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个城里人对大荒山的思考
我洗漱完毕,在操场上跑步。淡蓝色的天空飘浮着几朵白云,微风吹拂着茅草坪村小学操场边的桉树叶,小鸟在桉树上叽叽喳喳来回地蹦跳着,仿佛在告诉人们新的一天开始了。清晨的阳光散落在大荒山上,开始有些热辣的味道。远远望去,村民房屋周围的菜地里,白菜花闪亮着金色的光芒。张嫂小卖部对面的地边上,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草地里觅食,一只黄狗,摇着尾巴大摇大摆地从村委门口走进来。
老刘老师已经在生火做饭了,我跑完步,过去帮他的忙。我用盆子把两棵白菜端到老水井旁边去洗。这时马二爷的老伴来水井里挑水,她把水桶装满后,我站起来说:“大娘,我帮你挑回去。”
大娘紧紧抓住挑水的钩担,对我说:“我都挑了几十年水了,你不要担心。你别看我今年七十了,干农活你这个小伙子不一定比得过我呢。”
我说:“大娘,你们庄稼人勤劳朴实,值得我们学习。”
大娘说:“你吃菜自己到菜地里摘,不要客气,水井旁边的这两块菜地都是我家的。”
我说:“谢谢您,大娘。”
我和老刘老师做好了早饭,一人盛了一碗,端着在操场上吃,学生们陆续到校,他们利用上课前的这点时间,在操场上你追我逐,活蹦乱跳地玩耍。没有统一的制式校服,孩子们蓬乱的头发,不太干净的衣服,肩膀上背着的破旧的书包,还有脚上沾满泥土的鞋,都在诉说着孩子们的艰辛与不易,可这一切丝毫没有减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不一会儿,上课铃声响起,不到一分钟,孩子们全部跑进了教室,喧闹不再。
我从教室的窗口看进去,教室里的孩子们是那样的专注,那样的虔诚,那样的投入,他们捧着,朗朗读书声从窗口飘出来,在大荒山的崇山峻岭间回响。
对于到大荒山来扶贫的我来说,同样是一个知识贫乏的学生,我也得像这些小学生一样,从头认真刻苦学习。我需要知道什么是农业和农村,农业和工业有何不同,农村和城市有何不同,土地承包经营是怎么回事。好在我不必向教室里的小学生那样循规蹈矩、照本宣科,智能手机就是最好最方便的教材,百度就是最好的老师。我回到宿舍,泡了一杯茶,在手机上开始认真学习。
到中午十二时,我的专题学习结束。光学习不得行,我还得结合实际,认真思考。走访全村贫困户结束后,我打算召开村组干部会研究。老刘老师对我说,村组干部们这段时间正忙,你频繁开会,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我给马书记和王村长打过几次电话,跟他们商讨下步工作怎么开展,他们也没有好的对策。
我在思考,茅草坪村怎么样才能摆脱贫困呢?要摆脱贫困,就得增加收入,有了钱,自然就脱贫了。那么,对于茅草坪村而言,钱从哪里来呢?收入怎么才能增加呢?通过走访观察、询问了解,农业的基础是土地,茅草坪村也不例外。茅草坪村的土地以山间坡地为主,主要种苞谷、洋芋,亩产量都不高。那么,想办法提高苞谷、洋芋的亩产量就是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了。
这时,老刘老师上完第一节课,过来我这里泡茶。我跟他说起提高苞谷、洋芋的亩产量的事,他直摇头,说:“大荒山就这个气候条件,土质好点的地每亩也就能收700斤干苞谷籽,这两年有人试种薄膜苞谷,亩产也就800多斤,算上买薄膜投入的成本,相差不大。除非苞谷涨价,否则种苞谷是很难摆脱贫困的。”
老刘老师上课去了,我又开始琢磨,茅草坪村的畜牧业是发展得不错的,几乎每家每户都喂养牛、山羊、猪、鸡,牛肉、猪肉、羊肉、鸡肉城里人每天都要吃,应该说市场非常的大,引导农民学习养殖技术,加强疫病防治,是能促进农民增收的。
茅草坪村五个组,每个组的房屋周围都栽种有石榴、核桃、板栗、桃、李杏、柿子等果树的,如果能规模化种植,也是一条致富增收的途径。
再就是劳务输出,到外面打工。这些年来,走出农村,到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很多,据说有近1亿人。茅草坪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如果能外出务工,也能实现致富增收的目的。
我一边自己琢磨,一边在手机上搜索,有切合茅草坪村实际的就记录下来,认真分析研判。综合分析下来,也就是三大项,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外出务工。
特色种植种什么,怎么种?特色养殖养什么、怎么养?外出务工怎么组织、组织出去干什么?这些问题又让我迷茫,因为就目前我的情况而言,我没有办法把这几个事干好,因为我既不会种、又不会养。
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大荒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适合发展旅游。再有一点,就是茅草坪村虽然说是贫困村,但是村民们非常乐观,他们没有因贫困而悲观失望,而是非常这享受这种生活,精神状态很好。
我就这样胡乱思考了半天,下午,我打电话把前期走访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给王局长作了汇报,同时也说了我的困惑。王局长说:“你不要急,工作一步一步开展,多跟村组干部交流,多向乡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多与其他村交流,多向其他村第一书记学习。”
我说:“好的,请王局长放心,我一定尽力把工作做好。”
到了晚饭时间,我炒了一盘鸡蛋和一盘花生米,煮了一盆南瓜和白菜。老刘老师还没下课,我到张嫂小卖部买了一瓶红星二锅头。这时,黄文书骑着摩托车来了。我又买了一包火腿肠、两包薯片,拉着黄文书跟我们一起吃饭。我把火腿肠切成片,煮在南瓜和白菜里。
我跟黄文书讲:“你觉得茅草坪村要发展什么产业才能脱贫呢?”
黄文书低着头说:“这不好讲。说句实在话,我们大荒山上的每一户人,都渴望尽快富起来。村民们拼死拼活的劳动,就是希望能过上好日子。”
面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加上我对农村工作的陌生,我看不清楚工作的方向,对茅草坪村贫困户脱贫感觉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