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ABO)我与女帝的那些事 > 分卷阅读36

分卷阅读3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钟离谨摇摇头,笑着:“非也,谨所言的‘分科举人,考试进用’非陛下所言的分科与考试。”

楚明懿饶有兴趣地看着她,“你且继续。”

“首先设科,设进士、明经、制科等科目招考,取士权一归中央,由朝廷定专司、专官知贡举。二是报考的人,不设门第之分,允许大楚境内所有良民以及官员投碟自举报考。三是各地州郡与中央命题统一,定点、定期举行考试,以文取士、以能取士。

考试可分三级,一级可由各州自行举行,二级可由礼部统一举行,第三级,由陛下亲自举行,考录后,考生不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是天子门生!”

楚明懿听罢眼睛一亮,“大善!不设门第之分、由朝廷统一考试取士,此举既是破除了门阀之困,又能选拔真正的人才!”

钟离谨甚少见她这般兴奋,笑道:“陛下,莫急,谨还未说完。”

楚明懿催她,“阿谨快说!”

“还有两件事,一是若如实行新的官员选拔制度,必定会遭到高门世家的反对,陛下可降下恩典,准许他们有‘荫补’,就是如若一个人的父亲做了高官,其子就有进入官吏队伍见习的机会,见习年满之后其子就有可能转为正式的官员。这项恩典,世家会欣然接受。

二是,选拔之初,陛下录取的也多会是世家子弟,寒门士子读书不易,难以与世家子弟竞争,陛下若要打破这一局面,必须要在全国广开学院,招揽寒门子弟入院学习。

陛下在开设科目时,必要注意一事。进士科、制科陛下需一视同仁,分科取士一旦实行,那在士子心目中,自是进士科最为尊贵,因为进士科是官途的金玉大道。制科多是杂学,儒家视其为奇技淫巧,士子多半不屑参考。

但国家治理既要有经世良才,还要有实干人才。陛下志在开创盛世,农桑、水利、市易、法律等等缺一不可。

经历选拔的官员多是毫无政务经验的读书人,故他们在经办政务之前须得熟悉实务,定期考核后再授予官职差遣.......”

钟离谨将自己脑海中所知道的,在加上在那些片段星际记忆,整理一遍后一股脑全说给了楚明懿。说得口干舌燥,端起茶盏,全喝下去。

楚明懿眸光闪辉,倏然起身:“朕立马与三省执宰商议,尽快定出具体的章程。”

钟离谨看她兴奋的模样,扑哧失笑,“陛下赏我一吻再去,可好?”

“剩下的,等朕回来赏你。”

楚明懿双手捧着钟离谨的脸颊印下一吻后,就去了前殿召见大臣。

钟离谨饮着茶,唇角勾着笑意。

———————————

九品中正制确立人物对应的真正历史人物:

文帝—魏文帝曹丕 吏部尚书陈群—尚书令陈群

文中的前朝倒不是三国魏晋那段历史时期。只是致敬一下历史人物。

关于进士科与制科一视同仁是作者的观点。历史上的科举的确是重进士轻制科,原因就是文中写的那个。

第二十七章 继位辩

第二十七章 继位辩

虽有波折,但新的官员选拔制度终是实行下来,楚明懿颁下诏书,九月在全国各地州郡进行第一次考试。这次官员考录制度,史称科举制。

楚明懿颁布科举取士诏书的前一天,京兆尹上奏,一大批儒士聚集在朱雀门前闹事,反对陛下称帝,他已经收押了一批人,但激起了更多儒士的反抗,局面已经一发不可收拾,故他前来请罪。

楚明懿坐在御座上,平天冠遮盖了她的眸色,半响,她起身,对京兆尹下令:“将收押的儒士全部放出来,告诉他们,明日未时,朕会在朱雀门前摆桌与他们进行继位之辩!”

翌日未时,朱雀门前,乌压压的一片,楚明懿坐于城墙之上。

下方的儒士率先发难:

“自古以来,乾为天坤为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然,女子为帝,牝鸡司晨,乱天道!”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贵阳而贱阴,《礼纬》有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女子称帝实属祸纲常!”

“商乱于妲己,周灭于褒姒,强吴毁于西施。若女子治国,楚将亡也!”

楚明懿听到下方儒士不堪入耳之语,面无表情。

钟离谨听后愤怒得想要拔剑杀人,楚明懿安抚地握住她的手,起身走到城墙边上。钟离谨跟在她的身后,反手握住楚明懿的手掌。

楚明懿朗声道:

“诸君道朕乱天道、祸纲常、亡大楚。敢问诸君,是何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