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场 树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
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
余维江:“我的创业感言是:一要专注,二要专心,三要专业。”
杨俊平:“我认为只要执着勤奋地去做正确的事情,你我就一定能成功。”
黄艳泽:“把我们复员军人联合起来,共同开创属于我们的事业。”
赵佳彬:“享受创业,坚持创业。”
一个企业的天花板就是这个企业的老总,如果老总像个小商人,那企业永远做的是小生意。
选手简介
余维江,35岁,来自广东,专科学历。曾经创办过化工公司,担任过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2005年开始第二次创业,在深圳创办了一家以移动电源业务为主导的科技公司,现任该公司总经理。余维江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移动电源行业的领航者。
选手项目陈述
今天我带来的项目是——移动电源。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的项目:
第一,什么是移动电源?比如说,我们《赢在中国》108强的选手,有的人手机没有电了,有的数码相机没有电了,有的笔记本没有电了,他们都可以找我解决。我们的海纳通移动电源就是为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这样的数码产品电池紧急供电的,可以说“关键时刻怎能没电,没电了就用海纳通移动电源”。
第二,移动电源的特点是容量大,可以达到原装电池的几倍,还具有兼容性,能为不同品牌、不同类别的数码产品同时充电。
第三,我们公司目前已经拥有6大类19种产品,16项专利。2007年1至11月的销售额已达420万美金,预计2007年底将达480万美金。
第四,我们的远景目标是打造移动电源行业的领先企业,让海纳通品牌成为行业第一品牌。
现场回放
俞敏洪:我看了你的创业小结,你的第一次创业失败了,或者说,你退股了,你说最主要的原因是你认为市场空间太小。
余维江:对。
俞敏洪:可是我刚才也听你说了,今年它在中国的市场是1个亿左右。
余维江:我第一次创业的项目是不一样的。
俞敏洪:我是和你谈市场,而不管是什么项目。比如说我,我如果看到某个市场,准备进入的话,那么我的考虑是,第一,这个市场是不是有比较大的拓展性,每年都能增长。第二,即使市场再也不增长,那么如果我进入后能把现有市场吃掉一块,而我吃掉的这一块市场也足够大到能使我生存。所以,如果说这个项目的全国市场,按照你刚才的描述,今年是1个亿,我们假设这个数字是正确的,我觉得这市场还是太小了。不过,我认为这个项目的市场也还是会有增加的,比如说我,我其实就在找这样的电源,移动电源对于我们这样常常出差的人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它的市场还是会增长的。那么,我要问你,你觉得,在中国你做的这个移动电源的市场,它每年到底能增长多少呢?
余维江:这个问题我要分两部分回答。
俞敏洪:我觉得回答问题越简单越直接明了越好。
余维江:当然,我也可以很简单地回答,但是这个问题让我不能很简单的回答。
俞敏洪:那换句话说,5年以后,全世界它的市场总销售量,你估计有多少?
余维江:如果说市场总销售量,肯定过100亿人民币。
俞敏洪:全世界还是全中国?
余维江:国内就有100亿人民币,也就是说,现在国内市场才开发了1%。
俞敏洪:你得出的这个“100亿”是依据什么算出来的?
余维江:我是根据现在所有的数码产品的市场容量折算过来的,因为移动电源这个产品,目前还没有市场tiáo查的数据。
俞敏洪:也就是说,这100亿其实是你猜出来的。
余维江:不是猜出来的,是算出来的。
俞敏洪:你刚才不是说,目前还没有市场tiáo查的数据可以用吗?
余维江:我依据的是目前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这些数码产品的tiáo查数据。
熊晓鸽:那这又是谁算的?
余维江:是我们参与算的。
熊晓鸽:那就是你自己算的嘛。
余维江:我自己算的。
俞敏洪:再问你一个问题,你第一次创业是跟着大家一起做,做了两年多,然后你退出,你说退出的原因之一是“自我挑战大,在管理和人事方面应付不了,需要再学习”,那么,你退出的最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
余维江:是这样,我们第一次创业做的那个产品,当时在国内做的人很少,差不多我们就是第一家。当时我们还买了专利,之后两年时间我们做到了6000吨的产量,而其实整个行业的产量也就2万吨,我觉得我们已经上不去了,所以说我退股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市场。
俞敏洪:那么你退股以后,现在这家公司还存在吗?
余维江:现在还在。
俞敏洪:那其实就意味着,这个公司是能够经营下去的,而不管它的市场有多大。
余维江:对。
俞敏洪:我想问,你自己总结的你退出的原因是“自我挑战大,在管理、人事方面应付不了,需要再学习”,这具体是指什么?
余维江: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当时这个企业在农村,所以我们聘请的人基本都是来自农村,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无论我怎么管理难度都很大。
俞敏洪:这跟在不在农村是没有关系的。你退出之后,紧接着就报读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那说明你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这才会去想办法进修。那么,我想问你,你认为通过这第一次创业,你意识到你最大的不足是什么?第一次创业给你带来的教训是什么?
余维江:我意识到我最大的不足是,我缺少一种驾驭企业的能力,特别是缺少对企业进行系统思考的能力。
俞敏洪:你说的这个驾驭能力是体现在领导力上,还是判断力上?或者是体现在执行力上?
余维江:我觉得应该是体现在驾驭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样一个方面。
俞敏洪:那么你现在第二次创业了,你认为你缺少驾驭能力的这个现象,或者说这种缺陷,你都已经克服了吗?
余维江:完全克服了。
俞敏洪:你是通过什么克服的呢?
余维江:当时我报光华管理学院时……
俞敏洪:但是你并没有上光华管理学院。
余维江:是,它拒收,不收我,它告诉我你的资料不适合,条件不够。
俞敏洪:那你既然没有能通过学习来克服这种缺陷,你又是通过做什么克服的?
余维江:*的是我后来在一个规模比较大的企业里面得到的历练。
俞敏洪:我恰恰就要问你这个问题。你的简历上写,你历任了这个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的副总、总经理,并带领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你在第一次创业的公司的时候,还缺乏对企业的整体把控能力,然后突然进入一个大公司,居然任副总、总经理,还带领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我认为这样的能力跟你刚才的描述是不吻合的。
余维江:我认为吻合。因为在一个大企业里面,企业的战略并不是由我来决定的。我只是一个执行者,企业战略都是由公司董事长制定。
俞敏洪:那你担任副总、总经理,是整个公司的,还是某个部门总经理?
余维江:是这个企业的。
俞敏洪:也就是说,你是企业的第二把手,董事长下面就是你。我觉得作为总经理,实际上就是需要有驾驭能力的。你说你带领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你参加过路演吗?
余维江:我参加过,只是我们的企业上市不是ipo,而是rto,反向收购。
俞敏洪:你买了人家的壳?
余维江:是的,借壳上市。
俞敏洪:一个在农村干活的人突然到了一个大公司,并当了总经理,还带领公司到纳斯达克上市了,这段经历应该非常丰富,那你为什么又要从这个大公司跑出来呢?因为我觉得,你既然带领公司上市了,这意味着你会分到不少的股权和财富,为什么现在创业又没钱了呢?
余维江:我没有说我没钱啊。
俞敏洪:这么说吧,你从那个公司出来,你个人实际上拿到多少资产吧。
余维江:我在那个公司的前两年,我个人拿到了100多万美金。
俞敏洪:你就是用这个钱来做的移动电源吗?
余维江:对,而且其实我此前从第一家企业里退股出来的时候,也拿到了将近300万人民币。
俞敏洪:看来你还是挺能敛钱啊。我问你最后一个问题,在你现在的公司,有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个人物非常重要,重要到假如他走了你这个公司就没法做了?
余维江:没有。
俞敏洪:一个都没有吗?
余维江:我觉得,包括我自己,离开一年都没有问题,公司由团队来做。
俞敏洪:那就说明,你的团队很重要嘛,所以你团队里的成员如果有离开的,这还是有问题的。
余维江:一个人离开没问题,不能整个团队全部都离开了。
俞敏洪:我给小伙子一个建议吧,在你讲话的时候要直截了当,因为就算你绕了一个大圈,最后的问题你也还是躲不掉。
俞敏洪点评
我感觉,你的企业在战略方针和企业文化上有点问题:你的企业好像除了卖电源、造电源以外,并没有任何的厚度和深度,而你们对市场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和完整的了解。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始终是在做小买卖,不管你卖的产品是自己制造的,还是国外进口的,你都还是在做一个小买卖而已。
就你的个性而言,你做事非常专注,但我觉得你固执了一些,不够灵活,语言表达极其繁琐,好像总想去说明一个问题,但实际上你本身对这个问题也并没有认识清楚,所以只能用语言来掩盖认识的不足。我觉得,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比如我们问你一个数据,你也不一定就必须回答出来。所以,你的说话方式让人觉得你不够真实,甚至会怀疑你做生意的诚信,但实际上你可能根本没有诚信问题,你也只是想回答问题而已。
最后,你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你所说的“把控全局的能力”,你是有把控全局的能力的,你后来在那个大公司的工作就已经证明了你的这种能力。你真正的问题是:把控自己的能力。你应该学习去把控你自己的表述,把控你自己,而这种能力的来源其实在你的内心。
整个比赛过程你给我的感觉是:你的气质和表述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小商人,而不像是一个企业家,也就是说你表达的高度还不够,这其实跟你的思想、你的价值观、你的人生定位有关。所以我希望你去找找原因,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因为,一个企业的天花板就是这个企业的老总,如果老总像个小商人,那企业永远做的是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