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九零年头声声慢 > 第40章 奇葩

第40章 奇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马永红一早到晚的忙着, 等着张向东回来了以后, 张向东也打扫卫生, 然后洗碗,把第二天早上用的菜洗出来, 他不会包饺子。

早上起来的时候, 马永红包饺子来不及,大家伙儿都是北地里来的, 都爱吃饺子,吃到了饺子就不想家了。

张向东开始也帮着一起捏, 只是有些事儿, 到底是男人干起来没有什么优势的, 他那么大的手, 捏出来的饺子有五六个褶子, 就是太长了,瘦瘦长长的, 而且还慢的很, 自此, 马永红就不喊着他包饺子了。

都是自己后半夜就起来包饺子, 一个人的时候, 忙的脚不沾地儿的, 然后外面有人喊着, 是甜甜妈,进门就挽起来袖子,“我帮着你包饺子。”

甜甜妈是谁马永红也不清楚了, 只知道老家是沂水那边的,丈夫早些年大概是在这边干活儿来着。

只是后来跟甜甜妈离婚了,女儿也不要了,甜甜妈就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她没什么好工作,是在告诉公路上给人家打扫卫生的,算起来应该是环卫工。

她每日的交通工具,就是那一辆三轮车,人特别的好,想着马永红忙不过来,因此经常来帮着她包饺子。

这样一早上就轻松些,“嫂子,在这里吃,吃完了再走。”

马永红不肯就让她这么走,拉住了她,“家里什么都是现成的,吃又能吃多少,坐下来吃。”

她从来不是抠搜的人,一般做生意的人,尤其是小本起家的人,越是扣扣搜搜的,什么东西都能给换算成钱了。

可是马永红不这样,人家来帮着,多少吃顿饭,别的没有,饺子是现成的,而且这个点儿走了,一会儿就饿了,还是吃了饭的好,也挂心甜甜。

“嫂子,甜甜是哪儿上学的,你一个人带着累不累。”

甜甜妈长算是高大,身板儿也结实,因为长年累月在路上风吹日晒,因此皮肤黑黑的,总是穿着一双方扣黑鞋子,一个人带孩子很多年了,但是从没有喊着苦过,“累什么,不累。”

马永红就笑,给她煮着饺子,“学费多不多啊?”

“不多,甜甜爱上学。”

马永红知道那小姑娘,长得可漂亮了,也有礼貌,看到她都要喊婶子好呢,学习成绩也好,嘴巴甜的很。

“那一年得多少钱啊?”

甜甜妈就抬起头来,把手里面的蒜瓣儿给一气儿放到碟子里面,她不肯闲着,手不能空着,在那里帮着巴拉蒜瓣儿,“我工资够甜甜上学的,其余的,也攒不下来。”

外地的孩子,上的学校都是私立的学校,正儿八经的好学校是进不去的。

而且上海的学校也是奇怪,一个地方的,大家的课本不一样,学的内容也不一样,教学进程也不一样,因此不能轻易换学校,换了学校,一个学校一个样儿,就得从头开始学。

甜甜妈的工资,已经是她尽最大的努力了,她没想过以后,也没法想,没有存款,跟甜甜爸打官司,抚养费就一直不给,最后人也找不到了。

她出来很多年,也不肯回老家去了,就在这边吧,多早晚没钱了,多早晚就有没钱的办法,孩子好就行,老天爷饿不死下瞎家雀儿。

吃了一盘饺子,踩着三轮车就走了。

马永红是想着接着慢慢来,先前的时候不敢接来,孩子就是花钱的,吃喝拉撒哪个都要钱。

要不是开了个小餐馆,家里吃的用的都从小饭馆里面开支,她都不敢接了来。

只是看着甜甜妈,再难也带着孩子在身边,吃不消家里的女儿也接了来,刘欢家里的女儿也在身边,她难道不想孩子?

这事儿还是要再商量,再看看。

等着过年回家的时候,再怎么样也要回家过年了,想着年后把孩子接了来,可是学校里面又不要人,只有等秋天的时候才好找学校。

她就等着,回家的时候,大包小包的,早上起来一早出发的,晚上还要在临沂那里休息一气儿,正好是吃晚饭的点儿,她不舍得去吃盒饭,自己带了饭跟张向东吃。

一眼一眼的看着包,生怕有人下车拿走了,她包里面放了吃的喝的,都是给孩子的。

钱都是贴身放着的,也不用银行卡,也不用存折,都是现金,多早晚这钱给存起来,交给村里面的经济存到信用社了,她才能放心。

两口子不肯早回来,码头停工了,正式放假了,这才回来的,上海没有下雪,下车的地方是县城,又从县城坐汽车到了隔壁村子里。

离着上河村还有两三里的地,两个人就扛着行李,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回走,半年的功夫了,看着家里的什么人都觉得亲切,看着什么样子都觉得好。

“哪里都不如老家啊,等我们赚钱够了,就回来。”

“回来没有钱。”

张向东说完了,看着路下面的河,已经冻起来了,雪花洋洋洒洒的来,越来越大,整个村子里面都静悄悄的,没两天就是年了,该回来的人早就回来了。

他想起来慢慢小时候,没有钱买雪糕,就冬天的时候,从屋檐上面敲下来冰溜子,然后给慢慢拿在手里面,当做是雪糕吃。

小孩子什么也不懂,给她吃什么,就以为是什么,吃的津津有味儿的。

马永红不给吃,吃了几口就给扔了,孩子乖的很,也不哭,也不闹,只以为吃雪糕多了不好。

慢慢就站在屋门里面,隔着玻璃看着外面的雪,站了一会儿累了,就跪在床上去了,床靠着窗户,从窗户里面看着一整个院子,还有院子外面高高的树枝。

她喜欢看雪,觉得美。

慢吞吞的,撑着下巴在那里,姥姥一会儿站起来一趟,“不知道几点回来,大概是快回来了。”

她守着炉子,把火给捅开了,上面一直温着菜,五花肉炖的大白菜,中午慢慢吃过了,觉得香的不行了。

老太太没有帽子,就是个灰色的大方巾,对折成三角形的,然后包起来头发,围在脖子上,“你在家里等着,我出去看看。”

慢慢也不说话,一下子就从床上下来了,弯着腰提鞋子,“我也去。”

姥姥就不动了,生怕给孩子冻着了,她怕孩子生病,自己什么也不懂,到时候耽误了,因此到了冬天给慢慢都是穿的暖暖的。

这会儿外面雪大,她不肯让慢慢出去,“那我也不去了。”

慢慢不说话,知道不想带着自己,就去蹭到姥姥边上,然后微微的扭来扭去,会撒娇了,“去,我要去。”

没法子,姥姥实在是想看看去了,当娘的没有不记挂女儿的。

去给慢慢拿帽子戴着,结果刚扭过身去,从床上找到慢慢的帽子,外面就有了脚步声。

姥姥一看,回来了,喜得一脸的笑,赶紧去打开门,正好张向东走到门口,“回来了,快进来。”

张向东脸上也挂着笑,赚了钱回来,当然是开心的,看着慢慢站在那里,半戴着帽子,喜欢闺女啊,一下子放下来行李,抱着慢慢,“唉,看什么,不认识了?”

慢慢就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又去看马永红,马永红也去看慢慢,接过来姥姥拿来的手巾,拍打身上的雪,想着去摸摸姑娘的脸,又想着手冰凉的,去洗手。

洗完手,看着张向东给慢慢拿行李,东西里面都是吃的,各种吃的。

平时孩子不在家,没有爸妈买零食吃,姥姥也不去赶集上店儿的,人家的孩子能去镇上去县城买吃的,慢慢就没有人买新鲜吃食。

最多的就是不高兴了,姥姥带着她去小卖部,买一个两块五的鸡蛋卷蛋糕吃。

张向东就拿出来三只烧鸡,马永红看到了,就说了,“都买了三份儿,妈你拿一份儿,还有慢慢的,剩下的给她奶奶。”

姥姥就说了,“我不要,你们回来了,等着一会儿我就家去了。”

“在这里过年,家里去干什么,你看着慢慢这么大半年,在这里过年也行。”

姥姥不肯待着,给倒好了水,又热了饭,“我得回家啊,不在你们家过年,你们不送我,我就自己走。”

马永红就生气了,“这么大的雪,你怎么走啊?别走了。”

姥姥就是不肯,她是旧式的女人,不肯在女儿家里过年的,再说了,她有儿子,在女儿家里过年,儿子要怎么想呢。

二舅很会过日子,他不回家过年,一个是为了省路费,还有一个就是码头上有人值班,值班的钱比每天赚钱的钱多,因此他特意打电话给二舅妈,二舅妈对这个很是支持。

“你不用来家,也不用挂心,觉得不来回家过年怎么样,我很好,咱妈也很好,大万也很好,等着年三十的时候,我去喊了妈咱们家里来,一起过年。”

二舅那边大概是哭了,“那初二你回娘家,你给你妈带一百块钱去,今年没办法去看她了。”

二舅妈向来是个狠人,“不用一百块,我肉早就买好了,初二的时候我自己去,你在那边,过年也好好吃一顿,有饺子吃没有?”

“有,都有。”

马永红想不到的,她想着孝顺亲娘,也要看看兄弟那边,姥姥总要为了儿媳妇跟孙子想想的,不然儿子不在家,她还不在家,儿媳妇要怎么过呢?

而且她重传统,大年三十晚上的上供,年年是少不了的,天地供奉,还有灶王爷,还有年前总要去一趟祖坟上的。

大儿子在县城里面有家有口的不回来,往年都是二舅去的,今年二舅不回来,二舅妈这个人要面子,大面上的事儿,她从来过得去,因此带着大万就去上坟了。

年后从初二开始就有亲戚来了,姥姥说什么也不肯留在这里,马永红就让张向东去借了摩托车,送着慢慢姥姥回去了。

人走了,她看着地上的东西就哭,老太太说什么也不肯要,什么吃食也不肯要,只带着那一只烧鸡,还有两样新鲜的零食,就这样还不好意思,怕惹了女婿嫌弃,“留着给慢慢的,你们不在家,她想你们,总是哭,也爱闹脾气。”

“我拿这只鸡回去,过年的时候和大万妈吃,你二哥今年不回来,这零食我拿着这些就够了,回去给大万尝尝看,着也是上海来的。”

其余的,再也不肯拿着了。

马永红回来的晚,什么年礼也没有给慢慢姥姥准备,只觉得很愧疚。

张向东早就把那一份儿给张老二家里的送过去了,顾青青也在,她是一直在这里的,过年都不回去,“大舅,你回来了。”

张向东就点点头,把东西递给她,“给你吃的。”

这一点张向东就做的特别好,无论是不是亲生的,无论是不是跟慢慢有什么矛盾,但是他对着家里的孩子,从来都是一个样儿的,从来没有说是想着多给慢慢吃点,而从来不去给顾青青一点。

只要是慢慢有的,顾青青也都有,去赶集的时候买俩小饼,回来就给青青一个吃。

慢慢也从来不哭闹,不觉得不公平,张老二东西从来没有她的份儿,这事儿大家都知道,可是慢慢也不去在意,张向东也不在意,只有马永红在意。

马永红做的也好,你无论怎么着,我该做的就做,回来了,跟张向东一起先拿着东西去看公公婆婆,没有说是拦着张向东不给送东西的。

“你们家里什么也没有,在这里过年。”

张老二看着儿子跟儿媳,高兴,不回来的时候,他也记挂不上,但是回来了,对着儿媳妇就好。

提前买来的菜,他不吭声,就去东屋里面见样的给包出来一些,想着回来了没有新鲜菜,带回去给慢慢妈做饭吃。

有黄瓜,他就给挑,挑好的直的给慢慢家里。

张老二家里的就在一边看不下去,跟着过去了,“你干什么?”

张老二也不吭声,找个袋子装进去,张老二家里的就不愿意,“你少着一点,少着一点儿,不然过年咱们来客人了吃什么,摆盘子都不够了。”

张老二就说,“够了,够了,多买的。”

他买的时候就想到了,多买了回来的,还要继续装进去,张老二家里的就夺过去了,“够了,够了。”

慢慢趴在东屋的门口上,都听到了,张老二这人,从来对着老婆很好的,慢慢奶奶结婚了就这里疼那里痒痒的,从不去地里面。

他都没说过什么,虽然有时候急脾气火气大,但是家里的事儿,都是慢慢奶奶做主的。

他就是干活赚钱的,其余的事儿也不管,张老二家里的都盘算好了,这黄瓜多贵啊,等着年后,她娘家的侄子都来了,到时候凉拌黄瓜多新鲜,因此不肯给张向东家里的。

她是真舍不得东西,不是假的。

觉得给张向东一家吃挺亏的,因为儿媳妇要吃,孙女也要吃,这就跟倒贴一样的。

因此她宁愿不给,我就是不给外人吃一口,就为了这个,就连儿子我也不给吃,生怕给浪费了。

作者有话要说:旧书完结,《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文,不虐,日常平淡家长里短风格,时代背景交相映辉。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猫神粉 20瓶;土财主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