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8月1日
8月1日
天气晴
“那些人问的问题跟我想象中一点都不一样。”
直到今天, 孔论依旧对直播的内容耿耿于怀。
“你看,我早就跟你说过……他们问的问题不好回答。”我摸了摸他的头,轻笑道。
如果他们问的是什么大道理, 或许我们能长篇大论地说上好久, 可他们问的偏偏是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
第一次见面……第一次搭话……第一次心动……
如果他们不问, 恐怕这些事情会一直埋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永远都不会翻出来。
跟人类相比, 书灵的寿命实在是太长了。
我原本以为随着岁月的流逝,孔论会忘掉一些不好的记忆,没想到他竟然全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种东西就算想忘掉也难啊。”他躺在我腿上, 伸了个懒腰, “毕竟‘二十四史’还在,就算咱们不提,他们也会帮忙记着。”
顿了顿, 他又道:“不过他们若是不提, 我都没发现自己过得那么多灾多难。”
“嗯?”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先是焚书坑儒,接着沦为了统治者的工具, 再后来又发生了那件事情。”他道。
他应该还算比较幸运吧?毕竟“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由于儒生数量众多, 除了个别的一些朝代,大多数统治者都尊儒尊孔。
沦为统治者的工具又怎样?大多数的书连当工具的机会都没有。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想当年百家争鸣的时候, 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作, 可是真正流传下来的又有多少?
有些学派甚至连名字都没能流传下来……
仔细想想,当初我们之所以会成立道教, 不就是因为竞争不过孔论他们,在朝堂之上找不到容身之地吗?
“你们也是挺厉害的, 当初想要开宗立教的书灵不在少数,结果只有道家真正坚持下来了。”他感慨道。
“总是拼搏向上,是个人就会觉得累,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停下来休息的理由。”我笑道,“这就叫做投其所好。”
孔论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们想要追求长生,所以你们就编出了求仙问道的故事……”
“这个跟我可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举起双手以证清白,“我到现在都搞不明白那是怎么一回事。”
“可是你在故事里出场的次数很频繁啊,几乎是个神仙就会背《道德经》的样子。”他道。
这家伙平时到底看了多少无聊的话本?
想到那些神仙故事里羞耻的描写,我莫名觉得脸颊发烫。
实在是太丢人了!
“可能因为我名气比较大吧。”我嘟囔道,“借着我的名号四处招摇撞骗。”
如果不是因为那帮家伙,我大概也不会被冠上“牛鬼蛇神”“封建愚昧”这样的称号。
“好惨的一个书灵。”孔论笑道,“我记得你之前还吐槽过,有人试图从《道德经》中找到长生不老、撒豆成兵的方法?”
“是啊,我都不知道自己有那个本事。”我无奈道。
书灵的工作就是得知看书者心中的诉求,然后透过文字让他们若有所悟,进而解决诉求。
然而很多看《道德经》的人都抱着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让我根本就没办法工作。
明明整本书都在讲要顺其自然,可是他们却偏要从中找出“逆天而行”的方法,找不到就说这本书深不可测,无法让人读懂。
他们根本就没有给我说话的机会啊!
孔论听了我的抱怨,咯咯笑个不停。
“原来你也有这样的苦恼啊。”他道,“不过你比我这边的情况还稍微好一点,毕竟看《道德经》的人大多是出于自愿。”
“你遇到过不情不愿的?”我好奇道。
孔论点了点头,叹道:“那些人虽然表面上在看书,实际上一点都没有看进去,心里想的全都是别的事情,弄得我尴尬极了。”
“没办法,谁让你是科举要考的书呢?”我幸灾乐祸道。
不聊这些还好,一聊起过去的这些事情,我们忽然产生了一种自己年纪似乎真的很大了的错觉。
虽然书灵不会经历普通人那样的生老病死,但过往的那些岁月都确确实实印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仔细想想,昨天看直播的哪些人,年龄可能只有咱们的百分之一?”我喃喃道。
之前我跟那些人有过一些交流,他们大多是年龄都是在二十岁左右。
“然而他们却为咱们的事情操碎了心。”可能是想到了昨天的那些弹幕,他的表情忽然变得很温柔,“其实一开始我对这个时代并没有多少好感,可是认识了一些人之后,我觉得这个时代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
“以德报怨?”
“小怨则不足以报,大怨则天下之所欲诛,顺天下之所同者,德也。 ”
这家伙最近倒是对《道德经》的内容越来越熟悉了,让我总觉得有种淡淡的羞耻感。
“今天天气不错啊。”孔论看了眼窗外,喃喃道。
外面阳光明媚,跟昨天的狂风暴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啊。”我应和道。
“你还记得昨天答应过我什么吗?”他问道。
还没等我回答,他忽然坐了起来,模仿我的语气说道:“要出去也是明天。”
昨天的明天就是今天……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我叹了口气,问他想去什么地方,然而他却半晌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你也不知道要去哪里才好吗?”我看着他苦恼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
如果光看外表的话,怎么也想不到他已经两千多岁了吧?
“想去的地方太多,可是时间却不够。”他闷声道。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如果回去得太迟了,肯定会出乱子的。”我道。
以前曾经有过书灵没有按时回去的先例,开始的时候大家并没有太在意,然而几天之后,那本书忽然变成了无人能够读懂的天书,差点因为阅读太过困难而亡佚。
“如果因为这种事情丢掉性命,未免太不值得了。”我笑道。
孔论没有说话,抱着腿蹲坐在沙发上,表情有些落寞。
“回去之后……还能像现在这样住在一起吗?”他小声问道。
理论上应该是可以的,毕竟《诗经》和《楚辞》现在也处于同居的状态。
不过这样一来,岂不是整个书灵界都知道了我们两个之间的关系?
《论语》和《道德经》在一起了,其他书灵肯定会很惊讶。
“你不会觉得无聊就好。”我道。
儒家那边的书灵平日里聚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我们则有所不同,就算待在同一间屋子里也都是各忙各的,很少产生交谈。
“是这样吗?”他一脸惊讶的表情,似乎完全想象不到这样的场景,“我上次去见到南华的时候,感觉他还是挺健谈的。”
“他的确是话很多,尤其是在半梦半醒的时候。”我道。
说真的,我在电视上看到那些神婆之类的角色,总有种看到南华的既视感。那家伙也总是像这样微闭着眼睛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有时候还喜欢讲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
我甚至产生过南华曾经在这里收过徒弟,专门传授他们怎么装神弄鬼,如若不然,为什么这些通灵者大多都跟他一个样子呢?
“我倒觉得他讲的故事挺有意思,不像其他人那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他道。
拒人于千里之外应该不至于,我感觉大家还是挺友好的,顶多就是不理他。
“他们为什么不理我呢?”孔论似乎想不明白。
“因为不知道要说什么。”我想了想,说道,“除了南华,其他人好像都比较言简意赅。”
“那你呢?”他问。
“我通篇才五千字,你说呢?”我道。
顿了顿,我又道:“但聊天的对象如果是你,我能一口气聊出五万字的内容。”
孔论抿了抿嘴,眼睛里充满了笑意:“五万字你要说什么?难道像南华一样讲故事给我听?”
讲故事我肯定比不上“二十四史”,不过他若是想听,我倒也讲得出来。
“想听故事吗?”我问。
他想了想,轻轻摇了摇头。
“我想出去走走。”他道,“回去了以后就见不到这么好的阳光了。”
书灵世界没有时间,自然也没有气候的变化。
“走吧。”我道,“出去晒晒太阳。”
今天楼道里那只猫比平时回来的时间要早,看起来是受不了这种暴晒的天气。
一看到我们,它立刻就凑过来在我裤脚蹭来蹭去,一副亲昵得姿态。
“它很喜欢你呢。”孔论蹲下身子,摸了摸那只猫的头。
猫倒也配合,眯着眼睛一副享受的表情,喉咙里发出“呼噜噜”的声音。
“你知道吗?我帮你吹头发的时候,你也是同样的表情呢。”他轻笑道。
我虽然嘴上说着没有,但心里其实是认同这个说法的。
猫得表情看起来很幸福,我那时候感觉也很幸福。
“如果咱们回去了,它要怎么办才好呢。”他轻声道。
“它原本就是野猫,在这里找不到吃的,自然会去其他地方。”我道。
不知为何,我忽然觉得鼻子酸酸的,心里充满了一种名为“不舍”的情绪。
如果有一天,它发现不会再有人给它准备食物,大概会以为自己又被抛弃了吧?
可能是感受到了我的悲伤,猫抬起头,朝我“喵”了一声,好像是在说“就算你回去了,老子也能照顾好自己”。
外面阳光十分耀眼,然而我心里却阴云密布。
他大概是看出我心情不好,笑道:“我觉得它以后会想念你的。”
以后?
猫的寿命通常情况下只有十几年,对于书灵来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说不定我下次再来的时候,这地方已经完全变了样子。
就算还有猫的存在,也不会是我现在喂养的这只。
我并不是一个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可是想到以后会发生的事情,心里总觉得闷闷的。
我甚至都没有想好要不要和网上认识的那些朋友道别。
如果不辞而别,总觉得不太礼貌。
可若是道别,我又要怎么跟他们说呢?
“你就说要搬家了,那里没有网络。”孔论提议道,“或者干脆实话实说,告诉他们你要去另一个世界了。”
“你打算跟邻居们怎么说?”我试图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参考。
“搬家啊。”他道,“因为工作原因,要搬去其他城市住了。”
这还真是个让人挑不出错的好理由啊……
我们两个沿着小路,漫无目的地朝前走着。
火球似的大阳高悬空中,炙烤着大地,地上热浪腾腾,灼人肌肤。
可能是因为天气太热了,到处都看不到人影,就连平日里小孩子争抢的秋千也空荡荡的。
话说回来,虽然秋千很早就存在了,可我却从来都没有玩过,今天看到那里空着,心里莫名有些跃跃欲试。
“你坐上去吧,我在后面推你。”孔论笑道,“好不容易出来一次,总不能让你遗憾而归。”
“如此说来,我还要谢谢你了。”我道。
他没有说话,在我后面推了一下。
明明他使的力气不算大,但秋千却成功荡了起来,恍惚间竟然让我产生了一种自己在飞的错觉。
旁边还有一个秋千,孔论坐在上面自己荡了起来,而且越荡越高。
“你是怎么做到的?”我问道。
“你猜呢?”
他没有直接告诉我,但我很快就找到了窍门,跟他荡得一样高。
“《诗经》以前在院子里搭过一个秋千,不过后来他又给拆了。”
荡着荡着,他忽然聊起了以前的事情。
“为什么?”我有些不解。
“当初他搭的时候,好多人说他不务正业,可是搭好了之后,大家却排着队来玩,就连《大学》《中庸》《孟子》他们也不例外。”他道。
“四书”里面有三本都被他提到了,还有一个就是他自己。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那时候应该也参与其中了。
“什么时候的事情?我竟然完全没听到风声。”我道。
“我们自己都轮不过来呢,哪敢再让你们听到风声?”他笑道,“后来因为玩的人太多了,大家都不能安下心来好好工作,所以就把它给拆掉了。”
“《诗经》肯定很难过吧?毕竟搭的时候应该费了番力气。”我道。
我以前跟那家伙打过交道,他经常又哭又笑的,情感十分丰富。
说实话,我有点害怕跟他打交道,总感觉无法跟上他的节奏。
“又不是不还给他了,只是挪了个地方。那时候《楚辞》、《古诗十九首》他们几个住在一起,我们想着那些家伙天天风花雪月,把秋千放到那里去正合适……现在想想,《诗经》跟《楚辞》走到一起,说不定其中还有我们出的一份力。”他道。
我不知道他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但他的表情分明是在说“我家的好白菜就这样让猪给拱了”。
这让我不由得产生思考:如果其他书灵知道了我们两个的事,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表情?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身体不舒服otz更新少了一点……
qaq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