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分卷阅读251

分卷阅读25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让沂州所有土地都种上棉花,都不成问题!

陶然让邱裕三人落座,才道:“这棉花目前产量少但需求大,而且绝对不能传到外国,必须跟盐铁一样,将渠道牢牢掌控在官府手中才行。但我们的购价不能太低,否则老百姓没有利益,是决计不肯再种的。你们觉得这棉花定价几何比较合适?”

邱裕和钱长史纷纷看向邱主簿。邱主簿在沂州做了十来年的主簿,对沂州内的物价了如指掌,此时是最有发言权的。

邱主簿还是第一次成为焦点,神色有些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道:“回大人。棉花重量极轻,且亩产低。以黄米的两倍价格购较为妥当。”

黄米其实就是高粱,也是沂州最普遍的粮食作物,平均亩产在三百到四百斤之间,市价是三四文钱一斤。两倍的话就是八文一斤。

“那就定十文一斤好了。”陶然一锤定音。这个价格可以说是非常高了,平均亩产一百五的话,一亩换算下来就是一千五百!交三成税,一年一亩田能有一两银子的入!

再加上种棉花田,粮食田那边还有税优惠,种这棉花稳赚不亏,根本不用担心农民们会不愿意种!甚至还要操心农民们会不会为了这高额的利润,而去偷种棉花。

对此,邱裕则是拍着胸脯保证道:“大人您放心,我们每年的税都是登记造册的。若是将来有哪家交上来的粮食突然变少,棉花突然变多,咱们基本就心里有数了。”

“是这个道理,但还是要提防农民悄悄开荒种棉花,把棉花买到匈奴那边去。”陶然提醒了一下,就不再管了。他只是个临时节度使,明年是要回京去的,若是不事事亲力亲为,那他离开之后沂州现在的大好局面不是要崩盘?

而且这也是一个考察邱裕的机会。若是他能将这件事情处理得妥当,明年带他一起回京也未尝不可。若邱裕是个没几分本事的,去到京城也只有被人吞了的份。

邱裕自然也是懂的,更是不遗余力地要表现自己。

第二天,官府就贴出了棉花的推广政策通告。除了陶然说的那些之外,又增加了一条。百姓们若是发现有人偷偷种棉花,可以去官府举报。若官府查到事情属实,举报人会有一两银子的赏钱。

这明显就是邱裕想出来的应对之法了。虽然法子老了些,但也管用,勉强算是过关。

而百姓们看到这个公告,立即就沸腾了!家里田少的,秋已经结束得差不多的,都纷纷跑去仓库给棉花去籽了!而秋没结束的人家,都开始拼了命地赶工,就怕自己去晚之后,棉花种子被人抢光了!

有了百姓这么热情的帮助,六千多斤的棉花很快就成功去籽,再次封存入仓库中。

接下来的推广棉花种植的工作,有李琼和邱勤业,陶然则打算在沂州办一个棉花加工厂。

刚采摘下来的棉花就算去籽之后,也不是能立即做棉袄的。在此之前还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弹棉花!

棉花在没有弹过之前,都是一块一块比较凝实的,用久了的棉袄和棉被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重量过重就不说了,保温效果也没有多好。可以说如果棉花没有弹过就拿去做棉袄,那就是暴殄天物!

而前世,艰苦朴素的劳动人民,发明了弹棉花这种绝技。不仅刚采摘下来的棉花可以弹,用久之后的棉袄棉被也可以拿来弹一弹,立马就能恢复松软,继续使用!每次只会消耗掉少量的棉花,可以说是非常循环耐用的!

弹棉花的技巧陶然自然不会,但是三娘她们听陶然描述完后,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技巧,还给设计了一个简易的弹棉花机器。

这个机器和工艺肯定是不能外传的,特别是沂州这么尴尬的地理位置,稍微不注意都可能被匈奴查探到些东西,所以这个棉花加工厂的组建得慎之又慎。

首先是选址,陶然挑了个跟沂州城衙门仓库相邻的地皮。这里当初设计的时候有方便士兵巡逻的想法在里头,加工厂建在这里,还能让巡逻的士兵顺便看护一下。

而且仓库这种重中之重的东西,地理位置也是整个沂州城最安全的地方。

这里一整条街,不是衙门就是官差的家,平时也基本没什么百姓来往。住户的家世清白,探子基本混不进来,再加上人少,想要制造混乱的机会很低。当然,建了棉花加工厂之后就不一定了。

不管怎么说,目前这里都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棉花也可以很方便地在仓库和加工厂之间运输。

确定了地点,接下来就是盖房子。

如今建坞堡的短工都回去秋了,张大钧很是清闲。

陶然找到正钻到香皂和时钟的研究小组里,想给自己揽点活干的张大钧:“张大叔,这个加工厂最重要的就是保密,其次是防水,别的你自由发挥吧。”

张大钧已经跟着他建过好多房子了,一些基本必须的功能,陶然也不用废话说那么多,张大钧都会安排得妥当。

张大钧就是个闲不下来的性子,还现在终于有自己擅长的活了,立即神满满:“没问题,秋结束之前肯定能搞定。”

说完,就立即拿出自己随身带着的软尺,开始丈量土地。

没过几天,李玉龙带领的十万大军,终于来到了丫字的交汇点。再往前,就是平叛军设伏的山谷。

“将军,前面山谷定有埋伏,我们要不要绕路?”李玉龙的一名裨将询问道。

“我们的粮食不多,没时间绕路了。”李玉龙语气有些阴沉。西北的环境比东北好不了多少,这些年他备下的粮食本就不多。这次被刺激了之后,没经过计划,一口气征了太多的兵,导致这路程才走了一半,粮草就少了三分之二!

这裨将却是个有自己想法的:“将军,如今正值秋,不如我们绕路,往那些小村庄去要点军饷……”

李玉龙闻言,眉头微皱:“不妥,若是这事传出去,定要失了民心!”李玉龙可是冲着皇帝的位置去的,大军出发之前还发了缴文,给自己找了个非常刁钻的出兵借口,起码也做足了场面功夫。

“将军,我们过去不伤人,只借粮食。待将军大事一成,多还一倍给他们又如何?”

李玉龙闻言,立即面露犹豫之色。

很快,他自觉想明白后,一咬牙,道:“派斥候出去探查周围的村落。”

而在两百里外,王将军刚刚带队来到山谷之中,正带队设下埋伏,派出的斥候便回来了:“将军,敌军在前方二十里处扎营,并派出斥候。”

“斥候距离我们有多远?”王将军展开地图,试图寻找两方所在。

“那斥候并未往我们这边过来,反而是在四处查探,像是在找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