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我要回去九
“微臣救驾来迟啊!微臣罪该万死啊!”那臣子顿时哀嚎起来:“皇上啊,皇后啊,微臣是王东啊,微臣正是去岁的新科进士,微臣排名278位,是尉氏县的县令啊!”
“哦!对了王东,你的哥哥是上一科的新科进士,一样是三甲进士,对不对?”
老皇帝顿时欣喜起来。
王东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陛下啊,您日理万机,没想到竟然记得微臣,微臣无能,致使陛下蒙受了劫难,微臣罪该万死啊!”
“卿家快快起来,是朕没有看清楚那乱臣贼子的真面目,致使朕的子民蒙受了灾难,是朕的错啊!”
念零一上前,亲手扶起了王东。
看着身上只是裹了一个锦被的念零一,王东疑惑道:“这位小哥是?”
皇帝哈哈一笑:“这是朕的独自念一,念一,这是我朝的新科进士王东。”
“微臣参见大皇子殿下!”
虽然老皇帝一直都是没有子嗣,甚至听说皇后怀了头胎正是要生育的时候,但是既然皇帝这样开口了,王东还是不敢怀疑念零一的身份的。
皇帝自然是看出了王东的疑惑,他轻笑:“朕这孩子也是一个苦命人,当时朕连续生了几个皇子,都是无缘无故的病死了,于是便在皇后怀胎的时候,让他生下来,交给了皇庵抚养,本来是准备今岁昭告天下的,哪知道……”
皇帝叹息了一声。
王东相信了,老皇帝的确是生下了十几个皇子皇女,但是都是夭折了。
皇帝察觉出了什么,然后将王子放在皇庵里面抚养,也是正常的情况。
若是没有这一场兵变,这王东还是要猜疑一二的,但是有了兵变,那么一切都是解释的通了。
毕竟自古都是圣心难测的!
念零一扶起了王东,然后开口道:“王卿家,这里有多少兵丁,有多少壮丁,卿家可曾统计了?”
王东当即道:“皇子殿下,这里有兵丁三千余人,壮丁三万多,衙役上千人!”
老皇帝当即大喜:“卿家能统领的可有多少?”
王东苦笑一声:“陛下,皇后娘娘,皇子殿下,微臣只是一介县令,是以本县的男丁,微臣倒是接管起来了,也就是这里的三千余人,在外围还有数万的百姓兵丁散勇,微臣无能,请陛下责罚~”!
念零一却是抢先道:“王卿家言重了,值此国难当头,王卿家能够整合溃兵,守护一方安宁,已经是难得的难事了,又有什么罪过呢!快快请起吧!”
念零一转身,对着老皇帝眨眨眼,然后笑道:“父皇,王卿家如此忠心耿耿,父皇当赏赐一二!”
老皇帝本来是想要说这厮作为一个县令,是在场的流民当中最大的官,但是竟然连几万的流民都是掌管不住,他的这个县令是如何做的。
但是,见到了念零一的示意,老皇帝才是明白,这王东此时可是掌管着几千人的力量,相比于他的这个孤家寡人,人家才是最厉害的!
而此人因为迂腐,是以才是更加容易控制的,也就是说,这厮的三千兵丁,那就是他们再次起家的力量了!
老皇帝瞬间明白了念零一的心思,当即开口道:“值此国难,王卿家还能保留编制,效忠于我大唐,实在是不容易啊!王东听令!”
王东急忙弯腰及地:“微臣在!”
老皇帝沉声道:“值此国难当头,国家不幸,这是朕的过错,幸得县令王东护佑,朕方才无恙,今日,特封王东为板荡将军,是为正六品!王卿家接旨吧!”
王东已经是感激的涕泪皆零了,大唐可不是什么文贵武贱的国家,相反大唐的文人们可是下马能治国,上马能打仗,当然,那些迂腐之人,一辈子也就是坐一坐小县令罢了。
这王东一样是一个读书读傻了的,但是这人却是有着最大的一个好处,那就是这厮很是效忠皇帝,效忠大唐。
虽然任用这厮打仗,那是将他们朝着火坑里面丢,但是,若让这厮做后勤,这种人必然是会一丝不苟的。
老皇帝给他的板荡将军,是一种杂事将军,虽然是有着将军的称号,但是不负责具体的事物的,只是一个殊荣罢了,当然,在地位上却是高了很多。
王东感激的无以言表,老皇帝却是对着念零一道:“皇儿,你以为我等目前该当如何处理?”
念零一轻笑:“父皇母后,我等的当务之急,便是整合军队,然后先是收复了外面的强壮民兵,然后在探查周围的动向,这才决定接下来的动作的!”
王东听得是频频点头,自家知道自家的本事,他知道若是让自己作为将军,除了硬打硬拼之外,他想不出什么别的法子,至于兵书上的劫粮道、偷袭、半渡而击什么的,王东只要是想想,就知道自己不是拿块料!
当即老皇帝开口道:“皇儿,而今我大唐无人可用,皇儿便作先锋吧!”
“儿臣遵旨!”念零一当即拱手领命!
王东早已是乖乖的让出了指挥权,而周围的兵丁都是王东已经是掌控起来的兵卒,自然是听他的话,再说了见到了虽然衣衫已经破旧了,还脏的几乎就看不出来原本的颜色,但是身上的那一份气度却是王大人也是不能拥有的的老皇帝,再加上众人刚才的对话。
这些士卒们已经是相信了眼前的正是老皇帝,甚至,他们更加的相信老皇帝必然会带着他们,再次复兴大唐的。
要知道大唐的强大可是深入百姓的心中的。,
念零一站在了一块高高的大石头上面,他让老皇帝、皇后也是站在上面,然后让王东在一个稍矮的石头上面站定。
这样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够看到他们了!
“诸位!”念零一带上了一丝法力。
这宛若狮吼一般的声音,顿时让全场的民兵清晰的听到了。
“我是大唐皇太子念零一!”念零一大吼道。
民兵们面面相觑,然后彼此咬头接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