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分卷阅读151

分卷阅读15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戚博翰这个禽兽!昨晚简直就像是磕了药一样,不管他说什么,怎么求饶,就是不听!把他折腾到太阳快出来了,才肯停下来!

似乎感受到了陶然的怨念,戚博翰也醒了过来,性感低沉的声线从耳边传来:“然然怎么这么早就醒了?”

陶然翻了个白眼,并不作答。实际上是因为他太兴奋了,刚睡了两个时辰,身体缓过来后,大脑就忍不住醒来了。

“然然身上难不难受?我给你按按?”戚博翰满脸餍足,此时神态动作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然而陶然根本不为所动,再温柔的禽兽那也是禽兽!又朝戚博翰翻了个白眼,一张口就是沙哑的声线:“你别碰我!”

陶然被自己的嗓音吓了一跳,可见昨晚喊得有多卖力!想到这,对戚博翰的怨念又深了一重。

戚博翰没有理会陶然的小别扭,直接在陶然身上各处穴位轻轻按揉了起来。

陶然一开始还有些害怕戚博翰这禽兽会把持不住,再次上来将自己扑倒,后来看戚博翰非常认真地在给自己按摩,而且身体的酸痛缓解了不少,顿时放下了防备,半眯着眼享受了起来。按到舒服的穴位,还忍不住发出细碎的声音,丝毫没注意到原来还一本正经的某人,眼神已经越来越不正经了。

刚开荤的男人特别可怕,更可怕的是,自己的身体还特别口嫌体正直。陶然欲哭无泪但又十分享受地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早晨。

中午的时候,已经建好的玻璃工坊传来好消息:纯色透明没有杂质的玻璃终于烧制出来了!

来报信的人还带来了新烧制出来的玻璃杯,虽然跟现代的玻璃杯还有一些差距,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惊为天人的东西了!

陶然十分兴奋,就连喜怒不形于色的戚博翰,也赞叹了好几句。

这个玻璃烧制出来的时间真的太巧了。他们想要购粮食,奈何手上银两并不多。这玻璃如果晚一段时间出现,恐怕就会错过最佳的粮时期!

如今有了玻璃,镜子也是分分钟能做出来的东西。

半个月后,在京城最热闹的一条街上,一间名为“琉璃阁”的店铺悄然开张了。

里面的商品竟然全是透明洁白的琉璃容器!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店内有一面一人高的大镜子,那镜子照着人分毫必现,比铜镜要好不知道多少倍!不少姑娘在镜子上看到自己原本以为的完美妆容出现了瑕疵,都纷纷掩面跑回家了。

而大部分姑娘,确实目光灼灼地盯着那镜子。这镜子如此清晰,以后上妆岂不是可以看清不满意的地方,把自己捣腾到最完美再出门?!

只是这一面镜子,就要一千两银子!这价格令不少感兴趣的闺秀们望而却步,她们家里虽然有钱,但实则自己口袋的银子却是有限的。不过大镜子买不了,还可以买小镜子啊!

那些巴掌大的小圆镜,效果不比那面大镜子差。而且表层做工细,带出去一点也不丢面子!关键是这一块小镜子,只需要五百两。虽然有点小贵,但也不是买不起!

而且小镜子可以随身携带,外出时可以随时注意自己的妆容有没有花,简直就是一大神器啊!

只能说女人的爱美之心和消能力在哪个时代都不容小觑,这琉璃阁开张没几天,立即成了京城里一大新贵!那一块小巧的镜子,也成了时尚的标志,闺秀和贵妇们不带着这样一面镜子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根本不需要去使什么营销手段,短短半个月,琉璃阁的镜子就卖到脱销,连带着那些玻璃容器也卖了不少!如今那五百两一面的小镜子,在京城已经千金难求。琉璃阁每天都被前来询问何时有货的丫鬟小厮们,堵得水泄不通。

与此同时,在京城千金难求的小镜子,在陶然和戚博翰的房间凌乱地摆了一大堆,房间内还摆了几面超大等身镜。戚博翰非常臭美地在镜子前面端详了许久,才得出一个结论:“难怪然然这般喜欢我。”

“呵呵!还要不要脸了你!”陶然一把将桌上的小镜子扫进一个布袋子里面,动作十分粗暴,完全不怕这些价值千金的小镜子会摔坏。

“怎么?难道然然不觉得你相公很帅么?”戚博翰没皮没脸地黏到了陶然身上,双手还十分不老实地四处乱窜。

“我以前都不知道原来你这么自恋!”陶然一把拍开戚博翰的手,提着布袋就往外走,吩咐子期把小镜子送到凌州给三娘她们。

“然然放心,我最恋的还是你。”戚博翰的情话张嘴就来,陶然听这么多次还是不能习惯,不了又是一顿面红耳赤!

有了这镜子赚回来的钱银支撑,宁安在过完年之后,陆陆续续购到了预计的粮食,宁安各地粮仓再度填满,也让陶然的心稍微安定了不少。

在过年之前,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三州的知州要给戚博翰述职!

这种时候,陶然自然是要去旁听的。

岳州知州是王灵均,但他把述职的任务交给了翁元基,俨然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样。

岳州去年发展极好,特别是在图书馆、公务员考试和中学招生考试的带动下,岳州府的经济,繁荣得能跟广义的州府有一拼!而且目前的发展形势也不错,因为图书馆里面书籍内容确实很多很广,图书馆在瑞朝文人中的名声也越来越响,如今每个月都有平均十来人把户籍迁徙来岳州。

另外新的县令上任,没了以前的那些贪官污吏蛀虫,今年百姓们对官府的信赖也有了明显地增长,这对于以后政令的实行有着非常重大的帮助。

海州在年末建成了晒盐场,如今已经开始有了稳定的产出。煮盐场的工人有一半转移到晒盐场,还有一半回家开荒去了。对于这群骤然失业的百姓,官府给予了特别多的政策优惠。

官府把失业的工人名单统计出来,在农闲的时候给他们安排了短工的工作,以他们在粮食获之前饿死。

还有就是持续半年的失业补贴,虽然只有在煮盐厂时领的薪资的三分之一,但加上短工的工作,只有不是懒惰之徒,生活水平肯定不会比原来的低。

而且现在开荒还有税优惠,有了沤肥大法,开荒并不会很艰难,海州遍地是荒地,也就是遍地是机遇啊!

因为处理得当,这次大规模的失业,并没有给海州带来什么风险,反而释放了不少劳动力,相信明年海州的税能增加不少。

至于凌州,由于一场洪灾,今年的发展没有其他两州这么迅速。但这半年时间,凌州百姓们已经安定了下来,未来的小日子也逐渐有了盼头。再加上各个工厂的建立需要大量工人,就业机会增多,人人都忙着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