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浪潮之巅 > 第七八二章 高考前夕

第七八二章 高考前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从沈伟和郑保用这里得到,八月份开始量产,开实验局,在九月份之前,生产出三十万线交换机的保证,方辰这才迤迤然离开,留下一脸苦逼的众人。

此时沈伟两人的心情,绝不是用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样简单的言语来形容的,已经到哀大莫过于心死的境地。

要知道,在1990年之前全国累积了四十年,也才一共攒出来了四百万线交换机。

而这两年随着富士通等各大国际通信设备巨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华夏的交换机总装机门线可谓是日新月异,飞快发展,仅仅去年一年就装了三百万线,预计今年交换机总装机门线的增幅速度将到达百分之60以上,突破五百万线,直接超越1990年前,这四十年全国交换机总积累量。

但即便华夏交换机总装机门线的发展速度已经如此之快,擎天通信要生产的这三十万线交换机依旧是个很恐怖的数字,毕竟这只是擎天通信一个月的生产量。

如果按照全年十二个月来计算的话,相当于擎天通信全年将生产三百六十万线的交换机,直接占据了全国交换机生产量的三分之二。

算到这里,沈伟和郑保用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方总的心实在是太大了,别人一口吃个胖子就已经了不得了,而到了方总这里,简直就要把天下给吞下来了。

另外根据他们的了解,去年国内最大的通信设备合资企业,申城贝尔全年才接了七十万线的订单,而今年的订单在四月份的时候就已经排满了,增长到了一百二十六万线。

而且几乎所有人,包括申城贝尔自己都不认为自己能完成这一百二十六万线的订单,沈伟觉得申城贝尔能完成一百万门线的订单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毕竟前年申城贝尔接订单数四十三万线,实际完成三十万线,去年订单七十万线,实际完成五十八万线。

申城贝尔的销售部,连司机算上一共才二十九个人,就完成了这四亿多美元,将近二十五亿华夏币的销售额,而且据说申城贝尔的销售经理,签合同就是坐在家里签的,连门都用不着出。

再想想,他拉起来这三百多人的销售团队,才完成了区区两亿的订单,而且跑销售的时候,还被客户嫌弃的不行,沈伟着实有种悲从心来的感觉。

但以方辰的眼光来看,三百六十万线交换机多吗?

不多的。

以2017年的数据来说,全国交换机安装量是6666.11万线,这似乎像是个随意编撰的数据,毕竟太6了,但方辰不得不说实际上真是如此。

只不过其中只有15%门线是类似于04机的程控交换机,其余份额都是以太网交换机,用于构建局域网,进行网络通讯。

程控交换机最为活跃的是在千禧年左右,那时候华夏每年的交换机装机量,基本都维持在两三千万线,而且方辰记得好像在1995年的时候,华夏全年的交换机安装量,就突破到了一千万线。

至今,方辰还记得教他们《信号与系统》课程的那位七十多岁,还依旧坚持站在三尺讲台老教授,宣布这件事情时,热泪盈眶的模样。

没办法,华夏实在太缺乏通信手段了,而信息通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又具有战略性的地位,从古之狼烟,一直到今天的互联网,甚至未来的物联网都是如此。

而1990年之前积累的四百万线,相对于全国十一亿五千万人口,将近四亿户居民来说,则意味着华夏每一百户居民中,才有一户拥有电话,如果再计算政府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等,华夏人均电话数,少的令人发指。

即便每年新增一千万门线,也不过是让3%左右的人口享受到电话的便利。

在1996年,他去洛州下属的伊阙县实习,当时整个县的交换机安装量大概达到了三万线,县邮电局的一位老师傅,还兴奋的向他介绍这一伟大成就。

他刚开始还嗅之以鼻,觉得三万线真没什么,因为那时候洛州市已经发展到了七十万线,等看了县电信局的发展史之后,他觉得三万线还是挺值得说道的。

县局分设时仅分得磁石交换机1部10门,1962年增为20门,1973年扩容为4部90门,1981年再扩容为6部480门,等到了1990的年时候,才四千多门。

短短六年内,增长了六倍多,如果把时间线拉到1981年来计算,更是增长了六十多倍,这个增长速度比起之前三十年简直快的飞起。

可以说,华夏交换机安装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在1990年时,邮电部组织数百位专家预测的,乐观估计华夏到千禧年之际,这十年间,人均拥有电话数将从百分之一,增长到百分之五,这么个数值。

在千禧年,华夏人均拥有电话数是50%,是预测值的十倍。

而华为就因为这个预测吃了亏,1993年好不容易研制出了千门机jk1000,结果刚开实验局,就面临淘汰,在国产程控万门机面前,哪有空分模拟千门机的生存空间。

邮电部这数百位专家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预测失误,最重要的是没想到国产交换机居然会崛起,更没想到国产交换机能将原来每线三百美元左右的价格,给拉到四五十美元,并且节约了大量外汇。

这大概就是华夏企业崛起后,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人民的益处,以及意义所在。

此时念头一转,沈伟的眼中闪过一丝热切的光芒,如果这三百六十万门线真的完成了,那擎天通信可是妥妥的华夏通信设备第一厂了,并且占据绝对的压制性地位,远超第二名的申城贝尔。

并且04机还有个其他国外交换机没有的优势,04机最低是两千门机,也就是一块电路板可以带2048门线,而北电dms100、爱立信axe10、富士通f150都是千门机,一块电路板带1024门线,只有贝尔最新的es2000是跟04机一样,是两千门机。

也就是说同样的装机量,04机和es2000所需要的电路板只是富士通f150的一半,并且体积和成本,以及易维护性自然就降低了不少。

这就是科技进步的力量。

至于说沈伟怎么想的,能不能做到,甚至背后会不会骂他,方辰已经将其全部抛之脑后,完全投入到了已经不足三十天的高考备战中了。

即便他自己觉得考上水木的把握比较大,但考试东西谁也没个准。

万一阴沟里翻船,他虽然跟苏妍的恋爱已经谈到这份上,也清楚苏妍不会因为他考不上水木就真跟他分手,但他这脸可就丢大发了。

时光匆匆而过,如白驹过隙。

随着黑板旁边,高考倒计时牌翻到了刺眼的01,几乎所有同学的表情都几乎凝固了,他们心中很清楚,不管明天后天他们的考试成绩如何,今天都是他们在这个已经待了三年教室的最后一天。

紧接着,一阵熟悉的高跟鞋声传来,众人不由面色一变,顾不得再伤感什么,赶紧七手八脚的将桌子上面的咸菜,馒头,鸡蛋等等给收回到桌子里,然后一个个正襟危坐,表情严肃认真的目视前方。

这种高跟鞋踩在大理石上,哒哒哒作响的声音,对于他们而言,简直比阎罗王的催命符还可怕,有时候晚上做梦梦见,能瞬间惊醒而起。

甚至有人已经在心中默数,三二一。

果不其然,在数到一的时候,班主任老刘抱着一叠厚厚的卷子跨进了教室中。

只不过出人意料的是,老刘并没有向往常一样,直接开始念分数名次,发卷子,而是面无表情的环视四周,眼神中看不出喜怒。

凡是被老刘看到的人,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到也没觉得自己犯错,这就是种三年以来养成的生理反应。

“今天在讲卷子之前,我说两句话。”

说到这,老刘话音一顿,又深深的看了一眼大家,然后这才接着说道:“明天就是高考了,我不想夸大高考的残酷竞争,也不想渲染高考的灰色基调,它其实很平常,只是有理想的人追求理想的必经之路而已,明天大家以一个平常心,顺顺利利的走过这条路,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实力就行了,最后祝愿同学们金榜题名,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下午五点半,洛州一高门口。

刘向阳面无表情的,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中依旧高悬的太阳,然后百无聊赖的踢着路上的石子。

“大头,今天放学这么早,按说我早就应该兴奋的跳起来了,但我现在怎么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刘向阳看向方辰的目光中,闪烁着满满的疑惑。

对于平常晚上十点半才放学的他们,下午五点半就能放学回家,那真是开了天恩。

而且今天各科老师也都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拼命的讲卷子,给他们改错题,都是大概的讲两句,然后便跟他们闲聊了起来,说说自己高考的经历,更有甚者还讲起了聊斋,可以说今天是他高三这一年中过的最为轻松的一天了。

看着刘向阳迷茫的表情,再看了看苏妍和李改梅,方辰不由嘴角微翘,轻笑了一声,但并不说话,眼睛中闪烁着莫名的意味。

见方辰卖关子的老毛病又犯了,苏妍的小手悄没声的放在了方辰腰间,根据这么长时间的研究,她已经很清楚方辰腰间哪块肉最软,捏起来最疼。

甚至就一旁的李改梅都忍不住喊了一句,“方辰。”

这一年,但凡方辰在洛州,每天下学都是他们这四人组,接触的时间长了,她已经不像刚刚知道方辰身份财富时,那么隐隐约约有些畏惧方辰了。

相处起来,几乎和正常同学没什么两样,有时候方辰开她和刘向阳的玩笑,她还会不依的瞪方辰两眼,最近甚至已经敢轻轻的捶方辰两拳。

感受到腰间如强弓劲弩,引而不发,蕴含着无限杀意的小手,方辰干笑了两声,赶紧说道:“你们这次高考的目标是什么?”

没想到方辰突然会问这么个问题,刘向阳和李改梅不由神色一晃,虽然这个答案早已明了,但今日此刻被方辰这么一问,两人不由的陷入了些许的自我怀疑。

苏妍的嘴角则挂起了一丝淡然却坚定的笑意,从她记事起,她的高考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燕大,她也一直为之而努力着,甚至她现在可以自信的说,燕大对于她而言,过不是探囊取物。

但下一瞬,苏妍的神情一变,眼睫毛微微震荡,目光闪烁,脸上自信的笑容也飞快的消失了,甚至变得有些苦涩。

她的目标其实已经变了,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变了。

不过,没过多久,苏妍脸上又重新挂上了淡淡的笑容,这种笑容与之前差不多,只不过少了一丝坚定,但却多了一丝柔情和幸福。

她瞅了方辰一眼,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和甜蜜,如同晨曦的一抹光辉。

这样的改变其实挺好的,是她最好的选择。

要不然,她又为什么要改变?

对吧。

“我想去燕京,去上财会或者销售类的专业,不过以我的成绩,大概是考不上一本了,不过努努力,二本应该是有希望的。”刘向阳看着方辰,边思考边说道。

他现在的想法,跟当初似乎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当时李启明跟着方辰在岭南打拼,而他之所以能耐着性子在学校读下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方辰说了,只有读更多的书,才能帮助他。

所以,他踏踏实实的读了两年书,成绩也从顶多考个大专,变成二本稳拿,一本有望。

他期望着,等着自己大学毕业,然后进入方辰的公司,他们三兄弟就跟当初摆摊抽奖砸金砖一样,三剑合一,所向睥睨!

而现在,随着方辰的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大,他虽然还是打算去跟着方辰去燕京,但其核心思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已经不打算去方辰的公司了。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网址:www.bishige.com 。笔趣阁 手机网址:m.bishige.com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