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红楼]如何逃离破船 > 分卷阅读46

分卷阅读4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荣府几位公子素日也曾见过,伯衡不必如此客气。”

贾琰是石光珠代司徒阔送回林府的,他与司徒阔告别的时候,司徒阔笑道:“对了,方才我刚想到为何母亲上车的时候,看到令表弟笑了一下,似乎认出了他。”

“呃,那个。”贾琰连连摆手想要解释。司徒阔自顾自说道:“当初林侍郎调任回京,他夫人带着女儿曾经拜见过我母亲,表弟,哈哈哈哈,伯衡啊,你可真是。”他没有说破,贾琰长吁一口气,连连拱手表示感谢。

贾琰一进门就被沈忠赶紧护送到了上房,林海、贾敏、黛玉严阵以待,房内下人全部退下。林海问到:“听你妹妹说,今日你们出去碰上了苏贵妃和……嗯?”

可能是事发突然,连林海这样的人都难有些瞻前顾后、语焉不详,贾敏和黛玉的眼神投在林海身上。贾琰忍着笑:“回舅舅话,那位季宽公子,原来就是楚王阔。”他将见面过程详细说了一遍。

“啊!”林海靠坐在椅子上:“是了是了,那必定就是圣人和贵妃,唉。”

他这样一叹到让贾琰担心起来:“舅舅,有什么不妥吗?外甥也没有同楚王多说什么,只是之前在扬州见过几次,随意聊聊而已。哦,楚王还道会试在即他不好找我出去,介绍了一个名叫石光珠的公子给我认识。”

林海撑着头,好一会才道:“石光珠,听玉儿说,你们遇到的无礼之徒叫石光琥?”

“是。”贾琰同黛玉异口同声,又是相视一笑,然后反应过来这是在长辈跟前。黛玉道:“爹爹,那人是母亲说的缮国公府的公子吗?怎会如此无礼。”

林海点点头:“他们都是缮国公的孙子,石光珠是缮国公世子的长子,光琥是二房的儿子,二房还有一子名光琳。”

,贾琰有些奇怪,舅舅舅母在外任许久,怎么会对缮国公府的事情了如指掌……他没说话,黛玉却道:“爹娘对缮国公府很熟悉吗?”

林海仿佛陷入回忆:“石家的事情是一笔烂账,世子夫人、便是这石光珠的母亲,她的娘家在三庶人之事中被判全族流放琼州,路上就病死不少人;而当初缮国公为保家族,逼迫世子与世子夫人合离,世子夫人生下石光珠之后第三天就没了……”

两个孩子都听住了,黛玉紧紧抓着母亲的手,贾琰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当时陛下暴怒,世子夫人生产的时候,石世子还在牢里,他本就是庶、不,义忠亲王的侍卫。后来陛下冷静下来,知道世子没有谋逆之心,将他开释。然后……然后,”林海有些说不下去了。

贾敏接着道:“然后世子回家,缮国公抱着那个孩子,就是石光珠,逼迫世子自尽。”

贾琰与黛玉同时吸了一口凉气,黛玉声音颤抖:“缮国公是怕陛下日后追究,所以……以绝后患?可是陛下都把人放了,不追究了。那是亲父子啊!”

“世子不自杀,缮国公就要杀死孩子?”贾琰突然想到:“怪道那个石光琥说什么克父克母,连楚王都出来,显然是很不高兴。”因为不止羞辱石光珠,还扯到了皇家旧事,从为皇子们取字来看,皇帝当年何等愤怒可见一斑。

“是啊,”林海慢慢道:“当时正是世子夫人出殡,石家连灵都不肯停。可是毕竟皇帝没有褫夺世子夫人的诰命,各家还是派人上门致奠,于是石家逼杀儿子儿媳的事情传遍了京城。皇帝因此格外瞧不上缮国公,甚至说过:此等人何以配公位!”

贾敏插言:“所以缮国公聪明的很,从不在陛下跟前现眼,安安分分在家呆着。毕竟是开国公爵,陛下也不好没有罪证就将公爵夺了。”

她顿了一下,还是道:“说到底,这也是缮国公敬畏皇帝不是吗?哼。”语气中全然是对缮国公府的轻蔑。

黛玉就道:“可是,缮公世子怎么知道缮国公不会在他死后害死他的儿子,就那么放心的自戕?”

“那世子死前叫人给平素疼他的姑母递了信,”贾敏道:“石光珠是跟着先帝太妃长大的,陛下也允准了。”

“那现在石家还是对这个得到皇帝回护的孩子毫无善意?”贾琰奇道:“这个时候不是该让年青一代弥合关系吗。”反正缮国公老了,早晚也要咽气。

林海一笑对女儿和外甥道:“这个就要你们自己参详了,石光珠甚至不是世孙,凡事多想想,去罢。”

二人告退,贾敏问道:“老爷觉得,陛下是什么意思呢?”

“皇帝让楚王与琰哥儿自去叙旧,而且已经知道了琰哥儿是贾氏族人,”林海沉吟道:“陛下到底怎么看待琰哥儿的不知道。但是这个安排,足证陛下对贾氏一族芥蒂不大……外甥也算是有机缘。”

听他这么一说,贾敏想到了一桩要紧事,她低声道:“琰哥儿与皇子相交……老爷觉得陛下到底是怎么看待楚王的?皇帝与贵妃亲密无间,可是为何对贵妃长子显着太平淡了些,与其母的盛宠比较,难让人有诸多猜测。”

林海摇头,他在翰林院和御史台的时候,楚王才出生不久。他现在主管户部,对皇子了解不多,非要说的话,皇帝只是对苏贵妃和小公主好,对苏氏母家没有过度封赏,这也罢了。可是对楚王,不说林海、几乎朝中大臣都觉得皇帝是不打算因爱立储的。但今日皇帝又来了这么一出,他只是单纯的让亲王与小举人“叙旧?”

林海不敢信。

而贾琰,不知这孩子皇帝打算怎么安排,倘若不与楚王扯上关系,那自然无妨。如果皇帝有意将贾琰同皇子们放在一块,或作侍读、甚至是王府属官,那可就……

林海是亲身经历过的,与皇家储位之争扯到一起绝无好下场,可是要做忠臣、纯臣,也得看皇帝的意思,臣子无法决定:便如当年的岳父贾代善,荣国公当初不是不想做忠臣、纯臣的,可太子与皇帝的关系恶化,那是臣子劝谏就有效的吗?

肯定不是。

贾代善当初旁敲侧击说过几次,半点用没有不说,反倒让太子起了别的念头。难道冲着一个忠臣的名头,贾代善就不管贾府上下百十来口人了,那怎么可能。家国家国,家在国前,这才是大臣们的想法,侍奉的主上不成器,那就赶紧想法子下船。

林海看了这么些年,乐意与主上生死与共,一条路走到死的永远是极少数,大部分人早早地就跑的没影子了。

“我觉得,缮国公是认为石光珠对府中怨气很深,所以不肯立他为世孙。”黛玉道:“甚至在缮国公看来,石光珠这样的出息,有还不如没有。”

贾琰弄不清这种想法,在他看来,男人该为家族未来着想,缮国公当年既然干了那件事情,索性坦然承认,然后将家族托付给孙辈。就算不是石光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