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官家 > 分卷阅读344

分卷阅读34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籍,因为太过昂贵,买的人不多,但好歹卖出了两本。寻常不过三百文的书册,因印得更为清晰,就连最为生僻的字都显了出来,他卖三十两。

虽说仅有两人买,却赚得胜过无数普通书册。

连秀才高兴坏了,深觉这是比大买卖,进了京中,有钱人家的学子多的是!

买他书的,不是旁人,正是邵宜的手下。他们专为官家做暗地里的事,自然也知道官家为甚事发愁,听闻有这样奇贵的书籍,便买来看,一看也果然不同寻常。他们二话不说,暗地里将连秀才看了起来,寸步不离地跟着。另外又有两人,直接进京禀报。

邵宜知道消息后,揣上书册便进宫面见陛下。

赵琮看到书册,十分惊喜,连道两声“天才”,印得比易渔的还要好!赵琮爱不释手地翻看着书,问道:“此人是何来历?”

邵宜回道:“他们回得匆忙,还未来得及打听,听那位连秀才自己说,是个落第秀才,苏州人,屡屡不中,索性做生意,却发了财。但凡秋闱春闱时,他常爱往各州府凑热闹的。臣已派人去苏州,过些日子,便能将这连秀才查清楚。”

赵琮笑:“此人有趣!回回都要凑热闹?”

邵宜也笑:“据他自己所说,是的。他们私下问了旅店的掌柜,掌柜的在应天府开店已有八年,据闻曾见过他两回。”

“时间对得上!”赵琮笑着低头,眼神黏在那两本书上离不开。

邵宜看陛下这副高兴样子,有些话在心底,也不知该不该说。

他的手下们暗地里看着连秀才时,发觉也有人在找这位连秀才。找人本是寻常事,只是对方找得太过有针对性。最为怪异的是……据手下所说,那些人似是十一郎君的人。

他的手下曾与十一郎君的人共事,一同去盯过杜诚,就是如今,陛下也常叫他们共事的。之所以是“似是”,而不是“定是”,是他们也实在无法确定。

因那人是曾经也隐隐现过一次,却从未明面上出现过。是位中年……

“邵大人?”赵琮叫了邵宜好几声,都未听到回应,不由再叫一声。

邵宜赶紧回神,跪下慌道:“陛下!臣有罪!”

“瞧把你给吓的,起来吧。”赵琮依旧笑眯眯,“这事儿,你们立了大功,回头朕给你们重赏!”

“皆是臣等分内之事!”

“你们将人好好看顾起来,护着他进京,秋闱之后,朕再安排此事。小心,别泄了风声。”

“是。”

赵琮摸着书,再说了一回“真是大好事”。

邵宜这般冷面,不由也再露出笑容,并问道:“陛下,易大人的事儿?”

“继续查着,后头办他时,有证据才好办事。”

“是!”

“虽说找到了这位连秀才,到底人如何,技术如何,还得当面细看。但总归是好事,况且就在朕最为苦恼于该如何处置易渔时,这位连秀才出现了,可见是天意。”

“可不是!”

“此事先这般,万事求稳妥,你们口风要紧,朕也当如是。有些事儿,提早说出来,不灵。”赵琮也真不是迷信的人,但这事儿实在太过重要,他不自觉便有些迷信。

邵宜连称是,又与赵琮禀报了其他事宜,这才转身离去。

他觉着陛下说得没错,万事求稳妥。等他查清楚那人是否的确为十一郎君的人,再来禀告也不迟。毕竟,那位是十一郎君,是陛下最信的人,他胡乱说话,反倒要惹来陛下不喜。

赵琮高兴了,便想分享,他抬头就要让福禄去叫赵世过来。

福禄道:“陛下,您忘了,郎君这些日子忙得很。”

赵琮笑:“正是,礼院那儿正忙着,如何?秋闱一事可还顺利?朕瞧他们是真的忙,今儿连蔡雍都未进宫,怕也在忙着。”

“一切都好,有郎君在,陛下你放足了心!”

赵琮点头,埋头继续研究那两本书。

并不知自己早已被人惦记上,以为自己隐藏得完美无缺的易渔,这些时日却是愈加烦闷,烦闷得甚至有些急躁。

他的姨父姨母知晓公主府修缮的事儿,即便他已搬出去住,住在自己的宅子中,夫妻俩还特地上门与他说话,问他驸马一事。

易渔只说自己不知,他的老实姨父姨母却是坚信他将要成驸马。

理由都是现成的

“陛下留你在京城,上回宅子被烧,陛下还特地叫你进宫安抚你。”他的姨母眼中全是期待。

易渔被她说得自己都快信了,况且他本就担忧此事。每日里,脑子里分析的都是这些。一会儿笃定陛下看不上他,一会儿又觉着陛下的这些行为明显就是要留他在东京当驸马。

姨父姨母成日里在他跟前念叨,念叨得他甚至有些慌乱。

他现在悔得很,当初就不该回开封!更不该请人去帮他说项!

可是郑桥忽然判处死刑,他十分担忧自己被牵连。当初之所以瞧中郑桥,便是瞧中了郑桥的贪。他一直以为有钱好办事,也以为杜誉下马之后,郑桥定是能够当宰相的。他熟读百书,知晓皇权与相权之间相辅相成,又相互忌惮,他觉着自己很懂这位帝王。

哪个皇帝不忌惮宰相太过无懈可击?他以为,陛下会看中有明显弱点的郑桥。

谁料,陛下宁愿叫黄疏回来,也不给郑桥这个位子。

他赌输了,倒也无碍,他的前途还长,朝中能人那么多,砸银子下去,他早晚还能有自己的势力。

他急急回开封,一是确保自己并未被牵连,二是趁此机会回来物色新人。

谁料就遇着这一连串的事。

三妹妹的小厮这些日子再往赵世府上送东西,已全部被拒。

小厮非塞在他们手中,门房一脸严肃,毫不留情地将东西都扔了出去,小厮们哪敢在赵府门口撒野,只好捡起东西,闷闷离去。

这些事儿,都很不顺。

易渔也怀疑,自己是否已被发现?可他自问从未留下任何痕迹。再者他的妹妹也很是沮丧,成日里偷着哭。

他烦自己,也担忧妹妹。

可是他还是找不着陷害赵世的法子。赵世身边的人,不是拿钱就能砸下来的。换言之,赵世身边的人甚至难以接触到。近身伺候赵世的人,一大半是宫中太监与宫女,另一小半据闻是赵世从外带回来的,身在府中,轻易不出门,神秘得很。

无论哪一拨,他都贿赂不到。

拿赵世的名誉说事?更别提了,陈御史那处连个后话都没有!同年于大人,如今已拒绝同他一处吃酒。

他往宫中给戚娘子送东西,也被一口回拒。陛下生辰将近,宫中规矩愈发严厉,轻易不外头东西。

他如无头苍蝇一般,头一回觉着自己有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