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合同(下)
“计嘉树同学, 我们来谈谈正事吧。”
旦则辉说这话的时候表情依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计嘉树知道旦则辉对于自己的条件很满意。
因为赵安告诉过他, 在商场谈判的时候不能单纯从对方的反应来推测对方的心里价位, 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
比如旦则辉这样一开始没有流露出任何兴趣, 表现冷漠,但是在看过后主动提起买卖的购买者, 那就证明他的购买意愿很强烈。
“嗯。请旦先生说吧。”
虽然娱乐圈离自己仿佛只有一步之遥, 计嘉树依然保持着冷静,他牢记赵安的话:
在和对方谈判的时候, 绝对不可以掉进对方的语言陷阱,也不要完全相信对方的说辞。
旦则辉一开始并没有和计嘉树说签约的事情,而是和计嘉树聊起了目前华夏的音乐市场以及音娱的地位。
99年前后, 华夏的歌曲市场依然由港城和湾省占据绝对的优势。
无论是港城歌坛的四大天王,还是湾省这几年涌现出的新锐歌手,可以说是华语音乐的风向标。
除此之外,与华夏接壤的南寒国的偶像组合也在快速地入侵着华夏的市场,团体、舞蹈、快歌、偶像, 各种概念席卷而至。
这是一个华夏大陆流行音乐刚刚开始发展年代, 同样也是个遍地都是机会的时代。
而音娱前身是华夏音乐出品集团, 一个国有公司的下属单位。这几年改制、分离后才进入了资本市场。
虽然目前音乐拿得出手的艺人不多, 但是大陆内地的音乐80%以上的唱片发行发行都会通过音娱公司。
申报、宣传、制作、发型,音娱手中有完整的产业链。
“所以只要你想在大陆以歌手的身份出道、进行活动,音娱现在将是你现在最好的选择。”
在旦则辉的口中,充满了对于音娱的自信, 毕竟他们拥有国家牌照,占据着渠道上的主动。
“那请问音娱公司现在有哪些艺人呢?”
计嘉树一脸天真地问道,而听到这个问题的旦则辉明显有些尴尬,然后进行解释。
“音娱也刚成立不久,现在主要的业务还是唱片市场,艺人方面的工作刚刚展开而已。”
“也就是说音娱现在对于艺人发展方面根本没有任何的基础是吧。”
“还是有一些基础的,我们和各大杂志、电视台都有很好的工作交流,还有……”
旦则辉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虽然对方说得都是实话,但是自己听了就是想打人。这是旦则辉此时唯一的感受。
如果换个人来说这些话,旦则辉会觉得对方是在故意挑刺。但是看了看计嘉树的脸,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长着这么一张单纯、善良的脸,计嘉树应该是个很简单的人吧。
一旁的李桦教授从一开始就没有说话,这次他只是做个介绍人,如果开口的话难免会帮计嘉树说几句好话。
这样一来旦则辉看在他的面子上,肯定会让渡出一部分利益。
欠旦则辉人情债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李桦可不认为自己能够比计嘉树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计嘉树这小子,长着一张极具欺骗性的脸罢了,就没看到他和谁争论的时候输过。而且计嘉树有自己的想法,李桦决定自己还是不要插手。
至于计嘉树这些谈判技巧,计嘉树自认为都是跟着赵安学的。经常看着赵安和其他商人交流、谈判,自然也有所长进。
然而对于这样的“控诉”,赵安坚决不承认。正常双方在交流的时候的确会指出对方的不足,以期获得一个更低的价格。
大家都是你来我往,互相挑刺,不会给对方留任何情面,所谓商场如战场,便是如此。
但你计嘉树指出别人的不足,别人还会以为你是好心好意。你怎么好意思说是我交给你的?
对此赵安的唯一评价便是:所有的天然萌切开都是自然黑。
旦则辉也知道不能一直让计嘉树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于是他换了一个话题说道:
“我们公司现在对于音乐市场已经有了足够深入的研究了,现在市场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偶像,一类是实力派,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来开阔市场,另一类则主要是偶像派,拥有比较良好的外形,这对于聚集粉丝很有用。
我们会根据我们艺人的特点来展开宣传活动,制定专属于每个合约艺人的发展路线。”
旦则辉原本的想法是把计嘉树带入一个完全不熟悉的领域,让对方因为不自信而逐渐交出谈话的主导地位。
“但我觉得我的实力和外形都还蛮不错的。外表方面我就不多说了,至于歌曲创作方面,我也有自信不会输给别人。”
说这话的时候,计嘉树一脸的坦然。然而对面的旦则辉则感觉有些胃疼,虽然计嘉树说的是实话,但是我们华夏人的传统美德呢?你就不能谦虚一点吗?
他也承认计嘉树各方面的条件的确很出众,否则他也不会亲自来李桦教授的家中做客,以他的级别还不需要亲自来签约一个新人。
“你的确很优秀,但是像你这样优秀的人每年都有,想要在乐坛创出一片天地,你还是需要公司的力量。我们音娱绝对是内地最有实力的娱乐公司,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计嘉树也不会继续和对方死缠硬打,过犹不及,他也不想一开始就给对方留下一个得寸进尺的印象。
两人谈论了一些关于计嘉树未来的发展规划,旦则辉并没有直接提供合同,他不想对于这份合约表现得太积极,以及很多事情都需要事先讨论。
“旦先生,我有一个问题需要事先问一问。”
“请说。”
“如果我和音娱签约的话,什么时候能出专辑呢?”
这是计嘉树一直渴望的事情,赵安在十八岁的时候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所以他也希望自己十八岁那一天能够发行自己的音乐专辑,才能够与对方并肩。
很多歌手在于经纪公司交流的时候都会提出这个问题,毕竟发专辑是每一个乐坛新人的梦想。旦则辉也很有经验:
“发专辑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我们公司也需要考虑市场反应。所以我们一般会先让歌手演唱一些单曲,然后参加各种曝光活动,等有一定的人气之后再考虑出专辑的事情。”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多久呢?”
“一般情况下一年左右。”
这还是考虑到计嘉树的实力以及有一定人气基础才给出的答案。
“这个时间太久了,我想在十八岁的时候发行我的专辑。”
十八岁?旦则辉听到这三个字望了李桦一眼,这是什么情况,李桦不是告诉自己计嘉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吗?
李桦教授很不好意思地轻轻咳嗽了几声,他自己都忘了这件事了,主要是平时和计嘉树相处的过程之中,计嘉树表现的远比同龄人还成熟。
于是李桦便把计嘉树年龄的事情说了出来,而旦则辉的眼神也越来越明亮。
并不是出道年龄越小越好,但是计嘉树这种特殊情况,如果能在十八岁的时候发型属于自己的专辑,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宣传点。
于是旦则辉说道:
“如果你和音娱签订合同的话,我可以保证你在2000年发型你的专辑。想要在十八岁生日之前发行可能性不大。音乐专辑的制作周期本来就比较长,包括前期的曲目准备、录音、宣传、发行,流程很多。
强行压缩制作周期的话,可能会导致专辑曲目质量较低,而且公司的成本也会达到一个夸张数字。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除非是有人自己出钱,委托我们制作发行,然后他们自负盈亏,音娱公司才有可能会制作周期不到半年的专辑。”
旦则辉看得出来计嘉树很想在十八岁之前发行专辑,但是他深知这件的成本有多高,又不愿意放弃计嘉树这么优秀的苗子,于是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向计嘉树解释其中的缘由。
有些事情必须要在和计嘉树签约之前达成一致,否则签约之后再因为这些事情而发生争执,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浪费时间。
当然旦则辉愿意这么做也有一部分原是因为李桦,毕竟李桦在流行音乐圈的影响力可不小。
计嘉树认真听着旦则辉的解释,同时心中默默盘算。
一张专辑大概要十首歌左右,他现在已经完成的作品有三首,还有四、五首已经初具雏形的歌曲,这么算来需要从头到尾创作的歌曲大概也就三首左右。
考虑了下自己最近的状态,计嘉树觉得这件事情并不算特别的困难。
而且他们寝室拥有创作能力的人可不少,大可以求他们帮忙。实在不行,他也还有最后的杀手锏赵安。
曲目的问题解决之后,便是录音、拍摄的问题,在央音三年对于这些事情计嘉树都有一定的了解,难度也不是特别的大。
至于专辑印刷、宣传、发行这些事情都交由音娱处理,以音娱在这方面的经验,肯定没有什么问题。
那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钱了,计嘉树开口问道:
“如果一张专辑内容自己准备的情况下,交由音娱制作的话,大概要多少钱呢?”
“每首歌曲录制加后期的制作费用大概在一万元左右,mv的话大概二十到三十万元。加上光盘和宣传费用的话,一共一百万左右吧。”
专辑制作和发行都是音娱对外公开的业务,明码标价,随时可以咨询。
当然旦则辉告诉计嘉树的是对外价格,并没有说成本价。他想让计嘉树知道制作一张音乐专辑成本有多高,从而暂时打消发行专辑这个念头。
然后听了旦则辉的话,计嘉树算了算自己银行卡上的钱,长松了一口气,小声地说道:
“那还挺便宜。”
就在旦则辉和李桦都一脸茫然,怀疑自己听错的时候,计嘉树继续开口了,说道:
“旦先生,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能和你交流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