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长子嫡孙[科举] > 分卷阅读71

分卷阅读7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父亲,儿子记住了。”

回应他的是谢臻温和的笑声。

听到这笑声,谢又重新放松了下来,也朝谢臻笑了笑。

马车继续朝着皇城驶去。

而替谢操心的不光是谢家人,广陵林府,林元锦因为心中焦躁,索性今天起了个大早,起来之后,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就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地踱步。

手中握着一个符。

这是上次她跟母亲去普济寺中求来的。

为什么求的符?

自然是希望谢这次殿试能夺得个好名次了。

原本林元锦其实是个不怎么笃信鬼神之说的人,换了现世的话说,她就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着,但为了谢,或许是为了自己心安,她还是搞了一次迷信活动。

就在林元锦快把屋里的丫鬟都绕晕了的时候,另一头的盛京,载着谢的马车,也已经停在了皇城门口。

第65章帝王心

六十五、帝王心

谢到达宫门之后,载着谢臻的马车就沿着原路返回了,该嘱咐的都嘱咐了,他家的大家长就很放心地甩手走了。

谢也没什么不满的,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他爹若是突然嘘寒问暖,无微不至起来他才要觉得不正常了。

他来的算是较早的,但宫门前还是已经有了许多贡士们。

四下看了一番,没有看见熟悉的人,谢索性就站在原地,安静地等待着。

没过多久,宫门前就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只不过都不约而同地保持着安静,见到熟人也不过抬手作揖,或点头示意,盖因宫门口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能够寒暄的好地方。

前面不仅有原来的守卫,还有临时调来的羽林卫和锦衣卫,羽林卫着玄色袍服,锦衣卫着大红飞鱼服,皆是面目肃穆,黑红二色泾渭分明。

随着过去的时间愈长,考生们基本上也都到齐了,谢早在方才就看见了同为广陵书院出身的师弟们:范应期,沈鲤,韩辑,陈文焕四人,也颔首打过招呼了,他们应当是住在这附近的客栈之中,所以才组队过来的。

原本在谢知道他们过来时,就有意邀他们住进谢府,这样照看起来也方便,却不料被婉拒了,他一开始不明白,后来也就懂了。

应当是崔知著也邀请过他们去崔府住。

谢阁老与崔阁老的之间的斗争进来愈趋白热化,也就是去年大魏进兵才稍微缓和了一下。

他的这些师弟们恐怕暂时还不想轻易站队,他们或许觉得住进谁家就表示入了哪一派,索性谁家都不去,就住在客栈。

谢对于他们这种想法并不意外,也能理解,但最终还是在心中轻叹了口气,暗道朝廷之中哪有那么多的独善其身呢?

在宫门守卫,羽林卫和锦衣卫的虎视眈眈下,三百多名贡士足足花了一个多时辰,才从宫门口鱼贯而入。

谢是为头名会元,自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由人带领着往殿试的奉先殿中走去。

他曾为太子伴读,又兼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自然对宫内的高墙红瓦,金碧辉煌都很熟悉,可就算是他,在此时这种氛围之中,情绪也难以自抑地波动起来,望着这条路,望着已经出现在视线之中的奉先殿,金龙绕柱,飞腾盘旋,是那般的庄严肃穆。

似乎已经见到了东华门唱名,新科进士打马游街的盛景!

不过须臾,他们就清醒了过来。

若想实现心中这一野望,还得过了眼前这一关才行。

众位贡士们到达奉先殿门口,经过点名之后,才依次进殿。

点名的两位官员皆着朝廷正二品官服,观其样貌约莫都在花甲之年,然目光如炬,气势威严。

旁人或许不识得,谢却是有所了解的,这两位神矍铄的官员正是执掌都察院的两位长官,左都御史黄武和右都御史杨罗成。

不仅如此,谢还知道一点儿旁的消息,前些年因受盛京院试科举舞弊案牵连的主考官白慎行,此时也已经被皇帝亲点入了都察院,左都御史黄武和右都御史杨罗成如今都已年老,白慎行又为皇帝赏识的心腹,接下来的位置想必不会低。

不过这些事情都与谢暂时无关。

贡士们进殿之后,就看见殿中的若干位读卷官,这些人皆是大永的朝廷重臣,皇帝亲点。

为首三人身穿绯红官服,那个年岁明显比旁人老迈,一把胡子已经白了的乃是内阁首辅,文华阁大学士薛士霖,而后便是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谢阁老谢渊,与户部尚书,谨身阁大学士崔阁老崔朔。

正是大永重臣!内阁三鼎!

因薛首辅实在年迈,貌似走路都很成问题,于是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便由谢阁老代替了。

经过这番,众贡士们接下来便是拜见皇帝。

此后,才一一落座。

殿试答题,正式开始。

因殿试只考策论一道,所以众位考生们拿到的就只有空白的草稿纸与答题纸,正当众人正在或疑虑,或忐忑的时候,他们头顶传来了一道尖细的声音,明显是皇帝身边的内监,谢立马从他的话里提取到了重点。

也就是这次殿试的策论题目。

“问帝王之心与帝王之策。”

题目很短,谢在听清之后便提笔将它写在了草稿纸上,然后凝目望去。

这道题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求考生站在帝王的角度上,回答该如何为政和该用什么样的思想为政的问题。

很明显,这道题定然是皇帝亲自出的。

相比较其他考生此时的眉头紧蹙,谢的神色便淡然许多。

这是在上方那些读卷官的眼中。

其实,谢在看到考题之后,心中也不甚轻松,只是他平时淡然惯了,面上不怎么能看得出来罢了。这道题目是很明确,可该怎么答题,这个度却很难把握,如何为政?该用什么样的思想为政?

这不就是要给皇帝提意见吗?

可皇帝的意见哪里是那么好提的。

说轻了不行,这是谄媚,说重了也不行,这是张狂,左右为难,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坑里去。

时间已过半晌,其他人都已经开始动笔了,谢还在静坐着端详题目。

思考了许久,他才终于下定了心思,不去猜度皇帝与考官们是怎么想的,他还是决定以自己一贯的风格来答卷,平稳端直,不图奇,不冒进。

他提笔蘸墨,开始往草稿纸上写道:

臣对:

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

他开头便说:听说帝王亲自治理国家,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治国方案,还要日理万机,才能获得太平的治理;必须有率领和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