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分卷阅读184

分卷阅读18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声音就特别大,这次加上简陋版的扩音喇叭,这个小小山头都开始回响起了他的声音:“山上的人听着,本官奉命捉拿暴民。投降者不杀,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不,不是巨人?”山寨内的人听到王君浩的喊话,还有点懵逼。

“你傻啊!不是巨人哪来这么大的声音!”

“那,那俺们还投降吗?”

“当然投了,不然你想被踩死啊!”

于是乎,暴民们小心翼翼地下了山,根本没敢留意到底头没有巨人,直接抱成团缩在一块。

王君浩派出一小队进山搜索,并没有发现妄图逃跑的人。而山寨里面也穷得响叮当,就连用来做屋子的木头,都被这群饿晕的人啃出了许多牙印。山寨内没发现任何血迹和骨头,初步判断这群暴民并非穷凶极恶之徒,王君浩的态度也缓和了许多。

“如今新皇派人来涠洲赈灾,需要大量人手。新皇仁厚,许诺只要你们安分守己地完成分配的任务,三个月后可恢复良民身份,你们愿不愿意?”王君浩声如洪钟,就算态度再怎么缓和,还是把这群人吓得够呛,连忙点头如捣蒜地答应了。

这个山寨穷得不行,一共就一百来人,被王君浩派遣五百人的小队,送回赈灾基地去,自己则带着大部队继续去剿匪。

不过,并不是所有山头上都是胆小如鼠的良民,还有一些狡猾的穷凶极恶之徒,诈降之后突然发难,竟有几名士兵不慎被他们伤到!幸好长时间的严苛训练,让士兵们很快反应过来,在王君浩的指挥下将人制服。

很快,士兵们从山寨中搜出了许多白骨,竟然都是人骨头!那骨头上还有明显的啃食的痕迹!

王君浩只觉得头皮发麻,下令就地处决了这群丧尽天良之辈。

王君浩的军队,就恍如天兵下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涠洲的山头清扫干净,甚至还在灾民中传出了一个响亮的外号:巨人将军。

翁元基忍俊不禁,还在写给戚博翰的奏折上,一本正经地八卦了此事。

王君浩不苟言笑,又马不停蹄的往涠洲隔壁的均州去剿匪。

而这期间,陶然在也在规定时间内,到了礼部司郎中龚学义递交上来的策划案。

或许是怕真的被陶然撤职,这份策划案终于没有灌水了,但也没有多认真。因为这就是照搬往年科举的流程,再总结一遍而已。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这种内容陶然随便翻翻礼部的卷宗,就能找到一大堆,甚至比这个还详细的。

陶然冷笑一声,给这份策划案批了个五十分。

“这不合理!”龚学义当场抗议,“下官已经按时交了,而且内容方面也绝无问题!怎能这么低分!”

“你确实是按时交了,这五十分就是看在你按时交的份上给的。”陶然从座位上站起来,跟龚学义平视,“至于内容,如果你指的是在历届卷宗里抄录也算的话,那我随便找个识字的就能做,要你何用?”

第134章134

龚学义被陶然怼得满脸涨红:“科举历来都是这么举办的,下官摘抄卷宗又有何不可!”

“我没说不能摘抄卷宗,但你自己看看这份策划案拿出去能不能顺利实施!”陶然将他交上来的纸直接砸到他脸上,“何人该负责何种工作没有写明,若是出现突然事件有什么应急方案也没有写明!就连考试的日期也没有定,你写的这份垃圾的时候有经过脑子吗?还是你脖子上顶着个脑袋只是为了显高!”

陶然要骂起人来也是半点不含糊,别忘了他可是经历过信息大爆炸时代的网民,就算学不来别人网络暴力的□□,但起点比这些骂人还要引经据典的古代人直白多了!

龚学义还想辩解,但陶然不给他这个机会了:“够了!你不用再说了,你现在就给我回家等通知。这件事交给周外郎主持,三天内我要看到一份有操作可行性的策划案!”

周嘉闻言,心中一喜,连忙朗声道:“下官遵命!”只要三天后他交上去的策划案能让尚书满意,这礼部司郎中的位置,说不定他也能坐一坐!

眼见龚学义甩袖离去,周嘉也欢天喜地地离开,一直坐在角落的默默看戏的慕容温瑜才开口道:“尚书大人,您知道龚郎中的身份么?”

“什么身份?不是礼部司郎中吗?”陶然一脸茫然。

慕容温瑜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叹气道:“他是龚司徒的嫡次子。”

“龚司徒……龚元良?”陶然看到慕容温瑜点头,才露出了个嘲讽的表情,“啧啧啧,果然虎父无犬子啊。”因为龚元良妄图给戚博翰娶妻的事情,他对龚家整个家族的人都没什么好感。

“大人虽是陛下当前红人,但血浓于水……”慕容温瑜点到即止,也算是委婉地提醒了陶然不要把龚学义逼得太狠。

陶然倒是有些意外。这些日子,慕容温瑜除了规规矩矩做事之外,从来不站队,怎么今天突然对他示好?

慕容温瑜被陶然直白的怀疑的眼神看得浑身不自在,无奈道:“大人不必如此,不过是家中有所决断罢了。”

这话的意思就是,慕容家决定对戚博翰投诚了?但是陶然思来想去,都没想起来慕容家是干啥的。

所以慕容温瑜并没有得到陶然欣喜若狂的表情,失望之余也觉得无奈。一个连瑞朝大世家分布都理不清楚的人当礼部尚书,怎么想都觉得不靠谱,希望家中没有看错人才好。

陶然当晚就将慕容温瑜的话转速给戚博翰,戚博翰倒是很高兴:“慕容家主家在青州,他们办了一个青徽书院,如今已绵延五百年,是整个瑞朝都十分著名的书院。朝中有半数大臣都曾在青徽书院就读。慕容家每一代都会有一名嫡支子弟入仕,做到礼部尚书位置掌管天下科举和教育,直到下一代有子弟入了礼部便会告老还乡。”

“啧啧啧,这个家族……所图不小啊。”陶然感慨道。

戚博翰眉头一挑,对于陶然的评价有些意外:“然然怎么知道他们有野心?”

“设定这么装比,说没企图我才不信!”这是陶然前世看过那么多小说得出来的结论!

戚博翰对陶然的解释听得半懂不懂,但也没在意:“他们投诚暂时也算一件好事,你不用在意,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他们为啥态度变得这么快啊?”陶然不解,戚博翰还没开始杀鸡呢,朝中也没有人意识到不对,这慕容家的嗅觉咋这么灵敏?

戚博翰摇摇头,他心中有猜测,但并不确定的事情便没有跟陶然说起。

三天后,周嘉按时提交了一份策划案,陶然这才满意地给了六十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