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哀歌再唱一遍
柱子的小脸儿憋的通红,脸蛋儿甚至鼓了起来,看起来十分的气愤。
在他的世界里,绝对不允许别人说程处渊的坏话,一句都不行。
秦先生和方玄两个人对柱子的突然“发难”毫无准备,一时有些发愣。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紧紧说了一句程处渊的“坏话”,就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应。
“程先生教过我们,要以礼待人,但是程先生也说过,若是遇到你礼遇他们,但是他们却仍不知感恩的人,就可以不再对他们有礼有节。”
“而且程先生还说了,他不支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我们不是陛下,做不到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但是我们匹夫一怒,也会血溅五步!”
“这是骨气!炎黄子孙的骨气!”
柱子瞪大了双眼,看着秦先生和方玄两个人,似乎此刻,他就是那个“匹夫”。
当然,事情还没有到那个地步,这两个人不过是说了一句话而已。
但是站在一旁的秦先生却浑身微微一震,双眼中绽放出了一抹异色。
“哈哈哈哈,不愧是我关中子弟,稚儿尚且有如此血性,更何况其他人!”
秦先生仰天大笑,仿佛是发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丝毫没有把柱子说的那番“威胁”的话放在心上。
方玄正在一旁,满脸的欣慰。
“柱子啊,你误会我们的意思了,其实我们两个人是你们程先生的长辈。”
“长辈对于一个出色的晚辈,总是希望他做的更好。”
“所以我们刚才在讨论你们程先生,只是希望他做的更好而已。”
说完,方玄还摸了摸柱子的脑袋,也没有把他的话当真。
有这种血性是一种好事,但是孩子还需要好好引导,将这股血性发挥到该用的地方去。
“你们真的不是在说程先生的坏话吗?”
柱子十分疑惑的看着这两个人,显然还是有些不相信的。
“真的没有,你放心吧。”方玄忍不住笑了起来。
方玄怎么也没有想到,到了他现在的年纪,竟然还要跟一个孩子保证。
整个大唐,能有几个人能让他做出保证呢?
额...除了李世民和他娘子。
“虽然不知道你们到底说的对不对,但是我感觉不是这样。”
“不过我既然答应了爷爷要把你们带到程先生那里,那我就一定会带着你们过去的。”
“但是路上我不会再回答你们任何问题了!”
说着,柱子扭过头,一声不吭的继续带路。
秦先生和方玄相视一笑,笑容中多多少少有一点无奈。
虽然柱子不再给他们讲解,但是并不妨碍他们自己进行观察,哪怕是看到不认识的东西,他们也只是放在了心上。
等到了程处渊那里,再去问程处渊也可以。
一路上,柱子只是闷头在前面带路,秦先生和方玄两个人则是在观察。
一直走到一处比较清静的地方,柱子才停下了脚步。
“两位先生,这里便是程先生的学堂了,现在这个时间,程先生应该还在授课。”
“若是两位着急,我可以进去告知程先生。”
虽然柱子一路没说话,但是依旧保持了自己的礼节。
对于程处渊教的这一点,柱子一直都没有忘记,时时刻刻牢记在心。
“不必了,既然程先生在授课,我们就在外面等一等。”
“麻烦你了,柱子。”
方玄笑着道了谢,柱子也再次行礼,告别了秦先生和方玄他们。
等到柱子走了之后,两个人再次相视一眼,情不自禁的笑了。
“玄龄啊玄龄,没想到有一天,我们被一个小孩子给教训了啊。”
“偏偏他说的话,朕还觉得是有那么几分道理。”
秦先生...不,李世民终于不再隐藏自己的身份。
没错,如果现在程处渊就在这里,他肯定就一眼认出了李世民的身份。
还有他旁边这个人,就是当朝的丞相,房玄龄。
“陛下说的对,臣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只不过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程处渊这孩子,竟然做到了这种地步。”
想起柱子在他们面前的一言一行,房玄龄忍不住有些感慨。
“是啊,大唐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但是在这开阳村,孩子却可以读书,甚至在程处渊这小子的帮助下,已经解决过冬冷的问题了。”
“恐怕这开阳村,比起周围其他的村子来说,都算是好的了吧?”
李世民将马拴在了门口的树上,跟房玄龄两个人一起走到了门里。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一走进门口,不远处的学堂里便传来了郎朗的读书声。
从声音来判断,这些应该都是一些小孩子,应该还在启蒙的阶段。
他们读的书,就是李世民从长乐公主手里拿来的《三字经》。
这本书,房玄龄同样也读了,一致的称赞这本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说的好啊...”
“读书真的是一个好事,如果天底下人人都能读得起书,那是怎样的一番盛世啊。”
这句话似是给了李世民很多的感慨,这些年来,他懂了更多的东西。
出身世家门阀,那时候的李世民,根本不知道百姓的难处。
但是自从当上了皇帝之后,李世民这才发现,他的一言一行不仅仅关系着自己,甚至关系着天下黎民百姓。
而他思考事情的角度,也从自己,变成了天下人。
“陛下切勿想的太多,陛下与满朝文武现在做的事情,不都是在打造一个盛世吗?”
“即使我们这一代做不到,还有太子;若是太子也有难处,那还有陛下的子子孙孙。”
“汉朝也是经历了文景之治,才有了汉武时期的强盛。”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当年匈奴唱的哀歌,我大唐自然可以让突厥人再唱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