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长子嫡孙[科举] > 分卷阅读72

分卷阅读7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导国家治国思想,才能够磨练和激励百官,改革与振兴各种事务,才能达到无比兴盛的治理。

写完这一段,谢继续悬腕纸上。

接下来他便阐述了“立实心”,“举实政”以及“以实心行实政,因以实政致弘勋”之间的关系。

何为“实心”?

便是“振怠情,励明”。

就是让懒惰懈怠的人振作起神来办事,再鼓励明能干的人们更加勤奋起来。

何为“实政”?

便是“立纪纲,饰法度”。

就是要建立规章制度,整顿法治,建立以法治国的观念。

并且主张将“立实心”与“举实政”结合起来,便是“以实心行实政,因以实政致弘勋”了。

谢比旁人动笔都晚,但开始之后,便如文思泉涌,笔下毫无停滞。

上面几位大人们自然也注意到了他。

薛士霖薛首辅垂着眼皮,老神在在,好像是在看他,又不像是在看他。

谢阁老神色淡然,仿佛底下答卷的人中跟他并没有什么关系一般。

崔阁老却也是嘴角噙着一抹笑意,看似十分满意,不过其他人想也知道,他满意的定然是自己的孙子。

因为谢阁老与崔阁老二人的孙子都在此次科考之中,所以这两位大学士这一回只充当殿试的监考官,后面的评卷自然就不能参加了,皇帝先前就点了另外两人替他们。

所以他们这会儿,是真看热闹。

时至半日,金吾卫们提着饭食进殿,谢第一个放下了笔。

他虽是提笔晚,但却是头一个答完的,准备用完饭食再行誊写。

第二个是崔知著。

第三个是秦微明。

谢在余光里清清楚楚,对这个结果,他也毫不意外。

第四……

第五……

随后有更多的考生答完,放下手中的笔。

饭食有点简陋,肉饼,米饭和清汤,难以让人想象,这样的饭食是出自御膳房。

谢神色淡淡地用完了饭,擦过手之后往四下扫了一眼,吃饭的人倒也不多,大多数人还在奋笔疾书。

于是他也重新拿起了笔,对草稿纸上的策论稍作润色修改,便将其誊写至答题卷上。

两个时辰过后,殿中已有大半数考生已经答完。

谢臻预想中的皇帝亲问并没有发生,不知是不是皇帝身体不适,在殿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谢就听见上方的龙椅处传来声响,好似是众人陪着皇帝离开了。

没有当场考问,难说到底符不符合规矩。

谢也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什么感受。

总之交卷的时辰终究到了,众人又像来时一样,由人领着出了奉先殿,然后出了宫门。

不远处落日的余晖罩着谢府的马车,谢缓缓抬步走了过去。

苦读数年,结果将出,他此时的心境竟然十分平和。

第66章三鼎甲

六十六、三鼎甲

更深夜漏,读卷官们依然还在熬夜审阅殿试考卷。

三百多份,任务量极大。

他们不仅要将这些考卷全部评定等级,还要将里面最好的十份挑出来交到皇帝手中。

未来的一甲三人与二甲传胪,就应当是从这十份考卷里面出了。

同往年不同,少了谢阁老与崔阁老在这儿,只有礼部尚书还有两位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在上面坐镇,择优的速度反倒比以往快了许多。

灯火摇曳着,一位读卷官终于擦了擦头上的汗,手中拿着他们最后评定出来的十份考卷站起身来,走到那三位大人面前,将考卷呈了上去,随即开口道:“几位大人请阅。”

礼部尚书看了看都察院的两位,没有先接过来,反倒捋着胡子笑了笑,说道:“黄大人,杨大人先请?”

大家都是正二品,谁也没大过谁去,黄武被皇帝点在都察院待了数年,一直就是个火爆脾气,礼部尚书李何是崔阁老那边儿的人,他一向看不惯他们这副口蜜腹剑的样子,此时听了李何这话就哼了一声,一点儿没给他面子,直接就将下面读卷官手中的考卷给接了过来。

口中还道:“李大人盛情难却,黄某就却之不恭了。”

说罢就不再管旁边两人,直接低下头去翻看考卷了。

礼部尚书好悬没被他给气个倒仰。

最后也不想跟这个爆炭在这儿吵起来,索性“哼”了一声就不管了。

他们两个在这儿置气,右都御史杨罗成却是好似见惯了一般,看着他们呵呵笑了,倒也不说话。

底下那读卷官感受到这三个神矍铄的老大人之间略诡异的气氛,索性将头低得更低了。

别看左都御史黄武虽然一副跟礼部尚书对着干的模样,实则他是个实打实的中立派,自然不属于崔阁老一系,也不属于谢阁老一系。

反而此时一言不发的右都御史杨罗成是谢阁老一系的。

#今天的谢派也是一如既往的温和呢#

黄武凝目看着读卷官送上来的这十份考卷,渐渐的眉头也松开了,不经意间还点了点头,看样子应当是看到令他满意的了。

别看黄大人脾气火爆,人家也是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呢,学问非常扎实。

满意地看完之后,黄武就将这些考卷又交给了身边的杨罗成,不过这一个动作可又把一边儿的礼部尚书给气坏了。

杨罗成:=。=

其实黄大人只是个下意识的动作而已,毕竟杨大人跟他共事了许多年,有些动作已经成了习惯了。

杨罗成接过考卷也没客气,就这么仔细地看了起来,直到他看到某份言之有物,文风还有些熟悉的考卷之时,他的目光闪烁了一下,随后姿态便放松了些许。

李何是最后拿到考卷的,但黄武和杨罗成对此都没什么异议,他刚想说点儿什么,黄武就一副“你要是敢搞事情我就跟你没完”的模样,也不由得吹胡子瞪眼地偃旗息鼓了。

由此,最终择优录取的十份殿试考卷,就这么原原本本地呈到了皇帝面前。

……

四日后,盛京皇城奉先殿外,传胪大典开始。

三百名身穿青衫书生服的贡士排队站在外面,依次入殿听宣。

殿内,天子高坐龙椅之上,一身明黄龙袍衬得他面容愈发威严,气势凛然,丝毫看不出传言中的多病之相。

进殿的贡士们都被此时的气氛压得紧张起来。

谢也不例外。

只见一片沉闷之中,皇帝微抬了抬手,他身旁候着的内监便会意,随即往前一步,朗声道:

“奉天承运,天子赦,赐今科贡士谢进士及第,钦点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赐银带朝服。”

谢闻言,面色动也未动。

自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