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 第71章 第 71 章 (5)

第71章 第 71 章 (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胜于蓝’?”

……反应过来亲阿玛话中“期待”的小阿哥们直接呆滞。

一头稀稀疏疏的小呆毛配上这个傻乎乎的表情,长辈们都哈哈哈笑。

豫亲王一边笑一边给他们打气,“人都说‘子类父’,我们的小阿哥将来肯定有皇上的身高。”

皇上理所当然地点头,他的儿子们肯定都随他长。

小阿哥们……不约而同地翻个身背对众人,实在克制不住自己的表情,和他们的堂叔叔一样满脸的“生无可恋”。

额涅比一般的女子高,额涅穿着三、四寸高的花盆底和阿玛身高相当,恰好矮那么一点点;额涅穿着二寸高的“高跟鞋”被阿玛抱着一起转圈圈儿更是和谐无比。他们将来能有额涅的身高就是谢天谢地。

这万一要是和上辈子一样的身高?现在叔叔们的“憋屈”就是他们的未来,更甚。

“皇上这般高大挺拔,小阿哥们……可惜……。”

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朝野上下的人会有的感叹。

因为身高的打击,小阿哥们一直到众人散去,还是情绪不高,想哭。

亲阿玛瞧着他们可怜巴巴的小样儿,伸手戳戳他们的胖脸蛋儿,虽然他和媳妇儿都长得高,可是他也担心爱新觉罗家的矮个子基因太过强大。

“虽然还没断奶,可以在晚上喝一点点牛奶。断奶以后就天天喝牛奶和酸奶,饮食方面让太医院研究,乖乖地配合,知道不?”

小阿哥们吸吸鼻子一起表示自己乖乖。

只要能长高。

“不要担心。”皇后娘娘觉得儿子们随皇上长的几率更高,“阿玛和额涅都高,你们折中一下,最低也在五尺五。”

五尺五?五尺五也是梦想中的身高啊啊啊。小阿哥们幻想着身高五尺五的自己,爬到阿玛和额涅的怀里不动弹。

太委屈了有没有。

亲阿玛拍拍他们的背笑着没有说话;亲额涅心疼,哄他们开心,“刚刚你们祖母和奶奶们都提议给你们找猎犬、苍鹰、骏马……养着,还有小猫儿,喜欢吗?”

没有动静。

亲阿玛、亲额涅对视一眼,亲额涅继续说道:“就是和你们玩的木头小狗一样的小动物,胖宝喜欢的木头小狗狗,小猫儿就是你们姑姑们养的小宠物。”

一、二,刚刚只是因为太过惊喜才没有动静的小阿哥们齐齐抬头。

“要--额涅--。”三重奏的小奶音,三双闪闪发亮的大眼睛。

亲阿玛无声地笑,既然小宝宝们喜欢,那就养吧。

亲额涅瞧着他们对着皇上和她的眼睛长的三双眼睛,笑容温柔,“好。过两天去猎苑先去选一只猎犬。”

猎犬是猎人的好帮手,是行走在茫茫雪源上的猎人最忠实的伙伴。皇后娘娘想起自己曾经的三条猎犬,膘肥体壮,身姿矫捷,一跃而起就是一只野兔,笑容开怀,“虽然现在有猎==枪打猎更方便,可是一般的小猎物用猎==枪非常浪费,猎犬直接扑杀就好。”

小阿哥们重重点着小脑袋。

威风八面、气势凌人的猎犬幺。

三阿哥脸上的笑容比天上的太阳还灿烂,“阿玛--要--狗狗--猫猫--。”

亲阿玛笑着应下,“想要小猫儿也行。每个人的小伙伴自己养好,不许半途而废,不许欺负它们,要当它们是你们的第一个小玩伴友好对待,明白?”

作者有话要说: 二寸,大约六厘米。五尺五,一米八。历史上的清朝皇帝,好像都没有一米七以上的?

上一节提到鳕鱼,备注一下吼,鳕鱼好吃不好买。好像马伊琍曾经发微博说她女儿吃超市买的鳕鱼腹泻。应该是和鳕鱼非常相似的油鱼。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绯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91 章

宠物是孩子们小秘密的接收者和分享对象, 看似弱小或强大的小动物给孩子们带来的温暖和安慰, 对他们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是忙碌的父母无法替代的。

小顺治想着他上辈子家里的宠物,内心依然是怀念。

宠物会毫无保留地给予孩子们所需的关注, 使他们获得自信;孩子们在长辈们的督促和监督下用他们孩子气的耐心和责任心坚持照顾自己的小宠物, 对于他们自己的未来性格非常有帮助, 更具有同情心。

他对于给孩子们养宠物的事儿很支持, 可是他要坚决杜绝小宝宝们任何虐待小动物,或者不负责任地养了几天就扔的行为。

明白皇上话中之意的皇后娘娘也是赞同。

“狗狗、猫儿、和马匹都一样, 会陪着你们长大, 会是你们最忠诚的小伙伴,要有闲心、恒心,慢慢地相处。”

大阿哥和二阿哥虽然听得明白,却因为阿玛和额涅郑重的态度而疑惑不解;三阿哥听明白阿玛和额涅话里的意思,知道阿玛和额涅也喜欢小动物, 欢欢喜喜地答应一声。

“阿玛--额涅--。”

三阿哥高兴地在阿玛的怀里扑腾, 转头对着还没反应过来的大哥、二哥,“啊啊”两声。

小眼神儿特别严肃--大哥和二哥肯定不是爱猫的人, 但是不许欺负我的猫猫。若是两个哥哥和那个讨人厌的“老九”一样把自己猫儿的毛毛给剃了, 他就把两个哥哥变成光头。

感受到亲弟弟的“威胁”, 大哥和二哥……小无奈, 猫猫还没影子,三弟就对着大哥和二哥“啊啊”。

大阿哥本着宠爱弟弟的想法纵容地“啊”一声,表达答应。

二阿哥瞧着弟弟那副为了他的猫儿和狗儿变成小斗士“六亲不认”的模样, 莫名想起了自己上辈子的“老四”。老四因为老九剃了他心爱的猫儿的毛毛,直接烧了老九的辫子,被他训了一顿还特不服气地又去欺负了一回老九……

心里小小复杂的二阿哥不想因为这个小事儿惹弟弟不愉快。他敢打赌,他要是和老九一样欺负弟弟的猫儿,就凭弟弟对着姑姑们的猫儿喜欢的样子,绝对不会轻饶了他,而亲阿玛也一定不会训弟弟,反而会训他……。

“想明白”了三位小阿哥互看一眼做了统一想法,然后一起对着亲阿玛做保证。

亲阿玛对他们的回应非常满意,挨个亲一口,掏出怀表看看时间,三点十分,“困不困?”

“困。”

小阿哥们一听亲阿玛的问话,好像被点亮了困乏的那个点,顿时想要打盹儿。

本来这个时间是不困的,可是这顿午膳太丰盛,人也多,再加上之后因为“身高”的那些事儿耗费精力,确实是没有平时的好精神头。

皇后娘娘发现他们的眼睛有睁不开的趋势,想让他们睡一会儿又怕这个时候睡了晚上睡不着,随即笑着问了一句,“和你们阿玛去批复折子,还是和额涅去检查拍卖物品?”

皇后娘娘今天休息在家,不光是参加宴会,最重要的是把拍卖会的事儿敲定。想要睡觉的小阿哥们犹豫着看看阿玛、看看额涅,发现没有睡觉的可能性,一起琢磨开来。

和亲阿玛批复折子可以看到一些信息,还能玩拼图积木各种玩具。和额涅去挑选出好拍卖的,价格高的,实际传承价值不大的物事去拍卖?

“阿玛--折子--。”

亲额涅对他们的“选择”笑了笑,轻轻地捏捏他们的胖脸蛋儿,让宫人抱着他们去乾清宫。

父子四个目送着媳妇儿/亲额涅的背影,一起露出一个放松的笑容。

宫务和家务总是繁琐,比政务还繁琐、吓人。自觉有个好媳妇儿/好额涅非常幸福的父子来到乾清宫偏殿,立马被里面的热气包围。

皇上自己脱了鞋子和外套,换了一身轻便的衣服做到御案后面开始忙乎。小阿哥们被宫人脱了自己厚厚的皮袍子,皮帽子,小皮靴……又被抱着去解决了“人生大事”,立马感觉自己身上轻了好几斤。

在用宴席的时候亲阿玛怕热气把鱼脍的味道变化,没有在宴会大殿烧暖炕,他们被宫人裹成了一个红通通的大圆球,就露了一张脸在外面,走路都迈不动步。

三阿哥欢快地在毯子上滚了一圈儿,精神焕发,就见他挥舞着胖胳膊拍拍大哥和二哥,“大哥--二哥--啊啊?”

玩拼图还是积木?

大阿哥毫不犹豫,“图图。”

二阿哥跟着,“图图。”

大清国最新的疆域图他们刚刚会拼,亲阿玛又拿了一副全球地图,七大洲四大洋,这是他们的最新爱好。

三位小阿哥撅着小屁股坐起来玩拼图,时不时高兴地“啊”一声,胖脸上的表情瞧着是似模似样的认真,和他们阿玛看折子的神情一模一样。

温暖如春的偏殿里一时间静悄悄,皇上翻动折子写字的声音,或者小阿哥们偶尔喊一声,小嗓门嫩嫩的。

几瓶梅花插花,几盆菊花自在地开放;宫人们悉心地照顾着小阿哥们,动作轻的几不可闻;吴良辅帮忙皇上收拾折子,也是轻手轻脚保证不打扰皇上的思考。

御案上需要批复的折子一本本地减少。

皇上批折子处理政务的风范,还有着他上辈子作为现代人处理事务的风格,快速利索,以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非常的简单明了,批复语言对比当下的文风也是简洁直白。

汤斌,原本历史上有名的理学家,清官,还是康熙朝太子胤礽的老师,在这里因为被皇上发现他的名字,对吏部多说了一句话,把他们那一伙儿进士全部下放,果然是一位很好的地方官。

皇上心里对自己的“知人善任”生出小小的欢喜,这类克己奉公的真正“理学家传人”,在地方上发挥的作用比在朝堂上高。

皇上对汤斌的地方官生涯很有期待,对他这次派去欧洲的几位理学“老夫子”也很期待。

细细地看了一遍汤斌的折子,大体意思,县内百姓因着皇上的新政策还没到春耕就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有几位农户到衙门领赏钱,都对种地很有钻研。

汤斌把种地的技巧在县里公开宣传,也写了具体的章程在折子后面,包括工匠们发明的一个家具新款式,制作新方法。

小顺治简单地回了一个鼓励认可性的批复,把折子里附带的章程拿出来放到旁边的一堆,待会儿一起看。

徐乾学,原本历史上有名的昆山三徐的大哥,明末清初江南老百姓有名的那句谚语,“带叶黄瓜李,不如一个大荸荠”中,将戴、叶、黄、顾、李江南五个世家望族的风头改过去的新贵徐家的大家长。

大学者顾炎武先生的外甥,康熙年间的有名的权臣、弄臣、贪官、有名的徐乾学案本人。

买卖考生名额,诈骗勒索;炙诈婪赃,逼死父命;品行恶劣,仗势妄为,鱼肉乡里,地方百姓苦不堪言;放纵子侄、姻亲、家人等招摇纳贿,争利害民……。

历史上徐乾学案事发后,受到理学家“外王内圣”影响的康熙皇帝以“仁”治国,对重臣尤其宽仁,再加上康熙皇帝当时对满人权臣明珠不满顾忌满汉势力平衡,顾忌徐乾学一家在汉人士族之间的影响力,顾念他是顾炎武的外甥,始终没有对徐乾学一案下一个定论。

因为始终没有定论,徐乾学案就成了历史上的有名的案例,“人治”和“法治”的古代学术讨论每次都提到他的名字,小顺治上辈子对此也有所了解。

顺治十一年进太学,顺治十四年中探花。科举改革让徐乾学提前中了探花,成了当朝天子--他本人的门生。

小顺治想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徐家“传是楼”,“教子有遗经,诗书易春秋礼记;传家无别业,解会状榜眼探花”,想着他点徐乾学为探花的那份考卷,文风文雅清新。

徐乾学本人……人品不论,学问上是有才的。他在心里小小的感叹一声,没有儿子的顾炎武先生在他的几位外甥身上花费了很多心血,徐乾学能带领徐家在清初兴起,一大半的原因是顾炎武先生留下的各方恩泽余惠。

想到顾炎武先生……他抬手按按眉心。

听说顾炎武先生在大书法家兼“妇科名医”傅山先生的帮忙下纳了一房妾室,不知道自己的小蝴蝶翅膀能不能扇到他,让他有个儿子继承家业学业。

想到儿子,他抬头看看自己的儿子们,嗯,乖巧可爱。

乖巧可爱的小阿哥们发现亲阿玛的目光,迎着亲阿玛的笑容,眼睛发亮,坐起小胖身子一起喊了一嗓子,“半时啊--阿玛。”

阿玛批复折子半个多时辰,休息时间到了。

儿子们如此关心,亲阿玛的笑容更大更暖。

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喝了杯白水,用了一杯清茶,给自己和儿子们穿上厚衣服来到外头乾清宫的园子里,抬头看看天空,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欣赏欣赏盛开的梅花、菊花,养养眼睛……。

“今年这株老梅开的花,比去年好。”皇上对着娇俏粉嫩的梅花夸奖了一句。

“老梅--。”

对乾清宫的这株老梅都有着回忆的三位小阿哥一起伸着小鼻子嗅嗅梅花的香气,大阿哥跟着学了一句,想起自己的曾经已经可以做到心境平和。

二阿哥伸着小胖手指着偏殿,“梅花--插花。”

亲阿玛听得明白,二阿哥觉得殿里的插花经过艺术叠加更好看,更有韵味。

“梅花啊--阿玛。”三阿哥拍拍自己红通通、圆滚滚的“灯笼服”,想要亲阿玛给他画一幅梅花的画儿。

亲阿玛乐呵,“批复完折子,给你们画画儿。”

三位小阿哥一起扑向亲阿玛,两个抱大腿一个最小的小么儿理直气壮地伸着胳膊求抱抱。

被儿子们团团围住的亲阿玛开心地把三阿哥抱在怀里,蹲下身来挨个亲亲小额头,引得小阿哥们更是高兴地闹腾。

一刻时的休息时间很快过去,小阿哥们继续玩他们的拼图,皇上继续批复他的折子。

徐乾学和徐家兄弟,姑且留待观察。皇上心情大好、理智清晰,理清对这些“历史名人”的思路,认真、客观地看他折子。

“……地丁合一,取消人头税,老百姓负担大大减轻,恐大清人丁增长过快……”

皇上失笑,这就是历史上的康熙皇帝为何会因为顾炎武先生对徐乾学另眼相看,保护有加的一个原因吧。

顾炎武先生的《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着作,伴随着他的游学天下流传天下,朝野倾慕之。

顾炎武先生作为徐氏三兄弟的舅舅,自己没有儿子,不光给予外甥们经济上的资助,对他们的学业功课也悉心指点,包括他的许多治理国家的观点,廉耻的观点、养廉的观点、振兴经济的观点……。

这些观点经过他的外甥们的传播,对康熙皇帝潜移默化,进而作用于时局,施惠于百姓。

康熙皇帝知道顾炎武先生的养母在大清入关那年自尽身亡,顾炎武先生再顾念天下百姓也不会出仕。

顾念着顾炎武先生在汉家文人圈子里的名望等等原因,把他的外甥提上来;又顾念着他的外甥把顾炎武先生的治国观点传播,于国于民有功,对他的外甥厚爱有加……。

这就是历史上明末清初时期“错综复杂”的华夏社会的一角。时也运也命也,造化弄人。

皇帝陛下把这些“感慨”甩出脑袋,打开旁边那堆关于这个新政策的实施对大清国农业、工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

华夏历史上的人口,虽然因为“人头税”带来的隐瞒人口问题,但总体上人口数千年缓慢的观点是对的。

到了明朝有了明显增长,达到近两亿。随后的明末清初战乱灾荒等等,人口急剧减少,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人口恢复到1.5亿,乾隆时期人口的增长速度刷新此前历朝历代的纪录。

作者有话要说: 天气变冷,小天使们注意保暖。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绯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92 章

乾隆末期超过了明朝人口的最高峰突破2亿大关, 近代晚清时期尽管战乱频繁,灾荒瘟疫不断, 却大体上始终维持着四亿人口的规模。可以说清朝用两百多年时间实现了此前历朝历代在几千年时间中都没能实现的人口增长。

奖励垦荒、减免捐税, 开垦荒地、移民边区, 推广新作物以提高农业生产量;国家安定贸易提升, 经济农业大发展。

吸取明亡教训,王公朝臣不能大规模侵占田产, 取消藩王世袭,抑制土地兼并, 重视各地方赈灾事宜,减轻底层赋税,比如康熙皇帝的“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 比如雍正皇帝推行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

还有北方边界大规模北移, 百姓生活安定。明朝时期作为边疆的陕西、山西、甘肃、河北一带在清朝成为了真正的内地, 不会再有蒙古人冬天打草谷,更不会有什么东北渔猎部落一口气从东北杀到济南大肆劫掠, 最后还弄个“诸官免送”的牌子。

更不会有游牧民族劫掠过后,跟在后面的汉家军人“借”人头领军功的事情发生……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 没有兵灾就是最大的安定。

皇帝陛下想到这里又是忍不住感叹。不论其他,清朝对边疆领土的控制力度超过了此前的历代王朝;华夏国是在清朝时期实现了真正的国土统一,华夏各民族是在清朝时期有了明确的融合迹象,满蒙一家, 满汉一家,各民族一家。

现在,历史上清朝在百年内施行的政策,诸如防止宗室及其亲眷权贵们的人口在历朝历代指数般增长,无节制的大量侵占土地的事儿,已经定下来不会再有;大清国的边境也已经扩展到蒙疆藏地区,边塞还有小规模战事内地也相对平和。

战乱少,百姓就可以有更多时间安心生产。朝廷奖励垦荒、移民边区、推广新作物、类似“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等等事宜都已经做完,比原本历史上要快,要稳,更全面,改革力度更大更深入。

没有了清初圈地战争的破坏,没有了汉家人口出海大逃亡,还有他一直以来对农、工、商阶层的维护,港口贸易带来的需求刺激……。

大清国的疆域已经非常、非常的大,翻倍的大,但是大清国的人口也会呈现出比原来历史上的“指数般增长”更快速的增长。?

皇帝陛下联想到后世华夏国的十四亿人口,心里发怵,眼睛发直。

徐乾学折子里提到的“小娃娃的人口一下子猛增学院和老师数量跟不上”等等问题倒是小事儿,这般猛增下去,几亿人口吃什么?

有了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辣椒、南瓜、番茄等近三十多种作物的引进,在贫瘠土地上也可以种植或者高产……。可是不管大清国的农业技艺怎么研究,百年之内想把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研究出来,是不大可能的。

肩膀上的压力非常之大。他自己安慰自己一会儿,拿起地图仔细地瞅。目前大清产粮食最好的地方在江南、东北、山东河南,以及新兴的福建、湖广地区。

再朝南,小琉球可以发展农业和晒盐业,云南省、交趾省、南掌省是黑茶、红茶、普洱……的产地,多山,贫困,那边出产的翡翠现在大清人也不大认可,价值不高。

他的手指在大清疆内的澜沧江和中南半岛的湄公河上划过,脸上的表情从思考、欢喜,到肃穆、凝重。

一条大河从北向南,穿越六国,汇入海洋深处,滋养着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民。那是中南半岛的产粮基地,后世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是他曾经背包徒步的足迹。

他记得在悠悠历史岁月中颓败着的中南半岛,记得对这条河流的四季不同的崇敬之情,记得当年美军投到老挝的炸弹还有一亿多枚没有清理出来,记得当地人虔诚信佛笑容是纯粹的善意平和带着羞怯,记得他们可以把给花儿浇个水视为他们一天唯一重要的活动……。

中南半岛的背包客以欧美人最多,他们说那里最“原始”,最有“东方风情”……,他们选择性遗忘了自己的先人在那里做过什么,留下什么……,就好像华夏国的北京和南京一样。

全部身心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偏殿里一时间静的落针可闻。小阿哥们一个个停下手里的事儿,看着亲阿玛的沉思不语的样子,知道他是遇到了难题。

大阿哥纳闷,还有比国库、私库没有银子更大的难题?

二阿哥也想不出来亲阿玛现在还需要为什么烦恼。

三阿哥睁大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眼里满满的都是好奇。

或许是感受到小阿哥们的注视,皇帝陛下的思绪慢慢地回到现实,眼睛也慢慢地有了焦距。

他抬头看了看小鸭子挂钟上的时间,把御案上散铺的地图、章程、折子收拾好,站起身来伸伸腰。

到里间的更衣间转了一圈,简单的洗漱后他的心情稍稍放松,等到他把胖嘟嘟的儿子们抱在怀里的时候,所有的思绪都被一种血脉相连的温暖包围。

这个时空的华夏大地,北京和南京,不会再经历那般惨痛无法忘记的苦难;华夏小娃娃脸上,不会再有百年国难中那种被战争肆无忌惮的□□,唯有一副毫无防备,天真无辜的让人忍不住想要落泪的表情。

“阿玛--阿玛--阿玛啊--”

小阿哥们感受到亲阿玛的低落,焦急地试图唤醒不大对劲儿的阿玛,嫩嫩的小奶音此起彼伏。

“阿玛刚刚想到一些事儿,心情不大好。”皇帝陛下对着儿子们实话实说,“不过现在好多了。”

他的脸上露出一个笑儿,笑容里透着一丝丝释然和坚定,“阿玛抱着乖乖的小阿哥们,感觉浑身都是力量。”

“力大无穷的那一种……”

小阿哥们瞧着亲阿玛夸张、逗乐的表情,发呆。阿玛刚刚的眼神,好像是一个要为了家人披荆斩棘的父亲。

不是幻听。

“阿玛--阿玛--”心里头一股股暖流流淌的小阿哥们扑进阿玛的怀里,三阿哥的声音里带着激动和兴奋,“阿玛--打坏坏啊,胖宝--和阿玛一起--。”

亲阿玛亲亲他的胖脸蛋儿,笑着答应,“胖宝长大后和阿玛一起,现在我们去画画儿?要不要先吃顿奶?”

“团宝吃奶--阿玛--。”

大阿哥告诉亲阿玛,他们刚刚已经吃过晚上的这顿奶。二阿哥跟着说了一句,“嬷嬷喂--圆宝--。”

皇帝陛下又亲亲大儿子和二儿子,他刚刚心情乱起来没注意到小宝宝们的动静,小宝宝的乖巧懂事让他心疼和愧疚。

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声音亲近温柔,“你们额涅估计忙完了,我们穿衣服去画画儿,把你们额涅也画上。”

“额涅--额涅--”小阿哥们瞬间高兴起来,都画上,一家人一起。

父子四个高高兴兴地开始准备画画儿。一个傍晚,皇帝陛下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画了一幅落日下的全家福。

画面里的远山近水、田野人家悄然存在,画面里的一家人笑容开心开怀,眼里的光芒璀璨生辉。

皇后娘娘一眼就发现了画里的不同之处,画中那沉甸甸的幸福感直直地扑进看画人的心里。

傍晚时分的大清国安宁祥和,到处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傍晚时分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带上了昏黄的希望。

小阿哥们对着画里的自己羞耻地捂脸,太可爱了嗷嗷嗷。

皇上因为儿子们的反应乐呵,“接下来阿玛和额涅要用晚食,还有其他事儿,宝宝们跟着祖母念书,好不好?”

宝宝们瞬间放下自己的小胖手,三双大眼睛看看阿玛,又看看额涅,亮闪闪、亮晶晶--阿玛和额涅晚食后要做什么幺?

亲阿玛笑容神秘,拒绝回答。亲额涅笑容大方,笑而不语。

意识到“不对劲儿”的宝宝们一起开口,“枪枪--车车--”

他们被当成“小包袱”送给太后娘娘,心灵受到了伤害,需要枪枪和车车的安慰。小宝宝们自觉提要求的胆气十足,奈何他们的亲阿玛对他们的“趁机要挟”完全不予理会,把他们送到慈宁宫给太后娘娘看着,自己领着媳妇儿回坤宁宫。

三位小阿哥望着阿玛、额涅潇洒离开的背影,收起“委屈” 的小表情一起看向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肯定知道。

大阿哥安静地等着“祖母”解说。

喊祖母喊得最顺溜的二阿哥直接开口,“祖母--阿玛--。”

皮实的三阿哥伸出小胖手握住“祖母”的大拇指晃了晃,“阿玛--额涅--。”

太后娘娘慈爱地看着他们的举动,笑哈哈,“等你们大了就知道了。”

…………

小阿哥们扭过小身子,表示不想和祖母玩耍。

作者有话要说: 老挝,美国曾经在老挝投下2亿多弹,那是一个被炸烂了,现在还会随时爆炸的国家。

福建等南方,在以前的朝代,应该是很苦的。一直到番薯等作物引进过来,清朝时期农业大开发。

缅甸北部的玉石产地克钦邦省,在古代是属于中国的哈,也就是大理国那一带,后来古代的云南省。

南掌国,老挝。暹罗,泰国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aa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93 章

亲祖母还是笑哈哈。

三个红灯笼一样喜庆胖乎的小阿哥, 长相也是胖嘟嘟的相似,一起做一个动作别提有多么喜人。

慈宁宫里的人,苏茉儿姑姑她们,一起捂着嘴笑。

小阿哥们……一起趴到毯子上。

太后娘娘瞧着趴下的“红灯笼”忍住笑, 和宫人一起给他们把外袍和鞋子脱下来, “认真”做保证,“我们来念书, 祖母不笑我们小阿哥。”

小阿哥们一动不动。大人都是喜欢哄骗“小孩子们”。

太后娘娘因着乖孙孙“傻乎乎的可爱”小模样直接喷笑出来, 哈哈笑着接过苏茉儿递过来的书本本,做到软椅子上“大声”念书。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住着三个美貌的仙子,她们玩够了那天上的宫殿和彩云,没有地方可玩, 想找个地方玩一玩。

到什么地方去呢?

她们早就听说人间的长白山上有个天池, 池水像镜子一样清澈透明, 池周围飞禽走兽, 树木花草样样都有……。”

三位小阿哥小耳朵动了动,翻过小身子做到祖母前面的毯子上,安静地听祖母念长白山的传说故事。

亲祖母偷偷瞄了他们一眼, 小阿哥们乖巧聪慧,认真听书的样子, 让她突然心生感动。皇帝小的时候跟着苏茉儿学说话开蒙,也是这个模样儿?

她又想起皇帝小时候被她们叮嘱着必须谨小慎微的委屈,心里头酸酸麻麻的难过。

眨一下眼睛把情绪收敛回去, 太后娘娘脸上的笑容是暖融融的欣慰和感怀。

“长白山……山之东,有布库里山,山下有池,人们称呼其布尔湖里,小天池……”

太后娘娘的声音带着点沙哑低沉,是讲古之人惯有的沧桑语气;小阿哥们的大眼睛里露出笑意,他们对“满洲始祖”的故事听过很多版本,十五爷爷前些日子也讲过类似的传说。

太后娘娘不知道小阿哥们的想法,认为小阿哥们天天听经书典故听多了,应该会喜欢这些“乌==尔奔”。

“……三仙女佛库伦是一个脾气倔,有胆量的女射手,她从果勒珊延阿林厄真--白山老祖那里知道天狼星逼婚,想让她当助手制造人间战祸,宁可不回天宫,也不和其成亲……

……吞下神鹊衔来的朱果怀有神子,佛库伦在两位姐姐的帮助下,于寒冷的冬天生下儿子布库里雍顺……布库里雍顺长大,是一位乐观勇敢、诚实正直、孝顺睿智……的好儿郎……”

“神子啊--。”小阿哥们听完了故事一起喊出来,小嘴巴张着乐呵。

太后娘娘也开心地笑,“神子布库里雍顺带着母亲的弓箭,除掉邪恶的天狼星,统一酣战中的三大部落,成为满洲人的始祖……三姐是鹅的形象,满洲人称呼母亲的第一个音为‘额’。”

“额涅--。”小阿哥们欢喜地唤了一声,

“祖母的小阿哥们就是聪明。”太后娘娘语气期待,“等将来小阿哥们长大,去美丽的长白山打猎,寻找躲藏在幽静的岳桦林中的小天池,看看始祖的诞生地。”

小天池?大阿哥仅有的印象是那一汪碧绿,纯净清透、澄澈无比;二阿哥仅有的印象是小天池杯子一样的形状;三阿哥?上辈子“宅人”三阿哥没有任何印象,脑袋里只有书本上只言片语的描述。

太后娘娘发现他们的懵懂,乐呵,“祖母的乖孙孙,将来肯定都是大清的巴图鲁。科尔沁的大草原、喀尔喀的大汗山,等你们长大了,一起去看看,大清国现在大的啊,这边还是白天,那边已经天黑,哎哟,一年也走不到头。”

“天黑--”

现在米兰已经是天黑?小阿哥们对着祖母重复了一句,胖脸上的小表情骄傲又自豪,三阿哥直接喊道:“阿玛--额涅--。”

亲祖母笑容大大地开怀,“是你们阿玛和额涅……小鸟挂钟唱歌,我们去洗漱准备用晚食。用完晚食,祖母和你们讲苍狼和白鹿的故事。”

“谢谢祖母。”

小阿哥们一起对着亲祖母感谢,一副我们“乖乖”的小模样,把进来送膳食的宫人们都给逗乐。

太后娘娘对着乖孙孙的时候脸上的笑容止不住,亲自领着他们去暖阁洗漱。

酉时四刻,太阳落山,鸡犬归巢,忙碌了一天的大清国人,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边境或者是中午或者是已经天黑,大部分的地方都开始准备用晚食。

南方的汤县令因为餐桌上多出来的一只“送礼鸡”生气,责备妻子不应该收乡民们的东西。

从汤县令手里得到种地技艺奖赏的一家人,正在炖家里的另外一只不下蛋的老母鸡。

京城里头,南城区的一户小院子里头,徐乾学徐翰林拒绝同样单身在京的同僚们的吃酒邀请,独自用着白菜豆腐汤泡面饼配着辣椒炒鸡蛋。

厨娘的手艺很好,一菜一汤都卖相极佳,香气扑鼻,奈何徐翰林食不知味。

自从他上了折子后心里一直惴惴不安,不知道皇上看了折子后是什么态度,会不会注意到他。若是此路不通,还要想其他办法。

被舅父批评功名利禄之心太重的徐翰林狠狠地咬了一口面饼,怎么也不甘心。

酉时五刻,太后娘娘和小阿哥们都换好常服做到膳桌上,等到太后娘娘的膳食摆好,苏茉儿姑姑领着宫人端着小阿哥们的辅食进来。

太后娘娘信佛吃素,晚食上怕不好消化,常见的满洲油炸面食也没有。萝卜豆腐汤、炒青菜、清炒土豆丝……和普通百姓家的饭菜差不多,精心烹制的有两样。

素酥肉,用的全素的食材,裹上汤碟入口时的口感与荤酥肉无异,有嚼劲,油荤味儿够,入嘴带着汁水,烫口美滋滋,囫囵吞下,一路烫到心尖儿。

煮南瓜,用的农司部最新改良出来的新品种南瓜,甜度比一般南瓜高点,比伊犁河谷的南瓜低点,正好给小娃娃和老人食用。久煮后的口感自带绵软,一抿即化,清新的甜味在嘴巴回味悠长,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搭配着酸甜苦辣各色小蘸碟。

小阿哥们的晚食更简单。青菜叶切碎清炒;萝卜豆腐汤一小碗,清清白白的汤水配上细碎的小葱花,卖相美观;虾仁切丁清炒,鲜滑软嫩;苹果、猕猴桃等冬天的新鲜果物切细丁,香甜新鲜。

颜色鲜艳,瞧着就有食欲的“四小碗”,咳咳,给他们专门配的小碗也是玲珑小巧,鲜艳可爱。

再配上一小碗南瓜软米饭,齐活。三位小阿哥闻着食物和果物的香气,胖脸上露出和他们阿玛用膳时候的神情,让人一见就感觉到暖入人心的笑儿。

祖孙四个一起安静用晚食,太后娘娘感觉自己今晚上的饭菜特别香。

苏茉儿姑姑和其他两位宫人小心地喂小阿哥们。小阿哥们正在萌出第十三、十四颗牙齿,可以用一些不刺激的软食物,辅食也由原来的“末、羹、泥”慢慢朝“丁、块、丝”改进。

平时皇上和皇后娘娘亲自照顾小阿哥们,苏茉儿姑姑难得喂他们一次,心情稍稍有点激动--当年的皇上这么大的时候用膳,也是这般乖巧可人疼。

专心用饭的小阿哥们没有发现苏茉儿姑姑的“异样”。刚刚试着用牙齿吃东西的他们是真正的“细嚼慢咽”。

先喝汤,接着用饭菜,最后果物。悠扬轻缓的乐曲声中,一顿香喷喷的晚食用完,太后娘娘心情好比平和多用了小半碗七八分饱,饭菜还有剩,宫人端下去自己食用。

三位小阿哥和往常一样六七分饱,“五小碗”恰好清盘。

简单的洗漱后太后娘娘给他们穿上厚点的袍子,领着他们做饭后“散步”,忍不住夸夸乖孙孙们的好胃口,“你们阿玛定的饮食规矩好,饭菜适量,不浪费。”

小阿哥们一起点着小脑袋,阿玛最聪明。

太后娘娘因着他们对亲阿玛的崇拜,情不自禁地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指着慈宁宫外殿的几盆菊花和他们讲解。

“冬菊里头,你们阿玛最喜欢墨菊,墨菊是宫里头开的最好的菊花名品。”

小阿哥眼睛发亮,他们也都喜欢墨菊。

三阿哥伸出小胖手轻轻摸摸墨菊的花瓣儿,逗得太后娘娘直笑,“这簇红的大花瓣儿是万寿菊,新从海外传进来,夏天的时候驱蚊子赶苍蝇,好养活得很。”

“其他的,绿牡丹,名贵稀有,其实并不怎么好看,祖母就没有发现它的美。花朵很小,垂头很严重,不扒开叶子看不到花儿……。”

“祖母”的喜好就是“正确”,小阿哥们随着祖母的讲解配合着做出表情。

慈宁宫里头一片其乐融融。

他们阿玛这边的坤宁宫那边里头,气氛稍稍有点儿“奇怪”。

皇上和皇后娘娘的晚食接近结束。空旷温暖的大殿里,丝丝缕缕的乐曲声音从外殿传来,陈年檀香的味道隐隐约约,香甜醇厚。梅花、茶花插花和菊花等冬季特有的花儿或打着花骨朵,或者恣意开放。

特意沐浴又换了一身儿藏青色清装的皇上极尽“绅士”风度,给媳妇儿盛汤,给媳妇儿切牛排,给媳妇儿讲笑话……。

态度殷勤、彬彬有礼,举止斯文、风流多情。

皇后娘娘招架不住,努力克制自己不要脸红,不要耳朵红……。

皇后娘娘没有接受皇上的建议,自己换了一身儿带有西方式样裙摆的蓝色长裙,紧身束腰不大方便动作,好歹不露胳膊腿儿或者胸部。

皇上让内务府给她做的那件“胸衣”--类似大唐宫廷式样的服饰……拒绝。

皇上……声音微弱,那不是“胸衣”,那是晚礼服。

咳咳,其实,在这个堪称“古代”的时空生活了二十年,皇上也多多少少地受到这个时空审美的影响,对于媳妇儿拒绝穿那身可以百分百体现身材优势的衣服,并没有多大的执着。

不知道自己这是顺其自然还是审美或者思想退化,年轻的皇帝陛下注意不把“公事”带到陪伴家人的时间,当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思考哲学问题。

用好了晚食,拿起黄粉瓷碟里的一个猕猴桃椭圆状放到自己面前的小吃碟里。

新鲜成熟的猕猴桃,红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的小绒毛,洗的干干净净没有水迹。用手边的小刀把果皮切开一小块,然后切成半个,手法利索、动作优雅,转眼间果肉全部切出来,刀叉和瓷碟偶尔接触没有一丝声响。

亮绿色的果肉里汁水饱满,一排排黑色或者红色的种子密布其中,清甜带酸的味道隐隐约约地溢出来,看着诱人,闻着诱人。

皇后娘娘做出“大方”的态度接过皇上推过来的小碟子,用小金叉子叉起一块猕猴桃果肉用了一口,“体会”着酸酸甜甜的口感,“镇定”地下评语,“吃着比去年好,没那么酸。”

皇上瞧着媳妇儿吃着好高兴,“去年新改良出来的品种……”有他上辈子的猕猴桃的一半味道,“过两年口感应该更好,再甜一丝丝,把酸味去去。”

去去酸味,再糯一些,口感会更好。

那是他记忆中的味道。

只是这个时代的大清还没有后世的“猕猴桃”,只有相关的记载--古早时期就有的果物,称呼苌楚。医书上讲其咸温无毒,可供药用。到了唐朝时期因其果皮覆毛貌似猕猴改名猕猴桃。

从《诗经》中的“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到唐代诗人中的“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再到北宋年间《开宝本草》……。

其形似鸡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味甘酸,生山谷,藤生着树,叶圆有毛……十月烂熟,色淡绿,生则极酸,子繁细,其色如芥子,枝条柔弱,高二三丈,多附木而生,浅山傍道则有存者,深山则多为猴所食……。

皇上翻遍典故,找到理由从深山老林里把野果子猕猴桃找出来,费劲心力改良,给大清国人冬天的餐桌上加了一道新鲜果物。现在瞧着一家人都喜欢得很,更是成就感满满。

作者有话要说: 乌==尔奔,传说

猕猴桃 近代被新西兰人发现改良。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君子竹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94 章

成就感是两个“陌生人”在一起生活的源动力。

感受着媳妇儿给予的认可和肯定,心里头高兴的皇上给自己切了一个猕猴桃, 用了一口, 随口说道:“太医说猕猴桃功效很多, 解热止渴、健胃开胃。”

“皇宫里头暖坑多,暖和是暖和,但需要注意及时解内火郁结。冬天天冷多食用热食,水果、蔬菜不能缺少。”

皇后娘娘这些年跟着他注意饮食,可对于果物、青菜用着还是没有奶物、肉类习惯。她用完了一大半份猕猴桃,因着皇上的“操心唠叨”抬头。

四目相对, 皇上享受投喂的小表情,眼里明显的宠溺--皇后娘娘跟着他笑出来, 心突然自若安定。

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有这么多的小讲究, 拉着她一起沐浴换衣服……“特殊”味道的精油、香水、香饼,专门让宫廷艺人弹奏的小乐曲,态度更是尊重中带着外露的宠爱、纵容……。

亏得皇上不好女色,克己养心。这般微微霸道的,属于帝王的温柔体贴、细心专注,哪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接的下?

皇后娘娘察觉到自己心跳加速,猜到自己的脸颊肯定也红晕升腾, 不大自在, 随即轻轻地瞪了皇上一眼。

皇上好悬没笑出来,媳妇儿认输撒娇的小样儿……嗯,很可爱。

小两口用完了晚食,稍作洗漱也没出去散步, 因为皇上直接拉着她跳舞。

坤宁宫外殿的乐曲又换了一首,横笛萨克斯等管弦乐?好像夏日湖畔的晨雾,梦幻般轻轻缓缓地流淌,幻化出芙蓉心香。

皇后娘娘心湖荡漾,悠悠情丝再被牵动,左思右想没有头绪,微微小愧疚地问出来,“今天是什么日子?”

各种重要日子到来的前几天宫人都会提醒皇上做准备,比如皇上口中的“大婚纪念日”。可是她一般呆在军营对这些事儿不大专注,怕自己错过,愧对皇上今儿的这番心意。

媳妇儿……皇上直接笑出来,脚上带着两个人跟着曲子换步,双手搂紧,在她耳朵边说回了一句:“朕想抱着梓童跳舞的日子。”

皇后娘娘……不大相信,却又觉得这个理由很正当,很“皇上式”。

上午的阳光太好,园子里的花儿太美,兴头起来的皇上拉着她直接转圈圈儿,不尽兴要晚上继续跳舞。

然后皇上对“跳舞”讲究,突发奇想折腾的这么一出。?

皇后娘娘脸颊爆红,对皇上偶尔“不正派”的行为想起来就羞得慌。

皇上瞧着媳妇儿红的滴血的脸,不忍心再逗她。

宽阔的大殿里静悄悄,两个人轻轻相拥,随着曲子的节奏移步换步。皇上在他交给宫廷艺人的曲子被弹奏出来的时候,带着媳妇儿慢慢地动了起来,飞快地旋转。

没有钢琴却是华夏各种传统乐器演奏出来的浪漫舒缓,没有练习却是心神合一的默契十足。

如云兴起,如雪飘飞。皇后娘娘感觉自己是一片羽毛,被带上云端飞舞;又好像是一片雪花,跟着在空中优雅轻盈地飞扬。

整颗心都跟着平静下来,眼里的天地满满地充斥着轻吟低柔的快乐和欢喜。

一曲舞毕,宫廷艺人和外殿的宫人们轻手轻脚地退下去,坤宁宫大殿静的只能听到彼此的心跳。

“喜欢?”

“喜欢。”

嘎尔迪注视着皇上眼里的温柔,声音好像是从心底深处发出。

喜欢……喜欢……好喜欢……超过生命的喜欢……眼眶发热,心情激荡之下把脸孔趴到他脖子里,双臂紧紧地回抱。

皇上被媳妇儿突然的感性愣住一秒,抱着她不言语。

随即他又听到媳妇儿细小的呢喃,“嘎尔迪是大清国最幸运的女子。”

…………

媳妇儿总是能用发国誓般郑重的语调说出最真切的“情话”。

皇上保持微笑。

夜幕降临,华灯升起。两个人换了一身儿厚实的棉袍常服出去接小阿哥们。

空气中是属于冬天和夜晚的寒气,鹅卵石铺就的宫道上,两边树影婆娑,伴随着夜风送来阵阵花香。皇上非常自然地伸出手,牵着媳妇儿的手一起走路。

前面的宫人们挑着宫灯认真地领路,后面的宫人们眼观鼻鼻观心。

明明已经恢复常态的皇后娘娘被皇上的举动,呆呆地抬腿迈步,一边走一边听着自己的心跳声。

后头的宫人们头低的只看自己的脚尖。到了慈宁宫,慈宁宫的人也都看见皇上牵着皇后娘娘手一起前来的事实,一起眼观鼻鼻观心。

皇上神色自若,牵牵媳妇儿的手很正当。太后娘娘和苏茉儿姑姑注意到皇后娘娘的“异样”,努力让自己表现正常。小阿哥们则是“明白”,阿玛又“欺负”额涅。

三阿哥被亲阿玛抱在怀里,小眼神儿控诉。

二阿哥被额涅抱在怀里,瞧着依旧“神魂出窍”的额涅,好像,有些更深地了解阿玛和额涅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大阿哥被宫人抱着,对着满天繁星小大人模样地感叹情之一字……。

亲阿玛不知道儿子们各种“离奇”的想法,他自觉今天把族人、家人、爱人都照顾好,自我感觉特别好。

普通又日常的一天过去,不喜欢用小牙刷刷牙的儿子们乖乖晃着小牙刷自己刷牙,还有点害羞的媳妇儿睡得香甜,成就感爆满的皇上一夜好睡到五更天。

起床洗漱练拳,逗一逗媳妇儿,差点儿被恼羞成怒的媳妇儿来一个过肩摔……。

皇上望着天空和朝阳感叹。

今天的早朝,除了日常事务之外,只有一件不同的事儿,京城的扩建问题。

大清国库在各方“努力下”凑到五百万两银子,紧紧巴巴的可以应付到春天税收。但是大臣们认为该办的事儿必须想办法办,很多外地人来京,很多洋人来京,新衙门等各个新建筑,比如皇上要的剧院、学院等等都在规划。

京城眼看着没地儿住了。

朝廷又不能让百姓随意在周边乱建,京城郊区的几个县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无他,京城没地儿住,都在京郊县城盖宅院,县城也就是那么大的点的地方。

皇上听着沉思不语。

这个时代,还没有人会拿耕地盖房子,是好事儿;他事先下诏令京城不许有作坊,把作坊等等移到天津卫周边,也是好事儿。

当然大清国的人口多起来,政局稳定,来京城的人多,京城拥堵不堪,城市规划不堪重负等等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大事儿。

不是把京城扩建到两倍、三倍,或者盖高楼大厦就能解决的事儿,比如他上辈子的北京。

“此事后议,工部和画院把规划草图递上来,暂时还是严格管制,不允许违章乱建。”他需要认真思考怎么规划京城,再做决定,“朕这另有一事,废除人头税,估计大清国会迎来一批婴儿降生潮,诸位臣工有什么意见?”

皇上把他认为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抛出来。

人口猛增会带来环境的过度开发,带来环境极度恶劣等等社会问题,非常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下,他不想用华夏历史上曾经的“计划生育”,或者额外增收人头税的方法来控制人口增长。

伟人说“人多力量大”有着最朴素的真实道理。损失了接近半亿青壮年的华夏国在百年国难中可以撑过去,四万万五千万的人口基数是关键之一;残破贫困,建国百年之内华夏国可以站起来,十四亿的人口基数也是关键之一。

然而大臣们不了解皇上对未来的担忧。

华夏人的传统观点,宁可全家在温饱线上生存也要多子多福;免除人头税之后老百姓的负担大大减轻,心情大好,咳咳,基本上每家每户所生的子女数量都会超出他们的养育能力。

再加上国家安定政策好,自主拥有土地的人越来越多,废除了贱籍,工商特别是工匠们的好日子,外来人口的增多……随着办学和医学技术的进步,增加粮食产量进而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人口的夭折率大大降低……

大臣们沉思片刻,都认为节制民间生育,至少是暂时节制。

施铨大人直接提议,“臣认为,一对夫妻三胎之外,当收人头税。”

吕宫大人跟着出列,“臣认为施铨大人的提议可行。或者可以让三胎都是女儿的夫妻一直免税生到有儿子继承家业为止。”

汉人官员一个个出列附和。满人官员犹豫之下,没有动静。

什么时候人多这种好事儿也是大问题了?

豫亲王皱着眉头,他理解皇上是担心小娃娃一呼隆出生的多,百姓自家养不活,更供不起他们每一个人读书,各地方也没有足够的学院,没有足够的夫子……流民增多,必生乱相。

可是,人多,多子多福,这是天经地义的。

皇上听着他们的言论没有表态,转而说起另外一件事,“现在大清国大发展,各地方兴集成市,间隙地种植中外花木,筹建各类作坊,很多心存善念的地方士绅设私人办学教导农户子弟识字学塾,此乃大善之举。”

“随着各地方兴修水利政策的实施,督促农户种棉饲蚕,各地方筑堤、挖塘、开渠,做风车灌溉水田,研究种田技艺……各种作物的亩产量都有望增高。”

说到这里,他想着几个折子上提到的“大块地之间开沟相隔,内渠纵横交错,宽敞可行船。既利于排涝排灌,又利于行人捕鱼……”,面上和声音里都带着笑儿。

“世人都说,大田多稼、以我覃耜、淑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农夫之庆、黍稷稻梁、乃求千斯仓。诸位臣工回去后都好好琢磨琢磨。”

皇上不想去提倡一家七八个小娃娃的生,计划着多多地宣传推广“优生优育”;皇上也不想去用强硬的办法控制人口增长,最多是加快避孕套和各种避孕药物的研究步伐,尽快普及速度。

生育权和不生育权,到底是不是人类本初的权利之一,是不是人类基本人权之一,太复杂到可以拒绝思考的思考。

低下的大臣们窥着皇上的脸色,琢磨着皇上的这几句话,模模糊糊地领悟到皇上真正的想法,“小娃娃出生多,想办法解决,直接下令不让老百姓生孩子是怎么个说法?”

豫亲王等满家大臣乐呵。中原人多,人满为患,其他地方需要人啊。他们恨不得大清国人多的遍布全球。

满殿君臣默契达成一致,没有再讨论。

忙啊!

皇上一句话,他们跑细腿。

皇上……。

下朝后皇上不想理会这些人,接了儿子们,把兵部、理藩院以及其他地方送来的消息都认真仔细地看,把记忆中有关中南半岛的历史变迁,以及美洲北、中、南三部的历史走向细细的捋一遍。

他写写画画的不停,聚精会神,察觉到儿子们来闹他就随手把胖儿子抱到怀里。

三阿哥抬头翘脚,看到亲阿玛是在世界地图上涂抹标记。

转身看看亲阿玛的表情,眉宇间镇定平和,三阿哥心里热血沸腾。

阿玛是大清最大的巴图鲁。

大阿哥和二阿哥发现弟弟的表情变化,忍不住也趴着亲阿玛的大腿凑头观看。

皇上对于小宝宝们早早地接触这些没有阻止,任由他们看着自己做战略规划--早早地了解世界大势,打开眼光,对小宝宝们的心胸性情很有好处。

专心致志做事的父子四个一直到小阿哥们的肚子被饿的咕咕叫,醒过来。

小阿哥吃顿奶,皇上用了一杯纯奶一份点心,午时四刻午休,申时一刻用午膳,申时四刻皇上和几位旗主,皇叔、皇兄们开始议事。

豫亲王拿着地图看看皇上标出来的“中南半岛”,眼睛发亮,“大明皇室当年除了朝缅甸逃亡之外,还有部分朝暹罗逃亡。吴三桂他们曾经一口气打过去,却没有占领那里的地方;去年大清整顿南方,陆地上打到了暹罗的清迈。”

“根据情报,目前暹罗纳雷王的统治很不稳定,很可能缅甸的军队会趁机攻打暹罗。”

肃亲王瞬间来了精神,内乱好啊。小阿哥们睁着大眼睛炯炯有神,如果把中南半岛从藩属国变成直接疆域,大清国在中南方向就是直接靠海,和产锡矿的马来半岛连接。

嗷嗷嗷。兴奋嗷。

皇帝陛下瞧着他们大大小小一伙儿蠢蠢欲动的架势,眼睛微合。

“在社会转变、社会组织、地缘政治竞争、工业发展、军事冲突和经济扩张等转化过程中,食物都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

千百年来对世界历史进程改变很大的,不是别的,正是人类对吃饱饭、吃好饭的**。这种**激发了人类很大的勇气,在探索与冒险中,人类自我挑战,勇敢前行。

这就是历史的味道吧。皇上在心里一声“长叹”,饥饿塑造文明,吃货改变世界。

“朕每次看地图和世界史,都有一个感觉。历史循着玉米、香料、蔗糖……的脚步前行,从茹毛饮血到饕餮盛宴,从哥伦布四度前往美洲到英吉利崛起,食物给历史烙上了鲜明的味道。

我们的中原,近的中南半岛且不说,神奇遥远的,总是诞生奇迹的美洲大陆。”

“人类一大半的食物来源于美洲。勤劳勇敢的古印第安人用“神农尝百草”的精神培育出土豆、番薯、玉米……传播到世界各地。它的中部平原是世界最好的农业基地之一,它的南部地区是经济作物和牛羊牧场海产基地。”

玉米、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烟草……甘蔗、香蕉、咖啡、可可、向日葵、橡胶树、金鸡纳树、巴拉圭茶、辣椒……柑橘、剑麻、木薯、橄榄……牛、羊、鳀鱼、沙丁鱼、鳗鱼、鲈鱼、金枪鱼……。

皇上想让它们都变成大清国的产物。

豫亲王和众人听得呆愣,皇上不光想要整个中南半岛,还想要美洲的产粮地区?

皇上不再是以前那般想要阻止大清国扩张的步伐?

豫亲王按耐住心里的着急和激动,语气特别“讲道理”,“中南半岛直接纳进大清国对他们有好处。尽管暹罗纳雷王还是舍不得他的王位,但是他也清楚,暹罗抵抗不住缅甸的进攻,与其被缅甸吞并或者被欧洲红毛子殖民,不如主动并进大清。”

“没有战争,安心生产,货物进出大清海关没有关税,暹罗百姓会记住他的功绩,他也可以来北京做一个安乐王爷。至于美洲,英吉利那帮逃荒的蛮子,西班牙的大军,对待当地的印第安人简直不当人。”

咱们大清出兵,那是正义之师,是解救世界人民于水火的大善之事。皇上听懂了豫亲王的话中之意,环视一圈儿,看懂了他们的表情。

从专注于自我强大的防守,到主动的进攻。从他印象中贫弱守旧的“大清”变成富庶变革的“大清”,不光是他变了,“大清国”也早已变了。

他看一眼身边的小阿哥们,胖嘟嘟的小脸蛋上满满的都是信任和崇敬,好像找到了昨天的“力量”。

作者有话要说: 印第安文明。可惜。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绯羽☆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暖色ゾ☆花语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95 章

总要有人去承担。

原本历史上欧美国家对非洲, 从奴隶贸易到直接占领土地, 直接殖民, 再到文化殖民, 原材料掠夺,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非洲原本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等都被迫害殆尽,断层严重。现在, 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大清国能做的,尽量维护其秩序。至于将来,非洲和美洲是闹独立还是继续留在华夏国,华夏国能不能保住这些地方, 都不是他能干涉。

想的明白,做了决定的皇上深呼吸一口平定情绪, 心里头琢磨着“食物和人类的互相驯化”, “多余的产生阶级,多余的香料拉大阶级差距”等等食物历史理论, 缓缓开口。

“大清的水师出去,欧洲、非洲、美洲……。每一个士兵的军饷一文不少,要把非洲和美洲当成欧洲一样礼貌对待。”

“在古老的文明土地, 各种古董文物的收集、保存、运输等等, 尤其需要注意。石油和矿场……办学和教育、雇佣和作坊等等,遵循一定的制度和律法。”

豫亲王等人纷纷同意, 做事留一线,事后好想见。他们不可能把非洲人和美洲人当成现在的大清人看待,但也不会和英吉利、法兰西那些国家一样毫无人性。

肃亲王拍着胸脯保证, “皇上您放心就是。我们大清绝对不搞奴隶贸易。”

皇上相信他们,大清国底气十足,不需要和英吉利一样把事儿做的那么绝。

君臣继续商议派谁去中南半岛做外交,派谁带兵去配合。小阿哥们听到额涅不去中南半岛,在心里松了一口气。从京城到中南半岛太远,额涅这一来一回要一年。

其他人也都考虑到这个情况。大清国的疆域太大,诏令下发,最快也要半个多月才能传达到陆地边境。等有了非洲、美洲、欧洲的地盘,这岂不是几个月半年才能通个信?

皇上也知道这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大清国的通讯和运输。

电灯电话,电车电扇,爱迪生的一万零一次实验……迫切感使得皇上极力回忆自己脑袋里还剩下的通讯发明小故事。

水师扩张,战船扩建等等事宜下达一个个命令,和大臣们积极研究如何应对接下来会有的婴儿潮……必不可少的挖矿,补充国库。

二月十六,春耕节过后,多尔博开展的拍卖会如期举行。皇后娘娘忙着整顿军务,安排人手配合收复中南半岛的行动,皇上特意空出来时间,陪着睿亲王、小阿哥们看了第一天的全场。

一身黑色清装的多尔博站在舞台中间,紧张之下几乎是机械一样按照排练的本能记忆地做开场词。

“有一种爱,无疆无界;有一种情,感天动地;有一种声音,响彻长空;有一种思想,光芒万丈……”

皇上……他只是打个比方说了一段后世常用的开场白……。

睿亲王……颔首,儿子看起来成长了很多。

小阿哥们听得津津有味,这说法好,新颖别致。

“有卖者急需一笔银两,有买者想要收藏,有农夫需要修建灌溉水利,有被遗弃的女婴需要救助,有灾荒在我们的边境发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舞台下方的人安静地听着“声情并茂”的说词,初春上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舞台上,睿亲王世子好像小青竹的身姿,白净斯文的面孔,闪着金灿灿的光芒。

尽管知道这些说词都很虚幻,但听着还是感觉到对美好的向往,对做善事的热血。

众人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真诚。多尔博越说越顺,观察到舞台下方人的表情,感受到这段开场白的魅力,紧张减轻了很多。

他在心里赞美皇上堂兄的文采才华,声音里更是感情十足,“万物复苏的二月天里,我们在阳光下奔跑希望,我们在春风中传递善良……。”

“感谢伟大圣明的皇上,感谢各位亲朋好友,感谢买者、卖者、所有的同僚……由京城八家养育院、京城八家诗社、京城女子书画社……共同主办的“温饱无疆”拍卖会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

皇上……差点儿没有维持住微笑的表情……

睿亲王……“温饱无疆”?挺好,听着实在。

小阿哥们……“温饱无疆”?现在大清国朝野上下都在发愁怎么吃饱饭?

来参加拍卖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