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长子嫡孙[科举] > 分卷阅读7

分卷阅读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谢接到自家哥哥的暗示,瞬间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要不怎么说双胞胎之间都有些心灵感应呢?

她好似是忽然想起来了什么似的,抬起头便对谢老夫人道:“祖母,孙女儿记起一件事儿,方才我替您折花的时候碰见哥哥的小厮月朗了,我问他干嘛去,他回话说去校场候着,他去那儿干嘛呀?”

谢这么一提,谢老夫人倒是记起来了,便道:“你哥哥与表哥每日这时候都要去校场练箭的。”

说着就对他们二人道:“今个儿倒是我忘了,白饶了你们这么些时间,要不是阿说起来,就误了事儿了,你们快些去吧。”

谢与萧翌这才出言告退。

待到出了正德院,萧翌就挪揄地看向谢,一言三叹地道:“阿总是比我受欢迎,乔家表妹如何?”

十一岁的男孩子,放到现代也是该上五年级,懂得喜欢小女生的年纪了,更何况这是人更容易早熟的古代,所以萧翌问他这个问题倒也不算是突兀。

谢闻言,面色温煦:“乔表妹自然是跟阿一样钟灵毓秀。”

萧翌笑了一声,又问:“那年的风筝可还好看?”

谢面色不变,继续温煦:“忘了。”

萧翌一边朗笑出声一边往前走,半晌后才转过头对他调侃道:“乔家表妹恐怕要伤心了。”

谢闲庭信步地走在他身后,悠悠地道:“乔表妹是否会伤心倒是难说,不过我倒是知道表哥马上不但要伤心,还要伤肝。”

有种不太好的预感,萧翌看向小表弟,求解的眼神非常明显。

谢也不卖关子,十分配合地将答案告知了他:“景明公主下晌要来府里找表哥您。”

萧翌脸色登时就不太好了。

================================

报了萧翌调侃他的仇之后,谢神清气爽。

甚至在校场上射靶的确率都高了不少,十箭中能中七八箭。

从校场上回到自己的越鹤院,谢独自沐浴更衣过后,便去了西厢的书房,从书架上拿下一本《大学》便坐到窗前读了起来。

四书五经乃是科举考试的必读教材,比之旁人,他学得更快。

四岁时,祖父谢阁老便亲自为他开蒙,或许是穿越带给他的金手指,他有了比前世好得多的记忆力,说是过目不忘也并不过分。成年人的思维加上过目不忘,他的学习进度便一日千里,突飞猛进。

只是哪怕这样,他也不敢一日放松功课。

毕竟他的目标在更高的地方。

读了一个多时辰后,他站起身来活动了几下因久坐而有些发僵的四肢,站在窗前眺望远处的天空,以便放松舒缓眼睛,他一点儿都不想变成近视眼,这时候可配不到度数合适的眼镜。

一边看着远方,谢一边想着,他们几个太子伴读的年纪也大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不用再往宫里去了,虽说太傅是给他们五个一块儿上课,但重心却是放在太子一个人身上的,对他自己而言所获并不多,日后不去听讲也便罢了。

只是父亲曾说过家中的西席水平有限,怕是也教不了自己多少东西了,而父亲跟祖父平时又公务繁忙,虽是能指点他,却总是抽不出空。

这样想着,谢也不由得摇头轻笑了一声,这说出去恐怕都没人信,堂堂盛京谢氏的长子嫡孙,居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教导。而事实也是如此。

谢仔细思索过后,心觉现下恐怕只有两个法子了。

其一便是去谢氏族学读书,不过谢氏的族学却不在盛京,而是在梧州,优势很明显,他是嫡枝正房的长子嫡孙,若是他往梧州族学求学,那族中的资源不用说也会朝他倾斜,劣势同样很明显,人多的地方就有斗争,他这样的身份,势必会被牵扯进许多无谓的是非之中。

第二个法子便是前往广陵书院求学。广陵书院是整个大永都闻名的书院,从其中出来的大儒,文官不计其数,现任山长更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林行道,同样也是范阳林氏家主的弟弟。

这样的地方,优势便在于先生们的教学水平甚高,以他的资质和努力将来不成材都很难。甚至学成出入朝堂之后,会有许多师门长辈和同窗,对自己以后也是个不小的助力。不足之处可能就是教学资源公平,每个人的都是一样的,不会向自己倾斜,除非他成为山长的亲传弟子。

到底该选择哪一个?

谢回眺望远方的视线,又看向书桌上的那本《大学》。

他还得再斟酌斟酌才是。

作者有话要说:改个书院名=v=

第6章自成蹊

六、自成蹊

乔氏与王氏也在说这件事,从谢老夫人的院中回来以后,放两个小姑娘去逛园子,姑嫂二人便在房里说起悄悄话来。

王氏嫁入乔家的时候,乔氏还没出嫁,一个性子利爽一个柔和,都不是难相处的人,当年那段时间关系便还不错。

此时乔氏便正问起王氏的儿子来:“大嫂,我记得成蹊今年也十二了吧,现在在哪里读书?”

王氏一听到儿子的名字头就不住的疼,太阳穴都跳将起来,抬起手揉了揉,才跟小姑子说道:

“过了今年的生辰就满十二了,被他爹扔到族学里读着呢,也是去一天不去一天的,整日想着要去投军,考武举……小姑你说,我们乔家怎么就出了他这么个不着调的?”

不说还好,越说王氏就越来气。

在一边儿听着的乔氏也不有些发怔,委实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且不说世家子弟有几个去考武举的,最关键的是由于开国皇帝本事太大,当初一统大永后随即就把周边不安分的几个国家给打残了,不但急忙投降,最后还被迫割地纳贡。

直到现在,那几个周国都还没缓过气儿来,萎缩在一边儿不敢动弹呢。

所以这大侄子想去投军建功,可首先也得有仗给你打才成啊!

乔氏觉得有些不能理解侄子的脑回路。

不过若是谢在这儿的话,就一定懂得乔表哥这叫“中二期”,指的便是一种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为是的思想、行动和价值观。

用四句话来总结这一时期,那就是:

我与别人是不同的。

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如果有反例,就参看上面三条。

参上。

也幸好他此刻并不在场,若是在场,就会明白,古代世家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不光都是英,还会有另外一种可能性

棒槌。

乔氏楞过便开口安慰嫂子:“孩子还小,活泼些也没什么不好,等他再大些就稳重了……”

她这话说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