再也闹不起事,也折腾不起,几年的时间,就会自己慢慢的自然死亡。

想到原身遭受的一切,还有乔翠花遭受的一切,沈清和很难受。趁着天未亮,沈清和拍了一张隐身符,去了钢厂,进到沈保国家里,布置一个小小的幻阵,让他们每晚睡觉时,都会梦到人生的改变,梦到前世乔家死了一家四口像他们索命。

这是沈清和琢磨出来的新办法,让他们日夜不得安宁,即使搬家,沈清和只需要在布阵就行。

折磨几年,最多十年,他们自己就会崩溃。以后不需要他再出手,想着怎么收拾他们。而忘却本意,他既然来了,就要代替原身好好的活着,最好活出一些精彩。

办完一切,一身轻松的回家,躺在炕上,沉沉进入梦乡。

早上起床,上河村的老农们,就发现异样,村里虽然没有下雨。可温度有变化,早早就冒头出来的太阳,一点也不炽热。

只是他们没有出村,也感受不到村内村外的变化。但是天不再炎热,吹来的风没有往日的炎热,带有丝丝凉意,地里的庄稼咋看着没那么蔫吧。

一晚上的改变,让人摸不着头脑,真正感觉到震撼的还是快中午时分。

上河村的一户人家他们家老头子的整寿,嫁出去的三位闺女带着男人孩子一起回娘家给爹过寿。

都嫁到外村,进到上河村的地界,赶路时的炽热,还有不舒适,进村以后通通消失。

“媳妇儿,上河村咋跟外面不一样?”

“是有些不一样,没有我们刚刚在外面那么热,也没有那么闷,总感觉舒服多了。”

“是啊,进村以后我就感觉到不一样?”

“走吧,也许是背后靠着老林子才这样的吧?”

“绝对不是,十天前我还来过,村里村外一个样,和老林子有啥关系,你不懂,我再试试。”

“咋试?”

“我过桥再试试,之前过桥的时候,我还觉得热的难受,可是一踏上桥,就觉得不一样。”

很是富有研究精神的廖三林,快速的又退回去,上河村的石板桥上,一个男人神经兮兮的反复来回三次。

“爹,走吧,别再试。”廖大宝想着姥爷家的好吃的,催促着。

“好,走吧。”廖三林已经不用再试,很确定,外面的温度和上河村的温度不一样。外面高温能热死人,村里的温度很是凉快。

带着疑问进了老丈人的家门,其余的两位连襟比他先到,三人和老丈人还有三位舅子坐在一起,闲唠嗑。

有研究精神的廖三林说了刚才在石桥上来回的测试。

马老头是老把式,庄稼人会看天,对气候的变化也最敏感,早上起来就觉得气温不对劲。听女婿一说,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以及思考,他明白了,确实有变化。

就是一夜之间的变化,昨天和今天明显的不一样,火红的太阳并没有降低温度,只是他们村发生了变化。

怎么变的,他不知道,也无法知道。

半个月以后,周围的村子都知道上河村的变化。

私底下,就是城里的知识分子都搞不懂上河村气温的变化。不少人议论说是上河村村民的祖先保佑他们的子孙后代。

依然没有下雨,但地里的庄稼比之前好了很多。

一个月以后,上河村上空聚集了足够的水分,还下了一场三个小时的小雨,比丝丝细雨大一些的小雨。

沈家的二位,从沈清和半夜悄悄造访过以后,浑身乏力,嗜睡,做事也没有精神,很快的两人就失去劳动力,虽然没有瘫痪在炕上,可是也做不了什么活。

家里一盘散沙,几个儿子儿媳逼着已经是纸老虎的两人,分家,谁也不愿意要他们俩。说是让他们跟着老大沈保国,还把两人送进城,扔给沈保国。

四位在城里下班以后就吵架,已经是家属区的祸害,吵架肯定会打扰到隔壁邻居。

加上夫妻俩每晚都做噩梦,沈保国肠子都悔青喽,离婚不可能,杜鹃的肚子里已经有了孩子。

家里每天吵架事常态,可世上没有后悔药,想去找前妻和儿子没有时间。真没有,家里病的病,怀孕的怀孕,就他是正常人,其实他也是半个病人,每晚都做噩梦。

醒来全身汗唧唧,吓的要死。俩老的,熬了四年就去了阎王殿接受审判,沈保国和杜鹃熬了十几年,等两个孩子刚刚能照顾自己,也耗尽精力去了和父母团聚。(他们的故事到此结束,提前写出来)

一九五九年的冬天,依然干冷,十二月才下第一场雪。

城里,农村,不少人缺粮食。

上河村的村民们,在入冬前,已经晒干足够多的野菜蘑菇,木耳,各种野果,勉强能度日。

可是外面的人,就没有上河村村民的好运。缺粮食缺的厉害。

星期六下班时,周厂长过来找沈清和,“小沈,你过来下。”

厂长站在办公室门口,不少人投来殷切的目光,沈清和收拾好办公桌面,拎着包走到周厂长跟前,“周厂长。”

“小沈,星期一陪我出趟差。半个月的时间,你准备下。”

周厂长的秘书最近身体不好,无法出差。找个自己信任的人一起出差,周厂长第一个人选就是沈清和。

“好的,要去南方还是?”

“去京城,带两套换洗衣服就行。”

“周厂长,几点的火车?”

“吃过午饭以后的火车,两点钟,上午你不用来上班,我俩一点半在火车站汇合。”

“好,一定准时到。”

“对了,你去换些全国粮票,后勤有,别忘记了。”周厂长常出差,提醒没有出过差的沈清和。

“嗯,谢谢厂长提醒。”

办公室的同事,还有周围办公室的,全部羡慕的望着幸运儿沈清和。

能跟着厂长出差本身就是个美差,还是去京城,那就是美差中的美差。半个月的时间,和厂长在一起,关系能很快变得亲近起来,多好的机会。一般人很难遇到这样的机会。

不给其他同事八卦的机会,等周厂长前脚走,沈清和后脚就急忙下班。

在食堂门边,和乔翠花说话,“妈,我星期一出差,出去半个月,你帮我换点全国粮票呗?”

“要多少?”食堂也能换,不多。

“十五斤就够了。”食堂里的人都听见了母子俩的对话,常师傅也是做菜的大师傅,他多嘴问了一句,“石头,去哪儿出差?”

“常叔,我去京城,咱食堂能凑起十五斤全国粮票不?”

“能,等下让你妈给你带回去。”

“好嘞,谢谢哈。”

沈清和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隔壁柳家。如今柳家就跟自己家一样,熟的很。

进门就听到堂屋内柳嫣教育两个弟弟认真写作业的声音。

“柳爷爷。”

“石头来了,坐吧。”柳老爷子坐在炕上,拿着一本书看着,柳嫣和两个弟弟各自做着作业。

柳嫣合上书本,轻声的问,“有事?”

“嗯,我星期一要出差半个月。”沈清和过来是和柳家人说自己出差的事。

也不知道柳爷爷柳奶奶有没有什么需要他带去京城的,柳嫣就算了,她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送京城的亲人。

柳老爷子听沈清和说出差,立即明白,估计出差的地方是京城,“石头是去哪儿?”

“京城,柳爷爷您和柳奶奶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我带去京城的?”

老爷子没有问答,只是看了眼孙女,然后问道,“小嫣你们快放假了吧,干脆提前请假,跟着石头回去京城看看你爸妈他们。顺便让你爸妈见见石头,也让他们了解了解石头,让你爸妈放放心。

他们没反对,不代表他们不担心。”

“好,我听爷爷的。”柳嫣知道爷爷的意思,是希望她回去和父母联络感情,不要太生分。

为了不让爷爷奶奶太操心,她点头答应下来,回去一趟也好,让爸妈见见石头,和石头谈对象,是她主动的。

两人的关系定下来,也是她的意思,要不爷爷怎么会轻易答应,靠石头让家里人同意两人交往,且得等上好几年。

是该让爸妈见见石头,以后总要相处的。多了解也好,以后相处起来才不会拘束。

星期一中午,吃过午饭,乔柳两家人,站在门口送走远行的柳嫣与沈清和。

有柳慧提前和周厂长打招呼,在车站与周厂长汇合,人家也没有多问,三人打完招呼,周厂长只是笑笑。

他没有想到小沈运道不错,找的对象是柳家的孙女。

托关系把柳嫣的票和沈清和,周厂长的买在一起,都是卧铺票,刚好在沈清和的下铺上面。

上车后 ,沈清和一个人拎着三人的行李,挤上车。

都还好,三人把行李放在床头,做枕头用。

两天一夜的车程,算不上多漫长,时间也不短。三人都没有什么事情做,沈清和上车放好行李以后就开始忙碌,三个人的自带的饭盒用火车上的开水烫了一遍。

都是带着军用水壶,水还满满的,暂时不需要倒,里面的开水此时是温热的 ,喝着正好。

沈清和用装罐头的两个大玻璃瓶,装了好吃的酸辣椒炒豆豉和山胡椒泡菌宝,青色的酸辣椒剁的细细碎碎,和豆豉炒过,吃饭吃馒头包子时夹一点吃 特别香。

山胡椒泡菌宝,怎么吃都好吃,下面条,吃饭,吃馒头包子,不管咋吃都好吃。

他还小心的带了一坛给未来的老丈人一家。

忙忙叨叨,周厂长对小沈同志很满意,眼里有活,不管是不是臭讲究,总比懒鬼强上不少。

“小沈,别忙活了,坐会儿吧?”周厂长示意沈清和坐在他床铺上,那边是柳嫣坐的,在公众场合,男女同志还是要注意些的。

他知道两人是对象关系,也要注意。

“厂长,我不忙,要吃零嘴不?我带了开口松子,还带了炒好的南瓜子。”

“行啊,抓点出来嗑,闲着没事咱边吃边唠嗑。”

没有带烙饼鸡蛋啥的,天气温度太低,冷的快,在车上也不好热,吃冷的也难受。

车上两天一夜,平安无事,下车以后柳嫣跟着沈清和,周厂长先去开会的地方办理好住宿的事宜。

周厂长是京城人,回到家里,不需要在外住宿,只有沈清和一个人住 ,为了方便周厂长偶尔留宿,开的一间双人床的房间。

有单独的卫生间,一块五一天,价格适宜,房间收拾的很干净。

放好行李,周厂长也拎着行李要回家 ,还嘱咐沈清和,“小沈,你送小嫣回家,明早咱俩在开会的外面汇合就行。”

“好。”

沈清和拎着女朋友的行李,走出去,没有来过京城 ,怎么坐车,还得听周厂长的,站在招待所外面,周厂长告诉沈清和怎么坐车,怎么转车,没有直接去军区的班车。

上车下车转车,好不容易到了军区大院的门口,柳嫣有些不舍,“要不你也跟着进去坐坐。”

“不了,等过星期天休息,我备好礼物再来你家拜访,乖,先进去。”

沈清和一身风尘仆仆,还带点味儿,怎么可能进去见未来的老丈人丈母娘。女朋友不舍得自己,他也只能哄着。

“行叭,星期天你早点来。”在柳嫣的心中,男朋友比家里弟弟妹妹亲。

沈清和从口袋里,掏出来一百块钱还有粮票,塞给柳嫣,“有什么想吃的就去买,别舍不得知道不?”

“嗯,明天我去你们开会的地方看你。”

“乖乖在家休息,别乱跑,先休息好再说,后天去看我好不好?”

小姑娘的初恋就是自己,很是喜欢粘着自己,他只能哄着。

第一天去开会,她去看自己影响不太好。

“好叭,开会时多穿点衣服。”

“嗯。”

看着柳嫣一步一回头,期期艾艾的走了进去,直到看不到背影,沈清和才慢慢的离开。

时间还早,刚到中午,沈清和在滨江时就已经知道京城的黑市,柳慧对黑市门清。每次托沈清和买完东西,她总会说说她当初在黑市买东西被宰的经历,京城的几个黑市,她都有被宰过。

柳家小姑虽然是工会主席,在厂里时她一本正经严肃的不行,但是回到家里就是小孩性子。性子直爽开朗,说起什么来涛涛不绝。

来京城之前,还教他怎么讨未来老丈人,和丈母娘喜欢,也给他说了黑市可以兑到外汇券,外面物资紧张,可是友谊商店的货品依然充裕。

在黑市买不到的东西,可以去友谊商场买。

柳老爷子对于闺女的跳脱,还有大胆早就无可奈何,只能坐在一边听着,时不时的还哼唧一声,以示抗议。可是再哼唧也没有用,一个讲的起劲,一个听的起劲。

伪装好自己,衣服和容颜都大变样以后,沈清和从拐角的死胡同拍了一张隐身符,用轻身术,快速的跑到小姑柳慧说的最大的黑市。

没有撤掉隐身符,一个人闲逛,好多人卖东西,好多人买东西。

热闹的像菜市场,里面什么人都有,好多以前的有钱人,穿的不咋地,但是在角落悄悄的用古董字画还有一些珍贵的首饰换粮食。

溜达了一圈,沈清和离开黑市,在外面溜达一圈,找了附近一个死胡同,他从空间弄出来一辆这个时代的旧卡车。看着破旧,性能很好,他亲自改装的。

能用汽油也能用能量驱使,沈清和还挂着一个外地的牌子,别人是看不出来的,沈清和早就自己做了十来块本世界的外地车牌,都是南方的。

卡车里面都是精大米,精面粉,全国各地今年干旱和水灾,让南北两地的农民差不多颗粒无收。

做黑市生意的,这方便的嗅觉比普通人可灵敏多,今年遭灾,一直明年南方夏收,北方秋收之前,粮食的价格会一直居高不下。

粮食如今是未来一年最贵重的物资。

沈清和把车停在死胡同里,还布置了一个阵,即使他不在的时候有人路过,也不会注意到卡车,更不会想着打开卡车看看里面有什么。

离开死胡同,沈清和撤掉隐身来到黑市,到处晃悠。

晃悠到一位大妈面前,大妈穿的不错,看着是旧衣服,但衣服上没有补丁,伸出来的手,也不是多枯巴,看着就知道家庭环境不错,至少家里人工作都不错,工资也不错的那种。

沈清和前后耷拉着的布袋子,都装着东西,伸手各自抓了一点,摊开在大妈面前。

就那么一下,大妈的眼睛多利,眼睛闪闪,然后伸手拉着沈清和到一边问,“小伙子,有多少?”

“很多,您家里肯定吃不下。”沈清和的话语给了大妈希望。

她试探性的问道,“精大米,精面粉各自有没有一百斤?”

“加个零。”

“嘶!”大妈的眼睛瞬间睁圆然后变红,真是一刹那间的变化。大妈拽着沈清和的手,更加的紧。“小伙子不许骗人?”

“不骗人,真有,还有鸡蛋和一点肉。”

沈清和想着反正没有人能抓住自己,多卖点,还有多弄些粮食,充斥市场,也能让没粮食的人家,多买点,以后少饿死老人孩子。

以后回滨江,他也打算弄很多的粮食充实市场,别的他帮不了,可是粮食他有啊,很多很多,包全国人民吃好些年的都有,时空超市的平台想买多少就有多少。

“带我去看看,如果真有,我能让人全包下。”大妈想到在厂里主管采购的老五,到处求爷爷奶奶的,也弄不到粮食。

只要小伙子手上有,她就打电话找老五。

再多也能吃下,人家厂里领导才不管粮食那来的,这年月能弄到粮食就是大爷,睁只眼闭只眼,谁也不会说三道四。

“大妈,您说笑吧,全包下,您家人口再多也不用这么多吧?”

轮到沈清和睁圆眼睛,看着大妈。

“我家老五是管采购部的,多少他都能吃下。”

“哦,难怪。”

京钢厂,是上万人的大厂,缺的粮食不是一星半点。

大妈的五儿子庞铮是京钢厂的采购部主任 ,在京钢也是位高权重。油水那就不必说,但庞铮从不为自己捞油水,越是有野心越会注意。

沈清和带着大妈到不远处的死胡同看,“大妈,在这儿。几个伙伴去吃饭,我看车。”

“小伙子,你等等,我知道附近有电话,我给我儿子先打电话,你把我自己需要的一百斤面粉一百斤大米先称出来,鸡蛋一百,肉二十斤就够了。”

“行。”

来的路上,沈清和说了价格,比黑市的要便宜,这是大妈没有想到的。

大妈出去打电话,很快又回来了。她打了一个电话 ,就过来。

庞铮来的很快,带着人带着车还有钱和票。

大妈和沈清和打过招呼以后在约定的地方等着。

庞铮坐在前面,一直盯着,看到亲妈才算放心。

见到人见到车,沈清和双手结印,很快的用神识和阵法笼罩住。他和庞铮带来的人以及大妈。

庞铮是精明的人,但也是聪明人,上来就说有多少,大米,面粉,肉,鸡蛋全部要。

然后再问,“兄弟,粮食还有没有?我们厂缺口很大?”

“有,不管你要多少都有,但是你要给我一个数字,我们一次□□易,钱要现金,粮票只要全国粮票。”

“这个没问题,我们一次□□易。”庞铮知道人家是有顾虑,不愿意长期打交道,怕出事。说了需要的数字。

“行,晚上九点,西郊的树林交易,带好钱和票。你先检查粮食,肉,鸡蛋,然后麻利卸货,我还要去吃午饭。”

“行嘞,保证不耽搁大兄弟你吃午饭。”沈清和易容成一中年男人,和庞铮的年龄看起来差不多。

大妈把自己的东西放在一边,那是她自己的,可不是京钢的。

跟着一起来的人,也好笑的看着大妈,知道大妈是不想和京钢的搅和在一起。

卸货很快,沈清和接过钱和票,看似不在意的放进包里,可早就转移到空间里面。

等庞铮几人离开以后,沈清和撤掉阵法,收好卡车走人。

出来的时候,不再是中年男人,而是一位长的不错的年轻小伙子。

没事,慢慢的走回去,沈清和回到招待所,进房以后拉紧窗帘,就一直忙活,洗澡洗头发。在空间里面把衣服洗的干干净净。

在空间里,还给自己做了一顿好吃的,顺便在里面溜溜食,活动活动,睡了一觉。

晚上看看时间已经七点,沈清和隐身从正门溜了出去,走的时候房门关的紧紧的。

很快就到了西郊的那边树林子,把卡车放出来,在地上大块铺上油布 ,放出来粮食,肉,还有油。

沈清和没想到庞铮还给他带来一位大厂的采购主任和一位国营饭店的采购主任。

庞铮这人亲和力很好,做事说话滴水不漏,查看粮食,油,肉以后,就找沈清和说了起来,“大兄弟,这两位也想采购一些,您看能不能给弄些。”

“可以,按照我的规矩来,今晚交易,要什么要多少,说个数字,给钱和票。”沈清和没有要多少票,一人只是要一千斤的全国粮票。

至于外汇券,沈清和可不想找他们要,肯定是弄不来。

“我让他们自己和大兄弟你说。”

庞铮只是牵线,也不多说,他拿出来已经清点好的钱和粮票,递给沈清和。

等沈清和一一点好以后,才示意带来的人装车。

另外两人各自上前说了自己要的物品和数量。

听了以后,沈清和淡淡的说,“两个小时以后你们再来原地,都有。”

“好嘞,我们这就去准备。”

两人在树林外留有一台吉普车,一路回去。

很快的,庞铮带着人走了,树林里只留下沈清和一人。

一直忙到半夜,沈清和才回招待所,后面的两位,不到两个小时就带着人来了。

交易完,树林刮起一阵旋风,打扫完所有的痕迹,沈清和才离开。

回到招待所,直接进空间休息。

第二天六点就起床,去了一趟黑市换了不少外汇券,在外面买了一份早餐拎着进来。

招待所的大姐,看了眼沈清和,笑笑没有说什么,她经常看到一些年轻人第一次到京城都是和小沈一样,睡不着,早早的起床在附近走走,吃点特色早餐。

在床上坐了一会儿,沈清和才背着包去到隔壁开会的地方等待着。

他是代替秘书来的,主要是做记录。

站在会议大厅外,一直张望着周厂长。

裹着一身军用棉大衣的周厂长也远远看到了台阶上踱步的小沈同志。

“厂长早。”

“小沈早,吃早饭了没有?”

“吃了,第一次吃京城特色的早点,还有些不适应。”

“哈哈,你们开始吃是有些不习惯,多吃几次估计就能习惯,实在是不习惯也没有问题,换喜欢的吃。”

周厂长拍拍小同志的肩膀,好笑的说道。

他是地道的京城人,知道外地人吃老京城地道的早点,很多人都不习惯。

两人走到会议厅门口,出示证件以后换了一张会议证,才进去。

会议还没有开始,大多数人都还没有到,到的一些人都已经寒暄起来,秘书们坐在后排,也有不少寒暄起来。

沈清和是新人,不认识别的秘书,一个人找了一个角落坐下来,闭目养神。

会议开始后,后排几排都是秘书,沈清和耳边除了讲话人的声音还有沙沙的写字声。

手上的黑皮笔记本,写了一页又一页,一个上午他写了三页纸。

军区大院,柳家

昨天回家的柳嫣,回到家里受到了姐姐,爸爸妈妈的热烈欢迎,以前一直嫌弃她的弟弟妹妹柳建军,柳薇,态度比以前好了一些,也有些同情这位三姐。

去到滨江陪伴爷奶,居然自己找了对象,一个家里条件很一般的对象。

他们不得不同情这位三姐,不合群,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还没眼光,找了那么一位对象。

真不明白她急啥,年纪轻轻的,十七八岁,就把自己套住。

柳建军,柳薇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少女,也知道很多事。他们的记忆里,从乡下回来的三姐,邋里邋遢,还有懦弱胆小,又不合群,好吃,像个饿死鬼从不主动和大院的孩子一起玩等等,在他们看来三姐一身的毛病。带三姐出门吃东西,都丢他们的人,最早带三姐出去吃东西几次,丢了他们的脸面,从那时开始,就嫌弃三姐,甚至是讨厌她。

大院里谁不知道他们的三姐是饿死鬼投胎,好吃的很。

那几年,他们没少被小伙伴嘲笑。真是够够的。

嫌弃,讨厌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他们自己也说不清。哪怕三姐后来改了很多,固定的印象已经形成,还有他们嫌弃她的习惯也形成。

可是这次回来,发现三姐变了很多,对吃的没有以前那么馋。

他们哪知道,眼前的三姐,两年来在乔家吃的肉,比他们十几年的人生都吃的多,吃的好了,慢慢的也不那么馋,对吃的依然执着,但是比不会馋,而且一般的吃食,她还真的不咋动心,随意吃点就好。

父母去上班,哥姐读大学,弟弟妹妹们也上学,家里就只剩下柳嫣,睡到十点才起床,一个人慢悠悠的做了点吃的。

然后拿出对象给她带的零嘴香辣味的猪肉干吃起来。

悠哉悠哉的,好不惬意。

下午,柳大哥柳建国放假回来看到的就是三妹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看书吃猪肉干。

他读的是军校,昨天三妹回来他还是外面训练。今天上午才回到学校,因为这次拉练的时间比较长,学校提前给他们大四的学生放假。

难得不用下部队,明年七月毕业直接分配到各个部队,这是他们分配前最后一个寒假,学校部队还都很人性化,最后一个假期不下部队训练。

在家陪陪父母家人,过一个轻松的春节。

“小嫣。”柳建国放下行李,坐在另一边的单人沙发上。

“啊。”柳嫣转过头,看到一身军装的大哥,脑子缓了过来,“大哥回来了,要不要吃点?”

油纸包的猪肉干,放在茶几上,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柳建国早就闻到了。

“行,我试试味道。”没有抵住诱惑,他拿起一小块吃起来。“唔,味道很好,哪买的?”

“私人定制,外面没得买。”说道这个,柳嫣就很骄傲,自己对象啥啥都会,就是做出来的野猪肉肉干都那么好吃,真是棒。

“谁做的,小姑吗?”

“不是,我对象沈清和做的,这可是用野猪肉做的,他做了很多很多,我,多多豆豆小姑,爷爷奶奶,就连小姑父都喜欢吃。”

掰着手指头,娇俏的说着,说到沈清和,满眼柔情。

吃着猪肉干的单身狗柳建国看着妹妹发亮的眼睛,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似乎发现了妹妹喜欢那姓沈的小子什么地方,估计是能做好吃的。

妹妹是什么性子,他很了解,一遇上吃的,就没有任何免疫力。

“小嫣,你喜欢小沈是不是因为他做的吃食好吃的原因?”

“不只是好吃,他还会打猎,他家里一年四季都不缺肉吃,乔姨做菜做饭也很好吃。还有他对我特别好,对人对工作都是很出色的。

不信你可以打电话问问爷爷奶奶 ,还有小姑小姑父,多多,豆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