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 第71章 第 71 章 (12)

第71章 第 71 章 (1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小桌子上,喝着冒着热气的酥油茶,慢悠悠地用着传统藏民的早膳。

大约四十来岁,一身儿不同于阿古达木的正式军袍的普通藏民的打扮,五彩的藏袍,腰上银腰带,身上佩戴的玛瑙、珊瑚、琥珀等宝石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在这个代表着绝望和希望的地牢里,格外显眼。

看见阿古达木进来一起冲他龇牙。

阿古达木不理会同袍的挑衅,他自觉自己永远也做不到在地牢里吃东西,“审的如何?”

“吐了小半儿。”其中一个回答。

小半儿?阿古达木一愣之下看了他一眼。

这一天一夜才“吐了一小半儿”,碰到硬茬子?

两位审讯人点头。动作语气也是慢悠悠,一股子闲散之人的腔调,刚刚回答阿达古木的人咽下嘴里的糌粑,拿起布巾擦擦嘴压低声说道:“他们私底下收购,制作了很多火==药。”

阿古达木眼神一肃。

这显然是有大计划,打算借大爆炸制造混乱,制造机会。

“还需要多久?”

“你五个时辰后再过来。”

阿达古木放心地离去;两位审讯人继续悠哉哉地用着他们的早膳,早膳结束慢悠悠地洗漱走出小房间的时候,面色瞧着愈加的和善可亲。

地牢里的老人都知道这是要开始再次大审的前奏,身体条件反射地瑟缩起来。两位审讯人环视一圈儿,对他们露出一个和蔼温柔的笑儿。

卯时正,审讯继续。

地牢里头时不时地传出不属于人间的嘶吼声,断断续续的痛苦呻==吟声好似来自地狱,两位审讯人听着这位扶桑忍者失控之下的好像失去灵魂祈求死亡的声音,笑容依旧,眼里一片冰冷。

五个时辰后,阿古达木再次进来。

皇后娘娘听完阿古达木的讲述,沉吟不语。

林佳将军眼里杀气毕露,“他们这些周边小国拿现在和平稳定的大清国没招儿,想要大清国变得和二十年前一样乱,又不敢正面打起来……可恨。”

大帐里的将军们是同样的愤怒。

千百年来这些周边小国家都对中原虎视眈眈,试图染指,这没什么可恨的,各位其主。可这些本应是同仇敌忾的国人参与其中,借着崇祯皇帝女儿和“反清复明”的名义妄图制造混乱,实在可恨。

阿古达木的表情狠厉,“末将认为,虽然这个人所知并不详细,但基本上可以确认事关国家之间的争斗,扶桑国此举正好给我们送来一个很好的理由。”

皇后娘娘沉思不语。

大清水师可是对扶桑本岛看着很久了,不光是一直没有动手的理由……。

如今得到了大体的情报,一直以来的担心放下了大半儿。

诸位将军思考了一会儿,压不下这口气的林佳将军首先提议,“我们这次动了他们的一伙人肯定会惊动他们。

末将的想法,趁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根据招供出来的联系方式,联系,除掉一个是一个,在不放走一个保证自己的安全情况下再考虑活捉。

我们手里掌握的人也不用继续留着,全灭。”

“可。全城戒严,今晚行动。”

得到皇后娘娘的允许,忍耐了好些日子的将军们一声令下,侍卫们和将士们,以及硬要参加的老前辈们紧急出动,一夜一天内以迅雷之势除去“他们”三百多人,收缴出来的火器火==药堆成一个小山。

配合行动的当地官兵对着这些火器后怕不已。

拉萨城郊野外,水草丰美、植被茂盛的草原上,五彩的经幡随风飘荡寄去对家人的祝福,淡淡哀愁的埙声飘荡在这方高山原野间诉说着主人的心曲,晚归的牦牛群慢悠悠地散步是高原上一道特有的风景线。

落日的光辉下,一位入藏汉人装扮,一身儿前朝式样,翠蓝色的上衣下裳金比甲的年轻女子慢慢地走在田野间,头上珠翠堆满,粉面朱唇,恍若仙娥。

她来到这间好似被牧民们遗忘的账房里,面对依旧背对着她吹奏陶埙的人,慢慢地抽出腰间的短剑。

短剑锋利无比,闪着青光。鲜血溢出来,鲜艳的颜色刺眼之极。

鲜血流出来染红了那个人后背上的袍子,那个人依旧没有动弹一下,曲子也没有停一下。

她握剑的右手很稳,脸上的肌肉却是轻轻地颤抖,眼里痛恨、痛苦、不甘、疯狂等等情绪交杂。

“明堂,你以为你有退路吗?”

“你以为你师姐看到你现在的模样,还会认你吗?”

嘶哑的声音里的恨意好像是毒蛇一样钻进他的耳膜,他停下了吹奏,却是没有说话,也没有转身。

年轻女子更恨。

“明堂你记得,你和我一样,注定的孤独。”

“你会后悔的,明堂。”

“你会后悔的,明堂。”

…………

仿若鬼巫诅咒的声音一遍遍地在耳边回响,明堂听着她转身离去的声音,到底是没有转身。

过了好久,太阳落下,天地间没有了阳光的温度,背后的伤口开始凝结,更冷了。明堂好像睡醒一样醒过来,动了动身体,回到账房摸出伤药艰难地给自己上药包扎,然后趴在温暖的账房里囫囵着睡了过去。

又一天的破晓时分,还没从全城戒严的紧张气氛中缓过来的拉萨城,到处弥漫着杀伐之气,却又似乎有什么不同。

勤劳淳朴的藏民们和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眼里带着一丝笑意。两天后皇后娘娘早起练武用早膳,翻阅其他两路大军送来的文书,跟在皇后娘娘身边的宫人侍卫,一向稳重的无为山人、绾陌……一个个笑得“意味深长”。

对上皇后娘娘询问的眼神儿又笑得“意味深长”的避开。

皇后娘娘不予理会。中午用午食的时候多出来的一份“冒火的小蛋糕”。

冒火的小蛋糕,酸酸甜甜,冷热交融,夫妻一体……皇上对皇后娘娘纯真的爱恋幺。

…………

话说遥远的北京城,皇上收到媳妇儿的来信后尽管知道可以不用太担心可还是担心,平时专心忙碌的时候还好,闲下来他就克制不住自己的担忧。

儿子们虽然不说,又怎会不想额涅?

这天的休沐日,他一大早起来打拳沐浴穿衣看书,看看时间把宝宝们唤醒,“今天的天气不大好,估计会下雨。我们穿这套黑色的便服,薄毛衫暖和。”

宝宝们眼睛还没有睁开,迷迷瞪瞪地刷牙洗漱解决人生大事,伸胳膊伸腿儿让宫人给自己穿衣服。

等到他们收拾妥当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再看看阿玛,刷地睁大眼睛。

羊绒,山羊在寒冷冬季贴身长出来的细薄绒毛,山羊全身最纤细的绒毛,独有的轻薄软暖,温润光泽,特有的克制、尊贵、不温不火的从容柔软,与经历了一些岁月历练才有的大方优雅相得益彰,穿在他们的身上,嗯,尊贵的可爱。

穿在阿玛的身上尤其显得高雅不凡、低调华丽。

三位小阿哥对视一眼。

额涅这么长时间不在京城,宫里宫外的有心女子的眼睛都开始冒绿光了,偏偏阿玛还无知无觉的,偏偏阿玛还长得这么好--穿其他颜色显得年轻风流好像翩翩少年郎,穿上黑色,还羊绒贴身……。

黑色比那些绿色、白色的毛衫那什么幺。

黑色的“贴身”太有“杀伤力”了幺。

皇上瞧着三头身的萌萌哒胖儿子们纠结的模样,莫名觉得哪里奇怪,环视一圈儿,宫人们都是低着头看地砖,眼观鼻鼻观心。

亲阿玛领着儿子们去用早膳,语气感叹,“阿玛好像老了十多年。”

詹姆斯·邦德的装扮他都可以穿出来,可见是真的有了岁月的痕迹。完全不明白亲阿玛两辈子的“青春情怀”的三位小阿哥板着胖脸,一脸“正气”。

阿玛您是比我们“老”了十多年。

亲阿玛挨个戳戳儿子们的小胖脸,乐呵。

父子四个安安静静地用早膳,早膳后散步念书画画儿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瞧着今儿皇上和小阿哥们的这身儿亲子装,眉头微皱。

…………

不想做一个传统“小老头”奶爸的皇上满心惆怅,不想让那些女子更加心动的小阿哥们满心欢喜。

太后娘娘威武。

中午午休起来,天气放晴,皇上按照昨天晚上和儿子们制定的计划,给他们父子四个换了一身儿天青色的传统常服,一起去小厨房。

阿拉斯加火焰蛋糕,甜点中的冰与火之歌,号称有眉毛上扬的高逼格晚宴甜品,最后时刻用威士忌或者白兰地、伏特加……最好是褐色酒,在锅里稍微加热,点燃,淋上去,绝对的酷炫。

燃烧的朗姆酒淋上细腻的蛋白霜,绵软且富有弹性的戚风蛋糕柔如丝绸,轻如羽毛,裹上美味的冰淇淋,伴上清新的草莓大果粒……

外表入口有点暖暖的,融化到里面瞬间变冰爽,唇齿间层层铺叠开来的口感像极一场纯真的爱恋,美好得不可言喻。

皇上回忆着记忆中的味道,情不自禁地微笑开来。穿上围裙调好温度计上面的温度,开始手动打发蛋白和蛋黄。

小阿哥们根据阿玛的指示认认真真地把洗好的青菜控水,用手撕成小片,简单地整理清洗他们使用过的器具,小围裙和小脸蛋不一会儿变得脏兮兮。

太阳慢慢地从云层里踱步出来遍洒光芒,坤宁宫里头安静的只能听到皇上和小阿哥们动作的声音,厨师们和宫人们不错眼地留意着皇上和小阿哥们的动作,对于皇上用内力打发鸡蛋的行为叹为观止,对于小阿哥们一心和皇上学做饭的架势……暖到心里。

打蛋,加入筛过的面粉,倒入烤盘……做奶油,焦糖,做蛋白霜……燃烧的白兰地淋上去,一股香甜的酒味儿随即飘出。

下午四点,宫后苑,百花随风摇曳,花瓣儿带着水珠儿,水珠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还有暖风送来阵阵花香。

身子拉长了一小截的三只狗狗在猎苑里跟着他们的父母练习捕猎,还是很能吃不见长的小花猫摊着身体在三阿哥的脚边晒太阳。太后娘娘用着儿子和孙孙们亲手做出来的蔬菜沙拉、冒火的小蛋糕,满心满脸的笑儿。

皇上品着自己做出来的甜品,琢磨着再练习几次就可以在媳妇回来后端上膳桌。

小阿哥们用着自己动手,阿玛帮忙,做出来的宝宝蔬菜沙拉,小胸脯挺着,骄傲。

小蛋糕组织膨松,味道清淡不腻,口感滋润嫩爽,松软细腻却弹性十足无软烂。吃一口满口丰富的蛋香、油香,回味无穷,根据各人口味淋上各种味道的酱汁更是可口入心。

手生的皇上自己还没把阿拉斯加火焰蛋糕做到让自己满意,手艺精湛的厨师们却是先学会了这款冒火的小蛋糕。冒火的小蛋糕迅速在京城、京畿地区、江南之地……盛行开来。

其中的小蛋糕搭配着各种材料被做出各种花样,让小姑娘们爱不释手--大清国人都知道这是皇上做给皇后娘娘的,纯真的爱恋。

一个个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儿,一传十十传百,堪比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不到十天就传到了西藏。

当地人研究两三天的时间用当地材料做出自己心中的“纯真的爱恋”,整个西藏地区飘散着小蛋糕的香甜,哪还有什么紧张不安?军中的将士们一个个哈哈哈大笑,被皇后娘娘这次打击正在四处躲藏的反动势力们目瞪口呆。

皇后娘娘本人努力地板着脸做出往日的严肃和冷脸,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忍不住脸颊泛红,发烫。

崇山峻岭之间,一处人烟罕至的老林子兀自长得郁郁葱葱,各色野花盛开。

一伙儿做普通藏民装扮的外地人聚集在一起,操着各种口音的大清官话商议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一位面容秀丽清雅的年轻女子呆呆地听着手下讲述“冒火的小蛋糕”的美丽故事,想着始终不露面不帮忙的明堂,突然站起来仰天大笑,嘶哑无力的笑声好似鬼哭。

作者有话要说: 进藏,不知道有多少小天使去过,高原反应是一个。再一个,个人看法,网上的穷游或者在西藏买买买不靠谱。好东西有,识货很难。

注意保暖,注意保暖,注意保暖。一些朋友从西藏回来关节不好,身体寒,内分泌不正常等等,特别是去看雪山啊这里的。穿的多多的,真的

进藏后,不要乱走,藏区有很多没有开放的地方,不要好奇,安全第一。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赤羽陌璃殇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20 章

凭什么?

凭什么?

年轻女子状若疯癫, 形状骇人,她的手下们面色惊惧, 想劝不敢劝。其他人因为这边的动静纷纷看过来,其中一位汉家中年男子面白无须,脸上的皱纹深若沟壑,眼里明显有着担忧。

可能是众人的视线惊醒了她, 骨血里面的骄傲不容许年轻女子如此作态,她的笑声戛然而止,快速恢复成平日里端庄娴雅的模样。

“继续。”

嘶哑的声音里带着不可逼视的威严,手下人暗暗在心里舒出一口气,小心翼翼地讲述“冒火的小蛋糕”的故事,其他人转过头不敢再看,那位中年男子暂时放下心来。

“两个鸡蛋的蛋白,一两多白糖分三次倒入, 隔水加热不停地打……一边加热一边打……调好温度计控制温度在五十度,打到蛋白霜比较粘稠……”

旁边一伙人继续他们的商议间或压低嗓子争执几句, 年轻女子一直挺直着脊背,仪态万方地端坐着安静地听着“故事”。林子里空气潮湿,夜间冰冷的水汽落在她精致的妆容上,她眼里的恨意被压下去冷的好像大雪山顶的寒冰。

听到某一处时似乎是触动到她的心底, 浑身酝酿着暴风雪来临的气息, 却是没有再失态。

六月初五上午十点,布达拉宫,皇后娘娘收到被活捉后自愿做内应之人传来的密报, 一个人做到书房里沉思。

不甚宽大的书房明净明亮,临时的布置高低错落、简整大方,合乎皇后娘娘的日常使用习惯。

书案摆放在临窗的左上方,书案的侧面是一个敦实的松木小禅凳,和皇后娘娘坐着的扶手椅一高一矮围绕着书案;书案底下是一个带滚轴的脚踏,给久坐之人的腿部舒筋活血。

书架上放满了书籍用布帘遮挡,罗汉床上放着文书,香几上的香炉里有檀香片在燃烧,藏地大花瓶里插着一束淡紫色的格桑花……。

阳光透过木质窗户照射进来,落在书案前方的地面上。皇后娘娘结合这几份密报和她已有的消息,换位思考对方的最终目的,必有的行动。

“他们”在近期内会有下一步行动逼她出城是必然的,平西大军的目的是平定西部,西藏只是其中一个地方,她不会久呆。

上次的行动杀了一批人,缴获了大量的火器火==药,双方的势态看似摆到了明面上,“他们”的行动只会更为隐秘。

“他们”隐藏在西藏的人数肯定不止两千,也可能不止西藏……;火器火==药肯定也不止这些,很可能还有专门生产火器火==药的地方……。

皇后娘娘从不敢轻视任何人,也从不敢轻视任何一件小事儿,起身从罗汉床上拿过来所有收集来的消息,专心致志地从头梳理,眼神不知不觉的变得晦暗冷硬。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色渐渐地暗下来,看不清字迹。

皇后娘娘从思绪中猛然惊醒,收敛思绪,提起小狼毫笔。一封八百里加急发往京城,她的心里稍定。站起来活动手脚,出来殿门活动活动眼睛。

书房前面平阔的庭院里引水成池,围植碧草,绾陌和无为山人捧着一副藏地的唐卡观摩。

一方小小的天地也和布达拉宫一样依山砌垒,静谧柔美,护目清心,皇后娘娘遥望着远处的灯火人家,目光幽深;宫人们发现娘娘做完了事儿,麻利地端上来晚食。

和绾陌、无为山人一起用完简单的藏家晚食,接着是这几天必有的餐后甜心--“冒火的小蛋糕”。

天上如水的蓝色夜幕繁星闪耀,膳桌上烛光闪耀,绾陌拿出一根银针挨个试试,放心地把点燃的朗姆酒淋到小蛋糕上面,三个造型独特的小蛋糕瞬间燃烧起来,灿若流星。

在她们的面前呈现出一种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浪漫的情致惊艳迷人,三个人忍不住露出笑容。

淡淡的酒香升腾,蛋糕上覆盖的一层雪白开始变得焦脆,是另外一种美好的样子。

“怪道人都说这个小蛋糕晚上用最好,这效果……对小姑娘来说真没有任何抵抗力。”

“不光是燃烧的火焰的效果,人都说灯下看美人,小姑娘用着蛋糕在美酒的刺激下微醺泛红的面颊,在烛光下看起来岂不是更美?”

“你小子这一说还真是这个理儿,嘿嘿……用皇上的方法做出来的小蛋糕好像大清最好的丝绸柔软有弹性,引发出人心里的温柔,心情愉悦开怀……”

…………

皇后娘娘望着燃烧的蓝色火焰,蓝色的火焰在蛋糕上欢快的跳跃,妖艳美丽,诱惑无比。她莫名想起这几天听来的侍卫们的窃窃私语,克制自己的表情没有变化。

皇上这一次真的很不着调……他们成亲多年,小阿哥们都这么大了,他还和大婚前一样闹腾的人尽皆知,举国皆闻。

当然她心里是非常欢喜的。不看镜子皇后娘娘也能猜到自己这几天的模样,眉眼间的舒展,眼睛里的光彩,嘴角不自觉上翘的弧度……都在诉说她发自内心的欢喜之情。

心种一片阳光,在这片阳光里安暖,不觉岁月渐向远,不悟时光不等人。可这是不对的。皇后娘娘暗暗告诫自己不可放纵,尤其不能放任皇上五花八门的“瞎折腾”。

小蛋糕上的火灭了以后,焦化的蛋白霜看上去脆脆的感觉,拿起小银勺子用了一口,一点儿也不烫。

完全被蛋白霜包裹住的奶油没有被火焰影响,清凉、爽口,它与蛋糕的浓香、软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一口咬下去,丰富的口感让人为之折服,冷热相结合的冲击让人眼睛发亮、心痒痒的蠢蠢欲动。

无为山人说真心话,“这蛋白霜和小蛋糕的口感好,小蛋糕在松软之外厚重、紧实。”

绾陌笑着接口,“和以往的蛋糕的做法不同。昨晚上我听一位厨师说,把鸡蛋的蛋白和蛋黄分离,分别打发打到一定的效果,真真的是体力活儿、耐力活儿。”

“一般人要靠自己做出来非常困难。我猜测,皇上不是天天练习厨艺的厨师手臂力气大,肯定是用内力帮忙。”

……用内力做甜点?

皇后娘娘没做声,无为真人小惊讶,绾陌也是眉开眼笑的乐呵。

想当年她传授皇上内力的原因,再看看皇上现在用内力做的事儿,想想就乐呵幺。

皇后娘娘用着美味的小蛋糕心里甜蜜,眉眼带笑。

第二天早上,朝阳撒落布达拉宫,金灿灿的辉煌,围着布达拉宫念经的藏民心无旁骛,皇后娘娘升帐议事,一番商议之后将士们的行动重新做了部署。

“大军的目的是平定西部,现在各路军队都进展顺利,我们据守拉萨,要预防他们突然开始大的破坏行动。”

皇后娘娘的命令一下,将士们立即着手安排,拉萨城再次戒严,许进不许出。士兵们出门行动至少五个人一起,去解决“三急”也不要落单;当地官兵重点拉萨城里排查人口密集、容易造成混乱的地方,比如在藏民心里神圣、吉祥,不可亵渎的地方。

拉萨城里无辜的百姓们面对再一次的全城戒严没有上一次的紧张害怕,镇定下来协助将士们和官兵的行动。

通过上次查出来的火器和火==药,他们都知道皇后娘娘做的事儿,都是为了拉萨城的安全和未来着想。

藏民们拿着手里属于大清子民的新户籍,望着属于自己的田地,听着自家牦牛的叫声,喝着香喷喷的酥油茶配糌粑用着甜甜蜜蜜的小蛋糕,目光望着湛蓝的天空,满怀希望。

皇上还是他们的皇上,皇上没有放弃他们,皇上爱家爱民,希望大清国的子民都和他一样家庭幸福,安康和乐。

皇后娘娘站在布达拉宫的高处向下看,感受着百姓们对新生活的热情和期待,肩膀上沉甸甸的重量。

六月初七,有侍卫们陆续报上来,士兵们出门消遣的时候遇到袭击,基本上都是五个人都带着伤,利用新出的火雷堪堪保住命。

六月初八白天,拉萨城的当地官兵在巡逻的时候遭到反动藏民的偷袭,一队队人马在闹市中被冲散,差不多都是伤亡过半。

六月初八夜晚,拉萨城西一个村子发生大爆炸,好多处房屋被炸毁,幸好村子里有一半的人家因着游走放牧一家人都住在账房里。

…………

若是以前,藏民们或者会以为是神灵发怒伏地忏悔,或者怨恨大清士兵的到来给他们带来灾难,可藏民们现在都知道了是谁在破坏他们的生活。

善良淳朴的老百姓愤怒,面对同样身为藏民一心想要跟着索南群培搞□□的人,坚定地拿起自己的武器。

六月十二,皇上领着家人出发去承德避暑,在路上收到媳妇儿的八百里加急。

皇上面色如常,沉默;豫亲王、肃亲王,文武大臣们俱是眉眼冷肃,身上杀气沸腾。

这些年来大清国在皇上的带领下专注于休养生息,士农工商齐头并进发展生产,军事方面也是重视外患而不是内部,内部会生乱子非常正常,他们早有这方面的预感或者担忧。

可事情真的发作出来,他们还是震怒。皇上是真的心存仁厚,真心希望大清国的每一个人都好好的,才会对各方势力的小心思选择包容。

水师将领之一的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收到皇上的命令,面孔扭曲,呆愣,他是又气、又怒、又欢喜。

气的是小小的扶桑国居然敢对大清国动心思,怒的是他们不敢正面作战对皇后娘娘动手,欢喜的是,大清国终于有正当理由对扶桑国动手了。

驻守南方的老英亲王阿济格,英亲王和度等人收到皇上的命令,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的心情一样。

皇上仁慈,只要不闹开他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人不思皇上的恩德,也都忘了当年八旗大军弑杀的名声自以为狼没有了狼性,开始蹦跶。

凡是牵扯在内的地方都开始一**清查,水师开始调动。

承德山庄,帝王的住所,建在一个狭长的谷地上,从丽正门至岫云门之间的主轴线,共有九进庭院,表现皇帝“身居九重”的含义。

东南多水,西北多山,典型的自然地貌缩影,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错落有致落在其中。

位于宫殿区之北的万松林,帝王日常批阅奏章、召见百官、诵读古书、眺望湖光山色……的地方。

主殿松风殿坐南朝北,据岗临湖,经松林绿荫下假山石蹬通向湖边,湖边是玲珑小巧的八角亭。静佳室、颐和书房等建筑在主殿的左右或者周围,由短墙和半封闭回廊相连,形成了既封闭又开敞的庭院,空间层次十分丰富,布局灵活。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吟。”坐在八角亭子里,赏风观景,湖光山色尽在眼底,整个湖泊区在参天古松的掩映下,壑虚风渡,松涛阵阵,一个极其寂静安谧的小环境,犹如杭州西湖万松岭。

阳光灿烂的夏日午后,皇上带着儿子们、陪着老叔们、堂兄弟们、小侄子们用完下午餐各自闲聊,就见豫亲王放下手里青花倒钟小茶杯,举目遥望蓝天白云,碧水松林。

似乎是有感而发。

“说起前朝灭亡,皇帝不作为,或者说中后期的皇帝被架空没有能力有作为,张居正之后财政危机,理教乱民,宦官乱政,文官结党营私,天灾**百姓要起事求生路,军队在南方镇压农民起事的时候犯各种错误……都是原因。”

当然,还有南方沿海匪患,荷兰红毛的虎视眈眈,蒙古各部在西部,西北方边境骚扰,满洲在北方崛起,前朝君臣顾虑重重,担忧害怕,军费、精力、兵力都被牵扯……

众人……齐齐愣怔。

睿亲王本来正悠哉哉地喝茶,听出来自家弟弟的话外意思,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瞧着小阿哥们两眼亮晶晶好奇的模样,瞪亲弟弟一眼。

豫亲王摸摸鼻子做摸做样地给自己续杯茶。

皇上和其他人反应过来笑出来。

小阿哥等一干后辈们忍住不让自己笑出来--这些事儿他们都知道幺。

睿亲王轻轻摇头,放下手里的茶杯,眼睛微微眯起,语气“感慨”,“当年前朝北李南戚,戚家军在朝廷文官和宦官的瞎指挥下彻底消亡,李成梁盘踞辽东心里害怕,想方设法地证明自己辽东边境问题上的不可或缺……

两边战事有胜有败,秦良玉的夫君被冤杀她本人还对前朝忠心耿耿。先帝连发几封信件要议合,崇祯皇帝犹豫不决最后来个不同意,听信谗言加征“辽响”加重内地百姓负担,农民起事加剧……”

小家伙们在长辈们的面前掩饰不住自己心里的震惊,齐齐睁大眼睛。

当年先帝真的主动要求议和过?

皇上……给自己续杯茶;豫亲王嘴角上翘;肃亲王心里小无奈。

睿亲王不着痕迹地瞄了小家伙们一眼,“一本正经”,“崇祯时期前朝国库没银子,不是没有实力,孙承宗、卢象升这些都是能人能将……打仗胜败乃兵家常事,可当孙承宗驻守辽北边境稍微受挫,言官就开始弹劾他,各方势力借机排挤,崇祯皇帝又动摇……。”

皇上安静地听着叔父讲述这些“陈年旧事”,端坐品茶的表情没变,眼睛微合。

小阿哥和他们的堂兄弟们听得兴致勃勃--有关议和的事儿记载太少,他们都不大清楚。

肃亲王默默在心里叹气,皇上和先帝几乎没有感情,小家伙们想知道又明白不好知道的模样青葱稚嫩。

他不由地想起自己在他们这个年纪,和先帝,兄弟叔伯们一起征战的年少时光。

说起议和之事,事关先帝的颜面自然不好多说,咳咳,睿亲王和豫亲王除外,但他不得不承认,在当时的情况下满洲想要打进关内几乎没有可能,就是后来要硬打也非常困难,胜负难定。

这就是皇上经常说的“综合国力”。先帝顾虑八旗内部纷争,顾虑满洲百姓不堪常年征战的重负,顾虑前朝能人辈出,在崇祯皇帝一登基作势要振作的时候,是真心要议和。

给崇祯皇帝的信里连“去帝称王”的话都有承诺。

崇德三年、崇祯十一年,也就是皇上出生那一年,满洲举国兵力攻打京畿地区,崇祯皇帝再次英明地启用卢象升,满洲军队一开始被卢象升的气势打蒙,胜算很低,结果,大将军卢象升被身边的文官们、宦官们排挤,被崇祯怀疑,没有粮草补给,兵权有名无实……

十多万的大军他只能指挥两万,最后英勇战死。

作者有话要说: 八百里加急,顾名思义,一天八百里,每天不停地换马换人,信件从发出后到被收到,没有一刻停下。而且不是一路,好几路,防止有人路上截信。

相对的还有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等等。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lv不是名牌 3个;绯羽☆、君影、请给我床,我可以睡一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孤影梦希、赤羽陌璃殇 5瓶;魅儿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21 章

“……一开始蒙古各部是联盟大明辖制满洲,直到满洲背水一战占领高丽, 获得高丽的物资粮草支持, 蒙古各部才真心和满洲结盟。

这对双方局势是一个大变化, 到崇德三年左右满洲和大明境内都是颗粒无收大灾荒, 大战之前, 崇祯皇帝却是也有议和的意思。

当时前朝内忧外患有些忠臣也看的明白, 有心议和的也有,只是崇祯皇帝心里着急却没有刚断,可能怕担着‘议和皇帝’的名声?他要秘密议和, 事情泄漏议和大臣陈新甲被斩首。”

睿亲王的话音一落,小家伙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做皇帝, 如此寡恩无信?

长辈们对着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模样笑容慈爱, 也没说什么“什么样儿的人都有, 什么样的皇帝都有”的话。

众人一起听睿亲王接着说。

“有了这个事儿在前,后来崇祯皇帝再次询问臣子, 现在国家内忧外患, 应该怎么办?

几乎所有的大臣们都满腔热血要一拳定内乱, 一拳平外患。兵部尚书杨嗣昌建议先议和满洲, 或者答应李自成的要求封他一个“王爷”, 他的下属--兵部赵郎中领着一伙儿人对杨嗣昌破口大骂,说他没有骨气。

当然那个时候满洲也不再打算和大明议和。”

一帮小家伙们听得似懂非懂,睁大眼睛,张大嘴巴,呆呆不可言。

如果当年大明成功议和一方, 先平定另一方慢慢扭转局面……不过崇祯皇帝的性情如此多疑不定……

小家伙们有模有样的“灵性聪慧”,睿亲王瞧着欢喜,笑眯眯着脸,“后来李闯王一路向北打,按照史学家的研究,崇祯皇帝在北京沦陷之前,还有另一个挽救局面的机会--迁都南京,可他犹豫之下又打消了主意。”

“《崇祯实录》的说法,一开始是崇祯皇帝的嫂子--天启帝朱由校的皇后张氏反对,崇祯皇帝提议太子和两个弟弟先去南京,据说当时太子连行李都收拾好了,就等着随时南下。可关键时刻,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站出来劝阻。

皇上要重演唐肃宗灵武即位的故事吗?”

…………

好像很有道理?

小心你儿子跑到南京后另立山头,这样你的皇位就做不成了。

生性猜忌的崇祯皇帝理所当然地改主意。

豫亲王讨好地给亲哥续杯茶,肃亲王家七岁的六阿哥大着胆子问出来。

“十四爷爷,光时亨是真正的忠臣吗?”

三位小阿哥装模作样地跟着堂弟们做“期待状”“听故事”,皇上保持平和从容的态度嘴角上挑露出一丝笑模样,其他长辈们也是笑而不语。

十四爷爷眼里带着笑儿,表情、声音平板没有任何感**彩。

“光时亨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主动卖身投靠做叛徒,后来又投奔南方反清势力,遭人论罪被斩首。罪名是‘力阻南迁,致使先帝殒命社稷’。”

……知道这个结果的三位小阿哥此刻听来也是哭笑不得,其他小家伙自然更是。

你至少来个追随崇祯皇帝而死啊。

年龄还小被家里大人护着没有见识过什么人性复杂,睿亲王乐得打击他们,“说到追随崇祯皇帝死去的臣子,都是真正的忠臣,大多是平时不会花言巧语,说话不大中听,不受宠的人,比如大学士范景文。”

范景文,明末殉节官员之一,文武兼备,忠勇可嘉。早年不依魏忠贤,不附东林党,官生艰难,还曾经因得罪崇祯皇帝一度遭到罢官。李自成进北京城后,留下遗言“不能灭贼雪耻,空有余恨”,慨然投井自杀。

……这对比太强烈。

皇上眼睛睁开一下又合起,给自己换个舒坦悠闲的坐姿;一伙儿长辈们笑着喝茶用点心,豫亲王咽下嘴里的阿玛饼,眼里精光一闪,“现在很多文人士族说起李自成攻陷北京后的暴行,第一个就是对明朝军民手段酷烈的“追赃”。

说起“追赃”,其实它是真的“追赃”,不完全是暴行。”

“第一个死于李自成“追赃”中的人,是李自成攻北京时第一个卖身投靠的明朝王爵,襄城伯李国侦,他是崇祯皇帝最信任的大臣。”

崇祯皇帝最信任的,最不忠不好的。小家伙们瞬间得出结论,瞪着眼睛一脸气怒。

豫亲王笑成大肚弥勒佛的样儿,“后面的,各有各的原因。比较出名的一位,内阁大学士陈演,这人特别会装,尤其善于揣摩人的心思,每次和崇祯皇帝对答都能讨得欢心,除了经常向崇祯皇帝的亲信太监行贿外,还特别会装穷,成天穿着简朴装大清官。”

“李自成进北京,他为了讨好农民军向刘宗敏行贿四万两白银,一下子露了富。刘宗敏下令抄陈演的家,发现他家院子下面一层全是挖空的地窖,里面全是白银,几天拷打审讯后又从他另一处宅子里搜出数百箱黄金,数百箱珍珠……。”

这个事儿超出小孩子们的理解范围,一个个呆若木鸡,眼神儿懵懂。

小阿哥们的“装模作样”瞧着是“深有感触”。

豫亲王喝一口清茶接着“打击”。

“李自成对明朝旧官员的‘追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总共得到白银‘七千万两’。万历年间遭人诟病的矿税,二十年间总共收上白银‘三百万两’,即使加上被宦官们贪墨的部分,总数也就‘三千万两’。

明末从万历四十八年至崇祯十七年,二十四年里摊派在老百姓头上的“辽饷”总额,是‘两千万两’……。”

三百万两、三千万两、两千万两、七千万两……直白的数字冲击,小家伙们短时间内琢磨不明白,不理解其中的“人性”,好像霜打的茄子焉巴巴的,瞧着可怜巴巴。

皇上眉眼温润,长辈们在心里点头--打小儿教育孩子们对贪官污吏,奸臣佞臣的痛恨,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小家伙们被有良心的长辈们逗乐,稍稍恢复一些精神;众人散去后三位小阿哥还是气呼呼的小样儿。

国库几两银子找不出来,老百姓没的吃穿被逼着造反,贪官奸臣们却……该杀!

小阿哥们各自的小脑袋里回忆着自己的“亲身经历”,一起围到阿玛身边,求认同,求安慰;亲阿玛挨个戳戳胖脸蛋儿,笑容温暖人心,声音清朗入耳。

“人之常情罢了。人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当大明不能给人带来安全和希望,忠臣得不到信任和重用,贪官奸臣也要另找出路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闹剧。”

有人批判跟着崇祯皇帝殉节的官员只有三十来个,还没有宫里的宫女人数多,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拿什么理直气壮地要求臣子们跟着‘殉节’。”

说到这里皇上的语气带着一抹郑重,“君、臣、百姓,任意的两者关系都是相互的……这也不是明末一个时期才有的闹剧,明朝不是毁在崇祯皇帝一个人的手里。”

“自从土木堡之变,明朝实际上就开始衰退。张居正变法带来短暂的中兴,他的失败--说明大明的衰败几乎无可挽回……”

小阿哥们听着听着横眉立眼的小表情凝重,眼神儿越发严肃,皇上察觉到话题太过沉重,停顿一下,眼睛里、声音里都带着笑儿,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谈古论今,通过对历史客观的分析,引导纠正当下的行为。”

“可历史留给我们的只有干巴巴的文字,还是带有不同记录人感**彩的文字。历史上的每一件事儿都无从真实的还原考据,历史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灵魂,有他自己的人生,我们无需为此悲伤,更无需因此担忧当下,明白不?”

“团宝/圆宝/胖宝明白。”

小阿哥大眼睛里闪着坚定的光芒。一个国家的兴、亡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明末的闹剧是任何一个朝代的末期礼制沦丧后都会发生的事儿。

夏商周,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或者将来的大清……。

宝宝们抿着嘴角一副倔强不甘的小模样,皇上心里小小的惆怅。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将来他们也会变成“历史”。

伸手摸摸胖宝头上毛茸茸的小碎发,软乎乎的手感,想说什么临到嘴边换了说词。

“人人都说是李成梁有意纵容太=祖皇帝势力扩大,说李成梁杀良冒功、故意挑拨各少数民族势力内斗、不知弱小制衡强大等等,在阿玛看来凡事都不可单一而论。”

“鸟尽弓藏、自污辞官,杯酒释兵权,结党抱团和君王争斗,起兵造反……养寇自重,都是形容功臣良将在天下太平以后的命运。君王不再需要打仗的时候,这些功臣手握重兵,功高震主,轻易就招来杀身之祸。”

胖宝……胖宝的眼睛条件反射地睁开,小心肝儿一跳。

阿玛一定不知道他上辈子的事儿,不对,阿玛不知道他有上辈子。镇定下来的胖宝眉眼皱巴,伸手拉着亲阿玛的衣襟,眼神儿“欲说还休”。

他上辈子不是毫无理由的杀年羹尧,他也想和年羹尧留下千古君臣佳话,可年羹尧太让他失望。他若不杀,不知道收敛的年羹尧能给他来个国中国,王中王。

大阿哥和二阿哥浑身杀气腾腾。

这些功臣若是仗着自己有功劳肆无忌惮,该杀就杀。

皇上失笑,“阿玛不是说不能杀,他们是‘功臣’,不一定是‘忠臣’,也不一定贤臣。”

小阿哥们心里一喜,重重地点着小脑袋。

阿玛说得对。

……亲阿玛挨个亲亲儿子们的小额头,一双标准的丹凤眼清透明亮,“秦惠王车裂商鞅,自此以后历朝历代的改革大臣,很多都不得善终。后来秦国大将王翦明哲保身,在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及时交出兵权告老还乡,被后人骂格局太小。”

“汉高祖和明太==祖当年都是大杀功臣,然后世人又开始推崇张良、陶朱公的明哲保身,辞官归隐。这世上能做到利索地放开到手的名利的,能有几个?十年寒窗苦读,一生官场摸滚打爬,好不容易位极人臣。”

按照人类的性格分析和心理学,能够功成名就的人,往往有很强的权力掌控**。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淡迫明志”,本质上两种分裂的人格。

功成身退不甘心,为了避免主上猜忌就此急流勇退,也未免过于消极。君臣对抗,君王越是集权,臣子对抗的越是激烈。

前朝的官僚阶层逐渐或者自发地形成两套自保体系,文臣抱团取暖,比如东林党;武将“养寇自重”,保住自己的地位,无论是揽权,或者是找朝廷要银子,都理直气壮。

明末东林党等一干文人,一方面结党把持着国内的官僚体系,和大地主富商阶层沆瀣一气掌控着国家主要的经济命脉,操控着社会的主要舆论;另一方面防备着农户,看不起商人。

皇帝需要银两,文人们批驳皇帝贪鄙,好财货,与“民”争利……

皇帝更倾向于发展东厂、西厂、锦衣卫等势力来对付文官体系……

国家内部形成巨大的内耗,各种内忧外患滚滚而来,小冰河期带来的天灾,北旱南涝,饿殍遍野,地方上十室九空,朝廷不闻不问甚至对百姓变本加厉的盘剥……最终构成压倒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官和皇帝都说,将者,王者之器也。有外忙内忧,则为神器,不可不用;天享太平,则如忌器,不可不除。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镇守疆域的封疆大吏玩“养寇自重”的数不胜数。”

“李成梁作为镇守辽东的大将军,能力和实力雄厚,却为了自保或者权势玩‘养寇自重’,他向朝廷要的辽饷年年增加,朝廷转嫁到老百姓头上,老百姓不堪重负起事……看似应该去骂李成梁误大明……”

小阿哥们眨巴着大眼睛,隐隐约约地明白亲阿玛想要告诉他们什么,又不大明白。

二阿哥想起另外一件事儿,眼巴巴地望着亲阿玛就解答,“十四爷爷说,崇祯皇帝煤山去世后,大明南方部分文人举行盛会狂欢。”

理家文人的观点,天下三大家,儒家孔家,皇家朱家,其他家,儒家应排在皇家前面,皇家要遵守儒家,也就是理学的规矩。崇祯皇帝去世,他们欢呼着再也无人站在儒家的头上,此后我辈正人君子当可操纵乾坤,此诚千年未有之盛世也。

大阿哥小眉头一皱,回答的毫不犹豫,“前朝的理教,西方国家乱政的天主教。”

三阿哥上辈子受够了文人一张嘴一支笔的苦楚,真挚地附和大哥的说法,“儒家干政,理学邪教。”

亲阿玛对着三双黑白分明,随了他和媳妇儿的丹凤眼,眨巴一下眼睛,望着面前的湖光山色,开始西落的太阳……做沉思者。

小阿哥们反应过来,察觉自己的答案好像都不正确,一起扑向亲阿玛拉胳膊抱腿的撒娇耍赖。

“阿玛--”

“阿玛--”

“阿玛--说说啊。”

亲阿玛听着宝宝们欢快的闹腾和稚嫩的小奶音,笑容更大,更灿烂。

那年他从滹沱河回到京城召开八旗会议,老叔们也是带着迷茫不解讨论这个问题,道统,治统,个人思想解放,资本主义萌芽……皇上的小艺术家灵魂冒出来,端着他的小文艺青年的范儿,继续“沉思”。

夜幕降临,华灯升起。小宝宝们听完亲阿玛“不靠谱”的讲解带着更多的迷惑疑问睡得香甜;大清国最西部的米兰,各种肤色、各种民族的人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悠哉哉地用下午茶。

米兰和京城之间,遥远的西藏,拉萨,午夜时分的深夜本应漆黑一片,安静祥和。一颗颗星星在夜空闪闪发光,一支支火把点燃,整个布达拉宫包括它的周围亮如白昼,厮杀声,炮火声,痛喊声……不断响起。

鲜血染红大地,断肢散落;炮火摧毁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星光照耀轰然倒向地面的飞檐外挑,铜瓦鎏金。

前方,侍卫们在林佳将军的指挥下一寸一寸地收拢包围圈,团团围住来袭的人;后方,老前辈们、绾陌、暗卫们围在“皇后娘娘”的周围,有行刺者冲破炮火飞身冲过来,都被他们挡住。

无论怎么制造混乱都被皇后娘娘解决,皇后娘娘就是不出布达拉宫……皇后娘娘即将离开拉萨……一直没有再找到机会对皇后娘娘下手的那伙人,在无计可施之下孤注一掷地直接来到布达拉宫强攻。

他们没有时间继续等下去寻找机会。

“国王”在等着“大清皇后在西藏身亡”的消息;南方那些好不容易说动,答应跟着响应起事的人,都在等着“大清皇后在西藏身亡”的消息。

辛苦召集训练出来的人手一个个被捉或者被杀,越来越少;“年轻女子”的精神状态在连番的失败打击之下,接近疯狂;他们自己,也渐渐地失去信心,失去耐心,失去勇气。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节,个人意见哈。对于袁崇焕,真实资料缺失不好考据,崇拜的和黑的好像都有理,不写了哈,

唐肃宗灵武即位,安禄山之乱中,唐玄宗的其中一个儿子在灵武城登基,唐玄宗直接成了上皇。

养寇自重,即养寇以自重,故意放着敌人不打甚至养着,故意留着敌对势力或对立面,以此使自己的地位变得重要。

古今人心、人性一样哈,不知道有没有小天使已经工作的,公司里面和朝廷差不多,商场如战场。这不是让小天使们对人心失去信心,是注意保护自己。好人想不到坏人会怎么做,真君子不能理解伪君子的想法。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妮小妮 8瓶;赤羽陌璃殇 4瓶;嘛花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22 章

他们抱着必死的信念做最后的挣扎,面对早有准备的大清将士, 面对密集的炮火, 以及更好的火器毫不退缩。

或者在前来西藏的时候就做好必死的准备。没有大灾大难, 强行要颠覆一个国力蒸蒸日上的大清谈何成功?现在不是五代十国的大乱世, 也不是五胡乱华时期的“皇帝轮流做”,当今皇上文韬武略, 仁厚爱民。

眼见时子弹横飞, 鲜血染红战袍, 视线模糊倒下;耳听见大刀砍中人体骨骼声音,同袍倒下的声音, 冒死冲出去的呐喊声……

大清新出的手==雷, 响声震天, 巨大的爆炸声中烟尘满天,随着烟尘落下的是自己或者其他人的断肢残臂。

皇后娘娘打仗擅长收集消息和洞察时机,谋而后动, 于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拼劲这条命, 目标中的“皇后娘娘”是不是本人。

黑沉沉的夜空里刮起一阵风,布达拉宫上空国旗、军旗、指挥旗各种旗帜呼呼作响。熟睡的百姓和小动物们被炮火声惊醒,跑出温暖的房间遥望火光火光冲天的布达拉宫,在冷风中打着寒战。

高原上的夜晚很冷。年轻女子一身藏家贵族女子的打扮, 右衽斜领的藏袍和皮靴,大红色的绸缎面上绣着传统的黄色五福捧寿纹,两根细长的彩色大辫子配上头顶一串珊瑚珠子的头饰, 俨然一位藏族的小公主。

站在布达拉宫对面的小山丘上,好似一尊眺望归来亲人的小姑娘。

事到临头,生死之间,尘埃落定之时,年轻女子内心的煎熬、痛苦、疯狂等等折磨反而好像消失了一样。

举着大清国新出的望远镜观察战局,美丽的眼睛里有熊熊燃烧的战火,有他们一心想要突破的“目标”所在小包围圈。

中年无须男子从战场上撤下来站在她身后,面色忧虑,打算眼见事情不对就立即带着她离开。

一个乌兹别克人身上带着炸==药想要冲到保护“皇后娘娘”小包围圈,还没到外围,腿法高深的明德真人一脚将其踹飞回去,炸了自己。

两个扶桑忍者冲过去,在玄诚老道和胖和尚两个人联手下,坚持半刻钟倒地。

年轻女子放下望远镜轻轻地问一句,好像在问明天会不会下雨。

“还是没找到真正的皇后本人在哪里?”

“没有。”

你会在哪里?皇后娘娘?年轻女子望着被夷为平地的布达拉宫大门,不相信皇后已经离开拉萨的可能。

以博尔济吉特皇后的骄傲和自信,她本人一定就在布达拉宫。

很可能……

年轻女子目光闪动,嘴唇紧抿。不管她的猜测对不对,他们的人无法接近“皇后娘娘”。

握着望远镜的手收紧。

轰隆轰隆的巨响传来,大清士兵找到机会再次扔了一轮手==雷。泥土、瓦片、血肉……横飞。

夜空中只属于火和硝烟;简陋的,临时搭起的战壕外只属于恐惧与死亡。

他们也是怕的。

大刀长矛在大清国属于落后武器,年轻的武士从火雷下的尘土中抬起头来,紧紧地握住手里祖传的武士==刀的刀柄,就如握住救命稻草。

死亡擦肩而过,是如此清晰地接近。

轰轰的炮火声中有人从他身旁一跃而出,随着一阵激烈的枪声和惨叫,温热的鲜血泼洒在战场上。

空气中充斥着炮火和血肉燃烧的刺激味道,整个世界仿佛都在颤抖,山崩地裂。身边一个个鲜活熟悉的生命化为乌有,冷汗顺着他满是烟尘和鲜血的脸颊流下,他抬手擦擦额头因为害怕流下的冷汗,双手不停地颤抖。

极度的恐惧攫住了他,仿佛要榨走他身体里全部的活力和勇气。

家里的老父母,妻子,孩子,好想要再看一眼。

他是在将军面前立下誓言的武士,是真正的武士。

硝烟伴随着鲜血刺激着他的鼻腔,咻咻的子弹声鼓动他的耳膜,出发前来布达拉宫之时写的遗嘱闪现。

动作虔诚地放下手中的武士==刀,抓起自己的长火器压上子弹,“咔嚓”拉上枪栓,举枪。

身边又一个人倒下去,他发呆一下,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啊--”大喊一声疯狂地对着大清士兵开始射击。

…………

握枪的手指还没来得及扣压扳机,一梭子子弹打过来,正中他的胸口。

倒在浸满各族人鲜血的土地上,双手像是要抓住流失的生命似的奋力攥成拳头……手臂渐渐垂下,手指渐渐松弛。

他,与他的战友们,战死沙场。

长眠,安息。

年轻女子举着望远镜的手开始颤抖。

胜负已定。

一**的攻势不断,却始终无法前进一步。林佳将军指挥若定,大清士兵有条不紊的列队排阵,不停地开炮,扔火雷,射击……潮水般的浪潮收割一**的生命。

铺天盖地的爆炸声中,另一方人几乎丧失反手之力。装备精良,重视自己人性命的大清军队向来不吝啬各种最好火器的使用,地上横躺着尸体,留着鲜血,空中纷飞着砖块、泥土、瓦片、人体残肢肉块。

哭声、喊声、求救声不绝于耳。惊心动魄,胆战心惊。在旁观者的眼中,整个世界只剩下了两种颜色:到处正在溅落的灰黑色,以及其中夹杂着的夺目的鲜红。

无情却有情的杀戮,轰鸣却寂寥的战场,遍地肢残的尸骨……皇后娘娘对此非常熟悉,任何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强大之极,脆弱之极。她从能拿起大刀就在战斗,即使对自己的生命也有着旁观者的冷静和冷漠。

焦虑、自大、冲动等等任何普通人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对于战场上的人来说,都是致命。

人类好像困兽一样濒临死亡的撕杀呐喊声响在耳边,皇后娘娘平心静气、神色不惊。

绾陌的心境从紧张担忧,到好似练功之时飘然物外的奇妙。

前方地动山摇的炮火声震耳欲聋,这座宏伟神奇的佛家建筑再次毁于战火,皇后娘娘眼中的冷静,脸上的镇定,挺直的脊背,坚定不移的气势……无不让她心情莫名的激荡、复杂。

这是绾陌第一次跟着皇后娘娘战斗沙场,不是武林中面对面真刀实枪的对决,也不是皇上当年领着舰队在大海洋上攻打长崎岛的炮火连天。

各方集结起来的六千人武器齐备地强攻布达拉宫,算是两军对垒,军队对军队的近战--或者这对皇后娘娘来说只是一场小小的“守株待兔”,不算真正的战场。

一个扶桑忍者和一位好像是汉家武人冲过来,师父和老前辈们在最外围杀气腾腾,皇后娘娘端坐看地图的动作神态丝毫没有受影响。

绾陌想起她和师姐初见皇后娘娘的时候,眼神有一瞬间的恍惚。

那个眼神儿执着,为了心上人--皇上执着于证明自己能力的蒙古小姑娘,如愿成为大清国的领兵大将征战四方。而她也踏踏实实地做了一份力所能及的事儿,帮助天下女子弃婴,弘扬汉家武学。

她们都成长了,为华夏子民,为人妻,为人母,为了守护自己身边的一切勇敢战斗。

天明时分,朝阳映照着鲜血成河的大地,厮杀声、呼喊声、枪炮声渐渐消失,布达拉宫这一方硝烟弥漫的小天地在朝阳的普照下,无比寂静,无比狰狞。

往日的安详和宁静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的疮痍和无助的哀号。

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大地是红褐色,空气中血味儿凝结,残墙上挂着早已辨认不出的肢体部位,大风卷起烧焦的旗帜,冒烟的木头发出阵阵让人恶心的臭味,几个扔掉武器举手投降还被大清士兵命令脱掉全身衣服的人好像失掉了灵魂,在晨风中佝偻着身体。

城门禁闭,当地官员狠狠地松口气,带着衙役们挨家挨户的搜索在逃的人;林佳将军面无表情,指挥士兵们处理战场,不放过任何不投降的活人;老前辈们神色哀伤,协助侍卫们关押投降的人,倒地的,投降的,都有他们熟悉的面孔。

年轻女子迎着朝阳,心情出奇的平静。

时隔十六年,再次迎接自己宿命般的命运。不同的是,这次是她自己选择的,她好像终于理解这种死亡的荣耀。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不到三十岁就两鬓斑白,忧心疾苦;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勤勉治理,殚心竭虑,临终一死当得上一句“蒙难而不辱其身,是为国而亡的义烈之士。”

朱家几代人的荒唐,几代人的昏庸,因着这场“殉节”盖棺论定有了最后的体面,天下人有一个忠烈殉国的皇帝,天下人都同情他,感叹说他生错了时代,辛苦劳碌十七年无奈大厦将倾,不是大明的“亡国之君”。

朱家的掘墓人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满清给他一个隆重尊荣的帝葬之礼。

年轻女子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儿,好像看到当时在大火中挣扎的自己,看到自己的母亲站在大火中如释重负的脸孔。

整理好自己的发饰,打理好凌乱的发辫,规整自己的袍服……进行隆重仪式般的表情,动作缓慢尊重,无国无家之人今天以一个普通藏民的身份离开。

中年男子想要打晕带走她,在她的目光逼视下不敢动手。他眼眶发红,满脸痛苦,扑通一声跪下,“还有机会。”

“我们不需要报仇……是老奴的错,都是老奴的错。”

说着说着,他哭了出来。

他为何要让她背负这样沉重的担子?他把她从大火中救出来,相依为命这么些年,明明知道“报仇”是一条不归路。

作者有话要说: “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李自成的评价。

卡住,晚些二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绯羽☆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赤羽陌璃殇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23 章

年轻女子没有言语, 面色平静。

怎么会是他的错?

他救了她, 照顾她长大, 因着她的执着东奔西走, 很可能陪着她在今天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天空湛蓝,朝阳灿烂, 亲人在招手,她就不找一颗歪脖子树了,也不等他了。

还幸存的几十个手下默默地跪地不起,心存死志。

大清士兵在朝这边搜索过来, 中年男子怀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明堂站在不远处默默地看着。

年轻女子举起那把随身短剑。

“死なないで。”一位扶桑武士冲过来大喊一声。

没有回应。

“死なないで。”

几位扶桑武士一起大喊, 一位小头领一样的人望着一心求死的年轻女子,用生硬的大清官话厉声极喝, “不要死,振作。”

年轻女子对他们的出现听而不闻, 视若无睹, 扶桑小头领急躁的恨不得直接动手带她走。

首领战死,他们这仅剩的几十个人都身上有伤,活下来只为回本岛和将军通报一声。

“和我们去本岛,重新开始。”

没有人理会他们。

“八嘎。”

“大胆!”

扶桑小头领气得大骂一句, 直接动手;中年男子大喝一声, 脸上因为他们的放肆震怒,年轻女子的手下对扶桑人怒目而视。

扶桑武士们被彻底激怒,中原人看他们的表情, 永远都是这样的高高在上。

“八嘎。”两方人打在一起。

其他民族或者国家的伤兵残将要么想办法逃命,要么保持沉默--大清的前朝公主去扶桑对扶桑有益处,对他们并没有。

一团混乱中,年轻女子举着短剑对自己狠狠地刺下,反应过来的中年男子惊骇之极,两个字到了喉咙口还没喊出来,电光火石之间,又大喜过望,上前一步蹲下把年轻女子半扶起来。

年轻女子倒地昏迷,短剑和四颗小石子掉在她的身边,两颗石子打向短剑,两颗石子打响昏睡穴。

众人被这番变故吓到还没反应过来,只听得一声女子的大喝声,“放下武器,投降。”

功力深厚,传进每一个人的耳朵,紧接着就是举着火器对着他们的大清士兵。

他们都被包围了。

有试图要冲出去的人都被射杀,有的切腹自尽,仅剩的不到十来个人投降,转眼间小山丘上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温热的鲜血流淌,无声无息的渗透进地面。

绾陌一身儿利索的深褐色军装军裤和黑色皮靴,皮靴踩在红色的地面上,无声无息地来到中年男子的面前。

两个人目光相接,中年男子望着绾陌嘴唇动了一下,想说什么说不出口。刚刚的四颗小石子,有两颗是出自这个人之手,玄诚道人的小徒弟,中原武林新一代领袖。

气氛凝固。

明媚灿烂的朝阳照耀着世间,改朝换代,天灾**、家破人亡、生离死别……人们站在太阳底下面对人间的各种悲欢离合,只有沉默。

绾陌望着眼前的这对主仆,心情沉重压抑。过了好一会儿她缓缓开口,声音低沉沙哑,“皇上有令,给这位姑娘自由。”

“皇后娘娘同意明堂带她走。”

…………

中年男子眼眶发红,和年轻女子的手下默默地放下武器。

明堂默默地走过来,动作轻柔地将年轻女子抱在怀里,对着昔日的小妹妹,现在的绾陌馆主看一眼,飞身离开。

两个人的身影消失在视线里,绾陌把眼里的泪水咽回去,领着人回临时的营地。

布达拉宫前面的宫殿几乎都被摧毁,正在清理。皇后娘娘简单快速地用完早膳,休息两个时辰起来用午膳,紧接着就是处理各种战后事宜。

这次的战事,三个时辰快速结束。平西军在皇后娘娘的提前安排下,一边倒的大胜,全歼反动势力六千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