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斜风 > 斜风-第122部分

斜风-第122部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的帝国,怎么会遭受这样的失败,那些官僚老爷们不是一再保证这次远征万无一失,不会出现任何的意外,怎么会演变成现在这个模样。

流言越来越厉害,甚至有些人传言整个法国要象克里米亚战争那样进行总动员,把十几万军队都运送到远东去征服这些叛军,这些过于夸大的消息有着惊人的传播能力,整个巴黎,甚至是陆军部的先生都在私底下谈论着战争。

在公众的眼里,这次战争应当与英国人上一次征服中国的战争差不多,上一次对华战争中,英国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们只用了一万人就征服了整个中国,而且总的战斗阵亡者不过一二百人而已,牺牲最大的一次镇江战役也不过有三四十名英国士兵光荣阵亡而已。

可是神秘的东方国度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以至于孟托班的远征军付出如此掺重的代价,大家在胆战心惊之余,已经觉得这一场战争似乎毫无意义,一些法兰西的知名人士已经提出要组织反战活动,将法兰西的孩子从远东撤回来。

而接下来又是爆炸性的新闻,陆军部对于远东的战争了解甚少,在这个只有部分国家才铺设了电报线路的世界,陆军部根本不了解孟托班远征军的实际情况,他们掌握的情报甚至还不如新闻记者多,因此对于新闻记者的采访,他们只能表示一无所知,但是报纸上刊登出来的消息却是:“陆军部默认孟托班远征军遭受极其重大的损失,自皇帝陛下在滑铁卢的失败以来,法兰西第一次在军事上遭受如此的掺败!”

而隔海相望的英国人很快欢愉地加入了对孟托班远征军的攻击,他们觉得这是羞辱法国佬的最好机会,他们把一些从东方来的观战者报告刊登了出来,这些曾经让法国人不屑一顾的报道,现在处于洛阳纸贵的地步,甚至还有一些法国的地下印刷厂连夜开工印刷着这些报道。

在这些新闻报道之中,法国人第一次知道有“柳将军”、“柳屠夫”、“柳绝户”、“柳检点”这么一位虹军的伟大统帅,也第一次知道虹军是以欧洲式的装备武装起来,装备精良到惊人的程度,有些夸张的报道甚至说他们的装备比法国陆军还要好,还有一些报道大大夸大了虹军的兵力,宣称虹军在中国的几个省份之内拥有着超过六十万的兵力,这些部队都由欧洲教官进行训练。

还有的报道着重介绍了枫泾镇战役的详细情况,在这些报道之中,法国公民第一次知道枫泾镇战役一部分详细情况,法国远征军的一部分遭受到重大打击,好几个步兵排与一个俄罗斯连队遭到歼灭性的打击,甚至连枫泾镇的守备部队都差一点被叛军全部歼灭,而孟托班司令部的援军也是付出了掺重的代价之后才把枫泾镇的守备部队救援出来。

所有这一切都让法国公民感受到十二万分的疑惑:“为什么我们要远征中国?”

克里米亚战争虽然付出的代价更大一些,但是整个法国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都是赞同战争的,圣地的保护权不能落在东正教徒的手里,俄罗斯的扩张必须有所节制,但是对华战争,法国公民却找不出一个合理的借口,除了推销鸦片之外。

可是最注重贸易的英国人却同叛军打得火热,只有我们法兰西却同刚刚拼得你死我活的俄罗斯人合作远征中国,这是我们法兰西人上了俄罗斯人的大当了。

要知道,中国距离法兰西本土足足有几千公里远,孟托班远征军已经占用了相当多的国内资源,他们每在中国作战一天,国库都要支出惊人数字的金法郎,这些钱原本应当花在普通的法兰西公民身上,现在的远征战争是占用了国内的教育费用、福利费用、建设费用,而且伴随着战争的进行,还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加税与纸币增发。

一想到这一点,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从贵族到教士、农民,都出现了一个松散的反战联盟,他们的压力不得不迫使拿破仑三世都出面保证:“在中国的远征,会有所节制……”

皇帝陛下对于孟托班也有着很深的不满,孟托班曾经向他保证用几个步兵营就能征服整个中国,而现在他手上已经有了二十个步兵营,没还是拿叛军没有任何办法,甚至还付出了相当大的损失。

而且拿破仑三世不得不从经济角度来考虑问题,克里米亚战争已经支出了太多的金法郎,而这一次远征战争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付出的金法郎却是不比克里米亚战争逊色多少,毕竟所有的补给品与人员都必须从欧洲运去,战争拖得太久的话,会把法国经济都拖跨了。

而在原来孟托班的保证之中,他会在中国设卡收税,无须占用国内多少资源,甚至还可以用战利品来偿还国库的支出,但是拿破仑三世却明确地知道,一八五六年已经是一个财政赤字年,而且财政赤字的数额还超过了克里米亚战争最激烈的一八五五年。

至于将来到来的一八五七年,鉴于对华战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这也是一个明摆着的赤字财政年,因此皇帝陛下不得不下达了一道十分严格的命令:“鉴于战争的进展不尽人意,孟托班将军必须在一八五七年打开局面……”

这道命令抵达中国时,已经是一八五七年的一月二日,孟托班看着这道从印度用快速帆船送来的命令,脸上充满了无奈的神情:“皇帝陛下要求我们加快动作,他对于远征军毫无进展很不满意!”

在过去的一两个月之中,联军与虹军都在玩着躲猫猫的游戏,只是双方的这种游戏显得危险至极,稍有不慎就付出惊人的代价。

就在一周之前,虹军的一个二线步兵营直接就被孟托班率法军主力围住了,虽然虹军的步兵营长用尽一切办法,但最后还是丢下了一百多具尸体与上百名俘虏仓皇撤走,但是回头虹军也毫不客气地加以反击,五十名法军、四十名外籍军团与一百名淮军只逃出了三分之一的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孟托班知道国内对自己很不满意,虽然所谓“六百名法军全军尽没”纯属流言,他亲自写了关于那次战役的战报,但是他不认为这样的战报会在国内有什么样的影响力,他必须尽快打开局面才行。

但是打开局面,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诚然没有六百名法军全军尽没,可是战争进行到现在,已经有八百名法国军人因为各种原因阵亡、病亡或失踪,到现在为止,孟托班还不敢公布这个会让国内引发无数风潮的数字。

而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外籍军团的损失,如果算上外籍军团的损失,那么总的死亡者统计必定破千,至于俄罗斯人,他们比法国人还要苦一些。

现在孟托班完全是牺牲了俄罗斯人的利益,苏常两府的第一线防御都由俄罗斯军队来承担,因此他们的损失也格外沉重,要知道俄罗斯军队的兵力还不到法国军队的一半,但是他们的阵亡数字却是法国军队的四分之三——整整六百名,包括好些被全部歼灭的步兵连与步兵排。

因此俄罗斯人一再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但是孟托班清楚得知道,如果照顾俄罗斯人的情绪,那么被歼灭与重创的部队只能是法兰西军队,他继续说道:“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必须在一八五七年的年初使战争局势有着根本性的变化,不然这场战争只能无果而终……”

一位法国上校询问道:“就现在的局势而言,我们没有任何打破战局的办法,我们最辉煌的战果也不过是歼灭了叛军一个步兵营而已,而到了决战的时候,叛军一边逃之夭夭,一方面在另一个方面发动了攻势,迫使我们回援,我们不能不照顾到俄罗斯朋友的情绪。”

“谁说我们要照顾俄罗斯朋友的情绪?”孟托班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这或许是改变战争形势的最好机遇!”

第460章 应对

孟托班司令官的发言让在场的法国军官都震住了,好一会都没有人发言。

不但没人发言,好些军官还拼命地低下头去,似乎根本没听见孟托班少将的谋划,还有些人嘴角干脆带了笑意。

俄罗斯人……对于法国人,特别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国人来说,与世仇没有太多,因此克里米亚战争的动员在法国国内才能取得那样一呼百应的效果,大家也不介意坑法国人一把。

yuedu_text_c();

但是这个话只能由孟托班本人来说,其它的人都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而孟托班的眼睛已经红了,他看着整个会场在自己的决断之下颤抖着,就十分果断地道:“没错,俄罗斯人可能有一些损失,可能会损失一两百人或者稍多一些,但他们的牺牲并不是毫无意义,将为我们打开胜利之门。”

这可不是损失一两百人那么简单,根据最近两个月的作战经验,即使在法军主力全力支援的情况下,俄罗斯人也得付出少则数十多则逾百名的损失,如果现在坐视他们的前线守备队承受着虹军大部队的围攻,那他们至少要付出一个步兵营的代价。

因此法国军官的心思也活络起来,孟托班的副官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么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打开胜利之门那么简单,而是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虽然遭受了若干挫折,但是也建立了法国军官对于主力决战的绝对会战,如果在团营一级对抗之中,法军与虹军打得平分秋色的话,那么在师旅一级的会战之中,法军从来没有失败过,更不要这次孟托班出动的兵力将达到军一级规模。

那将是克里米亚战争之后最大的胜利,情绪高涨的军官不自觉地都站了起来,可不是有一个军官问道:“如果俄罗斯受到重大损失,那么外交上的责任由谁来承担!”

孟托班的脸变得极度郑重与严肃,他好一会才说道:“对于本次战役,我承担着全部的责任,如果失败的话,我会在军事法庭上承担起全部的责任。”

不胜利的话就只能上军事法庭了,孟托班不知不觉居然留恋起了阿尔及利亚的烈日。

这是他人生中最痛苦的回忆,他就在沙漠中浪费了一年又一年的青春,如果不是因为拿破仑三世的关系,他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在泪水中回忆过去的老上校,而这个远征军司令官的职务,不论胜负,都是他人生最后一段军事履历。

因此他欣慰地看着这些法兰西的孩子,决定坦然面对着圣彼得堡的怒火:“你们所需要的就是尽可能猎取多的战果,俄国人的不良情绪由我解决。”

另一个上校大声地问道:“司令官阁下,我们的目标将是哪里?”

长期以来,法国主力大部分都在嘉兴府附近展开,但是现在孟托班现在却变化了一下想法:“我们向苏州府进军,那里的虹军更弱一些!”

驻守苏州府的部队是包美英部与第三师主力,近期还获得了一些步兵营的支援,但是与嘉兴府集中的虹军精锐相比,实力与战斗力明显逊色许多,更不要提金佩纶上任之后,几次抽调部队向联军反攻,虽然战果不小,但是自身战损也是相当严重。

因此孟托班的选择获得了法国的一致支持,苏州府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向苏州府进军是最合适的选择,可是一个军官却询问道:“如果敌人不守苏州府,仓皇逃窜怎么办,要知道拿破仑也曾占领了莫斯科!”

对于虹军这种j滑无比的敌人,这确实是最需要担心的问题,长期以来,法军都是因为虹军的相对避战而找不到与对手决战的机会,但是孟托班却笑道:“那样的话,我们就向苏州府城进攻,他们可以放弃个别县城,但是绝不会放弃苏州府城!”

没错,苏州府的每一个州县都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更不要说苏州城,何况这不是深入俄国境内,仅仅是向着苏州府直线推进几十公里而已,孟托班以十分坚毅的语气:“我将为你们制造放手进攻的机会,我也希望你们在一周之内准备好一切!”

他已经为这次战役定好了名字,那就是“圣女贞德”。

……

在圣诞节与阳历新年之后,法军主力的出动频率大为下降,即使出动,也往往局限于一两个步兵营之内,最多不会超过三个步兵营,这显然引起了虹军情报部门的注意。

要知道在这一期间,虹军各支部队进入上海作战的兵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了一个相当幅度的增长,加上从上海租界获得的情报,法军正在屯积物资并大量采购骡马,虹军的情报已经判定下一次战役的到来将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敌军近期又获得了两个步兵营的支援!”朱金雷已经十分熟练地地图上指出了法军的部署:“而且他们已经完成了兵力的集结,近期很有可能有大行动!”

“没错。”符闻道十分娴熟地说道:“至少有夷兵十个步兵营,清妖近万,可能还多一些……”

对于法军能集中兵力的最大规模,虹军已经可以用了若指掌来形容,法军在上海附近本来就是十六个到十八个步兵营左右而已,加上俄军约十个不怎么充实的步兵营,这就是全部兵力,而一线守备兵力至少要占去联军八个步兵营,二线守备部队又占用四个步兵营,也就是联军机动兵力的极限是十五个步兵营而已。

而这十五个步兵营又必须至少两到三个步兵营作为上海地区守备作战的机动部队,也就是实际能动用的极限是十二个步兵营而已,但大多数时侯,法军只会出动十个步兵营而已,但是朱金雷却很快反驳符闻道的看法:“可能有十二个到十三个步兵营,法国人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

而一旁的瞿杰则是十分乐观:“那怎么样,他们本领再大,能与我军决战的兵力不会超过八个营。”

这就是法军疲于奔命的原因,一旦确定法国的主攻方向,虹军立即在侧翼发动大攻势,迫使法军不得不转用兵力,最后能投入战场的法军兵力往往只有原定的一半左右,声势浩大的决战只能变得无果而终。

但是南博航却感受到法国人这一回不会听从虹军的部署:“这回是吃奶的力气都使上来了,而且有的消息说有登陆的法国步兵营,如果加上这些部队的话,法国人能出动十五个步兵营!”

“十五个法国步兵营?”瞿杰吸了一道冷气:“这个战役,光靠我们第一师不行!”

虽然第一师作为整个虹军的头等主力,长期以来素以无视其它部队而著称,但是以十五个步兵营为基干的法国部队,考虑调动的炮兵、工兵、骑兵、辎重兵,以及附属的清军,确确实实不是第一师一个步兵师所能独力承担的。

而柳畅突然补充了一句:“不但第一师顶不住,就是我们在嘉兴府的全部部队都压上去,正面对抗的话,都很难顶得住!孟托班急了!”

对于柳畅作出这样悲观的判断,大家都是吃了一惊,瞿杰就直接问道:“那么办?我们在嘉兴府可是有着近四万部队,这都支撑不住,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yuedu_text_c();

柳畅却敏锐地判断出了法军的主力攻击方向:“现在要担心的不是嘉兴府,而是苏州府的金佩纶、于村与包美英!”

嘉兴府有着将近四万虹军,而苏州府虽然经过几次增援,总兵力将近一万六千人,但是战斗力差嘉兴府这边一大截,因此瞿杰第一时间提出了虹军百试不爽的办法:“那么我们在嘉兴府的守军全力攻击,力图把孟托班拉回来!”

“拉回来?”南博航插嘴说了一句:“怎么拉?现在在边境上与我军对峙可是俄军,孟托班急了的话,他们未必肯回援。”

对于南博航的判断,大家在思索片刻之后都表示同意,瞿杰就问道:“那怎么办?苏州府兵力太单薄的话,容易受损,要不要把我们第一师……”

“第一师暂时不动。”柳畅点了符闻道的名字:“符闻道,最近你表现极佳,因此我把最艰难的任务交给你,现在陆战团可用不?”

陆战团从枫泾镇退下来的时候,全团只能临时编成两个步兵连,但是在这之后一直在嘉兴府补训,不但掉队的人员与装备都赶上来了,大批伤员也归队,还接收了大量新兵与新装备,因此全团现在已经从一个轻步兵团变成了一个虹军的头等重装步兵团,符闻道信心十足地说道:“全团枕戈待击,士气高昂,随时可以出动,请燕王殿下放心!”

“那好!”柳畅当即答道:“你带第十一团去苏州府,同时告诉包美英与金佩纶,对付法国人既要有胆有谋,也要有舍弃的决心,能抓住战机就坚决攻击,没有机会就创造战机,我给他们一个特许,必须时可以放弃苏州城!”

第461章 火海

“苏州城?您指的是吴县?”

整个会场已经因为柳畅的发言而大吃一惊,连一向爱出风头的朱金雷都提醒道:“检点,您说的是苏州城?那是指吴县吧!”

苏州城可是全天下最富庶的地区,这里随随便便一个知县都比其它地方的知府还要风光,朱金雷没想到柳畅居然有这么大胆的决定,他再次要确认下柳畅的想法:“您是说苏州城?”

“没错!”柳畅已经在胸中有了全盘谋划:“孟托班不是想要苏州城吗?那就给他拿走就是,拿破仑攻克了莫斯科,可是输掉了整个欧洲!”

还好这段时间虹军的军官已经被普及了一番欧洲及法国战史,不然谁也不知道柳畅说的典故是什么,而瞿杰则是迫切地询问道:“燕王殿下,既然我们第一师不去苏州,那去哪里?”

“当然去上海!”柳畅在地图上死死地盯着沿着上海边境布防的若干个俄罗斯步兵营:“既然法国人彻底放弃了俄罗斯人,我们如果不狠狠地咬下一口,把俄罗斯人彻底咬痛的话,那岂不是很对不起孟托班,这次第一师要全师出动!”

“全师出动”这四个字让在所有的军官都听到了战鼓,自从第一师自江西东归以来,还从来没有全师出动的先例,都只是出动一个步兵团在法俄联军的防线上重重地咬上了一口,而瞿杰已经明白了柳畅的计划。

以往第一师并没有用上全部的力量,顶多是一个步兵团的力量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歼敌战果很受限制,而现在把第一师拉上去,那简直是猛虎出山,怒蛟入海,上万名官兵足以荡平挡在前面的任何敌军:“殿下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再局限于消灭一个连一个排的敌军?”

“歼灭敌军一个连,一个排,那是陆战团的任务!”柳畅毫不客气地说道:“即使俄军处于守备状态,我们的第一师依旧能消灭整团整营的敌军,何况除了第一师之外,我们还有更多的力量!”

“没问题!”瞿杰已经代表第一师的军官下了决心:“哪怕把我们第一师打跨了,也要让俄罗斯人永远记住这场战争……”

……

该死的冬天!

科京大尉看着飘扬下来的雪花,不由搂紧了身子,又贪婪地看了一眼自己的酒壶。

在远东的上海很难买到俄罗斯军人最喜欢的伏加特,因此科京大尉只能往往自己的酒壶添加一些中国白酒而已,但这些劣酒并不符合大尉的口味,而且伴随着零零碎碎的雪花飘落,让大尉不由怀念起了西伯利亚的原野。

真冷,没有火堆,没有伏加特,只有冷到骨子里的寒气,科京大尉觉得这比北方的西伯利亚还要寒冷些,这或许是科京大尉人生中最寒冷的一个冬天。

不过比起西伯利亚来的寒风,中国人源源不绝的攻势让科京大尉骨子里都冒着寒气,这可不是什么伏尔加可以温暖的情怀,是科京大尉人生中无休止的噩梦,每个晚上科京大尉都会梦到中国人突进了镇内,对手下的俄罗斯士兵展开无情的射杀。

一想到这,他站了起来,喝了一口冷酒,然后在镇子里巡视着,却只能看到一些骡子般的俄罗斯步兵,他们冷漠地看着自己的上司,然后在嘴里灌下两口酒——即使这不是伏加特。

因为他们知道,科京大尉解决不了大问题,中国人上次进攻留下来的枪眼、弹痕都停在那里,那次袭击整个守备队阵亡了六人,负伤了十七人,最后只获得了孟托班司令官一封冰冷的嘉奖令。

而这些来自于俄罗斯大地的士兵们却有着无穷无尽的困难想要解决,他们在这个遥远的国度过得并不快乐,甚至找不到几个会说俄语的翻译,吃的用的都与俄罗斯本土天差地别,更不要说在这里还要频繁遭受中国叛军的袭击。

这种远离本土的寂寞感由于一封封书信而变得更加离愁,故乡的妻子与父母控诉着又是一个痛苦的年头,官家老爷把所有的收获物都拿走了,如果不寄钱回来的话,或许今年的冬天会有人饿死,他们也拿着这样的书信找科京大尉帮忙,但是科京大尉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他手里拥有的权限与资源太有限,甚至不知道怎么样给士兵的家人寄出战死通知书,更不要说是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了,因此在这个天冬,士兵们都用冷漠的眼神避开科京大尉。

远处是无尽的萧索,这个镇子原本是一个繁华的小集镇,但是自从三百名俄罗斯军队进驻到小镇之外,虹军已经先后七次袭击了小镇,当地的平民也一下子减少了七成,而且俄罗斯士兵的情绪也越来激烈,他们甚至朝着一切靠近守备队的可疑目标开火。

yuedu_text_c();

这所有的一切,都让科京这个俄罗斯大尉留恋起祖国母亲的亲切,只不过今天的情形让他更加留恋而已。

在镇子上常见到的中国人一下子减少了许多,根据经验,这是虹军发动袭击的预警,因此他不得不交代士兵们:“我的战士们,中国人可能会发动新一波的攻势,让我们擦好自己的步枪,给他们以致命的一击,相信我,这是整个中国东部最坚固的堡垒!”

科京大尉对自己构筑的防线有着相当的信心,正如他自己所自称的那样,这应当是中国东部最坚固的堡垒,光在镇子上就有三百名俄罗斯士兵,六十名从法国人要来过的外籍军团,以及五百名清军,虹军曾经用一个步兵团的兵力发起攻击,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而在防线的外围,还好有些连排一级的阵地,在防线的后方,一个机动步兵连随时可以用来支援科京大尉的守备队,因此科京不认为自己的防线有被攻破的危险,但是他刚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就听到了远处的炮声,几分钟之后,已经有一个侦察兵带着一身的惊慌向科京大尉报告了坏消息:“在西面发现中国的大部队,很多很多……”

这件事是在科京大尉的预料之内,正如他所得到的消息,法国人把全部的力量都用在苏州府了,而中国人肯定会象往常那样集中力量给俄罗斯守备队以重重一击,有些时候甚至会把整个连整个排的俄罗斯守备队歼灭干净。

“有多少人?一个团?两个营?”

科京大尉想搞清楚到底有中国人参加对俄罗斯守备队的攻击,根据过去的经验,中国人一般会出动一个步兵团,有些时候只有两个步兵营,虽然兵力较少,但是对于连排级别的俄罗斯守备队来说却是致命的威胁。

但是他的侦察队却报告了一个让他差点跳起来的数字:“一万人……至少有一万人,几十里之内都是中国人的部队,漫山遍野都是!”

“这怎么可能!”科京大尉觉得这个侦察兵是吓疯了:“告诉我,到底有多少中国人!”

“至少一万人!”

他还是不相信这个数字,当即命令道:“给我准备战马,我不相信中国人会这么疯!”

他要确认这个数字的真实性,但是出镇才三公里,已经看到前线一个步兵排的残部退下来了:“至少有一万人中国人向我们发起攻击,我们连半个小时都支撑不住,就被迫撤退了,相邻的一个步兵排已经被中国人全部吃掉了!”

虹军的追击部队就尾随其后,很快科京大尉就看到了潮水一般的叛军朝着守备队的防线攻击而来,以往至少能挡住叛军一天的外围防线现在根本不堪一击,零星部署在外面的步兵排与步兵连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被处于绝对优势的中国军队攻破。

科京大尉的脸有点发白,他没想到形势恶劣到这种程度,外面防线就象纸糊的一般,要知道在以往这些阵地至少能挡住中国人一天甚至半个星期,让后方的俄罗斯部队有充分机动的时间,可是现在守备队的阵地已经直接处于叛军的围攻之下。

因此科京大尉只能把这些俄军残部带回自己的守备队,但是他们刚刚进入镇子的时候,虹军的步枪已经朝着镇子外围开火,驴一般的俄罗斯士兵开始跑回自己的位置上,但是科京大尉眼里还是只有如同潮水一般的叛军部队。

虽然从后方赶过来的一个连队已经赶到了,但是科京还是对于守备没有足够的信心,侦察兵说得没错,至少有一万名叛军正在朝着自己的防线攻击,而在他的手下,顶多只有五百名欧洲人和五百名战斗力不可可靠的中国政府军。

如果科京守备队崩溃的话,后方那些连排规模的独立守备队会被中国人以雷霆一般的攻势歼灭干净,因此科京不得不向立即口述命令:“我军至少遭受十万名叛军的袭击,急需支援,急需支援!如果支援不能到位的话,本守备队将处于被叛军消灭殆尽的地步!”

他的声音变得很急很尖:“告诉孟托班,中止苏州战役,立即中止这狗屎般的战役,俄罗斯正在中国人的刀尖之上!”

第462章 防线

这个冬天的杭嘉湖平原,即使没有这零碎的雪米,也依然有着萧索的寒气。

如果是往年,或许还有许许多多忙完了一年的农民趁着这个时侯带着一身的疲惫在冬日的田野上谈笑几句,可是今年不成,虹军与法军、联军的战旗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这片原野之上,枪声、炮声成了这个冬天的主旋律。

现在轰隆不停的大炮声已经让许多农民带着他们的妻儿老小躲在自己的家里,一步也不敢出动,直到虹军的使者敲开他们的房门,要求他们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撑与帮助,他们才迫不得已将自己珍藏的门板、粮食、棉被与其它物资交出来,然后欣喜地发现虹军居然肯为这样的征用支付合理的代价。

寒风还是会门口钻进来,他们的心情却好了不少,只是希望这一场轰隆隆的战争早点结束,而有些乡间的豪勇之徒干脆找上了虹军的关系,想在他们当中混出一番模样来,他们的心底一片火热。

而在柳畅的临时司令部里,也是一片火热,比人还要高的地图已经被作战参谋们用红笔涂改了一次又一次,在上面标识着各个部队的进展,而各个部队的战报也在这个傍晚密集送过来:“李光磊报告,进展一切顺利,歼灭俄军步兵一排,外籍军团四十余名,清军百余人,并继续与敌军交战之中,但炮弹消耗过多,请求补给炮弹一百五十发……”

“第五旅报告,成功歼灭俄军步兵约一连,清军三百余名,并将已合围敌混成部队约一加强营,准备在明日准备!”

“骑兵旅周旅长急报,敌军之后备力量已经出动,兵力约为俄步兵一营,淮军步兵一营,外籍军团两连,土勇一营……”

“右翼支队报告,今日战斗虽较预期稍有延迟,但至日落时已合围俄军约两个步兵排为基干的守备队……”

在虹军如同潮水般的攻势之下,各个部队的进展即使不能用形如破竹来形容,也可以说是十分喜人,在过往的战斗之中,虹军出动的兵力最多只有一个加强团而已,有些时候甚至只有一个步兵营,而现在十几个步兵营如下山猛虎在俄军为基干构成的防线搅得天翻地覆,许多被俄军称为“功勋部队”、“近卫部队”的连排级单位在这样的攻势之下根本不能坚持多久,很快不是被赤潮所淹没,就是放弃自己的防线向后撤去。

到了日落的时候,虹军已经夺取了十几处大小村镇,甚至连枫泾镇这样相当规模的要点都已经拿下来了,朱金雷统计了一下战果:“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光是敌军遗弃的尸体,仅西洋兵就达到两百五十具以上,日本兵、小吕宋兵亦有百余之数,至于清军,至少损失了两个步营的兵力,明日继续攻击的话,会有更多的战果。”

战果统计有不同口径,现在朱金雷报告的可以说是最严格的统计,柳畅估计今天是确确实实把俄军打痛了,至少有一个俄军步兵营失去了战斗能力,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命令各个部队,要继续发扬不怕牺牲的精神,有最强的决心,将大股敌军一举扫灭!”

yuedu_text_c();

他知道现在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攻势是针对着那些外围的连排级阵地,有些村镇甚至只有清军驻守,或者是一个俄军军士哨统带的数十名敌军防御,所以才被虹军一攻而破。

接下去要攻击的几个要点可不一样,那里据守的敌军至少有一个俄军或外籍军团的混成连,还有两三百名清军协助防御,个别兵力多的要点,至少有上千名敌军在那里坚守,其中驻守的欧洲人达到三四百名,这对于虹军的攻坚能力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考验。

要摘下胜利的果实,就不要怕毒刺,柳畅继续说道:“记住,要不怕牺牲,坚决拿下!还有……”

柳畅再次询问了一下苏州方向的情况:“苏州府那边情况怎么样?陆战团到哪里了?”

……

“陆战第十一团上来了,我的心也就放宽了!”

说这话的是苏州独立旅的支队长包美英,她作为虹军资历最浅的高级干部,一向是受到了很多猜疑与歧视,更不要说她有过过去的历史问题。

但是在守卫苏州府的战斗之中,包美英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如果不是第三师回师太迟又作战不力的话,法军至少有一个步兵营被完全被这位包美英所歼灭。

而现在整个苏州方向的最高指挥官虽然是新到任的第三师师长金佩纶,但是包美英说话的份量依旧不轻:“有了陆战十一团,我们完全可以顶住孟托班的猛攻之后,再来一次反攻!”

金佩纶向来是个三流的军师,更不要说统帅在苏州府的上万名野战军,因此他有些犹疑地说道:“我们的兵力不如孟托班,有必要搞反攻吗?”

“有必要!”于村这个江宁经略倒是比金佩纶明白事理:“光是困守,恐怕顶不住法夷的攻势,包旅长,你的守备阵地准备怎么样了?”

“准备好了!”包美英的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燕王殿下对我们信心不够,但是我对自己的防线却有绝对的信心,这可是花费了十万工的坚固阵地!”

十万工,自然是指十万个工日,事实上这个狙击阵地整整花费了包美英将近一个月的心血,她一面与法军交战,一面依托形势精心构筑了一道防线,虽然只是加强团规模的步兵防御阵地,但是了解这条防线内情的人,却一致认为是东方世界最坚固的防线之一。

包美英以前就以包村的防御阵地而著称,那一次她与包村人可是让楠溪旅吃了不小的亏,而现在这条防线不是包村防线的简单复制那么简单,而是在一些西洋教官帮助下构筑的半永备阵地。

仅仅从花费了十万工日这一点就可以想见其防御的规模,炮台、堡垒、胸墙、拒马、交通墙、濠沟,既有东方式的防御设施,又引进了许多西方新式观念,在这里部署的一个加强步兵团足以承受一个欧洲步兵旅的攻击。

防线的内部储备了足够部队食用二十天的粮食,食用一周的副食,还有足够五天之用的饮用水,同时还开挖了四处泉眼与十几处深井,还有若干个蓄水池,至于弹药足够部队在极限的作战强度下使用六天,同时还有八十张床位的野战医院,而且要求战斗一打响,后方的支援就会源源不断地送上来。

而且这道防线不仅仅是部署了一个加强步兵团那么简单,在以其为核心的数十公里之内,有着虹军大大小小二十几个战斗单位负责策应、掩护、接应,同时在阵地后方约二十公里准备了两个步兵营作为预备队,只要前面的加强步兵团损耗过多,就立即顶上去。

这样的配备可以说是匠心独具来形容,更不要说现在又增加了一个战功赫赫的陆战第十一团,虽然名义上这是一个轻装的陆战团而已,但是虹军内部已经认为经过枫泾镇的考验之后,陆战第十一团是虹军战斗力最强的步兵团之一,无论攻守都有着超人的表现。

因此包美英已经信心十足,她的脸上始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