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斜风 > 斜风-第56部分

斜风-第56部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放在火上烤,他是想让我做浙闽总督,而不是闽浙总督!”

浙闽闽浙,虽然是顺序之差,但实际的含义却是完全不同,下面的福建布政使庆端笑了笑:“可无论如何,温台两郡失陷,都算是部堂大人的辖区!”

“我拿什么去收复温台两郡,他何根云一句扫庭梨岤,我们福建就得至少出两万兵,军饷数百万,我从哪里筹措这许多兵粮!”

庆端倒算是能任事,他也知道现在问题的症节就在于,一把红巾军赶出福建,江西方面的五千援兵就立即决定回撤江西,不再北进。

他知道这是曾涤生的手笔,甚至还知道这次曾涤生出手够狠,先是把一直和他顶牛的江西巡抚陈启迈拉下马不说,还准备在浙江巡抚的位置再换上一个湖南人。

湘军缺饷,而浙江这个地方,实在是随处抓一把都能弄到几十万军饷,曾国藩能不眼红,偏偏何桂清这个小集团独霸着浙江的地盘,一点都不给曾涤生分润!

因此他刻意要拆何桂清的台,只是这么一釜底抽薪之后,整个浙江战局也变得艰难起来。

因此庆端只能说道:“部堂,浙江的事不好管,但又不能不管,还是您的说法最对,保全福州即是荡平温州红贼。”

王懿德会心一笑,原本有赣军助阵,赣闽两省合力扫平温台两郡自然是不成问题,但是赣军一撤,闽军就不能唱独角戏。

毕竟王懿德亲自审问过俘虏的老红贼,都说这次南下龙枪营没来,而龙枪营众至数千,清一色洋枪洋炮,攻如雷霆守如泰山,如果龙枪营同来,那么红贼说不定已经打到了福州府。

虽然撤回温州的红贼尚有万余人,但是以王懿德个人的想法,以闽军之力扫平温州府大概不成问题,怕的就是闽军正与红贼激斗之时,柳绝户的龙枪营突然南下,枪炮齐放,那说不定就重演了李自成在山海关前的大败。

因此他同意了庆端的意见:“臬台说的不错,浙江的事不好管,又不能管!”

庆端当即问道:“那应当如何援浙。”

“我派一员大将率兵勇数千人,经处州府援浙!”王懿德笑道:“当然这支兵勇的粮饷银钱军火军械,依宁防旧例,概由浙江支出,人事财计则由我福建负责。”

按满清的惯例,兵是额兵,勇是募勇,战事一停,自然要裁撤募勇,这次驱逐红巾军出闽北,福建全省新募闽勇几达两万人。

因此王懿德觉得将这些经历过实战的壮勇全部裁撤了太过于可惜,不如由浙江出钱粮养这支兵勇,而人事与财务则交由福建负责。

庆端当即又问道:“部堂点的是哪一位大将啊!”

“漳州镇总兵饶廷选!”

“好!”说这话是一直沉默不语的福建巡抚吕佺孙:“部堂选得好将!”

之所以说选得好将,并不是说王懿德真正选得一位绝世大将。

恰恰相反,这饶廷选在闽军诸将之中,虽然称得上一员老将,屡立战功,但是绝对却不算最顶尖的那几个。

但正是因为饶廷选不是闽军最顶尖的那几位,所以王懿德才能放心地把他连同数千兵勇借给浙江,把最好的几员大将留在福建看家。

这就好比两人同场科举,有好笔墨的人肯定不会把自己最好的笔墨借给对手,两个人同场比武举,也不会把自己最好的弓马借出去。

但是这饶廷选又是闽军二流战将最冒尖的一个,想改入浙即使不能大捷,也不致于,因此吕佺孙不由赞了一声选得好将。

庆端也是赞道:“闽人有福了,必能在其中出几员大将,不似浙江连一员战将都找不出来的。”

实际这是湖北巡抚胡林翼说的,原话是“国家用兵数年,各省皆有得力之将数人以折冲御侮,浙江之有与否?臣不得而知!”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浙江从一开始就是打着向外借将借兵的主意,起初是从江南大营借兵以防宁国,后来则改向福建、江西借将,从来没有自力更生的想法,倒有不少俞斌那样靠拍马捞钱混上来的混账将领,能真正带兵打一打的只有台州人夏宝庆、陶宝登两人各自统带的数百名台勇,但这两人只是招安的台州盗首,根本成不了气侯,甚至连员勇将都算不上。

王懿德也是心情大好,这支闽军虽然离开福建援浙,但是一切人事权、财权甚至军事指挥权,仍然是完全抓在自己手上,有这么一支大军入浙,何桂清这个云南人能不束手听命。

日后若是福建有事,这支大兵还能回师援闽,真是一鱼多吃的好主意。

他对着身侧的福建巡抚与福建按察使说道:“只是饶廷选可是我闽军第一等的大将,不可轻易借于浙江,得看何根云能有多少诚意。”

吕佺孙与庆端都是会心一笑,他们还不明白这其中的关节。

yuedu_text_c();

诚意即是银子,银子即是诚意,若是有金子,这诚意就更诚了。

第220章 挖墙脚

“检点,我是一条心来哭秦庭了!”

于村见面第一句话就把柳畅压住了:“瞿帅说了,此次南下不与检点一同南下,是他生平第一大错,现在温州危矣,红巾危矣,请检点速速派兵南下吧!”

柳畅却还算稳重,他扶着于村的手说道:“如今我正有心去打宁波府,怎么能轻易南下!于先生,您就饶了我这一回吧!”

比起富庶的宁波府,温州府实在是不算什么,因此于村当即说道:“虽然虹军与红巾军现在分开了,但是两军同出一源,可以说血脉相连,怎么也要拉红巾军一把,我这次带来了一万两军饷,只要检点肯南下,这就是开拔费,后面还能筹来更多的军饷!”

这个诚意够诚了,但是柳畅却是不动摇,他说道:“于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打下了宁波府,别说是一万两,就是十万两就是轻轻松松的事,不过我们虹军毕竟与红巾军同出一源!”

“红巾军可需要洋枪与子药不?”

柳畅一开口,那边于村连声说道:“缺,奇缺洋枪与洋火药,这一次我们最初是凭借着洋枪捡到了些便宜,可是后面清妖也购置了几百杆洋枪,又买上十几门洋炮,我们在火力上就抵敌不住,若非如此,怎么会从福建败回来!”

一说这件恨事,他就问道:“检点,你这次是准备卖给我们多少洋枪与洋火药?不管有多少,我们都要了!价格随你开就是!”

“那可不行!”柳畅告诉于村:“前两日我新从海上购到一批洋枪,现在还留存于磐石寨,由石汀兰负责事理,你拿我的手令过去,让石汀兰姐姐多卖你几杆。”

这一批洋枪洋炮是露丝雅从上海经宁波运过来的,让柳畅眼前的一亮的是一百杆米尼步枪,也不知道露丝雅从哪里弄来了这么多的米尼步枪,可惜没有狙击镜,不然柳畅就能制造出最早的狙击步枪来。

不过露丝雅弄来了不少的大八件怀表与双筒望远镜,加上她弄来的六十把左轮手枪,可以让柳畅的营连级军官都进行换装。

除此之外,露丝雅还弄来了六百杆燧发枪、二百杆击发枪和大量子弹、火帽、雷管,大大充实了虹军的军火库,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虹军已经处于随时向金华进击的情况下,柳畅不能亲自赶到磐石寨接收这批军火。

因此他只能委派石汀兰代替自己前去与露丝雅交易,双方的谈判进行得相当顺利,这一大宗军火、军品已经移交到岸上,只不过伴随着红巾军从福建、处州的败退,从磐石寨到太平县的道路也变得不平安起来,因此石汀兰特意派了轻骑过来要求从台州派一个营南下把这一大宗军火与军品护送回来。

一想到这,柳畅就深深感到缺乏通讯手段是多少痛苦的一件事,即使没有无线电,有线电报也好,自己就不会感觉到分身乏术了。

而现在他告诉于村:“价格,我按照以往的老价格给你,但是数量有限,只能对不起了!”

请不动虹军南下,能买到一批洋枪也算是对得起了瞿振汉,因此于村当即答应下来:“行,我立即派人南下接收枪支,这一万两就交给检点了!”

先款后货的交付方式,可以想见南面的战事急切到什么程度了,因此柳畅倒是定下心来:“于先生,不知道接下去瞿元帅与赵首领有什么安排没有?”

“有什么打算?走一步算一步!”于村发着牢马蚤:“当初让他们请检点一起南下,他们不肯听,现在倒好了,败回来才知道后悔,我看咱们这几路人马,也就是检点您台州这一路最有朝气,最有希望成就大业。”

这说的也是实话,以前红巾军内部的矛盾都被胜利掩盖住了,可是现在几路人马缩到温州府,以往的矛盾必然要爆发出来,说不定红巾军还会先来一场内乱。

而柳畅很亲切地问了一句:“于先生,既然如此,您愿意跟我干,我这里人才奇缺,分身无术啊!”

于村“啊”一声,嘴巴张得大大,他没想到柳畅居然会招揽自己,这是他作梦都没想到的,他原本以为自己只是穿针引线的小人物,没多少份量。

但是柳畅这句话,却让他自己感受到自己的份量,他沉思了好一会才给出回复:“检点要我过来,我愿意。”

“我替赵大哥与瞿元帅来回奔走,这几个月光鞋就跑坏了十几回,算是对得起他们,只是我若是来投,怎么能只身来投,怎么也带队伍过来。”

这明显是挖红巾军的墙脚了,因此柳畅第一时间就说道:“这样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了!”于村振振有词:“现在赵大哥与瞿元帅都退回温州来,加上倪副帅的队伍,以区区一个温州府怎么可能养活得了这么多人,我带队伍过来,怎么也是解了赵大哥与瞿元帅的解围。”

这话说起来似乎蛮有道理,但是于村却偷换了概念。

虽然温州府很难养活这么多队伍,但是他于村想要带过来的绝不是一批新兵,而是成建制的老部队,尤其是那些经历瑞安、平阳、永嘉与闽北历次大战的老部队。

于村估计了一下,虽然不多,但是带几百人的队伍过来是有把握的,他看得出,柳畅这边根基太浅,许多三月才入伍的新兵,到现在已经担任了班长甚至排长了。

yuedu_text_c();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能带几百老兵过来,肯定就在柳畅心底有了份量,他继续安抚说道:“检点若是过意不去,事后送几杆洋枪给瞿元帅与赵大哥便是!”

于村一直这么坚持,柳畅就同意下来:“那于先生这次回去,可务必小心,不要因小人的谗言所误。”

于村点点头,他继续向柳畅献策说道:“现在磐石寨与太平之间,还隔了一个乐清县,我这次回去,必定让瞿帅把乐清县借给检点!”

这已经不是挖墙脚,简直是吃里爬外,不过柳畅没有拒绝:“瞿大帅也正需要两位少帅一同共襄盛举,如若瞿元帅愿意让出乐清县来,我愿意再赠三百杆燧发洋枪并配齐子药,甚至还可以赠洋炮数尊!”

三百杆燧发洋枪加上弹药,再加上几门小口径的洋枪,在上海滩不算什么大手笔,也就是四五千银圆的事情,但是在磐石寨,这样的配备就需要上万银圆了。

而瞿振汉想要购置这么多洋枪洋炮,那怎么也要五六万银圆才行,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手上拿着银子还买不到足够的洋枪洋炮,而且通过黄位的船队零零星星买到那么几杆洋枪而已。

因此这样的开价,肯定能让瞿振汉为之心动,毕竟他刚从福建溃败而回,人心不稳,正急需一批洋枪洋炮来提升骨干部队的士气与战斗力。

而对于柳畅来说,一个乐清县的意义特别重大,那样的话,从磐石寨到台州府可以联成一气,不用再经过红巾军的地盘,而且乐清可以说是虹军的基本盘,虹军在这里可以公开活动的话,至少可以征收几千名新兵。

这些新兵得经过实战的考验才能成为骨干,但是比起台州新招募的兵员,却因为同乡同宗的关系,更为可靠,更不要说乐清是温州府的富县,虽然受到了两位瞿少帅的祸害,柳畅还能从中刮出不少地皮。

因此于村第一时间答应下来:“不若就三百杆燧发枪配备五百发子弹,洋炮八尊配弹两百发,我就这样给瞿振汉开价,这事就交给我了!”

只是他又说了一句:“不知道这借乐清县的底线是多少?”

“燧发枪五百杆,洋炮十二尊!”柳畅报出了一个最后的底线,如果需要再多的武器,那觉得不值,毕竟这些洋枪洋炮都要德蒙斯与露丝雅从上海秘密运来,虽然每隔一两个月就能运来一宗,但是连柳畅自己的虹军都不够使用。

“那行!”于村答应下来:“卑职一定把这件事办好了!一定在检点的底线之内把事情办好,只是请检点改一改手令,让我这次多带几杆洋枪回去,最好能再带一两尊洋炮回去。”

他知道自己的活动能力一向很强,无论是赵起还是瞿振汉两边都有不少知心朋友,现在回去替柳畅争取利益,想必能无往而不利。

要知道这次红巾军伤亡得太掺重了,入闽的时候红巾军有一万八千人,金钱义兵有四千人,入闽之后又招募新兵一万三四千人,中间又从温州府调了四五千人南下,可是最后退回温州的红巾军加上金钱义兵不过是一万三千人而已。

虽然这其中的减员不尽是战斗伤亡,大半是因为闽北的战事太激烈而脱队逃跑,但是退回温州的红巾军与金钱义兵士气都很低落,甚至连瞿氏宗人都有不少埋怨。

何况这次南下一贯是瞿家人吃肉,东乡人喝汤,西乡人啃骨头,外县人连骨头都啃不到,被驱赶上去与清军一次次拼命,而柳畅却成功地打下了台州府这么一块基业,让许多红巾军的将领都好生羡慕。

自己过去游说,至少能带八九百老兵过来吧?

能不能封侯拜相,就看这一回了!

第221章 黑道人

送走了于村之后,柳畅的心情很是不错。

于村愿意替他从瞿振汉那边挖墙脚,可以说是帮了柳畅的大忙,虽然这几个月下来虹军在实战中锻炼出一个又一个主力连队,但是新兵实在太多了,导致部队的战斗力受到了很大影响,他如果能从瞿振汉那边挖几百名老兵过来,柳畅是不胜欢迎。

只是他的心情刚刚好好上一阵,却被叶语蝶与符闻道从海上送过来的一封急信所打破。

“《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

只是一看到这段文字,柳畅的心情却是平缓下来:“没想到符闻道居然也能引汉书,此语是出自终军传吧?不过说这话的人可没好下场。”

虽然说叶语蝶与符闻道擅自作主,但是也和这个时代的通讯条件大有关系,在缺乏可靠的通讯条件下,很多时候前线指挥官只能当机立断,不经请示即作出决定。

从两汉到近代,这种事可以说是屡禁不绝,汉律早就有这样的条文,“矫制,害者,弃市,矫制不害,罚金四两”,而柳畅觉得叶语蝶这次未必是来不及请示,而是想同石汀兰与杨长妹别苗头。

等回来再收拾他们,柳畅想的是另一件事,那就是要不要花上一大笔钱去建立电报网。

现在他控制的地盘除了乐清县的磐石寨之外,包括玉环县在内,总共有联在一块的七个县,但是由于通讯手段的限制,很多时间前方发生的变故,他要在两三天之后才能得到报告。

而伴随着控制区的扩大,通讯上会变得越来越麻烦,传统上用驿马来传递信息的通讯系统已经过时,而在西方,电报网已经改变了一切。

yuedu_text_c();

只是在中国,要二三十年之后,大清朝的官员才能认识到通讯手段带来怎么样的革命,才着手建立第一条电报线路。

要不要现在就搞个试点,这在军事上可以说是有着迫切的需要,他正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那外面张承业低着头走了进来:“检点,检点,大喜事啊!”

“什么大喜事?”

柳畅对这个台勇头目还是相当重视的:“是不是又把自己的军饷扔赌桌上了?”

“没那事,没那事!”张承业脸一点都没红,他压低了声音说道:“慈溪冯家派了代表过来联络了。”

慈溪冯家?这么天柳畅虽然一心布置着金华府的攻略,但是也对于宁波方面也是关心得很,一听说有慈溪冯家的代表,当即问道:“真有慈溪冯家的代表过来?”

他正企图与冯家牵上线,请到秋收时攻打宁波府的时候,有冯家相助或是保持中立,那宁波府便可以传檄而定,没想到这个张承业不知不觉就同冯家牵上线。

“是长房的嫡次孙!”张承业告诉柳畅:“我在宁波的时候,替冯老太爷办过事,现在冯公子就在外头,要不要请进来?”

“请进,请进!让他赶紧进来!”

冯家这位长房的嫡次孙,是个二十出头的英俊相公,长得眉清目秀,一副书生气象,身后还跟了一位道人,他朝柳畅施了一个大礼:“冯文镒见过检点大人!”

“冯公子请进,请进!”柳畅十分热情:“冯公子请进,不必这般客气!”

他瞄了一眼冯文镒这个道人,这个三十出头,白白净净,穿着镶黑边黄铯道袍,手提一柄乌木拂尘,只是眼眉之间颇历风尘,估计是个绍兴师爷一般的角色。

冯文镒见他关注着自己的谋主,当即说道:“这是家祖的策士黑道人,家主怕我出来不够稳重,所以请了黑道人与我同来。”

“黑道长?”柳畅笑着说道:“辛苦两位。”

只是这黑道人却是立即纠正了柳畅的错误:“在下入浙之前,已经立下誓言,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之前,绝不被人称为道长,检点若是看得起我,就称呼我一声黑道人吧!”

这名字好奇怪,柳畅赶紧请他们坐下:“冯公子,黑道人,两位请坐,承业兄,麻烦你替两位先生泡杯茶!”

泡茶是虚,赶人是实,张承业自然也知趣地滚出去了,那边冯文镒有些抱歉地说道:“不是黑道人有意得罪检点,实在是黑道人有位沈师兄在金陵天王府内混得很开,黑道人前去投奔师兄,结果吃了一个闭门羹,一气之下南下入浙,不成一番大事业,绝不称一声道长。”

柳畅知道这位黑道人想必是道门中的三教九流,说不定还是会一点帝王术的角色,因此也不见怪:“两位世兄来得正好,我正好北进宁波府,两位为王前驱,功成之后,必有重赏。”

冯文镒没说话,黑道人却是开口了:“检点此言差矣,如今瞿振汉从闽溃回,倪廷模撤防处州,检点不顾后路,反而北上宁波府,极为失策啊!”

柳畅只能苦笑了一声:“实在是军中缺粮缺饷,不得以准备寄食宁波府,两位世兄放心,我虹军入宁波,绝不犯冯家一草一木。”

冯文镒少年气盛,他只是说了一句:“检点说得错了,宁波码头有五条街都是我们冯家的,检点一入宁波,这五条街都得关门了。”

他说出了中转贸易对于宁波府的重要性,接下去话锋一转:“这一次段镜湖段道台来找过家祖了,要我们冯家出面,筹措个六七十万两军饷,毕竟是父母官,家祖无奈之下,只能答应!”

对于这种捐输任务,哪怕是再大的商人世家,也只能咬紧牙关答应下来,顶多是事后压价一番。

只是冯文镒又说道:“虽然捐输的任务是压下来,但是家祖至今未曾行动,派人我来探一探检点的意思。”

柳畅却是轻轻一笑:“那不简单,我在台州府一整年,过手的银子未必有六七十万两,可是你们在宁波府动动嘴皮子,就是六七十万两,我手握数万重兵,能不心动吗?”

这说的是实话,只是黑道人却是有自己的看法:“检点这便错了,宁波虽称富庶,兼有渔盐丝三利,实则全赖贸易一则,每年入项数百万元,一旦检点拿下宁波,便是禁海之局重开,宁波千百商号,只能一齐闭门,到时候检点所得只是一座空港了。”

冯文镒的声音很柔和:“何况宁波华洋杂处,一旦惹怒了洋人,这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不若我们与检点各退一步,我们冯家替检点筹五万两赎城费出来,检点与洋人联络,让宁波成为中立港如何?”

“这倒是有趣的建议。”柳畅笑了:“段光清一开口,你们便要替他筹五六十万两,可是却给我五万两赎城费,我柳某难道就只有这点份量!”

他拍了拍自己武装带上的两把左轮手枪:“你们冯家不替我筹,我只有七千精兵,洋枪三千杆,洋炮四十尊,任你有洋人助战,百万精兵,我也不惧,我自己到宁波去取便是!”

柳畅这话豪气冲天,因此黑道人笑了:“检点,我观你们也没有攻取宁波之心,接下去想必是要攻取处州、金华两府,何必不让给我们个人情,都能有个交代。”

yuedu_text_c();

柳畅冷笑一声:“我调集大兵,便是往攻宁波府,说我往攻处州、金华府,真是一派胡言。”

“既攻宁波府,何以城中驱蚊药物为之一空,既攻宁波府,何必金华处州两处会馆人员云集,既攻宁波府,何以四处搜寻金处两府方志!”

黑道人当即做出了总结:“想必检点放出风声往攻宁波府是虚,西进方是真的!”

柳畅也不怕被他们看出自己的破绽:“那么说,两位是不用来我这临海城了,不管来不来,我都会西征?”

“不!”冯文镒文文气气地说道:“不一样,到时候检点西征金华之后再图取宁波府上门,与现在上门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我说的条件依旧有效,只求检点能稍稍缓一缓,让宁波多留存一些元气,以待义师来归。”

黑道人在旁边帮腔说道:“我观检点,绝非池中之物,必能成就一番大事业,那样的话,让宁波府在清妖多存上几个月又能如何?”

柳畅笑了:“说的轻巧,宁波府即使除去贸易,一岁税额,亦有百万之数,我提兵来取,名正言顺!”

他继续说道:“区区五万两,太看轻我柳某人!”

冯文镒当即问道:“检点想要几万两,说个数字便是,家祖出门之前,让我全权作主,十万以下我都能答应下来。”

“你不怕担上通贼的罪名?”柳畅当即问道:“这是灭门的大罪。”

只是回答柳畅却是黑道人,他激动得站了起来:“通贼又如何,灭门又如何!方今乱世,人不如狗,功名富贵方是真,检点,你给个数字吧?我担着二少爷被东主责怪,也能答应下来!”

只是柳畅却是哈哈大笑起来:“黑道人果然是个痛快人,我也说句实话,没错,我就现在西征金处,等秋收时再回头攻往宁绍,黑道人你若是答应替我办几件事,我就暂且放过宁波府三个月!”

第222章 电报

冯文镒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当即说道:“检点请讲!”

他可不敢小看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就是这个少年手上的数千健兵,横扫温处两郡,纵横无敌,接下去西征想必也是秋风扫落叶的局面,到现在能与柳畅搭上线,将来好处无数。

只要柳畅的数目不要超过三十万两银子,他都回去直接找宁波的大小商户报销,他们冯家保得宁波府数月平安,功德无量,大家怎么也要帮衬一下。

若是数目超过三十万两,虽然难办一些,应当也到凑到大半,只是恐怕到时候冯家要赔万把两银子进去,但关健就是与柳绝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关健中的关健。

而柳畅也不忌讳,他第一句就说道:“我现在暂时还不缺钱,所以赎城费多少与我没有多少关系,你们冯家替我在上海买些东西!”

有些东西自己通过德蒙斯与露丝雅在上海滩购买,那是杀猪的价格,只能通过冯家出面才能拿到优惠价,因此冯文镒第一时间答应下来:“没问题,但是军火不买,硫磺不买!”

这句是军火与军火材料不买的意思,柳畅却笑了一声:“买那些东西干什么,我是想让你买几台电报机,再来几百里电报线!”

他话刚一出口,黑道人还能镇定下来,冯文镒却是问道:“检点难道要办电报局?”

他们冯家的大半生意都放在上海滩,因此冯文镒虽然年纪轻,但是娴熟夷务,知道西洋人有电报机能传讯于万里于瞬息之间。

对于这样的利器,冯家可以说是大流口水,冯文镒甚至估计过,若是有了一个初步的电报网,冯家的产业能至少增加五成的利润,减少三成的意外亏损。

只是这大清朝官员的脑袋顽固得象粪坑里的石头一样,对于这些大有钱途的西洋产物,比说轮船、电报与铁路都是避之不及。

冯家试探了一两回,已经绝了这方面的希望,要知道修铁路、建电报网都是要等二十年之后,才在清朝官员脑海达成初步共识,甚至还有不少顽固派坚持祖宗家法不能废。

柳畅笑了:“不止要设立电报纸,我们要建立铁路网,购买火轮船,可惜台州这地方施展不开了!”

冯文镒一听这话,就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他的话也多了起来:“可是真心要办?”

“真心要办,你先替我把电报线与电报机等物事买下来,我直接出面采办的话,恐怕不好办!”

算起来,干王洪仁芩闶堑谝桓鎏岢鲆餮笙冉际醯娜宋铮皇撬撬枷肷系木奕耍卸词鞘率虑n陀谑率担收缕械闹种种髡哦贾皇侵缴闲樘浮br /

而柳畅现在却决心落到实处:“有了电报网,我军原本只有七千精兵,但是现在却都如虎添翼,可以当一万四千人来用。”

yuedu_text_c();

这是实话,电报网加上铁路带来近代技术革命令战争从经典的绅士战争转向现代战争,最终的进化就是两次世界大战。

柳畅继续说道:“咱中国的局面到了现在,不得不改了,我虽然只据台州七县,但是愿意变革自我而始。”

“好,好,好!”冯文镒一头都是变革的念头,现在仿佛一个在沙漠暴晒了两天的人终于找到了一口甘泉,可以任意痛饮一般:“说得极是,列国都是日新月异,中国再不变革,就是第二个印度了!”

他虽然是一个商人,却是这个时空真正放眼看世界的人物:“上海滩买不到电报机与电报线,我替你去香港办,香港买不到,我去新加坡,新加坡还买不到,我去孟买!”

“好!赎城费我便不要了!”柳畅当即交代:“这事就交办了两位世兄,秋收之前,我绝不兵进宁波府。”

“只是这第二件事,还请两位世兄帮忙,我不兵进宁波府,也请宁绍两府约束府内的兵勇,不要越境犯我台州府!”

黑道人当即答应下来:“咸丰元年,巡抚大人亲临府城,可是东乡乡民越狱劫走张潮青,巡抚亲自放炮,可是营兵却不见一人,你认为这等营兵,敢出城与虹军将士死斗!”

“至于壮勇,也无须担心,我宁波府向来商旅云集,商人重利轻义,募勇就要捐输,捐输就要了他们的老命,唯一可忧者,唯有客兵,只是客兵南来,我等必知会检点一声,让检点早作准备。”

柳畅点点头,这样一来,自己西征金处,那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他继续说出第三个条件:“我这里有两张你们冯家的银票,我原本想派人去宁波府承兑,只是找不到机会,天赐我冯世兄,就帮我兑换成现银,送到台州府来,以供军用。”

冯文镒作为嫡次孙,对于冯家发行的银票了如指掌,只是看到数目之后,也微微一震,竟是两张四万两的巨额银票。

他小心地把这两张银票收好了,然后说道:“请检点放心,这张银票旁人拿到宁波府,因为数目太大,难免要打个折扣,而且要许多时日才能领到现银,不过这事交给我办,大军西征之前,一定把这事办得妥妥当当!”

“好!就这三件事!”柳畅十分畅快:“希望三月之后,两位世兄能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

冯文镒也大笑道:“我相信到时候检点必然全取金处十八县,到时候宁波府就是瓜熟蒂落了!”

……

离开了临海城之后,冯文镒心情甚是愉快,他在马上任意奔驰,一边说道:“黑道人,这柳绝户,你看如何?”

黑道人紧随其后:“初看此人命格原本不过中人之姿,但是我再一细看,就知道绝非池中物,再一听他的言论,才知此人胸中才略有若无穷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次他若能全取金处两府十八县,恐怕就是……”

“就是什么?”

黑道人沉吟了好一会才说道:“真龙天子是也!”

他继续说道:“我观天国国势,虽然有若中天,但是洪杨不和,双日在天,必有一日陨落,数年之间国势必然衰微,只是没想到,竟然出了柳绝户这么一个变数。”

他是以中国传统的帝王术观人:“现在他只有精兵七千人,洋枪三千杆,洋炮四十尊,已经无敌于浙省,到时候再得金处两郡十八县,又有谁能制得住他!”

他微微一叹,对着冯文镒说道:“到时候恐怕你我都是俯首称臣之命!”

冯文镒有些吃惊,他望着蓝天说道:“真是真龙天子,你我不但是俯首称臣之命,而还是从龙之臣!”

他大笑一声:“就让咱们先把这三项事给办好!”

……

“那便是大陈山了!”

所谓大陈山,就是今天的大陈岛,大陈岛最初以大陈山出现是在“郑和航海图”之中,而现在的大陈岛已经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渔岛,有渔民五六千人,一年渔获差不多有二三百万银圆,最高峰的渔获差不多达到四百万银圆。

严格来说,大陈岛分为上大陈与下大陈,而根据情报,苏镜蓉和他手下的五六百名台勇都退到上大陈,利用水上的优势威胁着陆上虹军。

只是现在下大陈的渔民以惊奇的眼光看着眼前的船队,这支船队的不少船只他们都认得,应当就是葛五爷的船队。

只是葛五爷不是被布兴有的广艇打得尸骨无存了吗?怎么又出现这里,看他们的架势,可不象是打了败仗的架势,特别是那艘红单船更是威风凛凛。

海风烈烈,叶娘子已经做好了准备:“十二磅卡龙炮,准备好了!”

yuedu_text_c();

两门十二磅卡伦炮,作为叶娘子的制胜法宝,随时都作好待击的准备,只是他们驶入上大陈海面的时候,却没有发现任何反抗的迹象。

符闻道不由一惊:“莫不成是布兴有这厮准备在大陈山伏击我们?”

“那拼个你死我活,我可不怕他布兴有!何况你手下这么多洋枪,我们才不怕布兴有那厮!”

符闻道答了一句:“我这些燧发枪、击发枪在海战没什么用处?”

“有大用处了!”叶娘子当即说道:“未必比布兴有船队的一般火炮弱!”

正说着,前面已经驶出了几艘小型战船,挂出的旗帜就是苏镜蓉常打的白旗,叶娘子大声叫道:“靠近了,靠近了,要一炮打沉了!”

对面的小型战船倒是立即开火,只是炮弹远远掠过了紫薇星号,一直冲到快到接舷战的距离,叶语蝶才大喝一声:“开炮!”

船头与船尾的十二磅卡伦炮率先开火,在这么短的距离之下,两发一中,当即把一艘小型战船打成了两截,其余的战船也相继开炮,独立连的洋枪也在射程加入战斗,对于海船这么大的目标,虽然有波浪的干扰因素,但是在这么近的距离,想要打偏都难。

苏镜蓉的船队在两轮三开火之后,已经成了浮在水面的木板了,还有一些落难的水手在水面拼命挣扎着,叶语蝶威风凛凛下达了命令:“派两条船留在海上,其余的船跟我上去登陆!”

第223章 暴露

“弟兄们,不要让苏镜蓉跑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谁逮住了苏狗贼重重有赏!”

在叶语蝶的预计之中,接下去将会在大陈岛发生极其激烈的遭遇仗,毕竟苏镜蓉手下还有五六百名能打仗的壮勇,为此她还特地把符闻道的独立连调出来一起作战。

想必有玉环独立连压阵,想必能一番苦战之后击败苏镜蓉,替她叶娘子打出正宫的位置来,只是叶娘子根本没见想到战斗竟然如此轻松。

双方只打了三两发枪,对面的白布勇已经发足狂奔,连声叫道:“快跑啊!快跑啊,守不住了!”

叶娘子与海贼们都犹豫了一下,以为这是苏镜蓉的回马枪之计,倒是符闻道与独立连的官兵那个都是奋勇争先,端着刺刀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