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爱红薯
加上郭致远扩建县学,让普通百姓的子女也能读书的举措让这些富裕人家很是排斥,因为威胁到了他们的阶级优越感,所以这些人不仅不会给红薯什么好评价,还给郭致远推广红薯种植设置障碍,比如陈怀礼就对他的佃农宣布,你们要种红薯我不管,但是我收租只收黍米,不收红薯!
这样一来普通老百姓就有顾虑了,虽然他们对郭致远印象不错,但是这是关系到他们吃饭问题的大事啊,要是因为种红薯耽误了他们种主粮,交不上租怎么办啊?而且这里面还有风险,要是他们领了红薯苗,却什么都没种出来,到哪里去找红薯种赔给县衙呢?
所以郭致远的布告贴出以后却几乎无人响应,也没有人到里长和县衙处去登记,徐光启对此事最为上心,一看这种情况就有些急了,郭致远却是不慌不忙道:“先生莫急,我只有办法!”
郭致远贴出推广红薯种植布告一周后,老百姓突然听到县衙的衙役敲着锣沿街扯开嗓子喊:“明日午时县官大老爷在城外举办美食节,请乡亲父老准时参加,到时可以免费品尝美食,千万不要错过啊!……”,同时古田县城所属的各里镇也都有衙役去传告。
“美食节”是个什么鬼?老百姓自然是第一听说这个新名词,不过大致意思还是明白的,有免费的好吃的品尝自然是不去白不去,而且他们对郭致远这位县官大老爷时不时搞出的新花样也挺好奇,所以第二天县城和四里八乡的百姓就纷纷地跑来看热闹了。
美食节举办的场地就在上次郭致远搞过“勇士大闯关”活动的空地上,此时空地上已经搭好一个台子,台子前十几口临时垒起的土灶一字排开,灶上放了十几口大锅,有几口锅上盖了盖子,看不到里面是什么,但是却有一股股扑鼻的香气正从锅里飘出来,有几口锅倒是没盖盖子,但是里面除了油什么都没有。百姓们都被这一股股香气勾得直咽口水,如果不是四周都站着彪悍的团练乡兵维持秩序,他们真想揭开盖子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
郭致远看到台下已经围满了老百姓,黑压压的人头已经数都数不清了,就站起来走到台子正中,大声道:“诸位乡亲,本官现在宣布古田县第一届红薯美食节正式开始!……”
什么?红薯?台下的老百姓一听这个名字都愣住了,县官大老爷这是忽悠我们吗?这锅里盖着的东西就是红薯吗?不是说这玩意不能吃吗?可为什么闻起来这么香呢?老百姓们纷纷低声地交头接耳起来。
台下嗡嗡的议论声一片,郭致远却是自顾自地继续道:“在品尝美食前,本官先请诸位乡亲欣赏一个节目,诗歌朗诵,《我爱红薯》!”
然后他大手一挥,上百名蒙生就排着整齐上台了,开始大声齐诵:“我爱红薯,亩产数十石,一季收,可抵半年粮,超黍稷;我爱红薯,味道好,甜又香,生熟皆可食,营养又健康;我爱红薯,全身都是宝,根茎叶皆可食,可酿酒,叶喂豕,长得快,天天长膘肥又大;我爱红薯,春夏下种,初冬收入,枝叶极盛,草秽不容,勿用耘锄,无妨农耕,省事又省心,种它最划算……我爱红薯,根在深土,食苗至尽,尚能复生,虫蝗奈不何,不怕天灾不怕旱,从此我命由我不由天!”(注:豕即猪,因猪与朱谐音,为了避讳,又不影响百姓生计,朱元璋曾特意颁布法令,将猪更名为豕)
上百名蒙生齐声朗诵,瞬间将百姓们嗡嗡的议论声下去了,百姓们一听嘴巴都张大了,吟诗作对那是读书人的专利,老百姓是不会的,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这也叫诗吗?不过不得不说蒙生们朗诵的这‘诗’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又好记,听起来倒是别有一番韵味,而‘诗’里的意思百姓也听懂了,不过脸上却仍有些怀疑之色,红薯真有‘诗’里唱的这么好吗?如果真有这么好的话,这红薯简直就是神物啊!
其实郭致远这招还是学的他未穿越的那个时空徐光启的,历史上徐光启为了推广红薯种植专门写了一个“甘薯种植十三胜”来宣传,把种植红薯的十三大好处总结出来了,让老百姓很容易理解,效果很好,所以郭致远干脆更进一步,编成了诗歌,朗朗上口又好记,宣传效果自然更好。
当然只靠宣传是不够的,关键还得给老百姓直观的感受,所以郭致远没有再发宏篇大论,朗诵结束后,马上大手一挥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下面本官就来为大家介绍红薯做成的各种美食,开第一口锅!”
锅盖一开,香味就更浓了,老百姓纷纷好奇地往锅里看,第一口锅里放的是烤红薯,烤红薯香是香,但是卖相却很不好看,表皮都是焦黑的,老百姓就有一种失望的感觉,心里开始嘀咕,这玩意真的能吃吗?
郭致远知道他们会是这样的反应,不慌不忙地走过去拿起一个烤红薯掰开,露出里面烤得金黄的薯肉,老百姓们的眼睛顿时亮了,这薯肉金黄发亮,仿佛抹了油一般,薯肉还能扯出丝,看着就有食欲,更重要的是那扑鼻的香味更浓了,让他们情不自禁地喉结上下抖动直吞口水。
“哪位乡亲愿意先品尝了一下?”郭致远举着掰开两半的红薯微笑着问道。
百姓们都没吃过红薯,虽然看着很想吃,但又有点犹豫,最后一个光棍汉站出来了,他家里穷,连老婆都娶不起,经常有上顿没下顿的,今天出来还没吃饭呢,肚子里的馋虫早被这烤红薯的香味勾出来了,咕咕直叫呢,所以就豁出去,从郭致远手中接过了半边烤红薯,先小心翼翼地扯了一点薯肉尝了一下,眼睛顿时猛地睁大了,然后就开始狼吞虎咽起来,被滚烫的薯肉烫得呲牙咧嘴也浑然不顾,样子着实滑稽。
(ps:写书不易,写历史题材小说更不易,因为喜欢看历史小说的读者本就不多,还特别爱较真,我本身学的不是历史专业,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写历史题材,错漏之处自然不少,有的读者还嫌我写得慢,我倒是想写快些,但是真快不起来,比如此章中的那首《我爱红薯》的打油诗,我就琢磨了半个小时,可能读者会觉得无关紧要,但是我觉得写书也需要工匠精神,对于每一个细节都要精心打磨,这样才对得起读者,也希望亲们能多给我一些理解和支持,让这本书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