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明霸业 > 第三十章 张雪年让功

第三十章 张雪年让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三百后金骑兵是什么样的概念。

后金骑兵并不似后世大家认为的那种纯粹的渔猎民族,事实上从努尔哈赤开始,建州女真社会已经是个纯粹的农耕社会,女真不仅仅会种地,他们修了城池“赫图阿拉”,城内有明显的功能分化,还有大量的铁匠负责盔甲武器制作。

而努尔哈赤通过这几年跟大明不断的摩擦,以战养战获取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工匠,这就导致了后金有足够的实力蓄养强悍的重骑兵。

后金的骑兵与蒙古骑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蒙古骑兵擅长骑射,擅长高速机动的作战方式,而后金骑兵更多的擅长在正面战场击败敌人。

这三百骑兵,如果由努尔哈赤指挥,在开阔的平原地带,一旦开始冲锋,即便是一个三千人的步兵军团都未必抵挡的住。

但再强悍的骑兵,也有一个限度。

在有限的空间内,这群骑兵无力的看着眼前的壕沟和对面的木城,木城的火炮给不要钱似得向他们喷射炮弹。

并不算宽敞的区域,成了实打实的修罗场。

战马和骑士被炮弹蹂躏成肉泥,不消一炷香的功夫,就已经看不到任何一个站立的人。

倒是有些骑兵妄图冲到河边儿,却被三岔河上的锦衣卫射成了刺猬。

此时的天津卫,似乎到处都是锦衣卫,这些锦衣卫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有事情可做,却又不需要与后金的骑兵肉搏。

壕沟的另外一头,已经恢复了和平景象。

徐光启和皇长孙、孙传庭登上了龙舟,在船头上眺望着整个战场。

对于火器,徐光启素来很有研究,但是却也不得不对如此密集的火炮发威感觉到震撼。

嘴里不住的嘟囔着,若是有一万门火炮运到辽东,努尔哈赤还有什么胆量跟大明交锋?

就连皇长孙都忍不住对孙承宗说了一句,“孙师,这还是在皇爷爷面前,唯唯诺诺的锦衣卫吗?”

不得不说,锦衣卫这些年的低调,让太多的人开始逐渐忘记了他们的存在,连皇长孙都认为他们是一群牙齿松动的老狼。

可当这群狼穿上戎装,露出了他们的爪牙的时候,立刻震慑了所有人。

孙承宗与其他人不同,他的视野素来比较宽阔,事情想得自然也就多一些,大明今年太不顺了,在辽东被努尔哈赤打的满地找牙,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朝堂之上,从陛下到臣工,没有不憋气,甚至现在朝堂已经有了努尔哈赤不可力敌的言论。

所以现在大明急需这一场胜利来挽回颓势了。

哪怕是这一次,锦衣卫的行动,会有以多欺少之嫌,又兼之在内地,其军事价值其实并不算太大。

但当三百后金骑士,死相惨烈的头颅,出现在京师,为兵部勘验战功的时候,一定会引起从朝堂到民间的轩然大波。

后金骑兵又如何?你努尔哈赤智计百出又如何?

还不是成为我大明好儿郎的战功?

圣上一定会大张旗鼓的盛赞此事,而压抑在朝野上下许久的郁闷之气,也终于可以找到机会发泄一空。

简单来说,这是异常政治意义,远高于军事价值的一次行动。

张雪年只是一个天津锦衣卫百户所的百户,此事坐在一艘军舰船舱的主坐之上,在他面前,坐满了各地的千户,大家脸上看不到丝毫的倨傲,反而都很是和善的看着张雪年。

张雪年说道:“感谢诸位千里支援,如今战事已经结束,正是收割战功的大好时机,大家请便吧。”

“谢张百户。”

“以后有事,一封密信到咱们沧州府,有求必应。”

锦衣卫内部虽然素有争斗,但却相对来说是一个非常团结的整体,大家对于张雪年让出战功一事,并没有什么推辞,只是将这次恩情记在心里。

看着一个个锦衣卫千户、百户乘小船入码头,领着手下收割后金骑兵的人头,搜刮战场,宋献策这才在幕后冒出来,幽幽的对张雪年说道:“如此大好功勋,拱手让与他人,大人您心里就不难过吗?”

整整三百个后金骑兵的人头,按照万历颁布的赏格,张雪年一下子做个总兵,亦或是指挥使都绰绰有余了。

在宋献策看来,这是张雪年鲤鱼跃龙门的大好时机。

但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张雪年竟然可以心甘情愿的让出去,分给锦衣卫的弟兄们。

张雪年自然是有他的打算的,这一次锦衣卫联合行动,自己写信与圣上和锦衣卫指挥佥事骆思恭,几乎抽调了整个顺天府一带的锦衣卫。

大家千里迢迢赶来,又任劳任怨的接受张雪年的摆布。

甚至有写卫所的弟兄,躲在阴暗的地道里没日没夜的挖地道,吃紧了苦头。

张雪年不懂的什么战争的大道理,但是他却明白在公司管理中,一个项目的成功,他是一个团队的功劳,奖励也应该是整个团队的。

团队的项目主管如果一次性拿太多的奖励,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团队再未来,再也不会有当初的战斗力。

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在张雪年看来是非常不可取的。

宋献策是个相当识时务的人,从被张雪年抓捕那天起,就开始谋划投奔张雪年,谋个生活。

这一次行动,他也参与其中,筹谋划策不少。

见张雪年沉吟不语,宋献策立刻再次谏言道:“大人,眼下大明正是多事之秋,您应该趁此良机,多收敛战功,向上攀爬,将来若是乱世来临,也有转圜的余地。”

看着战场之上尚未散尽的硝烟,遍布的后金士兵的尸体,张雪年的心情很是惆怅,却并未似宋献策所言,对那么多战功而不能收取而感到惋惜。

见宋献策在一旁一直喋喋不休的进言,张雪年双手插在袖子里,笑着说道:“宋献策,你记住,这朝廷不论怎么更替,这皇爷不论谁做,有一条永远改变不了,那就是天下做事情的,是人。”

宋献策摇头道:“大人所言着实深奥了些,在下不明其意。”

张雪年摇摇头,看着战场上正开心收割人头的锦衣卫,以及死相惨烈的后金骑士,心情不由的舒畅了些,便多说了两句,“你也爱看三国演义,你说说吕布的本事大不?”

“如何不大?论作战之勇猛,三国猛将如云,却未有超吕布者。”

“死的惨不惨?”

“吊死白门楼,如何不惨。”

“刘备本事强不强?”

“刘备一个做草鞋的,除了哭什么都不会,谈什么强?”

“那他缘何得了蜀汉江山呢?”

见宋献策并未言语,显然游离于真实的社会太久,缺乏社会行动的经验。

便继续皆是说道:“因为他能得人!记住,这汉人的江山,能走到哪一步,要看你能得多少人。刘备有五虎将,便能得蜀汉江山。我们不求什么江山龙座,但要想富贵,也许分享好处与其他,这叫花花轿子众人抬,满园春色才是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