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九零年头声声慢 > 第41章 亲家

第41章 亲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要走的时候, 张老二就在门口等着一直没进去, 喊着马永红拿着菜, 马永红就拿着了。

到了家里面,她屋子里面热, 就给收拾到东屋里面去, 不然菜一热就坏了。

“你到屋里面去,别跟着来, 冷。”

慢慢还是跟着,看着马永红给菜包起来, 放到一边去, “奶奶不给。”

“不给什么?”

“爷爷给菜, 奶奶不让。”

马永红就冷笑, “越是不给, 我越是要,凭什么不要。”

她算是想开了, 你指望着婆婆什么时候能想着你, 能给你点什么, 这辈子就没指望了。

你不给公公给了, 指不定心里面怎么心疼呢。

不去抠老人这点儿东西, 可是气不过, 这点儿东西是不多, 也不值当多少钱,她满可以不要自己去买,可是就是气不过, 公公给了就拿着,就为了让老太太心疼的。

马永红就牵着慢慢到屋子里去,守着火炉,里面放了碳进去,家里今年买了碳,想着就只有慢慢跟慢慢姥姥在家里,不能冷了,专门嘱咐买了碳烧。

去里屋抓了一把瓜子,看着慢慢一下一下的磕着,马永红觉得屋子里面暖融融的,伸着手在炉子上烤了烤,“慢慢,你还想吃什么?”

慢慢抬起头来,小姑娘胖嘟嘟的,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好看,但是白嫩嫩的,眼睛圆圆的跟个猫儿一般的,头发就是个锅盖头,不是很黑,嘴巴小小的嗑瓜子还不干净,伸手把嘴巴里面的壳儿拿出来,脆生生的说一句,“肉,要吃肉。”

“行,今年多吃肉,给你吃个够。”

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去公公婆婆那边过年,二叔也回来了,高兴的很,二叔在城里面餐厅里面工作,学厨师的,还没有结婚。

“跟人家谈的怎么样了?”

“挺好的。”

张向东当大哥的问了一句,又接着一句,“差不多了就结婚了,别拖着时间太长了。”

张向西脾气也好,他做餐厅工作的,人爱说爱笑,做事情也很仔细了,不然不能回家就买各种东西来,很记挂着家里的人。

心眼儿好得很,跟女朋友在谈着呢,女朋友是来饭店里面吃饭,然后两个人就认识了,算是自由恋爱,张向东跟张向西兄弟俩,长得都好看,帅气得很。

张向西格外的秀气一些,特别像是电影里面的香港明星,张老二是没什么意见的,孩子看的差不多就行了,在县城里面,他们也使不上什么劲儿。

张老二家里的也盼着老二结婚,“人家来看我,给了我戒指,还有耳环呢,商量了一下,年后就结婚,你到时候不在家里。”

张向东就点点头,“没事儿,到时候请假就回来了。”

大概是今年家里条件也都好了,生活水平也高了,肉是管够的,张向西以前是大小伙子,自己都跟个孩子一样的,没想到也快结婚了。

问慢慢,“给你找个二婶好不好?”

他自己不觉得什么,结婚很正常的事儿,倒是慢慢,自己害羞了,这孩子特别的内向,特别的害羞,听到结婚自己先捂着脸,不说话了。

二叔就说了,“你害什么羞啊?”

慢慢还是不说话,在白炽灯下面,一个劲儿的笑着,她还是喜欢站在床跟柜子的那一个夹缝那里站着,只要是大家活儿一起吃饭的时候,她早早的吃饱了,总是喜欢站在那里。

只露出来一个脑袋,看着一桌子的人吃饭,那柜子是张老二结婚的时候做的,颜色是黑黝黝的,下面放碗筷,上面桌面上放着针线盒子乱七八糟的东西。

慢慢觉得无聊,就总是找一个纸片,拿着剪刀在那里剪,也不会剪纸,也不知道剪什么样子,但是自己耐得住性子,好玩的紧。

马永红一直等到大家吃饱了,又去帮着收拾桌子,她从来不懒,只要是来这边吃饭,从来都是帮着收拾桌子刷碗的,不管张老二家里的如何,她该干的事儿都干了。

张老二家的去放碗筷,然后看着桌子上的碎纸,动了动嘴,“又在这里瞎剪什么,就知道糟践东西。”

慢慢就跟没听见一样的,真的,时间长了,她拿着张老二家里的话不当话儿了。

因为慢慢觉得她说的不对,她就给孩子造成了这么一个印象,说的话很多都是不对的,没有道理的,慢慢就给下了定义了,说话跟没说一样的。

张老二家里的也不能去夺剪刀,只看着她在那里剪,其实就是一张纸,她从张老二本子上撕下来的白纸,张老二因为赶四集,所以有记账的习惯。

舍不得买本子,他都是买了白纸回来,自己针线缝起来的,也舍不得买香烟吃,只是买了烟叶子回来,也用纸卷着抽烟。

马永红还没见过二叔的那个女朋友呢,问张向西,“年后不来家里拜年啊?”

张向东就笑了笑,“年前我去她家里送东西了,说是明天来呢,她家里的一起来吃顿饭。”

马永红挺高兴的,小叔子挺好的,“来了好好伺候,明天我来帮着做菜,跟人家好好处,人家不嫌弃咱们穷就行。”

一早她就起来了,去慢慢奶奶那边做菜了,一边摘菜,一边在院子里等着,张老二家里的拿着芹菜,在那里摘着说话,她其实没什么不愿意的。

“女孩长的行,就是矮点,不过,也不算是什么毛病。”

马永红就知道了,今天人家来,就是当正儿八经的亲家来走动的,就是打着要结婚主意的,而且早先来过一次了,人家来了,给张老二家里的带了个银戒指,还有一对银耳环。

没有看不起家里的意思,马永红就笑,“这就好,我看着也很好,人家不觉得家里穷,城里人嫁过来,还是个正式工。”

张老二家里的也笑,“就是这个理儿,来了我就替老二好好伺候一顿,婚就订下来了。”

慢慢穿着一身的新衣服,看着红彤彤的脸蛋,戴着护耳的帽子里面,只露着脸蛋跟苹果一样的,胖嘟嘟的。

张向东在那里打扫院子,收拾干净了好别让人笑话了。出去倒垃圾的时候,就看到下面来了一辆小汽车,他寻思着别是来了吧,就站在那里拎着桶等着。

果真是,他就放下来桶,“来了?进屋里面去。”

去帮着拿东西,人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体制内工作的职工,家里条件也很好了,张向东就很小心的招待人家,自己弟弟找个对象也不容易,年纪也不小了。

人家没认出来,后面吴小燕就看了一眼,心想这大概就是大哥了,说话很和气了,喊着张向东,“大哥回来了?”

“嗯,回来了。”

说话儿的功夫,院子里面的人就听到了,都出来接的,让着到屋子里面去。

慢慢跟着马永红倒水,看着陌生人她就很拘谨了,张向西就介绍,“这是小燕,这是叔叔跟婶子,来家里坐坐,走动走动也亲近。”

人家是很大诚意来的,对婚事也是很愿意的,不然不能给了戒指还有耳环,也不能年后这么快就来家里走动。

态度是拿出来了,张老二家里的也很热情了,她嘴巴其实也很会说了,“来了好,咱们也说说话,过年热闹热闹。”

吴晓燕就看着慢慢了,拿来的东西有水果,她是以后当二婶的,看着慢慢跟青青在,就拿出来给孩子分,“吃香蕉。”

去拿香蕉给慢慢一根,慢慢不说话,就一直看着她,然后再去看马永红。

马永红就笑着跟她说,“给你你就拿着,慢慢,你喊人啊。”

慢慢就拿过来香蕉,一下子红了脸,从小没跟别的孩子一起玩闹过,自己一个人惯了,也认生,养的小气了一些,特别的害羞。

顾青青也拿了过去,她也爱笑,喊了人。

然后就跟慢慢站到一起去了,俩人一起吃香蕉,慢慢扒拉开了,举着去给马永红吃,马永红忙着呢,也不好当着人的面吃,“你自己吃,吃完了再给你拿。”

慢慢就笑了,再跑回去,还是站在她的老位置,在柜子跟床的那个缝儿里,不占地方。

她比顾青青小,人也矮,身上的衣服倒是差不多,慢慢还是锅盖头,上面一朵花儿也没有。

青青就说了,“你看我的头发。”

慢慢就离着远一点的看,上面有四个花夹子,她觉得很好看,那时候小卖部里面,会卖一种蝴蝶夹子,是铁架子的蝴蝶,上面的蝴蝶是慢慢见过最好看的了。

蝴蝶的翅膀,是用彩色的小珠子穿起来的,小珠子还能在上面滑动着,别在头上的时候,头一动,蝴蝶也跟着动,

很有美感了,慢慢也很喜欢,一对儿蝴蝶夹子要两块五。顾青青的头上就有这么一对儿,慢慢吃了一小口香蕉,在嘴巴里面含着,“真好看。”

顾青青就笑了笑,下意识的去摸了摸,蝴蝶翅膀一动一动的,“是吧,我姥姥给我买的。”

慢慢就不说话了,低着头吃香蕉。

马永红给倒茶叶的时候才发现,这吴晓燕的脊柱不太好啊。

她没好意思多看,但是她的肩膀那里,确实是鼓出来一点儿的,趁着炒菜的功夫,她就问婆婆,“背上是怎么回事啊?”

张老二家里的也不知道,“第一次来的时候,我们也没看出来啊,我也是刚才起来的时候看见了。”

你说这眼神,她是真的没注意,第一次来家里的时候,看着都挺好的。

这事儿就一直憋着,也不能问了,等着吃饱饭了,张向西领着吴晓燕去村子里转一圈儿看看,还带着俩孩子。

家里一下子就清净了,马永红收拾桌子,然后擦干净桌子,摆上茶杯给大家喝茶。

就听着人家妈妈开口了,“还是不是先天的,是小时候,从床上掉下来摔了一下,才有了个包。”

说的很委婉了,当妈的,自己第一个孩子,下面的弟弟跟妹妹都结婚了,就只有吴晓燕没结婚,多少还是有些背上的事儿。

平时还真的是看不出来,但是你要是看到了,注意到了就看到,背上是有个罗圈的,她妈妈的话也是个场面话,因为这肯定不是摔一下就出来的,很有可能是天生的。

小时候也看了很多大夫,但是都没有用,这是骨头的事儿,好在平时不疼不痒的。

张向东人不错,很勤快也能干,也会照顾人,所以人家也愿意。

张向东在县城里面就是没有房子,也没有什么存款的,工作就是哥打工的,吴晓燕是有正式工作的,体制内的人。

话都说了,也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张向西自己也愿意,也不在乎这点儿毛病了,不影响生活,也不疼不痒的,而且不注意看还真的看不出来,不算是什么事儿。

吴晓燕爸爸很有排场的人,看起来就很体面,“孩子结婚了,要买房子,到时候我们给拿钱,以后要是生育有了孩子了,钱也不用你们操心,有了孩子上学什么的钱,我当姥爷的给拿着钱,孩子也跟着你们姓张。”

人家是为了女儿,家里就吴晓燕是体质内的工作,张向东赚的说白了就是辛苦钱,人家很痛快了,说了不要你房子什么也不要,就是图了你这个人了。

而且以后更长远的事儿,就是俩人有了孩子经济紧张了,那也不要你当爷爷奶奶的补贴,人家当姥姥姥爷的都给托底,孩子上学的钱,上大学的钱,包括以后结婚的钱,都不用操心。

人家也不要什么彩礼,什么金银首饰,就是为了让两口子好的。

这话儿出来了,就是张老二家里的也觉得痛快,人家是真的什么都给做到了,觉得庄户人家不容易,也不要你们什么。

“话儿是这么说,到我们,该做的事儿还得做。”

张老二端起来一杯茶,始终没有喝下去,一般农村里面的,儿子多的要结婚是真的愁人,父母干一辈子,然后就是为了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的。

一个儿子的还好,就在老房子里面住着,或者盖新房子。

儿子要是三四个的,那真的是吃不消了,光是盖房子就借不少钱,前半辈子给儿子攒钱娶媳妇,后半辈子就去还饥荒,打发当初盖房子的借来的钱。

张老二就俩儿子,张向东是老大,早早的盖了房子娶了媳妇,而且分家的时候,没有给张向东分饥荒。

不然新结婚的分家,不厚道的公公婆婆还要给分千儿八百的饥荒给儿子儿媳妇呢。

到了张向西这里,家里也美那么本事了,分家的时候就说了,两口子的老房子以后给张向西,张向西一直在城里,也不回来住,到时候就给儿子盖房子的钱折成现金。

现在好了,张向西老丈人家里底儿实,也不要房子,也不要老两口的钱,人家吴晓燕爸爸还没说完呢,“亲家,说句实诚的话儿,我们这辈子不指望女婿多么大出息,你们呢,以后养老,是向西一个人的事儿,你们儿子要是能赚钱,你们就享福,要是不能赚钱,晓燕不管。”

事儿结婚前都说的明明白白的,省的以后闹矛盾,双方家长都说开了。

人家吴晓燕家里做的不错了,人家不指望张向西养家,以后只要老两口在,就给吴晓燕托底儿的,帮着她养家养孩子,不让女儿吃苦。

张向西赚来的钱,人家不要,也不要他养家,人家吴晓燕家里都想得开,就是图你这个人,图你跟闺女好好过日子的。

但是张向西这边父母的养老什么的,张向西可以管,但是吴晓燕那边是不出钱的。

你要是能赚钱,有本事,你给你父母多少钱养老,多少钱孝顺,他们都不管,你要是穷了,赚不来钱,也不要问吴晓燕要钱。

但是以后有了孙子,还是姓张,孙子还是你亲孙子。

人家做的真的是厚道,吴晓燕自己也没意见,张向西自己也想的很开,这又不是倒插门。

张老二一家都听着,最后都商量好了,事儿都订下来了,张向西能找个这样的对象,已经很好了,农村穷小子一个,什么也没有。

而且是两个人自己看对眼了,去饭店吃饭认识的,虽然一个是吃饭的,一个是端盘子的,但是也是有缘分,也说得上话儿来。

那时候的人结婚,没那么多讲究,因为基本上结婚就是一穷二白的,正式工找个临时工,体制内找个干体力活儿都有。

这要是二十年以后,大概这婚事就不成了。拥有的越多,有时候人的偏见也就越多。

等着人走了,张老二家里也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她们身上负担少了很多,以后不用给儿子出钱结婚,不用去盖房子。

张向东结婚分家的时候,给张向西没盖房子,是折现的,等着他结婚的时候给他。

说实话张向西吃点亏,因为他小那么多,等着他结婚的时候,钱还是那些钱,但是物价涨了,盖不起来一套房子了,少不了他自己得找补点。

张老二家里的也高兴,跟马永红话也多了,“人家很好,没什么看不起咱们的,以后也不用管孩子上学,也不要去带孩子,也给咱们家全了脸面。”

马永红给打扫干净了地面,想着这婚事,觉得也般配,人家关键问题,一是一,二是二都说了,你儿子还是你儿子,人家就是为了女儿好的,帮衬着女儿。就是她这么一个外人,也说不出不好来,做事情很周全了。

作者有话要说:事事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羇旅远客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