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一枕清秋 > 分卷阅读139

分卷阅读139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还不去给母后请安,往日里都白疼你了。”

周牧屿唯唯转身,面向周牧白时做了个鬼脸。

周牧白眉梢微翘,似五弟这般稚气未脱的年岁,又不曾经历战乱生死,定是不识得愁苦滋味的,当真让人羡慕。

冬季日短,朔朔细风里阳光已倾斜了。走出御书房,周牧屿将情绪都敛在了眼底,脸上早没了方才在兄长面前的稚嫩顽皮。他站定在门前,听书房中隐约传出周牧白的声音,是要向皇帝借用皇家的探子。周牧屿低眉冷笑,睿亲王打着寻找睿王妃下落的名义,谁知背地里会不会做些联络诸侯的事宜。皇帝又哪肯轻易许呢。

他听了几句,嘴角挑了挑,常在皇帝跟前伺候的小内侍殷勤的上来举着手臂请他扶着,他笑呵呵的道着不敢当,从袖口摸出一枚上好的玉佩,赏给了内侍。小内侍早已惯熟,一壁谢着赏,一壁躬身垂手,看着宝亲王走下白玉台阶,往锦钰宫的方向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还是更上来了,我真是勤劳善良又朴实啊。爪子上烁伤的地方已经好一些了,红肿都消了不少,谢谢大家的关心。爱你们么么哒。

到莫方抱紧我砸来地雷一枚;

到www_万万砸来地雷一枚;

到zcr砸来地雷一枚。

小主们破了,谢谢。(其实,我心里是乐滋滋的)

第100章圣心难测

思源醒来时正是华灯初上,卧房里琉璃灯盏上橘红的火光微微摇晃,映着书瑶带着几分憔悴却依然清隽秀丽的一双眼。

“好看么?”书瑶看她目不转睛的望着自己,笑问了一句,笑容却牵动眼角,碎玉般的泪珠一滴一滴都落了下来。她哽咽里带着埋怨的语调:“你终于醒了呢。睡了这么久!总算醒过来了。”

思源抬起一只手臂张张嘴,喉咙发出模糊沙哑的声音。

书瑶按着她的手,转身在近旁拿过半盏温水,半抱着让她慢慢喝了两口,又扶着她躺下。

思源定定的看了半晌,捉着她的手道:“很好看。”

书瑶愣了愣,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意思,薄薄的红了脸,“变丑了。这几天净伺候你,我都没法好好梳洗。”

“很好看。”思源轻轻的,又说了一句,眼里很坚定,“小瑶,真的很好看。”

“嗯……”书瑶淡应一声,思源眯了眯眼睛,又模模糊糊睡了过去。

再醒来是次日清晨,支起的窗屉上落了一层薄光,不知名的鸟儿在外头叽叽喳喳的唱。思源转了转脑袋,看到书瑶合衣趴在床沿,一只手探到锦被底下捉着自己的手。

她呆呆的看了好一会,手臂实在有些麻了,刚一动,书瑶已惊醒过来,望着她黑漆漆的眼睛也发了一刹那的呆,仿佛在确认是否还在梦里。

“好可爱。”思源笑,“傻傻的。”

书瑶嗔她一眼。问道:“可还难受?饿不饿?昨日里大夫来过,还给你换了药。你都躺了五天了。”

思源摇摇头:“我也晓得我躺了好久。那一世里路途遥遥,我一个人在黑漆漆的路上走,走得好累好累,走了两天半,好不容易都走到鬼门关了,”她小媳妇般瞅着书瑶:“可是听到了你说话,于是我只好又走了回来。一来一往,就花了五天。”

“胡说八道!”书瑶嘴上虽是呵斥,眼里却笑笑的。

“是真的。我真的听到了。”思源抬着脸,很认真。

“哦?”书瑶心里甜蜜,将她额前的碎发捋了捋,柔声道:“那你听到我说什么了?”

思源的脸却一下子红了起来。

书瑶眨眨眼,正觉得莫名其妙,却见思源捉住了自己的手,十指贴合,牢牢的握住自己。

她望着她,眸光清澈,“我听到你说,只要我醒来,我想要什么,你都依我,你什么都愿意。”

“我那是说……”

“书瑶。”思源截住她的话,一双大眼睛直望进她眼里,神情带着笑意,却又真诚无比:“我只想要你。我只想要,和你在一起。”

年关将至,周牧屿带着文王府副典军与十二亲卫沿着大道去了琼州。临出门前皇帝提了一句,说他也快十八岁了,该相看婚事了。这两年忙着许多事,竟没顾上,而今总要提上议程里。

周牧屿先是羞羞答答求了大宅子和诸多赏赐,最后才道:“长兄为父,臣弟的婚事全凭皇长兄做主。只是臣弟想……”

“嗯?”周牧宸押一口茶,长眉挑了挑。

周牧屿一本正经的道:“若是可以,臣弟想要个漂亮点的王妃。”

幸亏那口茶已经咽下去了,周牧宸额上炸了炸,随手拾起一本奏折就砸了过去:“滚!”

周牧屿嬉皮笑脸躲过奏折,走到门前又转回头:“臣弟先谢过皇兄了。”

书房的门掩合起来,周牧宸笑骂道:“混小子。”

琼州的事务并不复杂,不过是征战方歇,各处的仓廪都不甚充盈,琼州作为腹地粮仓,天灾不至,兵祸未及,秋粮的上缴却还欠着几分。皇帝派了文亲王来督理此事,总要将此地的税利集齐了,才好对其他州郡做文章。

周牧屿已来了好几日,每日到衙署里转个圈,应卯应卯,便又带着几个亲随往城中繁华之地去了。

琼州以各色菊花名闻天下,伴随着种植和赏玩,衍生了形形色色的与菊花相关的行业。书生才子手中的笔墨纸砚、端丽佳人手里的团扇手绢,乃至酒楼中的东篱酿,茶肆里的秋来香,无一不透出浓郁的菊乡味儿。

这日赶巧是朝廷定下的休沐时日,周牧屿带着王府里的副典军郭铭禧一道去了闻远楼。闻远楼坐落在闹市街角,虽不是最负盛名之处,却有一座轩窗建得极好,正开合在转角之间,窗外不设藩篱,只在屋檐垂下数株玲珑菊,若把挡光的竹帘挽起来,便是坐在轩窗之内,视野也可遍及两端,极是开阔的。

店小二端着一盏晚秋菊饮从木质的楼梯上走过来,躬着身将温热的茶饮倒入两只青瓷盏中,过了一会又摆上来几个致的点心,道了一句“客官慢用”,退开两步噔噔跑下楼去了。

四方桌前周牧屿一手托着胖乎乎的脸颊望向街心,街上的人和事都与往日没有什么不同,他打了个哈欠,百无聊赖一般。

陪坐在对面的郭铭禧也望了好一会,忍不住问:“爷,您这转悠了好些天了,秋粮上缴之事……”

“急什么。”周牧屿看着街上踉跄走来一个乞丐,捂着肚子,也不知是饿的还是病的。

郭铭禧闭上了嘴。

周牧屿挑了块嵌着嫩黄色花瓣的软糯点心咬了一口,闲闲的道:“你可知琼州,在七八年前,还只是个靠着卖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