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谁与渡山河 > 第163节

第163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司空复瞳孔一跳。

常人看事情看三步之外已经难得,辛襄之言却直接挑破五步之外,一把撕开了东、南两朝看似并立无争的面纱。

他呆愣,忘了回话,辛襄却在这两个弹指后回转过身:阿复怎地不说话了?难不成你是觉得辛鸾他不敢打嚒?

“不!”’

司空复斩钉截铁,立刻否认:“含章太子与陛下有深仇,他日若强,势必弱我东境,之前臣不知他有主国之能,可这半年他政绩赫赫,想来若不是今日交兵,数年之后,东、南两方必然会有倾国之大战发生。”

“是啊,必有倾国之战。”心想的声音变得遥远的,空空的,似有怅然,“谁能想到那个怕血怕马怕雷的小孩有这么大的本事呢,墨麒麟的脑袋都被他一刀砍了。”

司空复听其感慨,也不由地回忆起来:含章太子的模样他已经记不清,单单记得那孱弱的少年有一双极美极美的眼睛,过于懵懂,过于干净,像分花拂叶的仙子,反倒不像储君,可这他这半年,却足以让神京最桀骜的少年低下头去,说一句“敬慕”,叹一声“佩服”。

“国中有凤凰,止于王庭,十五年不飞,”司空复轻声而念,“是鸟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哼。”

辛襄乜了他一眼,生硬道,“别瞎夸,先帝之子,天衍共睹,文要可安邦,武要可定国,他孟浪入蜀在先,轻信陷落在后,一个开明炎也能将他困住,还一鸣惊人?简直就是蠢到了外祖家。”

司空复耸了耸肩膀:行吧,不许夸他弟弟,他换一个夸,“不过公子身在其中,不难得此事高瞻远瞩,难得在斩断情愫,当机立断。如此利落,微臣佩服。”

高傲如公子襄,你要有资格,才能夸奖他。司空复太知道辛襄心痛之所在了,所以巧之又巧,用夸奖来抚慰他。

“你若只是站在两人之间,自然有很多方法腾挪,可你若是站在两军之间,谁也无法助你回天……”

辛远声的目光却一下子虚了,耳边空空回荡着,只剩一道妖媚又强硬的女声。

“不,这不是我的高瞻远瞩。”他走开几步,轻轻地说,不知说给谁听。

……所谓平衡,所谓均势,也可以不是旗鼓相当……

……绝对的一强一弱,保一方性命,同时让那一方再无还手之力。这天下,照样太平……

索亭港之败后,紧接着就是移宫封锁,深夜里他头痛欲裂地在桑榆树的台阶下辗转翻滚,是那个少女擎着匣子走到他身边,燃化了阿芙蓉,舀给他闻,烟雾缭绕,空气里满是堕落的芳香,迷蒙中,她的眼睛是漂亮的琥珀色,辛襄的喉咙一下子燃着了,伸手从那描金漆匣中又掏出一粒来咬在嘴里,一把将人掀翻在地,俯身呵上她的嘴唇——

女孩咯咯地笑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北方女儿的原因,那样浅淡的眼睛,那样苍白的皮肤,她野性难驯地看着他,胼指点上他的嘴,巧笑着避开。

“吸一口得了,全当放松……怎地还没完了?”

说着,冰冷又僵硬的手指攀上他的太阳穴,揉起圈来,力道不轻不重。她躺在他的身下,眼神无比的坚定。

她说:“辛襄,振作起来。”

她说:“我是你的妻子,是你的盟友,我可以陪着你,陪你度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制定方略,重整旗鼓,不眠不休。所以辛襄,你给我振作起来。”

她有少女的容貌,却无少女的心性,她那样的坚决冷静,神秘强硬,美丽决绝,然后,是他们的一拍即合棋逢对手,是之后西境的联络,是扩张的武备和父亲转好的关系……

“就是陛下那里,这事儿不太好办。”

大帐中,司空复还在为他盘算,捻动手指。辛鸾这一次再无翻身之余地,但是辛襄这一脚踩下去也踩得太狠了点,陛下是在是没有道理还留着他一条性命,“就算有西境的说法,可是一整个西境的分量,怕是还不够陛下刀下留人……”

忽然间,帐外传来乱哄哄的喧哗声!

“怎么回事?”司空复心生警觉,立刻大步突出,掀开帐帘,“是那个悲门的女人又来劫营了?”

帐外,密密麻麻的卫士抓着自己的武器冲出帐篷,喊叫声、兵刃声,此起彼伏,沉暗的夜空压在上面,营中却仿佛有长龙卧地,充斥一片火光!

“不不不……不是那女人!”

一次被那会飞的女人劫住,东境军这些日子早有防备了!迎面跑向大帐的小兵脸上,流露出的是一种真正的慌张,他慌乱地跪倒在司空复面前,结巴着哆嗦,“是,是是……是邹吾!邹吾来闯营了!”

司空复心头一颤:“你说什么?!”

·

燕子陂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

邹吾垂着眼睛,姿态安闲地按剑坐在马背上,在他身侧,是密密匝匝将他围住的东境军。就在刚刚他单骑闯营的时候,这些人一拥而上,纷纷抽刀向前,他以无厚而入有间蹚出五百步,看他们越战越勇实在烦了,便亮出名号,结果这些人一时间就像全体被拉住了一样,齐齐向后退了数步。

此时他的四周,已无一合之将。

“叫辛襄出来。”

邹吾冷淡地开口,蹙着眉头看着这些兵士,“若再等不来,我自碾出一条路来。”

这个“碾”字太传神了,甲士们举着武器,纷纷丧胆,戒惧地盯着他,进退两难。他们许多都是神京的子弟,闻邹吾大名已久,原本来垚关前都在心里想着有幸与他交手,可是当真看到本人,那冷淡的压迫已经让他们无法呼吸。

“夜袭寻主帅单挑——!”

就在底层军士进退维谷之际,他们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大喝和一匹骏马的长嘶,众人精神一振,层层的人墙立刻争先恐后地让出一条路来!

“邹吾。”辛襄看定了那垓心的白衣白马,穿过人潮,纵马上前,“南境已经不堪到这个地步了?”

第191章 别离(6)

“邹吾。”辛襄看定了那垓心的白衣白马,穿过人潮,纵马上前,“南境已经不堪到这个地步了?”

垚关,又是垚关。他们曾在这里正面对峙,曾在这里隔空对弈,两战都各有输赢,如今,他们又见面了,在这绕不开的垚关。

可面对讥讽,邹吾不为所动,只淡淡道:“我是来找你谈事情的。”

辛襄胯下的小母马轻蹄踏地,烈烈的火光里,直走到邹吾的五步内,辛襄这才发觉不对。神态和气势不对。刚刚他乍听邹吾之名,以为他是来寻衅的,可此时再细观他脸色,发现他毫无战意,好像此来是勉为其难,是身不由己,是要完成他最后一项使命,然后便再无牵挂。

这样的失意神态可不该出现在邹吾的脸上。

辛襄愣了一下,忽然记起前几日匆忙看过的情报:邹吾的弟弟卓吾死于巨灵宫一役。弟弟,死了。那是辛远声想都不敢想的痛苦,他看到这条线报时忽然有了推己及人的感情,心像被针砭了一般,甚至都不敢细看。

辛鸾目光闪动了一下,情不自禁地,又策马上前了两步,用不会有太多人听到的声音。

“什么事。”

这个世上,只有英雄会真正理解英雄,也只有英雄会同情英雄,哪怕他们只是敌手。

邹吾半垂着眼睛,喉结轻轻地滚动了一下,单刀直入。

“先帝遗诏。”

倏地,辛远声的眼睛狠狠地睁大了:“你说什么?”

先帝是遇害丧生,生前怎会留有遗诏?!

“……你没听错。”

邹吾看着辛襄,眼神沉默,声音缓慢而郑重:“是先帝遗诏,一份可以给你父亲帝位正统的遗诏。辛远声,你放辛鸾一条性命,我告诉你遗诏放在哪里。”

那是邹吾此生最快乐的一天。在渝都,在一个细雨的黄昏之后。辛鸾赤裸地在他身边醒来,邹吾覆在他身上垂头看他,爱怜得不知如何是好。就在那一天,他的阿鸾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一件事,一件足以撬动整个天下的秘密。

“若真的有那么一天,南境败了,你败了,我不在你身边……不管局面糟糕到何种程度,把这件事告诉辛远声……他会劝住他父亲,保你一命。”

当时,他这样对他说。邹吾不清楚为什么这般生死关口,辛鸾仍是不肯走这步棋,但是没关系……他可以帮他走。

第192章 别离(7)

先帝遗诏中,天衍的江山,并不是留给辛鸾的。

就在济宾王华容道伪作遇刺的那一晚,辛鸾从王府回来后罕见地在父亲的寝宫消磨了许久,父子俩两杯牛乳,促膝长谈,连内侍如子升者也被赶出了殿外。

“爹爹早已准备好了传位诏书,要传位给叔叔,当夜他问我的看法,我说,’父亲安排得很好。天衍本来就是有一半是叔叔打下来的,且论才论人望,儿子这一辈,我也显然远不如辛远声……儿臣愿意领命。’”

当时的辛鸾,还是娇生惯养、远不知人心险恶的少年,几日后,他活蹦乱跳、无知自觉地去送还白玉杯,哪里知道,早在那天晚上,父亲的弟弟已然徐徐地发动了宫廷政变。

“王位权柄,天下至尊,我和爹爹什么时候贪恋过这个?”

“辛涧他欲揽天下入他怀中,爹爹不是不给!我也不是舍不得!但凡他说一句,哪怕透露一点点的意思,我父子都会告诉他,他又何必如此酷烈,亲手杀他长兄、逼我出宫?!”

天衍帝王,夏居清凉店,冬居温室殿。

“……先帝遗诏,它就存放在温室殿入门第十三块地砖之下,挖其一尺,可见一玉匣,匣中蓖麻纸、驱虫纸、金色绫罗三层包裹,解之,是为遗诏。”

深夜,王庭,辛襄不卸甲衣,于御道上大步流星,在他身后,是脚步坚定的亲兵心腹和受到惊动茫然无措的的内侍,甲胄铿锵,玉佩琳琅,众人快步行在夜里,带出一阵明显的嘈杂。

“公子襄!公子襄,此处是禁宫……!”

有守卫上前阻拦,自先帝于此宾天后,温室殿再不启宫,辛襄看也不看守门的甲士,用木桩一样手臂撞开了他们,一锤砸开黄铜大锁,砰地一声,推开厚重的宫门……

“你父王不就是差一项名正言顺嚒?这一封遗诏,足可给他名正言顺……”

温室殿的内殿被人推开闯入,入门第十三块地砖被揭开,心腹甲兵燃亮宫殿灯烛,肃然环立,辛远声撩开头上碍事的首絰,操过一杆长镐亲自去挖……

“他有了先帝遗诏,便再没有理由杀先帝遗孤,辛襄,你高抬贵手,放辛鸾一命……”

潮湿松动的泥土一镐一镐地被抛出来,铁质的镐边很快就嗑到了一硬物,辛襄扔开工具,伸手去取,只见那匣子果真如邹吾所说,是琉璃玉质,他双手捧出,掀开那玉匣,解开分毫不差的蓖麻纸、驱虫纸、金色绫罗……

而在那绫罗之中,分毫不差的,一柄玉轴,一卷手书。

“孤,自感无期,颁天子诏……”

辛襄的眼前起了雾,他几乎是慌张地,用力地在自己衣服上擦了擦沾满泥土的手,小心翼翼地展开那玉轴,一字一句地看——

“立吾弟济宾王辛涧为继任,承接大统,即位治国……国中大臣元老必鼎立拥戴辅佐,凡有二心者,人人得而诛之。特此遗诏,晓谕朝野……”

温室殿中忽有灵幡无风自动,两廊的钟罄忽地发出阵阵的轰鸣——

辛襄抓着那两张薄薄的绢绸,腾地站起!

“高辛氏涉,十五年冬月。

“吾弟亲启……大礼教之案,乃为兄不得已而为之,虽出公心,然对尔常怀愧意……”

玉轴与绢书仿佛还带着人的体温,辛襄狠狠地抹了一把滚烫的眼眶,另一只手接过亲卫呈上的烈焰枪,夜色死寂中猛地朝着一众亲兵发令,狠狠撇头,“跟我走——!”

“高辛氏当国,况俊氏领政,尔有政才,久经历练,颇具谋略,有尔承接大统,国政自不会节外生枝……

夜色深沉,三十精兵手举火把,跟着辛远声迅速往清凉殿进发,宛如耀眼的长龙……

“尔将来若推新政,可用齐氏、司空氏作马前之卒,中境、北境为试验之地,层层推进,徐徐图之……南境兵权强盛,十一年前已有裴照之祸,墨麒麟其志不小,若欲其乱国,必要时可引而杀之,不必顾念其为孤之旧部……

“尔有大才,为政自有韬略,为兄唯一担心只在尔性情过于决绝,恐待人有失宽容,虚谨记,为政为民应常怀临深渊之警惕,履薄冰之谨慎,心怀敬畏,亲之爱之……

“远声刚毅勇武,乃安邦定国之栋梁之才,只差心量不足,还需磨砺……

“国中无强主,乱臣必图之。国之祸患,最忌内斗,高辛氏宗室朝臣唯有一心,方能强国,你我骨肉兄弟,立国治国,自当做出表率、大局为重,孤之言可警策高辛氏子孙世世代代,令其手足相亲,多同心,少异心,多亲近,少疏离……”

“至于我儿,孤与阿蘅唯一之血脉,乃孤身后最为牵挂之人。他日尔百年之后,王位交接,不必归还国本,唯求你这叔叔替我护他一生安宁,若无倾覆大事,允他富贵安闲、少病少灾……”

“琅辙,为兄已将家将国全权托付,还请尔,万万善待。”

火把挥舞,厚重的宫门被撞开,辛襄狠狠地吸了一口气,手举遗诏,身后忽有甲士上前,破闸之水一般冲入清凉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