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家小媳妇 > 第3章 皇帝

第3章 皇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太后晾了贵妃不足一个时辰,便听外面的宫人通传,陛下来了。

太后把腿从榻上放下,面上不显,言语间带着怒其不争的失望,“今日皇上倒是来的快。”

皇帝足有半月未踏足永寿宫,贵妃才被扣在永寿宫这么会功夫,‘政务繁忙’的皇帝陛下便得空往永寿宫来了。

太后端坐在凤榻上,宣德帝一身赤黄色窄袖圆领袍衫,脚踩绣了金丝蟠龙的靴子,步履稳健走至殿中,躬身给太后行礼。

“儿臣给母后请安。”

宣德帝今年三十有八,身形颀长,肤色白皙,与祖辈马背上打天下的矫健身姿不太相同,宣德帝气质儒雅,看上去就是个写写画画的文人。

跟在他身侧的林贵妃恭恭敬敬的跪到地上行大礼,太后目光扫过她的头顶,余光瞥见宣德帝紧蹙的眉头,淡淡道:“免礼吧。”

宣德帝起身,带着贵妃坐到一旁的椅子上,宫人奉了茶,宣德帝端起茶盏,浅啜一口,问道:“儿臣听说今日成国公夫人进宫了。”

太后笑笑,“皇帝今日过来,难不成是为了成国公夫人?”

宣德帝道:“成国公夫人入宫,想必为的也是她那外孙女,汝阳王虽不在了,成国公府这个外祖家却还在,既然成国公府有意将她接过去,儿臣实在不明白,母后为何还要强留汝阳王的孙女在身边。”

宣德帝开门见山,他幼时登基,这一路躲在太后身后顺风顺水,平日里对太后虽也敬重,但一有涉及到汝阳王的事,他就异常尖锐。

此事母子二人争执数次,相互之间各不退让。

太后道:“哀家不过是想养个孩子在身边解解闷,皇帝何必如此大张旗鼓。”

宣德帝对太后的态度很不满,他对汝阳王的厌恶,是深到骨子里的,那个男人,不仅强迫他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还敢觊觎他的母后。

他是一国之君,皇室正统血脉,百姓臣子都要匍匐在他的脚下,可他自小便听着母后和汝阳王的风言风语,说他的皇位,是母后委身于汝阳王换来的,甚至连他的身世也遭到了质疑。

他十五岁亲政,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汝阳王赶出京城,他以为母后和他的想法一样,以此为辱,一定会支持他瓦解汝阳王势力,贬黜出京。

不曾想母后极力反对自己,那是他们母子之间的第一次争吵,母子关系也是从那时开始慢慢裂开缝隙。

他实在不明白母后为何宁愿让自己这个儿子身世受人诟病,也不愿意让汝阳王离京,难不成汝阳王对母后来说,竟比自己这个亲生儿子还要重要吗?

只要自己亲手惩治了汝阳王,必然不会再有人造谣自己是汝阳王的血脉,闹出江山易主这种荒谬的言论。

汝阳王就是他心头的一个刺,他如鲠在喉多年,好容易把他赶出京,熬死了他,而母后却把那人的孙女接到了宫中,亲自教养,这无异于在向所有人宣布,当初不仅仅是汝阳王胆大包天,觊觎太后,而是两情相悦。

昔日逐渐被人遗忘的风流韵事再次被提及,他堂堂一国之君,竟要被人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他皱着眉道:“母后若是想养个孩子在身边解闷,宫中那么多的皇子公主,何必非要养汝阳王的孙女,如今成国公夫人几次入宫讨要外孙女,倒显得皇家仗势欺人。”

太后静静的凝着宣德帝,“哀家是受汝阳王所托,成国公府不过是外祖家,何人抚养幼宁,自然要看汝阳王的意思,幼宁是汝阳王的亲孙女,怎样做对自己的孙女最好,他心中自有考量,他既把幼宁托付给了哀家,那么哀家抚养幼宁,便是名正言顺,何来仗势欺人一说?”

“母后乃是一国太后,养在母后身边的姑娘自然要比养在成国公府尊贵,汝阳王又岂会不知道这点,这天底下,有几个做祖父的不想把孙女送到太后身边教养,汝阳王贪恋地位权势,全然不顾成国公府对外孙女的骨肉亲情,可成国公也是我大齐的肱股之臣,成国公夫妇多次诉说对外孙女的思念,若是强行把幼宁扣留在母后这里,岂非寒了忠臣的心。”

太后见宣德帝一副大义凛然,有理有据的样子,知道这些必然是这几日他和贵妃提前商量好堵自己的话,索性也不再绕弯子。

“皇帝也说,养在哀家身边的姑娘比养在成国公府尊贵,成国公若是在意骨肉亲情,便该一心为了幼宁的将来考虑,让哀家抚养幼宁,何故非要把幼宁要到成国公府去,如今的成国公夫人并非幼宁嫡亲的外祖母,何况幼宁进京遭遇水窛,是人为还是意外尚未查清,可怜幼宁那么小的人遭此大罪,至今身体未愈,成国公府从始至终,没有一句是关心幼宁病情的话,哀家如何能放心把幼宁交到成国公府,倘若有个好歹,哀家怎么跟汝阳王交代。”

宣德帝让太后那句是人为还是意外尚未查清说的蹿了火气,那案子早已查清,就是普通水窛专劫大户人家船只,只是运气不好,恰巧碰到了幼宁郡主的船。

这案子是他亲自派人审理的,对于结果太后当时并未多说什么,如今说出这种话,不就是怀疑这件事是他做的吗?

宣德帝冷嗤,“汝阳王当年戴罪之身,朕没杀他,已是法外开恩,如今母后要养他的孙女在身边,致儿臣的颜面于何地。”

太后沉了脸,面如寒霜,“当日皇帝便不听哀家之言,说汝阳王有异心,威慑皇权,收缴了汝阳王的兵符,将他贬至汝阳,汝阳王父子为大历开拓疆土,父子二人,皆是忠臣良将,七年前,北部疆域外敌入侵,汝阳王世子抛下怀有身孕的妻子,披挂上阵,因粮草不足,被困邺城,最终战死沙场,汝阳王更是杀敌无数,战功累累,如今姜氏一族只剩幼宁这一条血脉,善待忠臣良将之后,方显陛下仁德宽容。”

宣德帝听太后夸赞汝阳王,蹭的一下起身,抬起胳膊,义愤填膺,“提及汝阳王,百姓人人称颂,我大历的战神,威名远扬,可母后不要忘了,汝阳王手握众权,上阵杀敌的,是大历数万将士,以多战少,即便不是汝阳王,其他将军,一样能替大历打胜仗。”

太后看着宣德帝,“当年汝阳王被逐出皇城,边关叛乱,朝中无人可用,你几日几夜未合眼,是汝阳王临危受命,解了朝堂之围,当时你是怎么说的,你说这满朝武将,唯有汝阳王可堪大用,汝阳王平息叛乱以后,你又疑神疑鬼,夜不能寐,觉得汝阳王会带兵攻入皇城,你数次怀疑汝阳王对朝廷有异心,不愿重用汝阳王,然每次无人可用之时,皇帝便会想起汝阳王,委以重任,皇帝你扪心自问,究竟是汝阳王威慑皇权,还是你自己不愿意相信汝阳王。”

宣德帝信誓旦旦说汝阳王手握重权,野心极大,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早日打压,方能保江山稳固,可每次朝中有事,他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汝阳王,不知怎的,他恨极了汝阳王带给他的耻辱,危难之时,却只信的过汝阳王。

被太后揭了短,宣德帝对上太后的眼睛,心虚的垂首,坐回椅子上,手指在桌案上敲了敲,固执道:“成国公府是姜幼宁的外祖家,她父母双亡,寄居外祖家合情合理,念及她是汝阳王府的郡主,朕会下旨命成国公府悉心照料,不可怠慢,母后何必多此一举,非要将她养在身边,惹人闲话。”

“哀家竟不知,哀家一国太后,照顾忠臣之后,能惹出什么闲话。”

“母后明知汝阳王和您……”

“咳。”

站在太后身侧的陈嬷嬷轻咳一声,打断皇帝脱口而出的话。

太后失望的瞥了宣德帝一眼,宣德帝意识到自己失言,面露懊恼,关于汝阳王的争执,母子之间心照不宣,是因皇帝也怀疑当初的谣言是否为真,他的母后是否委身于汝阳王。

但宣德帝还没有胆子亲手挑破这层窗户纸。

陈嬷嬷躬身请罪,“奴婢早上贪食,多吃了几块糕点,嗓子不太舒服,打扰了陛下,请陛下降罪。”

宣德帝摆手道:“嬷嬷伺候母后多年,已经到了享福的年纪,还这么尽心尽力,朕岂会因这么点小事责怪嬷嬷。”

“多谢陛下。”

太后沉声道:“皇帝刚刚要说什么?哀家明知什么?汝阳王和哀家怎么了,继续说下去。”

宣德帝目光闪烁,身侧的贵妃接口打着圆场,“太后,陛下的性情您是知道的,向来看重朝中老臣,成国公夫人多次在臣妾宫中哭诉,说成国公思念外孙女,陛下想让太后您把幼宁郡主还给成国公府,这一来,是不忍成国公伤心,二来,也是担心百姓流言,累及母后名声。”

宣德帝点头,表示赞同。

宣德帝和贵妃对视一眼,太后冷笑道:“这宫中皇后尚在,何时轮到贵妃当家做主,替命妇主持公道了。”

贵妃面色一僵,宣德帝连忙替贵妃说话,“是儿臣让贵妃协助皇后,管理六宫。”

贵妃恭顺道:“太后明鉴,臣妾绝无僭越之心,臣妾一心为了陛下,皇室尊严着想。”

“倒是你劳苦功高了。”

“臣妾不敢居功。”

宣德帝起身,和贵妃站到一起,太后还未表态,他就做出维护贵妃之势,生怕她惩治了他的心尖尖。

太后盯着香炉里吐出的烟雾,徒生一股无奈,喃喃道:“既如此,那哀家与皇帝,便各退一步,哀家可以把幼宁送出宫去。”

宣德帝见太后愿意退步,以为太后想通了,言辞恭敬道:“母后哪里话,儿臣都听您的。”

这会倒是会卖乖了。

太后不急不缓道:“哀家年纪大了,这宫里头实在太过闹腾,不如搬到宜春园颐养天年,也省的惹你们烦。”

宣德帝听到太后这么说,着急道:“母后这说的什么话,儿臣怎会嫌弃母后,母后这么说,岂非是戳儿臣的心窝子。”

太后叹口气,“你是哀家生的,哀家岂会不知你性本纯善,但寻常人家,母子也有意见不合的时候,只是咱们皇家,比寻常人家特殊些,皇帝太后若有争执,总会连累无辜之人。”

宣德帝知道太后这是为汝阳王抱不平,心中不快,质问道:“从小到大,儿臣都听母后的,儿臣事事依着母后,朝堂之事,只要母后开口,儿臣都会按照母后的意思去做,唯独汝阳王一事,儿臣没有按照母后的意思去办,难道因此,母后就要弃儿臣于不顾了吗?”

“自你十五岁亲政,朝政大事,哀家就让你自己拿主意,是你自己拿着奏折到永寿宫,说怕下错旨意,累及百姓,哀家才指点你理政。”太后话说的急,嗓子里憋了股气,呛了一声,陈嬷嬷连忙拿了帕子放到太后唇边。

太后用帕子捂住嘴,咳嗽两声,陈嬷嬷端了茶水给她漱口,太后直起腰,缓和口气,继续道:“罢了,如今再说这些,已无意义,哀家就到宜春园去,你的天下,你的后宫,都由你自己做主。”

宣德帝负手立在殿前,唇角微动,心中百感交集,身为一个皇帝,他知道他过于依赖母亲,许多事情,总要问过太后,心里才踏实,此刻太后说要出宫,他又恼又悔,一时觉得自己不该因幼宁郡主之事跟母后闹的这样厉害,一时又觉得自己没错,自己是为了皇家颜面,是母后太过固执,那人死都死了,还偏要弄个孙女入宫膈应他,当真可恨。

贵妃站在一旁,听太后说要去宜春园,心绪激动,唇角忍不住上翘,如今这后宫之中,她的位分仅次于皇后,皇后无宠又无子,不足为惧,若是太后走了,这后宫就无人能辖制自己了。

不过她心里也明白,陛下平日里虽对太后偶有不满,觉得太后不理解他,但真要太后离开皇宫,陛下肯定是舍不得的,太后毕竟是他的亲生母亲,何况先帝在陛下七岁时便驾崩了,陛下是由太后一手养大,母子情深,看他这阵子赌气不见太后,不过就是耍脾气,觉得太后心里该在意他罢了,陛下一定会阻拦太后去宜春园,她要想法子,添一把火。

“太后真是冤枉陛下了,陛下对太后,一片孝心,要送幼宁郡主出宫,也是顾及太后颜面,说到底,幼宁郡主不过是个孩子罢了,陛下当然不会跟个孩子过不去,太后又何必因为幼宁郡主出宫,便和陛下置气,也要出宫,且不说陛下不会让太后去宜春园,便是太后您真的要去宜春园,把幼宁郡主也带过去,陛下的一番苦心白费了不说,这不知情的人,又该怎么看待陛下呢。”

太后本意也不是真的要去宜春园,陛下耳根子软,又有贵妃这样唯恐天下不乱的伴君身侧,皇后不受宠,在皇帝面前说话没什么份量,她一走,这后宫还不得是贵妃的天下,她岂能放心去宜春园,不过就是想以退为进,勾起陛下的愧疚心,好让陛下不要再计较幼宁之事,快点把这事了了。

结果贵妃巧言令色,当着她的面,都敢挑拨她和陛下的关系。

宣德帝听了贵妃的话,觉得太后还是为了汝阳王的孙女同自己置气要出宫,果然变了脸色,负手道:“原来母后口中的送幼宁郡主出宫,是要和幼宁郡主一起出宫,亏得儿臣还以为母后想通了,母后真不愧是一国太后,有情有义,为了故人血脉,自己嫡亲的血脉也不要了。”

宣德帝说出这种诛心之话,眼前一花,脑子轰隆隆的,这就是她亲手养大的儿子,半分不像她,倔脾气耳根子软,猜忌多疑,十成十的随了先帝。

太后越想越觉心酸,年纪大了,性子也不比从前强硬,加之就这么一个儿子,还是这样的性格,悲从心来。

“这世上哪有做母亲的会主动不要自己的孩子,你与哀家置气,私底下怎么同贵妃抱怨,你们是怎么议论哀家的,哀家也能猜到几分,哀家老了,无论做什么,都要遭人嫌弃,你说哀家为了故人血脉,不要自己的嫡亲血脉。”

“皇帝你自己想想,当初贵妃生下六皇子,因她宫人出身,哀家担心她礼数不周,教养不好皇子,命人把六皇子抱到永寿宫抚养,贵妃转头把你请了过来,月子里就跪在这永寿宫门口,恨不得让满宫上下的人都知道,哀家这个恶婆婆,强行把刚出生的孩子从母亲身边带走,你也对哀家大发脾气,指责哀家欺负贵妃,又把孩子抱了回去。”

太后指着贵妃,“孝端皇后去世,你这个心尖尖有一半的功劳,哀家还未向她问罪,你便跟她合谋,让御医欺瞒哀家,说贵妃怀有身孕,让哀家不得不饶过她,孝端皇后去世时,五皇子才五岁,那么小的孩子没了亲娘,哀家有意将他接到永寿宫抚养,你这个贵妃,又不知在你耳边吹了什么风,让你觉得哀家养了五皇子在身边,对你有威胁,为了让你安心,哀家只能将五皇子送回去,如今哀家想养幼宁在身边,你与哀家赌气,半月不踏足永寿宫,今日若不是担忧哀家扣留贵妃,对贵妃不利,你是不是打算一辈子不来哀家的永寿宫。”

贵妃扑通一声跪到底下,捏着帕子,眼中含着泪花,“臣妾冤枉。”

太后悲切道:“哀家到了这个年纪,就想着含饴弄孙,身边有个孩子解闷,哀家就你这一个儿子,你生的儿子不愿意往哀家跟前送,幼宁你也不让哀家养,哀家这是造了什么孽呀,皇帝你有哀家,有后妃无数,皇子公主,哀家这永寿宫,什么都没有。”

宣德帝被太后说的羞惭满面,辩解道:“母后,儿臣没有那个意思,是儿臣疏忽了,儿臣前些日子去了乔妃那里,七公主生的粉雕玉琢,冰雪聪明,定能能讨母后欢心。”

言外之意,要把七公主抱到太后跟前养。

太后摇头道:“阿妧才四岁,本就不是乔妃所生,乔妃悉心教养,哀家岂能夺人所爱。”

宣德帝一共有七位公主,除了已经出嫁和早夭的,只剩下四公主六公主和七公主。

七公主生母位分低,一直养在乔妃身边,四公主是林贵妃所出,六公主是敬妃所出,敬妃性情温顺,出身名门,父兄皆受重用,知书达理,担得起她封号里的敬字,宣德帝不好向她开口讨要六公主,最适合养在太后身边的,就是七公主了,太后没看上七公主,宣德帝偏头看了林贵妃一眼,林贵妃咬唇,委屈的看着他。

宣德帝斟酌片刻,最终是心偏到了贵妃这里,说:“阿娴性情活泼,素来得母后喜爱。”

太后还是摇头,“阿娴太闹腾了。”

六公主七公主都不要,那就只剩下林贵妃所出的四公主了。

“母后这是想要阿婉。”

太后道:“阿婉不错,八岁了,不需要哀家操心太多,日后随哀家去宜春园,有她相伴,哀家也就不会烦闷了。”

林贵妃脸色一白,膝行上前两步,道:“太后,求您开恩呢,若是臣妾哪里做了什么惹您不快,您尽管冲着臣妾来,阿婉她还小,她是您的亲孙女啊。”

太后看向宣德帝,“你瞧瞧你这贵妃说的话可像样子,难不成,哀家会害自己的亲孙女。”

宣德帝蹙眉,不满的看了贵妃一眼,斥道:“放肆,你浑说什么,还不向母后赔罪。”

贵妃俯身,恭顺的把头磕到地砖上。

太后叹了口气,“这是让哀家听到的,皇儿当着哀家的面斥责贵妃,私下里只怕也会被贵妃说动,觉得哀家会对自己的亲孙女不利吧。”

宣德帝垂首,讪讪道:“这种荒唐的话,儿臣岂会相信。”

太后神情怏怏的摆了摆手,“罢了,贵妃既怀疑哀家会对自己的亲孙女不利,哀家要真把四公主要过来,往后的日子也不得安宁,皇子公主们金贵,全当哀家没说过,派人到宜春园那边,哀家明日便启程。”

宣德帝撩着袍子跪到地上请罪,“母后,是儿臣没管好贵妃,母后罚儿臣吧,千万不要拿自己个赌气,宜春园久不住人,儿臣怎能让母后去那里。”

太后闭目不语。

贵妃暗叹太后老奸巨猾,来了这么一招釜底抽薪,陛下此刻觉得愧对母亲,今日只怕不但送不走幼宁郡主,再这么说下去,还要搭上自己的阿婉。

横竖幼宁郡主养在宫里头对自己也没什么影响,自己想办法送幼宁郡主出宫也不过是为了讨陛下欢心,眼下这情形,陛下都被太后说的无地自容,自己又何必担着恶人的罪名。

她拽了拽宣德帝的衣袖,怯怯开口,“陛下,今日之事,起因还是幼宁郡主,为了这事,闹的您和太后都不开心,不值当。”

殿内静了片刻,宣德帝起身,看着闭了眼睛的太后,拱手道:“既然幼宁郡主能让母后开心,想来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那么便留在永寿宫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