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信件一封封派人送出去, 但这些没有记载的陈年旧事一时半会儿想查明却没有这么简单。反而是安长卿这边先收到了余氏的回信。
从来雁州后,每月末他都会写一封家书送回邺京。但这次事关身世还有肚中孩子, 他索性早早就送了信回去。担忧信件内容泄露, 信中他没有明说,只委婉地提到了听说的鲛人族的故事。若是余氏知晓鲛人族,回信中必定会有提及。
安长卿拆开信件, 余氏依旧如同往常通信一样。先写了她与安娴钰在庄子上一切都好,又写了一些两人平日里的趣事,最后面才隐晦地问及鲛人族的故事是从何处听到,他可是有什么不好。
安长卿心道果然,家书送出去后, 他回忆与娘亲相处的种种,忽然想起在刚将娘亲和妹妹接进王府时, 余氏曾经异常担忧地问到他和萧止戈同房时是否有异常。当初他虽然觉得这问法有些怪异, 却只以为是娘亲太过担忧他才措辞不当。但现在想来,这其中必定有什么事情,娘亲未曾告诉过他。
将书信递给萧止戈看过,安长卿道:“信里难免说不清楚, 还是得当面问娘才能弄清楚。”
萧止戈也赞同,思索一会儿道:“你如今有孕在身, 不宜奔波, 我叫人护送娘和娴钰来雁州。”说完又顿了顿,道:“等她们来了,就暂时在雁州住下吧。”
安长卿几乎立刻明白了什么, 迟疑道:“是陛下……”
萧止戈点头,沉声道:“探子传来的最新消息,陛下前些日子大病一场,痊愈后精神大不如前。”
更确切地说,是廖道人献出的‘还春丹’出问题了。廖道人献上还春丹后一直颇受安庆帝宠信,因着廖道人有意地引导,安庆帝对舒贵妃和三皇子也更加信重。此次三皇子领兵去泗水平乱,虽然三皇子还未来及发挥作用,民乱就已经消弭。但回京复命后安庆帝仍然大肆封赏。还提拔了几个舒贵妃一党的官员。朝中风向浮动,皇后太子一党自然也就坐不住了。
萧止戈不过叫人给他们漏了点口风,这二人就闻弦歌而知雅意,用计把廖道人拉下了马。
而安庆帝则是知晓“还春丹”之害处后急火攻心,咳出一口血就病倒了。在龙床上躺了五六日才醒转过来,但精神已经大不如前。他用还春丹前看起来还是四十余岁的中年模样。用了还春丹后仿佛年轻了十岁。但这还春丹的隐患一发作,反而还不如先前,据说现在看起来仿佛五十多岁的老人。
好在太医院也有些能人,又有珍贵药材温养着,虽然不比从前,但安庆帝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
只是如今舒贵妃与三皇子受廖道人牵连,失宠禁足。皇后一党又趁势而起,加上安庆帝精力不足,无力理会朝中事务,太子已经隐隐有监国之兆。
萧止戈思及在邺京时,太子屡次对安长卿示好,脸色便冷了冷,想着早些把人接到自己地盘上也稳当些,也免得日后被太子拿住了软肋。如今邺京局势正乱,偷偷从城外庄子上接两个人离开,也不是难事。
安长卿想想邺京的情况也觉得不太安全。太平时候两个女眷住在城外庄子上倒是没什么,但到了多事之秋,即便有护卫护着,也极容易出事。虽然雁州生活贫苦一些,但总比身处旋涡中心要好。
见他无异议,萧止戈当即遣人往邺京传信。余氏二人住的庄子上也安排了王府护卫,届时叫护卫悄悄护送二人前往雁州正好。
说完正事,萧止戈将书信收起,又揽着安长卿的腰小心翼翼护着他往外走:“安福说你早饭胃口不好?是厨房做得不合胃口还是哪里不舒服?”
这几日萧止戈像是终于反应过来自己要做父亲了。差不多快把安长卿当成了易碎的瓷器。但凡在府里,就一定要让安长卿在自己视线范围里,生怕他有个磕了碰了。晚上睡觉时也不动手动脚了,安分地很。就是一晚上要起四五回夜给他掖被子,总担心安长卿踹被子受了凉。
就昨天夜里,安长卿迷迷糊糊地醒过来,还发现他半夜不睡,就一个劲儿盯着自己看。要不是安长卿跟他同床共枕这么久依旧熟悉了他的气息,没准要被吓出个好歹来。
眼下看着萧止戈这样紧张,他无奈又好笑,嘀咕道:“哪有胃口不好,就是少吃半碗粥而已。”
萧止戈皱眉:“你先前都要吃两碗粥,再加上两三碟小菜。”今天早上却只喝了一碗半。
安长卿这段时日确实胃口大开,每天早上都要吃两碗肉粥并两三碟爽口小菜。到了午饭时,则最少得有两荤两素一汤,再并一大碗八宝饭,他才能吃饱。就算是这样,在晚饭前的这段时间,他还要吃不少糕点。
萧止戈一开始当心他吃多了撑坏肠胃。后来胡是非来看过说有些人怀孕就是会胃口大开,他又开始担心安长卿吃不饱,但凡哪餐比往常少了吃一口,他都要细细过问。
安长卿头疼,将他虚虚揽在自己腰上的手放到肚子上叫他仔细摸摸:“我这连肚子都没有呢,王爷是不是担心得太早了?”
萧止戈抿了抿唇,动作十分轻柔地在他肚子上摸了摸:“但胡是非说前头几个月更要注意些。”
安长卿纠正他:“胡大夫明明说得是前三个月胎像不稳才需要注意、”而他早就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最危险的头三个月。那时候只当是身体不舒服,谁也没敢往怀孕上去想。等真正确认时,已经过了三个月。胡是非后来也说他脉象有力,身体十分康健。如今月份浅,还探不到胎儿情况,但是父亲身体好,胎儿身体自然也不会差。
萧止戈听话只听一半,从此之后恨不得把他供起来什么也不做才好。
偏偏现在安长卿手上的事情还不少,一时半会儿还真清闲不了。
城外百姓已经安置下来,外城也在修建当中,当初制定的各种章程细则也都开始实施。但是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这章程主要是安长卿制定的,老大人们拿不定主意自然要来寻他商议。安长卿倒是精力充沛,时常要去官署与老大人们商讨不说,还会去城外慰问百姓,鼓舞一番士气。
萧止戈回府之后听说了,脸色就没晴过。
偏偏安长卿有孕的事情又不能对外宣扬,也不能阻止其他人来将军府求见。萧止戈不敢直接将人拘在府里,只能把眼刀对准了上门请人的老大人们。然而这些年纪不小的文官们压根不会看眼色,或者说看懂了也装不懂,他们如今对安长卿十分信服。有事情都要先问一问他的意见,至于北战王?左右如今也不打仗,派不上什么用场。
两人正说着,门房又来通报,说匠作坊的主事求见王妃。
匠作坊新设立不久,也是安长卿前头不久才提议设置的,与军中的军器所并立。军器所是研制改进军中武器军械,匠作坊却是聚集民间有才能的匠人,专门研制于民有益的工具器械。起因则是前不久安长卿去外城巡视时,发现百姓取水十分困难,因地势高,引水不便,只能用牛车一车车拉水,十分费力。他便想起死后漂泊那几年,曾在邺京城外见过一种不用人力只凭水力便可以昼夜不息输水的筒车。
只是他只知其形,却不知其制造之法,便萌生了召集匠人研制筒车的想法。雁州土地之所以贫瘠,也有一个原因便是缺水。雁州地域内少河流,唯有泗水支流汇入,气候又干旱少雨水,若是能将这筒车研制出来,那便能解决灌溉的问题。
萧止戈听了他的想法,也觉得此事有雁州大有益处,在他的鼎力支持之下,才设立了匠作坊,并且招募了不少民间匠人。
安长卿惦记着筒车,招募到匠人之后,便将自己关于筒车的想法告知他们,叫这些匠人尽快想办法将筒车做出来。好在这些匠人也足够争气,在与安长卿数次交谈后,终于做出了初版筒车。这次主事亲自过来,就是为了请他去匠作坊观看筒车。
一听这些匠人们已经研制出了初版筒车,安长卿顿时来了精神,也顾不上萧止戈了,步伐矫健地就要随管事去匠作坊。
被落在后头的萧止戈脸色一黑,出声叫住他:“王妃身体不适,还是留在府里,等养好身体再去看。”
那主事一听他这么说,脚步便顿住了,神情迟疑地看着安长卿,不知如何是好。
安长卿就知道他又要说教,本来想趁着他开口前赶紧溜走,结果还是没能成功,只能转过身敷衍笑道:“我身体好得很,没有什么不适。”
说完还大步走了几下给他看。实在不是他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他现在连小肚子都没有一个,除了吃得多点,一点不舒服都没有,反而是精力越发充沛,整天被拘在府里他都感觉自己快要发霉了。
萧止戈哪管那么多,见他健步如飞,心头就颤了两颤,又不好当着外人说什么,憋了半晌,见他坚持要去看筒车,只能沉着脸道:“叫人备车,我同王妃一起去。”
作者有话要说: 怂怂:我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