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
话,心里跟着有些沉重。平日里只见他清冷沉稳,却不想他曾经历过这样的心酸过往。爹死的那样凄惨就算了,nǎinǎi还哭瞎了眼睛,娘……
“那你娘呢?”秦妙心里想着的时候嘴里就问了出来。
李柏脸sè沉冷,一脸的凝重:“我娘是被饿死的,就在四处兵荒马乱打仗的时候。她为了省下粮食来给我和我nǎinǎi吃,自己却活活饿死了……”
听了这样的话,秦妙的一个心简直没办法用言语来形容。今天之前,听到李柏的这些话之前,她根本不知道李柏的身上居然背负了那么多的辛酸往事。
接下来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沉默着,因为有些伤口,是不能用语言来宽慰的。李柏经历的过往,和秦妙第一次见到他时那满身的伤满身的血一样,凄惨,绝望。可是他却那样冷眼看着,自最凄惨绝望的环境中挺直脊梁,傲视一切,用更加qiáng硬的态度蔑视那些磨难。
秦妙不喜欢看人吃苦受穷。所以只要能帮助人,她定会施以援手。
刚开始她家的家境也不好,所以她努力赚钱,现在家里人终于过上了吃喝不愁的小康生活,一家人和乐安稳。除了她家,其他的庄户人家也如此,只要不愁吃穿,这日子就是好日子。
就算是冯三娘这样的孤人,有了吃穿不够,还得安一个安稳的家才好。可这些人的幸福都是比较容易达成的。对于李柏,秦妙却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感觉到开心和幸福,吃穿甚至是大笔的钱财在他眼里,似乎并不能触动他多少。
这样的人,须得达成更高层次的境界才能感到幸福。
按照人类需求层次论,李柏想要追求的,绝对是最高那一层次的自我实现。这个秦妙真的帮不上忙。她最多也就只能给他一些物质上的帮助而已。
也许,过不了多久,李柏就会离开这里。十来岁,说大不大,可是说小也不小,假如他当真心有壮志,大约是不会在这里长留的。
秦妙这么想着的时候,李柏的心里却是有些犯难。
他爹出身行伍,当初一家人最困难的时候,他没能留在家里照顾家人不说还死的那样凄惨。lún到他,他nǎinǎi说什么都不会再让他参军。当初不是没有人说他是习武的好料子,可是为了防止他参军,他nǎinǎi全都替他回绝了。
第164章 朱老先生
可是他这样的,一没有家室,二没读过书,三没有可以提拔他的后台,想要奔出一个好前程,只能去军中。因为他不止一次被人快过是块习武的好料子。
可若是去军中,少不得要让nǎinǎi担心。
这么一想,李柏的心里很是犯难。就这么在粮店里面住着吧,生活稳定,赚钱也不少,nǎinǎi也有个安稳的地方住着养身体,可是难道就能这样庸碌的过一辈子?自己当真能安心?
没有见过那个人拿着东家给的工钱反倒向东家提亲的。所以李柏还是决定了,要离开粮店,去奔一个好前程。大不了瞒着nǎinǎi不让她知道就是了。
两人一起沉默了一会儿。秦妙才终于再次开口,不是询问李柏的过往,而是说:“你平日里在店里忙事情,nǎinǎi一个人住在阁楼上的卧房里面难免会孤单无聊,现在正是春光烂漫的好时节,不如你挑个好天气带他出门去游玩一下,眼睛看不见,能听一听外面的热闹总是好的。”
李柏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店里的事情不用担心,耽误一天,也不打紧。明天是三大娘的好日子,我准备给她放一天假,所以等你挑好了日子之后,也给你放一天假。”秦妙又道。
“谢谢。”李柏简洁的道了谢。
话音刚落,听到铺子的门外传来秦少廉和冯三娘的声音。他们买包子回来了。秦妙忙走上前去开门。
门刚一打开,冯三娘立即拉住秦妙的手笑着说:“妙妙,今天可真是个好日子。咱们家今天贴了告示说粮食不涨价,那包子铺的老板娘见了我们,给打了个五折,可省了我们不少钱。还有,点心铺子的掌柜,也只收了一小半的订金,说明天的喜饼免费赠送我们一部分呢!”
“是吗,那可真是太好了。”秦妙知道那几个铺子里面的面粉都是从太丰粮店采买的。粮店的粮食不涨价,他们做生意的成本就不会上涨,如此价钱也不会涨,价钱低廉,来买东西的顾客才多,赚到的银钱才多。
冯三娘将包子和豆汁在铺子里面的柜上摆了,招呼大家:“别愣着了,快来吃包子啊,还热乎着呢。”
一面说一面挑了大个的包子塞到冯秋的手里。冯秋到底是个孩子,立即开心的笑了起来。当初住大杂院子的时候,过年都不一定能吃上这样好吃的包子。
秦少廉在路上的时候都已经吃了两个包子,这会儿不好再伸手去拿,跑去厨房拿碗分豆汁了。
秦妙忙了一整天,有些饿了,也不客气,拿了个包子来吃。
如此一顿简餐吃过之后,剩了三个包子和一碗豆汁,冯三娘让李柏给他nǎinǎi送去。
吃过了饭,大家身上的疲惫卸去不少。于是又开了铺门,打算再接待几个顾客之后再休息。
秦妙将明天给冯三娘放一天假的事情给冯三娘说了,带薪假,薪资参考平日里面的营业状况给抽成。
冯三娘还能说什么,满口的答应了。开心的不行,直说今天当真是鸿运当头,出去买包子订喜饼能便宜不少就算了,明天还能在不耽误赚钱的情况下休息一天。
秦妙原本不想这么早吐口的,可是见冯三娘今天实在是高兴,便想要给她一个喜上加喜,让她好好的乐上一乐。开口对她说:“三大娘,秋儿年纪小,常年呆在铺子里也学不到什么。我想给他找个师傅念书去。”
冯三娘一听,很是赞成:“可不是,秋儿现在年纪小,正是入学读书的好时候。读个几年书,十来岁的时候就能下场考功名了。”
冯三娘越想越觉得送冯秋去读书是一件极好的事情,自己今天肯定是忙昏了头,早该在听说皇帝亲笔写的告示上重开恩科的时候就该想到这一层的。到底还是妙妙这丫头想得周道。
对,送秋儿去读书,一定要送秋儿去读书。
可是再一想,不由犯了难:“这镇上好像没有什么私塾,前些年一直在打仗,科考都停了好多年,最近几年好不容易安生下来,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谁也没想到皇上突然就打算重开恩科,现在这镇上想要找个教书先生都难。”
秦妙神秘一笑:“三大娘,何许教书先生呢。我这里就有一个天底下最好的师傅。”
见秦妙一脸的神秘,冯三娘顿时来了兴致,凑了过去,压低声音问:“妙妙有什么好人选?”
“容誉,容公子,你可听说过?”秦妙简单的问了一句。
不想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