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吉立公司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吉立公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现在国内的汽车产业发展的也还可以,有包括万和集团在内的很多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但真正涉足汽车制造的不是很多。

国内从事汽车制造的企业多是国企,都是合资公司,上汽、一汽自然最有名气,另外还有夏利、江南、龙腾、飞跃等等,这些企业跟原来的金牌汽车公司一样,是和国外公司合作,最多的是岛国,其次还有法国以及意大利等等。

合作方式就是引进对方的组装生产线和发动机,这也是当下最普遍的合作方式。

这种合作方式是最省钱的方式,不需要去研究什么核心技术,只要把对方的发动机完美的装到车身上就可以了。

当然,虽然是最省钱的方式也是相对的,汽车企业本身投入就大,简简单单的一套生产线也得千万人民币,刘琅花了一亿五千万美元从路华集团买了一套发动机生产线,这种行为在其他企业家眼里简直是“丧心病狂”的举动,就是国企也很少这么干,真的是干不起呀!

正是因为对资金的要求太大,所以全国范围内敢做汽车的企业都是以国企为主体。

不过凡事都有意外,还真的有家民营企业在今年对外宣称要做汽车了,就是浙省的立吉公司。

刘琅知道吉立集团,在前世,这家集团就是国内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十五年后还成功的收购了瑞典知名品牌沃尔沃,震动了全世界。

刘琅做汽车,这些国企恐怕是指望不上,说白了你要是成功了那就会和他们抢生意,算是“断人财路”了。

振兴国家汽车产业这种口号是没错的,但如果具体到企业身上,那么利益就会比口号现实的多,这就是企业的逐利性,当改革与现实利益发生冲突时,企业往往会选择现实,就是国企也不可能幸免,除非国家主管部门下令才有可能强迫企业,但这还有一个风险问题,万一改革失败怎么办?

国家之所以要实行改革开放的大战略,是因为老百姓已经吃不上饭了,不改革就要“死”,是迫不得已的改革。

而现在那些国企不仅仅没有吃不上饭,还活的滋润,这个时候你让他们改革,谁会听你的?就是高层们也不会轻易下这个命令,他们也要考虑利益。

在前世,真正能够沉下心来做汽车的只有寥寥两三家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吉立就是其中一家。

十多年后吉立也算是成功了,但也可以说没成功,成功是指他们拥有了一个完全自主的品牌,实现了年产二十多万辆的成绩,相当的不错,但没成功的是核心技术还是没有完全掌握,尤其是发动机,依旧是进口技术,这是吉立公司最大的一个败笔。

可不管怎么说,刘琅还是非常尊敬吉立公司,特别是这家企业的董事长李树先,因为他敢于人先。

这位李树先有着江浙人经商的传统,在八十年初期依靠一台照相机开启了创业生涯。

他通过为游客拍照赚钱,积攒了一些钱后又又在八四年建立了一家小公司,制作冰箱零件,

配件越卖越好,李家兄弟等人干脆自己成立了北极电冰箱厂,与一众国营企业竞争而不落下风,有传闻称其销售额一度达到了四千万万元。

但好景不长,他的冰箱厂厂长没当两年,北极电冰箱厂就因为国家定点生产冰箱的政策而被迫关闭,冰箱厂关门后,他跑到大学上学,算是给自己充充电,而那时他才二十三四岁。

九十年代海南撤市变省,随即有了海南大开发,一轮炒房热潮汹涌袭来,那一年也是国家地产元年,后来的数名地产大亨跑到了海南炒地皮,就此赚下了第一桶金李树先也跟着入场,他看到两万家房地产公司在这片土地上搏杀后心惊肉跳,九三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后,他看得没那么明白,千万资产化作了一栋栋烂尾楼,不知多少人还不起钱跑路的跑路坐牢的坐牢。

这件事对李树先最大的意义在于,赔得太痛,让他死了投机这条心,安心地做他的制造业去了。

李树先一开始想到了造摩托,通过仿制一辆本田摩托,造出了自己的“华田”,但与冰箱一样,没有生产资质成为造摩托的难题。

摸爬滚打多年后,李树先这次知道该如何处理——找了一家效益不好的国有摩托车厂挂靠,成功地开办起了自己的吉立摩托,并让吉立摩托成为一方霸主。

但李树先最想造的还是汽车,更高级,也能挣更多的钱。

为此她多次在港岛购买了奔驰等豪车,拆了装,装了拆,试图弄明白造车的技术,乃至于弄来红旗的发动机、底盘,安上奔驰的外壳,打造出了“吉立一号”。

但改装车和真正的造车有质的区别,他兄弟们劝其实际一点,但李树先却回应了那句让他被奉为“汽车疯子”的狂言——“在我看来,汽车不过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

一直到九七年,李树先到德银市考察,与德银市监狱旗下的德银汽车厂签订了合约,合资成立了“吉立波音汽车有限公司”。

这名字太搞笑了,又是汽车又是飞机的,不过这家汽车公司的生产许可中,只能造轻型客车,也就是两厢小车。

好在,车总算是可以造了。借来一张“客车准生证”后,吉立在浙省临海开始建设生产基地,第二年就完工,后来德银汽车厂被他买下,这张客车准生证收归吉立所有。

造出的车虽然价格低廉,但无论是在品质还是在性能上,都只是刚刚入门,连及格都算不上,各个部件都是拼凑出来的,只是拼凑效果好一些,另外外观也是模仿为主,比如模仿过夏力。

拼出来的车卖不就去,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在二零零年推出了中国第一跑——吉立美人豹。

这款请来意大利设计师操刀的跑车在外观上确实改观不少,但却无跑车之实,动力孱弱,还不到1一百马力,尽管打出了售价十余万的低价牌,购买者仍是少之又少。

吉立这次提升品牌形象的尝试也仅仅是尝试而已,真正有质的飞跃,还得从吉立开启海外并购开始。

二零零一年,国家加入wto,对世界经济的开放程度上了一个档次,同样对民营资本也放开了更多限制,吉立终于被列入国家汽车生产目录中。

曾经让李树先头疼的政策终于开始为其护航,一直打着擦边球的吉立成为了事实与法理上的民营车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