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在古代考科举 > 42.府学

42.府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五天里, 方长庚办完了最后一件要紧的事。

原来方长庚考上了秀才应该一早入宗祠记入族谱,但族长年事已高,前段时间还病倒了, 因此这事就暂时搁置下来, 好在赶在方长庚入府学前总算是好了, 方长庚就换了一身小李氏亲手做的蓝衫, 戴上方巾进宗祠祭拜祖先。

其实现在村里姓氏杂乱,方姓一族联系并不紧密, 族长更只是一个摆设, 这在很早之前就现出了端倪, 整个云岭村真正做主的是村长方大树。

之前办酒时方大树作为村长当然来了, 还包了不少的礼金, 据方长庚观察, 应该是没太把之前大丫和方松的事放在心上,也不为此觉得可惜, 眼光比方长庚想的还要高。

不过这正合方长庚的意,毕竟在村里许多事要经过村长的手,能不产生矛盾最好。

离出发还有三天时,方长庚和王复、方沅君见了一面, 周其琛因为绸庄的事去了外地一趟, 赶不回来,所以缺了他一个。

三人在酒楼坐了一下午, 得知王复再过两天也要走了, 今年还不回来过年, 方长庚和方沅君都有些舍不得,但喝了几口酒很快就释然了。

方沅君考上秀才以后豁达了不少,从头至尾都笑呵呵的,可见最近日子过得也很不错。

眼看夕阳西沉,到了分别的时候,一股愁绪重新在三人之间蔓延开来。

“虽然我觉得这样娘们兮兮的,但是……唉……还是舍不得你们,要是咱们能一直在一块儿就好了。”王复仰头就是一杯酒,眼眶有些发红。

“能遇到知己不容易,可惜人各有命,咱们走好自己的路,等五年十年以后才能再走到一起。”方沅君自觉是四个人里天资最差的,以前一直抱着很悲观的态度,现在已经好多了。

方长庚接道:“沅君说的没错,记得书信联系。”

“那是一定的!”

离开酒楼,王复先回了家,方长庚则和方沅君继续走。

“沐君还在家看书呢?”方长庚忽然提了一句。

上回酒席方沐君没来,理由是在家看书备考,其实大家都清楚真正的原因是他怕丢人,不敢露面。

方沅君也拿这个同胞弟弟没办法:“是啊,可能确实被我们刺激到了,前所未有地认真。”

“那挺好的。”方长庚随口应道,只要两兄弟有一个能出息,方万明多少宽心了。

“对了,你之前在县学待了一年多,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方沅君还挺向往去县学的。

方长庚笑着说:“能有什么要注意的,不过我还真有个老师想推荐给你,是县学的教谕,叫沈赫,你去了以后多向他请教,一定会觉得受益良多。”办完酒席不久后方长庚又去找了沈赫一次,这回总算见到了人,那时他就已经告诉沈赫他有一个叫方沅君的好朋友要去县学读书了。

方沅君也跟着笑:“我记住了,其实陵阳离万兴也不远,一年见上几次还是可以的。”

“是啊,三年其实也很快……”

两人边走边聊,到了分岔路口就道别了。

临行前一天,小李氏替方长庚打点东西,恨不得把所有能带的东西都带上。

“这回让你爹陪你去府城,家里反正有牛车,不然我和你爷奶都放不下心。”

方长庚第一时间觉得没什么必要,但想到方大山还没去过府城呢,带他出去逛逛也不错,就答应了。

“娘在你这件里衣里缝了个口袋,平时你就把银子装这里压箱底,不要乱放。”小李氏事无巨细地叮嘱他。

方长庚一看小李氏的动作,有些好奇地问:“奶奶还真把哥这部分的进账都给娘您管了?”

小李氏得意一笑:“那可不是,你奶奶信得过娘。而且你哥现在银子进出频繁,总是去问你奶奶拿不方便,再加上你要念书,还是娘来管比较好。”

那倒是真的,只是……

“哪里要用二十两?这十两您留着家里周转吧。”

小李氏“哎哟”了一声:“家里吃用都是自己的,哪里用得着花钱?你去了府城以后总要出去和同窗聚会吧?轮到你请客的时候得请客吧?也不能穿得太寒酸,自己买两件衣服,你看要用银子的地方多着呢。哦对,你去了那里可一定要眼观六路,要是有人给教授送礼什么的,你也要送,千万别挪不开面子,知道不?”

方长庚觉得小李氏窝在这小小山村真是委屈她了,只能不停地点头道是。

眼看该整理的都整理完了,方长庚看着小李氏那双比脸衰老许多的双手,又想到一件事:“娘,其实我在想,咱家一直种地也赚不了多少钱,这活又熬人,知道您和爹都是闲不住的,不然咱们用刘老爷送的宅子开间客栈或者饭馆,爷奶还有二叔他们都可以帮忙,家里的田要么租出去,要么农忙的时候请些劳力帮忙,多好。”

那位刘老爷实在是一个很上道的人,送的宅子就在闹市街道边,完全可以改造成铺面。前不久他携礼去找陈书吏询问房子出租的事,陈书吏就是这么建议他的,而且因为他之前在县衙干活的这层关系,办手续很方便,也不用担心被地头蛇欺负。

最主要的是他觉得小李氏很聪明,又有眼界,厨艺还特别好,完全有开店的能力。以后方启明只管做他的生意,家里人再经营一家店,生活就蒸蒸日上了。

小李氏还真有些动心:“听起来是挺好,这银子就让公中出,也用不着雇外人,大家一起赚钱。”

方长庚知道小李氏心软,觉得二叔一直没有儿子挺可怜的,以后干不动活了都没人能养老。至于二婶这一胎究竟是男是女到底也不能听算命先生的,要是再生个女孩儿……如果能一起开个客栈或者饭馆,就不用担心老了以后的事了。

“不过开什么还得和家里商量过,娘也做不了主,得听你奶奶的。”小李氏如是说。

方长庚没什么异议,除了找关系办手续和出点装修上的主意,他也没别的能做的。

第二天一大早,在老李氏和小李氏不舍的念叨中,方大山和方长庚赶着牛车出发了。

只是老牛的脚程实在是慢,算算到府城时城门也关了,父子俩只好在县里客栈落脚,第二天才进了城。

把牛车停在府学门口,方长庚和方大山先进去找训导,确定了住宿的地方以后就开始搬行李。

这次的住所条件比在县学好,也是一个大院子,不过一人可以住一屋,里面的摆设一应俱全,对于方长庚来说是至今为止住过最好的房间。

方大山看过以后也很满意:“你娘和你奶这下总能放心了吧,比住家里可好多了。”

方长庚小小地反驳了一句:“可我还是喜欢家里。”

周其琛在府城买了座宅子,以后就住在外面,也就是说整个府学他都没一个熟人,说实话还是有些冷清的,好在他们还能一起上课。

方大山闻言不禁摸摸方长庚的脑袋,语气柔和极了:“爹也不舍得你这么小就要在离家这么远的地方念书,要是有人能在府城照顾你就好了。”

方长庚倒不觉得自己需要人照顾,只是他还是挺依恋家里那种温馨的感觉的。

“爹,这你就放心吧,我能照顾好我自己。”

方大山默默地看了眼门外经过的秀才们,大多数身后都跟着一个书僮。

“爹去问问哪里能买个书僮,这样你也能专心念书了。”

方长庚立刻拒绝了:“不用的爹,我自己什么都能干,多个人我还不自在呢。”

方大山只好收了声,闷头帮方长庚收拾东西。

“你念书不要太拼,注意身体,不然生病了我和你娘也不能赶过来照顾你。等我回去就跟你哥说,让你哥隔一个月来看你一次,否则你在这里过得怎么样都不知道,特别是你娘,她心里没底就睡不着觉,老是记挂你。”

方长庚虽然有些哭笑不得,但心里无疑是暖的。

花了半天时间整理完房间,方长庚和方大山都觉得腰酸背痛,去外面买了几个包子吃完,天刚黑就躺在一张床上歇了,一晚上睡得又香又沉。

第二天方长庚就陪方大山去街上逛,方大山也不是那种很爱热闹的人,不过看到布庄还有金银点还是忍不住进去看了看,给家里人挑了布匹之类的东西准备带回去,还特意给小李氏买了支做工精致的银簪。

方长庚在一旁偷笑,看到方大山黝黑的脸颊似乎红了一点,把那支银簪当宝贝似的放进怀里。

整整逛了一天,方大山就赶在关城门前回去了,这样在外头住一晚,第二天晚上就能到家。

而方长庚也正式开始了他的府学生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