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 > 第002章 上阵父子兵

第002章 上阵父子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话说至元年间,元廷朝政腐败黑暗,皇帝昏庸无能,人民反抗暴力统治越演越烈,农民军力量不断壮大。

朝廷为了扑灭火山般爆发的起义浪潮,不断增发纸币,财政赤字激增,官僚借镇压之名中饱私囊,孛儿只斤的大元国运日渐衰弱。郭子兴、徐寿辉、张士诚、陈友谅等几支实力比较雄厚的农民武装割据一方,元廷东南沿海的重税区丧失殆尽。

湘西南城步寨的杨家将集团杨正衡父子很低调,不断收留周边州县大量的饥民,在老百姓中的地位和声望日渐升高。在杨留总和朝廷对抗的四五年间,杨正衡既不出兵帮助朝廷围剿杨留总,也不暗中帮助杨留总义军,而是以儿子杨通贯统领的数千苗兵为基础,招兵买马,组建了一支以苗民为主力的地方武装,人数达到了六七万之众。

杨正衡有三个儿子——杨通照、杨通溥、杨通贯(即杨完者),皆善骑射,能文章,有入相出将之鸿才,尤其是三儿子杨通贯才能最为全面,深受杨正衡的器重。自从杨留总被元廷残忍的处死了以后,杨正衡隐隐觉得朝廷下手的一个目标就是自己了。

于是他雄踞一方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下令三个儿子加紧军事训练,铸造大批的火炮、弓弩,加固烽火台设施,严密监视周边军事动向,以备不时之需。

杨通照和父亲杨正衡商议:“现在城步寨十数万和杨留总义军有瓜葛的苗民被朝廷大举迁往濠州,这是在变相削弱我们杨家的实力,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了。”

杨正衡道:“不是为父不敢举事,因祖辈受朝廷封赏,反对朝廷实乃不义不忠也。”

杨通溥道:“而今天下已大乱,诸侯兵强马壮者为之耳。我杨家自从隋炀帝失天下六百余年矣,时势造英雄,弘农杨家又可以一争天下了。”

杨正衡道:“儿呀,你以为皇帝是这么容易做的吗?”

杨通贯道:“我们杨家将数百年根基,江南江北家喻户晓,何不借动荡之势发展壮大,逐鹿中原还是很有可能的。”

杨正衡道:“元廷目前还很有实力,我们如果打出反元旗号,就算巫溪各族支持我们,也不能和孛儿只斤家族抗衡,而且从南往北进攻,历史上还没有谁能够坐稳江山的,比如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其中之一。”

“爹,元廷气数已尽,诛杀暴君,替天行道,不需要理由的。”杨通贯说。

“待我好好想想。”杨正衡犹豫不决。

“爹,再不抓住机会,别人就捷足先登了。”杨通照说。

“杨留总都失败了,我们能够起事成功吗?”杨正衡忧心忡忡的……

父子四人就反元还是保元一事相持不下,最后杨正衡决定伺机而动,坐山观虎斗。

不久,传来消息徐寿辉率领红巾军攻陷武昌,一起求助于菩萨的元廷威顺王子宽撤不花战败,成了徐寿辉的俘虏。

随后红巾军将威顺王子挟持在军中,攻陷岳州(今岳阳),在江南地区势力得到迅猛发展,控制了湖北、湖南、浙江以及福建等广大地区,队伍迅速扩展到百万人。

元顺帝得知这一战报,差点没有从龙椅上跌落在地,急忙下诏命各地出兵勤王镇压农民起义军,一定要救回宽撤不花,但是朝廷不给各地兵马拨付粮饷。为此,各路地方武装为了自保,见到红巾军就逃跑了,根本就没有心思镇压红巾军。

1352年3月,元朝大将陶梦祯率领中央军五万人民进逼武昌。武昌城方圆二十余里,墙体均为陶砖砌就,墙高二至三丈余不等,依山傍水,为地形险要的军事堡垒。元军攻打了数月都被击退了,没有任何进展,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陶梦祯得知杨正衡父子在湘西南山区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苗军数万人,训练有素,生出一计,借杨家将之力除掉驻守武昌的红巾军。他派遣了使者骑快马沿湖广驿道日夜兼程,将加急文书送至上官村。

正在训练兵丁的杨正衡收到陶梦祯的信函,连忙打开,飞速看了一遍,马上把三个儿子聚集在一起,道:“报效朝廷的机会到了,威顺王子被贼寇所掳掠,救回他我们就是奇功一件。”

杨通贯说:“父亲,就凭一封书信,要我们去救王子,武昌的红巾军有十来万,而且武昌易守难攻,我看还是不要马上答应陶将军的邀请。”

杨通溥道:“什么都不给,这么小气,凭什么要我们自费勤王!”

杨正衡道:“为国家分忧是我们出师的最佳机会,一来可以锻炼一下我们的将士,二来也可以捞取不少政治资本。一箭双雕的事情,求之不得,攻打武昌之事就这么定了!”

于是杨正衡走出屋外,很高兴的告诉信使:“二位速速回去,我等不日即可抵达武昌。”杨家将集团首领杨正衡自备粮饷、衣装,从家族点了几十武艺高强者编入军中,率领苗兵五万马不停蹄,前往湖北声援进退两难的陶梦祯。

望眼欲穿的陶梦祯在襄阳驻地远远望见苗军浩浩荡荡而来,立刻出了军营,在营门口迎接杨正衡父子。陶梦祯紧紧抓住杨正衡的手:“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您给盼来了,快进军中歇息一会。”

“将士们走了七天了,也累坏了,请陶帅给他们弄点吃的吧。”杨正衡道。

“好好好!军需官传令下去,今晚杀猪宰羊,本将军要犒劳犒劳全军!”陶梦祯当即授杨正衡为千户,并以苗军为先锋,翌日挺进武汉。是夜,襄阳驻地由于苗兵的进入,引起了武昌红巾军方面的注意,守将陈友珍派出一队人马前往襄阳打探虚实。

第二天清晨,这队红巾军人马化装成苗兵,混入襄阳杨正衡的队伍,向武昌行进。这一行人不敢说话,随行的城步一个四都士兵祝玉明刚好水喝完了,问他们借水喝:“老况,百鸟金丝粒汉了,扬尼戈恰哈(老兄,我的水没有了,拿你的喝下)。”四都语言乃密码方言,只有四都一带的人才可以听懂,杨正衡招募了这些士兵把他们编在不同的小队,就是为了防止敌人的奸细混入。

这个被问话的红巾军是陈友珍的心腹,刺探情报的队长,他原以为自己会说苗语就不会露馅,就装作领会的样子,拿出行囊中的一锭银子给他。祝玉明很快就怀疑这是个奸细,城步寨的苗兵就算是听不懂也要求说大家都懂的方言,他收好银子,连忙说:“难会尼挂啰喂(谢谢)。”

红巾军微笑着应道:“不难,不难。不喂。”

祝玉明差点苗语笑出声来,竟有这么傻逼的奸细,不懂装懂,他苗语马上揭穿红巾军的身份,继续唱着苗歌往前走了,他要弄清楚这个奸细到底有何企图。

黄昏,大部队在一片大树林就地休息。红巾军领头假装自己肚子痛,要去不显眼的地方方便一下,众人不太在意,要他快去快回。红巾军捂着肚子飞快离开的队伍,出了树林。

祝玉明这是红巾军走了,用密码语言说:“兄弟们,我们队伍里混进了奸细,你们快去跟踪刚才那个人,我去禀告大帅。”于是三五个也跟着红巾军出了树林,祝玉明找到了前军一部,把白天发生的怪事向杨正衡简短的叙述了一遍,杨正衡马上下令任何人原地不动。

红巾军领头哪是去方便,他是要去把苗军的信息及时传递出去呢!只见他非常谨慎地环顾四周,见后面没有跟随的人,就从身上拿出一根直径二寸的小圆竹筒插进泥土里,弄了一根极细的红丝线绑在竹筒的上方,而后放心地离开了。

在不远处的几个苗兵等红巾军走远了,上前拔出竹筒,打开后掉出一张黄纸,仔细一看,上面画着苗军的行军路线图,并详细列了一份苗军的领军人员名单。

跟踪的人员换了一张假的黄纸,将竹筒放回原处,悄悄回到了大树林里。杨正衡也到了,命令士兵点起了火把,霎时树林骤然火光升起。红巾军头领见杨正衡到了,倒也很镇静。

祝玉明上前一招“挑灯看剑”,立马控扼住了红巾军的喉咙,红巾军甩出十几枚金镖射向杨正衡。早有防备的杨正衡提起杨家大枪旋风般的舞动起来,将金镖全部打落在地。

红巾军想再发一枚金镖,祝玉明左手挥动了两下,迅速封住了红巾军的穴道,红巾军不能动弹了。

杨正衡道:“从实招来,有何不轨?”

红巾军道:“杨正衡,你这个元廷的鹰犬!睁开你的狗眼看看吧,蒙元还能猖獗到何时!”

杨正衡也不恼怒:“好汉,各为其主,谁正义,谁邪恶,自有天理。”

红巾军头领道:“天完天完,上天注定元朝要完了。你别跟我套近乎,我是也不会说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