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斜风 > 斜风-第97部分

斜风-第97部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泄气了。

这杭州城迟早都是红贼的天下,自己又何必执迷不悟,只有极少数人见势不妙,先期遁入了满城,结果当天下午,磐石旅虽然还不曾进城,但是城内已经遍插红旗,理发店生意大为火红。

而此时虹军的前锋已经渡过钱塘江,直逼府城了。

……

满城之内已经是一声哭声了。

有些执迷不悟的大清忠良现在还跪在杭州将军瑞昌的面前说道:“瑞大人,何桂清与王有龄这两个不急气的东西,辜负了先皇与圣上的隆恩,现在已经遁走上海了,值此国家危难之际,请将军大人主持局面吧!”

瑞昌是一员颇有作为的满员,但是一听说连何桂清与王有龄都已走避上海,当即是大惊失色:“何根云,你身为一省巡抚,不战弃城而走,对不起大清朝啊!”

他赶紧问道:“现在省中大局,由谁主持?”

当即有人回答道:“何桂清这狗贼临走之前,将巡抚印信交与胡雪岩这图利之辈,现在胡雪岩就在巡抚衙门兴风作浪,一副小人得志之态,请将军大人速发大兵,将其平定!”

瑞昌却是又问了一句:“那巡抚不在印,藩司又在何处?”

“何巡抚一走,胡藩司也买舟避居海上,说是要南下福建,向王部堂请兵光复杭城!”

“胡闹!按察使又何在?”

“按察使大人原本心有壮志,要与红贼一战,但听说何巡抚已经遁走上海,一片雄心,尽化乌有,现在已经是闭门不出!”

事实上,何桂清是个绝顶聪明人,但是越聪明的人就越怜惜自己的生命,因此他才觉得胡雪岩进献的方略最为妥当,寓居上海,进可攻,退可守。

但是他并没想到自己的表率作用会在浙江官场掀起怎么样的风浪,象胡兴仁这个湖南人,原本还决心统带亲兵上城督战,但是一听说何桂清遁走,他就从头到脚都冰凉冰凉,再也不提与城同殉的事,当即就买舟南下。

胡兴仁这个湘军集团的死硬份子尚且如此,更不要提下面的官员,大家都心灰意冷,有良心的就避居起来观察形势,没良心干脆准备在红贼入城的时候投靠过去,说不定还会混到一个从龙之臣。

现在整个杭州府的官场,已经是一片混乱之中,谁都知道今夜一过,肯定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胡雪岩这么一个商人,居然把局面维持住了。

但是看在某些大清忠良的眼里,胡雪岩这是明目张胆地通贼:“将军大人,红贼大兵未至,胡光墉已经公然通贼,实在留他不得,只需派数十甲士,即能将其缚来!到时候再由将军大人主持全城攻守,必能转危为安。”

他这么一说,瑞昌倒是有些心动了,只是那边就有人喊道:“将军大人,胡雪岩可杀,但是杀不得啊!”

“为何杀不得!”瑞昌看到说话的是副都统来存,当即问道:“你也是满人,为何替柳贼说话!”

这来存副都统给瑞昌跪下了:“来存是满人,这也是我们满人的大好江山,因此今天不抱什么活下来的希望,可是胡雪岩是杭州土著,他出面维持局面,固然有通贼之嫌,但也是替杭州城多留一点元气,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谁人不爱自己的家乡。”

他这么一说,满城哭声更多了,许多生长于杭州的满人妇女老弱连声说道:“将军大人,您想个万全的法子吧!求您想个万全的法子!”

正当瑞昌头痛不已的时候,那边已经传来了消息:“红贼先锋已经入武林门了!”

第369章 满城落日

对于瑞昌与来存来说,那坏消息可以说是一个接着一个,杭州八个城门,已经先后出现了虹军的部队--现在解决不解决胡雪岩,已经不再是焦点问题了。

要知道连城门都告以失守,那么现在不是守杭州城的问题,而是怎么守满城的问题,一想到这,瑞昌就大声说道:“不管怎么样,这都是我们满人的江山,大家把加把劲,都上城守住!”

他并不清楚,眼下杭州城已经躲开了晚宋以来最大的一场兵灾。

李秀成两次入杭州城,第一次固然是轻兵而来,因此不致于引发大兵灾,而第二次围城,却是杭州城有史最大的一场兵灾,前后围了四十多天,直到城内断粮才告以破城,而满城还继续坚守了数日才被攻破。

在这场围城战斗之中,号称有至少数万甚至数十万民众死亡,正所谓“慈不掌兵”,就是这个缘故,而即使清方史料也记载着李秀成并不是有意造成如此大的破坏,杭州破城之后,就立即下令救济杭州民众,但是他的慈仁救不回已经逝去的生命。

而在接下去的太平军与清军在浙江拉锯战中,还有更多的民众死亡,杭州城这么一个人间天堂,因此这一场兵灾而花费了数十年间的时间来恢复元气。

而现在磐石旅的官兵都以好奇的目光看着这座省城,而前面引导的士绅而在加速地催促他们:“快点,快点,不然何桂清就跑了!”

yuedu_text_c();

这座城市可以说是中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繁华以至,以往攻破的宁波、绍兴诸城,与他一比,完全没法相比,正所谓“我愿生生世世居于杭州”。

整个战斗进行得波澜不奇,甚至没有正式开过几枪,城内驻防的绿营兵与巡检司已经向虹军缴械,或是四处逃散。

他们没有什么战斗的勇气,他们都是杭州本乡本土的土兵土勇,自然知道何桂清是怎么样的角色,也知道虹军不会对他们为难,因此有些绿营兵干脆帮助着虹军的官兵维持着大街上的秩序。

在虹军进驻之前的瞬间,也确实发生了一些混乱,个别流氓都在大街小巷抢劫甚至干起了劫色的勾当,但是胡雪岩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他迅即配合虹军镇压了这样的马蚤乱。

到了天黑的时候,大半个杭州城已经在楠溪旅的控制之下,除了满城之外,整座杭州城已经不再属于清军了,而一些骑兵已经越过杭州城,向更北的方向进军。

柳畅是在第二天早上进入杭州城,他只带了周秀英的少数马队就直接进城了,才进城门没多久,那边孙胡子已经过来迎接柳畅:“检点,除了满城之外,都已经拿下了!”

“满城?”柳畅犹豫了一下:“告诉城里的满人,来去自由,让他们早作选择!”

李秀成当年也是对杭州的满城施以慈济,但是却被里面的满八旗所拒绝,最后是用武力攻破了满城,而现在自己有没有胜过李秀成的地方?

柳畅没有信心,但是他知道,慈不掌兵,如果用和平手段拿不下来,那只能用武力来解决。

“这是柳绝户传来的书信!”

满城之内已经是一片绝望之声,甚至连哭声都停了,大家甚至不知道自己应当关心什么,有太多留恋的东西!

“念吧?”瑞昌作为杭州将军,还是有着自己的担待:“反正不会有什么好词!”

副都统来存拿起了书信,看了一眼才说道:“柳绝户说了,不杀妇女老弱,来去自由,如果愿意走的,请在今天退出满城,虹军可以发给路费,保证安全!”

瑞昌苦笑了一声:“好心机,可是……这是上万条人命啊!还记得江宁否?”

但凡是满人,怎么能不记得江宁,江宁驻防八旗将近五千人,在太平军进攻南京的时候几乎全灭,根据战后的初步统计,在江宁的三万旗人之中,只活下来了六百人。

这是前所末有的灾难,一想到江宁这两个字,所有人都不敢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流泪。

这是满人的江山,而他们满人必须守住这江山。

瑞昌却是看了一眼副都统来存:“你怎么看?”

来存只说了一句:“我是半个杭州土著,连棺材都备在杭州了,就死在这里,可是这杭州一万多满人,就寄于将军一身了!”

瑞昌从来没觉得自己的压力会这么大过,他的肩上扛着一万多人的生命,他问道:“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没有什么想法,满人一群又一群地跪下来了,虽然这是他们的江山,但是他们的泪水承载不起这江山。

当年八旗的白甲兵,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善战与勇气,他们只是一群真正的杭州土著而已,生于杭州,长于杭州,死于杭州,这本来就是他们的宿命。

他们不是为保卫这个帝国而战,而是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

在经历了两百年的岁月之后,他们除了满人的标签之外,已经与杭州的土著居民没有多少差异,灵隐、断桥、三潭……已经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残缺的一部分了。

事实上,连杭州城的土著居民都已经接纳了他们,不但把他们视为占领者,而且将他们看作自己的邻居,就在满城内外,都有杭州城的土著替他们通风报信,不是为了别的图谋,而是一个邻居应尽的本份。

看到这么多的满人跪在地上,瑞昌也落泪了:“这是我们满人的江山,本来是应当由满人来守卫,但是咱们满人未必能守得住这江山,我也不多说别的,只说一句诛心的话,这大清朝遇到这柳绝户,未尽能留存下来,但是我们满人上三旗下五旗,却是得要留种子的!”

这句话说得很直接,瑞昌继续说道:“我听说柳绝户是个言出如山的人,他肯让你们安然离去,想必就能让你们安然离去,但是你们恐怕没地方去!”

大家的头跪得更低了,瑞昌说的没错。

他们就是杭州的土著,他们的家就在这里,又能去哪里?他们生于杭州,长于杭州,一辈子都在杭州,又能去哪里?

因此瑞昌说道:“是好汉子,站起来,跟我去冲一冲红贼的枪阵!”

yuedu_text_c();

副都统长存哭了一声:“将军大人,您这又是何苦了!”

“是何苦来着,但是总是我们满人的江山,不能让汉人守着吧,我也不求别,只求三五个好汉子能与我同行即可!”

瑞昌说的是心里话,可是他却没想到一下子就有几百个满八旗的子弟站了起来,默默在跟在瑞昌的背后,他们知道瑞昌是求死,他们也愿意跟着瑞昌去。

在这个时空,满蒙八旗已经糜烂不堪了,尤其象杭州驻防八旗这样的部队,已经不能用糜烂来形容了,他就是一群普普通通的杭州土著,国初给予的特权反而变成了他们享受杭州生活的负累。

他们会唱大戏,会听说书,会作个小买卖,会养鱼弄鸟,唯独不作打仗,但是当他们自己的家园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是真正的好汉子,敢站出来挺直了胸膛面对着虹军灼热的枪弹与冰冷的刺刀。

只有他们跟着这个杭州将军死了,这杭州满城才能有一个体面的结局,这里面的男女老少总能活得下来,有的人会留在杭州,有的人则会离开杭州,还有的会生不如死--但不管他们经历怎么样的艰辛,生活总是要继续过下去。

这可是一万多条人命!与太平天国的厮杀不同,瑞昌反而觉得这柳绝户倒是一个可以值得谈判的对手,至少这个穷凶极恶之徒会手下留情。

只是满人都不守卫满人的江山,这大清朝还有救吗?

他有这样的感叹。

残阳如血,满城的附近已经布满了虹军的兵队,他们甚至调来了好多大炮,随时准备轰击满城,就是在这样的防线之间,仍然有着一些杭州土著在给他们的满人邻居送去了这样或那样的慰问与礼物。

但是谁都知道,这是最后的温情了,当新的太阳升起的时候,虹军将会对满城发起总攻,到时候这座精致的城中之城将会化为废墟。

“满城内还没有反应!”

柳畅看着城门:“明天清晨,发起总攻击!注意控制伤亡!”

他并没有提到控制伤亡的对象,但是谁都知道这座满城之中不但有驻防八旗,也是他们的家园,他们与自己的家人两百年来一直居住在这里,而这种情况下只会发生玉石俱焚的现象。

要知道整个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伤亡最大的地方就在镇江,那里的驻防八旗为了守卫自己的家园而奋战到最后一刻,而柳畅也清楚得明白,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恐怕就是这座城中之城的最后一刻。

但是这夕阳红日的残照之下,满城的城门突然打开了,数以百计的驻防八旗身穿着古老的棉甲已经鱼贯而出,而带头的杭州将军瑞昌已经随手一甩辫子:“是好汉子,跟我去死!”

第370章 湖州!湖州!

“都是好汉子!”

伴随着这样的嚷声,一大群满人已经从满城的城门口杀了出来,而一线的指挥官们已经大声叫道:“排成射击队列,排成射击队列!不要慌,齐射!”

四个步兵连队与他们站在一起的炮兵连几乎同时开始轰击,浓烈的白烟将他们的身影都淹没了,雨点一般的枪弹把这些驻防八旗兵的身影都淹没了。

但是有经验的老兵清楚得很,不管多猛烈的排枪们,都无法在第一轮射击中解决全部的敌人,他们熟练地用通条清理着枪膛,奋力地装填着弹药,大声地说道:“准备!”

白烟已经散去了,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数以百计的驻防八旗已经黑压压地压过来了,而现在是他们发扬火力优势的时候:“放!”

猛烈无比的排枪从方方面面开火射击,而炮兵们大声叫道:“双份的霰弹,霰弹!”

在这种射程下,比雨点还要密集的霰弹造成的杀伤简直是被蝗虫扫过的稻田,只留下了一大片的血泊与尸体,而现在满城已经是一片哭声了。

瑞昌带着京片子大声叫道:“老少爷们,好汉子,都是好汉子!”

“放!”虹军的排枪已经淹没了他的声音,而他的身影也成了这一波冲击最不值得一提的一幕。

他们冲得很英勇,但是在虹军的排枪加上火炮面前,几乎没有一点机会,仅仅是十分钟之后,满城之前已经是一片尸山血海,而柳畅适时地下达了命令:“上刺刀!”

“上刺刀!”

雪亮的刺刀在晚霞上闪动着银光,而战斗已经结束了,原本在满城上挂起来的八旗旗帜已经消然落下,已经有几位德高望高的八旗宿老举着手朝着虹军这边说道:“降了,我们降了!”

但是虹军们只是注视着这满城城前的一片尸体与重伤员,刚才出来的这几百名八旗军,有老有少,他们给虹军造成的伤亡几乎不值得一谈,仅仅有个位数的伤亡。

yuedu_text_c();

但是在虹军一整个步兵营的排枪与炮击之下,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坚持到最后一刻,这样的毅力与勇气让同为军人的虹军官兵十分佩服。

“敬礼!”

不知道是哪一个军官发出了这样的命令,所有的士兵都站得笔直,托举步枪,刺刀向上,朝着这些为保卫自己家园的八旗兵送上了最后的敬礼。

“那就是瑞昌?”

瑞昌的补服华丽得不象话,因此柳畅一眼就认出来:“是个好汉子,他是替你们满城而死,既然是好汉子,我也言出如山,你们杭州驻防八旗,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是不是旗兵,来去自由,若是愿意走的,发给路费!”

“若是不愿意走,也可以继续在这杭州过日子!少了铁杆庄稼,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柳畅现在已经明白了瑞昌带着这队八旗兵出满城搞自杀性攻击的用意,不由叹了一口气,这或许是瑞昌心中唯一两全其美的办法。

不然他坚守满城的话,虹军或许会付出数百人的伤亡,但是整座满城能活下来的人不会太多,这就是战争!

不过也是战争所存无多的温情,柳畅叹了一口气,至少比历史上的杭州围城要好得多吧!

无论对于满人还是汉人,这都是可以接受的事。

只是出于柳畅的意料之外,原本他以为这杭州满城的一万多满人会十有八九选择离开,毕竟他们在大清朝有着铁杆庄稼,有着名义上的政治特权,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政治待遇。

但是选择领取路费离开的满人固然占了一大半,但居然有着四千多满蒙八旗子弟和他们的家人留了下来,他们要在杭州这座城市生活下去。

“为什么留下来?”柳畅问了一个三十出头的满人:“你难道不怕我动刀子吗?”

“这是我的故里,自从八旗兵打进杭州以来,我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一百多年,根已经在这里了!”这个青年答道:“我们还能去哪里?”

“哎……”柳畅轻轻叹了一口气,却只说了一句:“好好活着吧,虽然少了铁杆庄稼,但一时半会,你们还不愁过日子!”

满城不再是那个封闭的满城,城墙与一切的防御设备已经开始拆除了,鸟枪、抬枪、弓箭、大刀、铜炮等所有的武器都已经被虹军收缴了,但是杭州满城的天空下,依旧有一群人在为生活而奔波着。

对于他们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而满城的易帜,也代表着虹军终于攻占了杭州府--他们手上的第一座省城。

但是柳畅没有时间感叹,因为最新的战报已经传了过来,包美英的前锋骑兵已经冲入嘉兴府,那里没有值得一提的防御,因此包美英现在是在嘉兴州府附近的秀水县发出的战报:“嘉兴府之敌不战自溃,全府大部已在我连控制之下,但急需强有力步兵一加强营或一步兵团协同骑兵作战。”

而龙枪旅的动作更快,孙胡子刚刚攻占了杭州府,从金华出发的他们已经报告前军已经进抵湖州,并击败多路民勇之阻止,准备攻击湖州府赵景贤主力,并等待着柳畅下达的进一步命令。

“让哪个营哪个团去嘉兴比较好?”柳畅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

嘉兴是一个大府,而且极其富庶,而那里的绿营基本已经不战自溃,整个嘉兴府都处于接管前的无政府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包美英率领的一个骑兵连只能作为机动部队,必须有强有力的步兵单位过去接管。

“派谁过去比较好?”柳畅问道:“能不能从第三旅抽一个主力营或主力团到嘉兴府?”

他身边的作战参谋当即有人建议:“第三旅与第二旅应当继续向湖州发展,不应当分兵到嘉兴府,但嘉兴府防务紧急,必须有两个步兵营作为支柱!”

柳畅不用看,就知道说话的是担任作战参谋的军校毕业生南搏航,他是去年年初入伍的老干部,又到军校镀过金,在这一批作战参谋中也是顶尖的人物:“说说你的原因!”

“嘉兴府七县,维持治安最低程度也需要两个步兵营,而且北边的清军随时可能入浙作战,更重要是上海!”

“是啊!”对于嘉兴来说,上海才是最大的问题,外交问题重于军事问题,因此柳畅同意了南博航的意见:“说的没错,必须吸取严州府步兵二团二营的教训,你认为应当使用什么部队?教导团?”

柳畅的内心深处是比较主张使用步兵二团,教导团在处州整训以后,据说有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个部队军纪不错,治安战又有一手,让这么一个第二梯队的步兵团去嘉兴,他认为是合适的。

但是南博航锋芒毕露,他否决了柳畅的意见:“我认为以独立步兵第一营配合绍兴独立第二营最为适当,独立步兵第一营可是龙枪营的基础,军风军纪素为全军表率。”

独立步兵第一营就是龙枪营最初扩充出来的处州独立营,这次教导团在处州整训之后,司令部作战处鉴于处州敌情极为和缓,同时石支队与瞿支队在闽北发展顺利,遂将处州独立营北调参加杭嘉湖战役。

yuedu_text_c();

这是大家都一致夸赞的好部队,都说作风与龙枪营十分相近,如果不是因为在处州这个战场耽误的话,绝对已经发展成一个步兵团。

至于绍兴独立二营,那倒是个历史较新的部队,但是基层的独立营之中算是顶尖了,战斗力虽然一般,但军风军纪一向不错。

“可以!”柳畅同意了南博浪的意见:“那样的话,兹命令以独立步兵第一营及绍兴独立第二营为基干,组成嘉兴支队,归入包美英副团长之指挥序列,负责嘉兴地区方面作战,尤其并保持与上海地区善意联络。”

他又问了一句南博浪:“告诉包美英支队长,要尤其注意与上海地区善意联络。”

在现在实施杭嘉湖及苏南战役的背景,上海这个华洋杂处的地区是关健所在,如果上海的外国人对虹军表现仇视的意愿,那么下一步的苏南战役将无法展开。

南博航点点头,他在地图指着上海说道:“如果上海夷人倒向清妖的话,以嘉兴支队的实力,恐怕力有不足,必须保持强有力之机动部队,不过嘉兴支队应当能争取一周时间!”

柳畅同意这个判断,一周时间足够让他把龙枪旅与磐石旅两个主力部队从西线调回来,因此他把目光集中到了地图上。

“湖州,现在只剩下湖州!”

没错,整个浙江省只剩下了一个湖州府。

但赵景贤在这里经营有年,又有僧王、胜保、邓绍良与江南大营的一部正规军,这将是杭嘉湖苏南战役第一阶段最难打的一场战斗。

“命令瞿杰与孙力行,把杭州府的防御交给第二梯队的教导团,第一旅与第二旅全部,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攻克湖州府!”

第371章 异端?

“何桂清对不起我啊!”赵景贤说这话的时候,那真是咬牙切齿:“何根云,你不但误了湖州,而且还误了大清举国啊!”

他是在籍的道员,但是整个湖州的局面,却在他一人掌握之下,甚至连湖州知府都没有他的权威。

只是这一刻,他真是恨到了极点,他愤愤不平地说道:“如今大局难以挽回,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他对面的胞叔赵炳麟听到这么泄气的话,当即说道:“竹生,你何必这么悲观,现在红贼虽克杭郡,但既需分兵嘉兴,湖州又有兵勇逾万,洋枪洋炮甚多,只要大营肯援浙,当无忧也!”

赵贤景却是连连摇头:“我知道凭湖郡一郡之力,如何能当红贼数万之众,当初我与何根云中丞约定,只需要他在杭郡坚守十日,便一切都有办法!可是没想到,只守了三日,就连满城都失了!”

赵炳麟叹了一口气:“何根云这人就是太聪明,但是红贼只是先锋刚至湖郡,一切尚有希望,江南大营与僧王总不能坐视湖州以一郡力敌红贼数万之众吧?”

“江南大营?僧王?”赵景贤摇摇头:“指望不上他们了,指望不上了,我现在唯一一线生机,你知道在哪里?”

“在哪里?”赵炳麟当即说道:“我们一家人,自当替你努力筹画!”

“炳麟叔,这就是我派你去上海的缘故,如今湖州一线生机,便在上海!”赵景贤连声说道:“现在要平红贼,只有请洋人出兵了!”

“洋人?”赵炳麟犹豫了一下:“洋人肯出兵?他们固然是接济了我们不少枪炮,但都是真金实银买来,听说柳绝户那边买的更多!”

赵景贤答道:“可是除了洋人之外,恐怕无人能平红贼了,你去上海和洋人周旋,只要他们肯出兵,不管什么样都先答应下来,要知道湖州丝茶最重,洋人垂涎已久,只要待之以诚,必然能说动洋人。”

赵炳麟知道自己这个侄子只有这么一线生机,他当即说道:“那我一定尽力!”

“何止是尽力!”赵景贤说道:“你带两万两白银去湖州,不管花在什么地方,我都认这个账,一定要把洋兵请来!”

赵景贤只有这么一线希望了,他又长叹了一声:“何根云中丞误我啊!”

……

与赵景贤一样,包美英也第一时间接到了柳畅的命令,但是她首先询问了一下:“独立步兵第一营是什么来历?为什么要指定这个部队来嘉兴?绍兴独立二营我倒是知道的,虽然不算好部队,但是也不算差部队!”

当即有人介绍起这个营的来历:“就是龙枪营的分身之一,当初南下处州的时候,从龙枪营抽调人员装备组建的老部队,军风军纪很好!”

包美英听说这个军风军纪很好,当即就放心:“龙枪营出身的部队,那就没问题了,现在嘉兴府还有哪里不服从我们的调动?”

yuedu_text_c();

下面当即报告:“游兵散勇不算少,但是不足为患,如今可忧者,一则是枪船,二则是乍浦。”

“乍浦?是满营吧?”

对于满清的体制来说,他的驻防八旗兵力很有限,只有驻守于要地,在浙江省内则是两处要点,一则是省城杭州,第二个就是嘉兴府平湖县的乍浦水防副都统,这里也只有约一千驻防八旗。

只是这里的驻防八旗十几年前被英国攻破过一次,后来才重建起来,因此比起杭州城的驻防八旗更有勇气一些,周秀英问道:“不是派人过去劝降了?现在连杭州满营都降了,他们乍浦还不降?”

“不降,还把我们派过去劝降的使者杀了一个,跟他们杭州满营已经降了,他们也还顽固不化,在城上朝着我们开火!”

“这样啊!”周秀英点点头:“那就试试龙枪营出来的部队能有多少战斗力?他们什么时候能到?”

“还有两天时间!”

……

林梦楚骂了一句:“赵景贤这厮的团练,居然都用上洋枪洋炮了,真是够奢侈!”

那边瞿杰也说了一句:“是啊,本来我们这一仗就是想打翻身仗,千万不能大意,现在看了赵贼的配备,那就更不能大意了!”

龙枪旅的规划,是一鼓作气拿下湖州城,但是一入湖州府,就与湖州府的民团发生了战斗,但是出于虹军的意料之外,湖州团练的装备居然有为数不少的洋枪洋炮。

虽然是以龙枪旅淘汰的燧发枪为主,但是连普通民团都配备了燧发枪,那么赵景贤的骨干部队装备应当更好,因此瞿杰特意把手里的团营长召集起来开一个小会。

朱顿也说了一句:“这一仗,我们不可大意,听检点,这赵景贤不是弱敌,今天见了,确实有些章法,这一仗我是戴罪立功,也不敢说什么大话,只说一句,我们龙枪团什么都能靠得住。”

林梦楚看了一眼朱顿,却是说道:“朱团长这话就过了,我们在严衢战役总体还是打得不错,就是我们包营长糊涂了!”

他现在已经是独立步兵第六十一团的营长了,前次龙枪旅在总结建德两次战斗经验时,认为林梦楚当初提出的建议是正确的,如果以他的办法来打,当初二营就不致于溃败,而二营在反攻建德的时候,打出翻身仗也是林梦楚的缘故,因为特意把他提拔成团长。

而这个独立步兵第六十一团,就是那个由兰溪新兵组建的单位,只是补充了大量老兵与装备之后,这个步兵团已经形成了战斗力,而林梦楚本身就是团练头目出身:“现在湖州的团练只看到了赵景贤平时的威风,还不知道我们龙枪旅的赫赫威名,因此我们只要立威,就能把团练吓住了!”

“立威?”朱顿很谦虚地询问道:“怎么一个立威法?”

“打硬仗,不要怕伤亡!”林梦楚很熟悉团练都是欺软怕硬的特色:“附近哪支团练人数最多,装备最好,我们打破了,就不怕其它的团练不服气!”

他补充了一句:“我参军之前,也是团练出来的,咱们有两个团,难道还怕小股团练不成!”

“这个主意成!”瞿杰已经答应下来:“凡是不服从我们的团练,我们就一路敲过去,有整个步兵旅在手,还怕赵景贤翻天不成!”

湖州战斗,从一开始就带了一丝血腥的味道。

……

“没有电报指挥,这效率确实低了许多!”柳畅对周秀英说道:“让冯文镒加紧一点,把电报线拉到杭州来,包美英那边有什么消息没有?”

自从这个小妮子向她表白以后,两个人的关系反而回到了冰点,包美英一见到他想办法避开,而他身为全军统帅,总不能对包美英死缠烂打,两个人甚至没机会坐下来好好谈。

周秀英答道:“她已经掌握住独立第一营和绍兴第二营,但是乍浦的满营不肯投降,正准备拿那边开刀了!”

柳畅点了下,表示知道了:“就是乍浦那点满营,想必掀不起什么波澜来!独立一营一个营就能解决了!就要注意国际影响。”

周秀英知道嘉兴那边的外交问题往往比军事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她同意这样的观点:“她应当能处理好,不过嘉兴这么一个大府,恐怕她一个女孩子管不过来,还是尽快派出知府、知县与乡官。”

虹军之所以放心地把独立一营与教导团从处州调走,就因为处州府与台州府这些地区,整个政权组织不但组建起来,而且运作良好,而嘉兴邻近上海,行政上自然也不能突视。

因此柳畅答应下来:“回头给包副团长派一批行政干部。”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包美英现在在嘉兴遇到的不是行政问题,也不是外交问题,而是军事问题。

yuedu_text_c();

……

“什么?上海洋人的义勇队在后,数千清妖在前,已经准备朝着嘉兴府开进了!”

包美英才掌握独立一营没有多久,已经传来了这样的消息,而这让嘉兴府的军事形势为之一变。

包美英第一时间计算了自己掌握的兵力,包括两个骑兵连共有两百人,独立一营是大营,有九百人,绍兴独立二营是乙种营,不到五百人,这就是虹军在嘉兴府的全部兵力,加起来只有一千六百人。

而这路过来的华洋混合部队,光是清军就有四千之众,后面的洋人义勇队尚有洋人义勇数百名,大小炮十余尊,在兵力绝对压过了包秀英。

“来的洋人义勇队是哪国的义勇队?”包美英知道这才是关健的问题,他不信洋人在上海完全是一条心。

事实也和包美英估计的差不多:“来的是法兰西国与俄罗斯国的义勇队,说是要联手扫除异教徒。”

说起来这是一个笑话中的笑话,法国与俄罗斯刚刚签约了巴黎和约,但是双方因为克里米亚战争形成的敌意并没有冷却下来,至于异教徒,在东正教眼里,天主教徒是真正的异教徒,而天主教眼里,东正教是比异端还要异端的存在。

但是为了利益,他们居然联起手来试探着虹军的底线,虽然没有直接出战,却是替上海清军压阵,而接下去又传来了更坏的消息:“乍浦的满营又杀了我们的信使?”

第372章 洋兵

“好大的胆子!”包美英这下子是真火了,她拔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马刀:“老虎不发威,就以为我们是病猫,看来让这些清妖长长记性了,检点在杭州府少杀人只是因为他偶发慈心而已!”

她对于柳畅的判断准不准,大家不知道,不过接下去她很快开始点将:“李光磊!”

李光磊作为独立步兵第一营的营长,早已经等在下面,他站得笔直:“在!”

包美英已经毫不客气地说道:“你是龙枪营的老人,按道理,这个支队长应当由你来担当,我只是一个降将而已,又是女人,你服气不服气?”

“坚决服从检点命令!”李光磊也不含糊:“我们龙枪第二营是靠得住的部队!”

没错,虽然李光磊营的番号是独立步兵第一营,但是李光磊和营里的干部都以“龙枪第二营”来称呼自己这个步兵营,谁叫他们是最早从龙枪营发展出来的部队。

而包美英也一手握着马刀,一边喝道:“是不是龙枪第二营,是不是靠得的步兵营,就看你们战场上的表现了,现在由你们营负责攻击乍浦满营,有没有信心!”

“有信心!”龙枪营出来的干部都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就是打到上海去,我们营都有信心!”

“好!”包美英立即下达命令道:“李光磊营长,命令你营立即展开,向乍浦满营发动攻击,我亲自率领骑兵在平湖以北担当掩护。”

他又对绍兴独立第二营的营长刘平说道:“刘营长,命令你以一个加强步兵连协同独立步兵第一营作战,营主力负责乍浦满营以北之正面防御,千万不要重复教导团二营在建德的错误!”

刘平当即答道:“坚决服从命令!”

他可不敢象教导团包营长那样,拿着上级的命令当鸡毛使,只派了一个加强排前出到桐庐县,现在教导团的这件丑事可是在全军都出了名。

他已经决定一定把营主力控制在大道之上,利用工事逐次抵抗,力求坚决完成任务,只是他问了一句:“支队长,我们是不是向检点请求支援?支队的兵力有点少。”

“不!”包美英有着相当的信心:“请检点放心,嘉兴支队能最坚决地完成一切战斗任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