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1.再见于禁(完)
三杯白酒下肚,于禁果然放开了很多,和三哥还有周方远坐在一起,畅谈童年的光景。
他们说的最多的,还是三哥的那些糗事儿。
三哥当年可也是真的糗,各种大事小事层出不穷,就光是五毛奶奶那边被人堵住的次数就不下十次,还有一回,周方远记得的,最搞笑的。是三哥认识了一个邻村村民家的亲戚,那好像是过年的时候吧,当时三哥也是刚刚开窍不多久。过年的时候去邻村玩,认识了一个女人,当时那个女人二十来岁,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要知道,在那个年头,打扮得花枝招展,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事情。
三哥当时才十几岁,正式年少慕艾的时候,那个女人长得还漂亮,结果一来二去的,俩人就搞到一起了。
不止如此呢,据周方远所致,三哥的童子鸡也是在那个时候没的,当时他和于禁还很是羡慕来着,因为他俩当时只是刚刚懂得这些事,还没有能力参与,心中各种好奇,好像小猫挠心一样,却根本没法亲自去体验。三哥做到了,所以他们非常羡慕。可是后来搞笑的事情来了,有一天,三哥被人堵在家门口破口大骂,当时半个村子的人都聚过来了,一问才知道,原来那个女人是有男人的,只不过这个男人是跑大车的,一走就是半拉月,经常不着家。
结果嘛……大家都知道了吧,反正就是这样那样的破事儿。
可问题是,三哥当时根本不知道这码子事儿啊,他都不知道那个女人已经结婚了。他还以为自己认识了一个喜欢自己的大姐姐,谁成想,这背后还有如此复杂的情况。
当时三哥就出名了,远近闻名啊那是,往后好多年都没能把这个名声扭转过来。
他们说这些的时候,两个女眷也在旁边听着,听着听着就跟着笑,三嫂还瞪了三哥一眼。
于禁说起了自己交换生的经历,在英国经历的一些事情。
交换生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交换生又称学校间学生交流计划,“学生交换”是以提高不同地区、国家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培养青少年的世界观为宗旨的项目。
“国际学生交流计划”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要目的是加强全球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增进国家间的了解、文化沟通和学术交流,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目前每年世界各地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参加交换项目,相互交换学生。米国国务院于1995年正式批准华夏加入“国际学生交流计划”,其内容是每年从华夏招收优秀学生到米国高中就读。
咱们不说什么家国情仇那么高端的东西,就说最实际的,在二十一世纪之前,甚至二十一世纪刚刚开始的几年,米国的教学质量确实是比国内的要好,这一点是必须要承认的。虽然米国也和扶桑一样搞什么快乐教育,但米国的教育质量还是可以保障的,而不像扶桑那样,搞快乐教育差点把一代人都搞成白痴。
国际学生交流计划是将学生作为交换生送到自己选择的国家去,在当地高中或大学就读一年,交换生可以选择交换到米国、加拿大、韩国、法国、德国、英国、荷兰、意大利、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日本、泰国、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交换生在当地学校上学、交新朋友,学习规定的科目,参与学校社团活动。在一个最优秀的教育系统中,得到不平常的经验。
再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能让学生在这么快的时间里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在一年的国外交流生活,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磨练,丰富了学生的人生经历,这些通过参与国际交流计划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往往被世界各国的一流大学和一流企业所看重。因为这些经历不仅会造就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思想,还会造就将实际经验和知识融会贯通的优秀人才。
另外还有一种交换生,是学术研究交流,就是将学生作为交换生送到相同研究方向的学院进行共同学习、探讨、研究,交换生可以选择到和自己所就读的学校有学术联系的学校上学,或者可以称作插班生。
具体的负责机构,以米国为例,米国交换教育机构组织是根据米国国会的《交换教育法案》,由米国国务院授权的,符合国际游学教育委员会(csiet)标准的非盈利性质的专门从事国际交换生计划的教育组织。项目全程受米国政府监督。
这种高中阶段的交换生项目,是完全非盈利的,源于二战之后,目的在于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增进互相了解、文化沟通与友好往来。由于其公益性质、合理的费用和严谨的境外管理,在欧洲风行40多年,70年代由我国教育部引进国内。
15-18周岁之间的初、高中国际生将持j-1交流访问签证入境,就读于米国公立学校一年,并寄宿于米国居民家庭,让学生在增进英语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及应变能力。提前适应米国生活及学习环境,每一位参加交换生项目的学生同时也肩负着做一名文化交流小使者的重任,培养国际视野,成为世界公民。
中美高中交换生项目最近几年才正式开展,每年总数在600人左右,分布在京城沪上等多个重要地区,得到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校、学生及家长的广泛关注。
在学校保障方面,接纳学校均为米国国务院严格挑选的米国公立中学,遍布米国五十个州,学校周围环境好,治安严格。学校有专门负责老师,协调学生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问题,以保障学生获得高质量的学习交流成果。
寄宿家庭保障,寄宿家庭均为米国国务院严格挑选的爱心家庭,大多具有接待国外学生的经验。家庭成员容易相处,乐意与国际交换生一起生活和娱乐,帮助学生迅速融入家庭。
另外还有地区联络专员,美方在每个大区都设有地区联络专员,负责联络学生与学校、寄宿家庭相关事宜;赴美后邀请学生举办欢迎会;每月都会了解学生情况,反馈家长,并及时解决问题。同事所有学生都有一份境外人身保险,主办方将为学生购买境外人身保险和健康保险,以保障学生在美期间的身心安全和医疗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中学阶段的,大学阶段的交换生呢,就没有那么多官方层面的东西了,更多的还是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对接。
大学申请交换生一般是由两个途径。
第一,是学校项目。
想要申请的学生,可以看看自己大学有没有跟国外学校交换的项目,如果有的话,就去看下这个项目的条件。这种情况下一般对学习成绩,英语交流的要求。具体条件的话,每个大学要求不一样,还有人数上的条件。申请后,学习会筛选确认名单。
第二种,就是要自己申请了。这个需要自己去国外大学的官网上去找,看他的交换生要求,如果你学业超优秀,有获奖认可、新闻报道等验证,有强力推荐信,就有可能。至于能不能申到交换,关键看两点,第一,针对那些一流大学,gpa要高,第二得有钱。
尤其是第二点,自主交换的交换生,是需要花费不菲的价格才行的,一般家庭说实话是承受不住的,就和出国留学是一个概念,可能花费要略少一些,但也不会少太多。
于禁走的算是学校层面的交换生,他自己没花多少钱,就是在那边的日常消费需要花一些钱,其他的倒也还好。主要是生活习惯不一样,饮食习惯不一样,另外就是语言方面,或多或少是有些困难的,当然于禁的成绩很不错,也得亏是成绩不错,否则他出去以后连说话估计都困难。
……
一瓶白酒很快下肚。
周方远有心就此打住,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已经变得迷迷瞪瞪的于禁却要求继续上酒。
而且不要白酒了,他要喝啤酒。
周方远劝了几句,劝不动,也就不劝了。
上的啤酒也是北桐本地酒厂产的,酒厂有白酒有啤酒,甚至还有黄酒呢,品质其实也不错,起码很符合北桐本地人的口味。但是很可惜的是,明明是很好的酒,卖的也不少,但酒厂却是连年亏损,如今早已经是入不敷出了,最多再过几年,酒厂就完蛋了,到时候再想喝北桐酒厂的就,就只能在梦里喝了。
啤酒这东西,是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经过液态糊化和糖化,再经过液态发酵而酿制成的。其酒精含量较低,含有二氧化碳,富有营养。
它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低分子糖、无机盐和各种酶。这些营养成分人体容易吸收利用。啤酒中的低分子糖和氨基酸很易被消化吸收,在体内产生大量热能,因此往往啤酒被人们称为“液体面包”。1l12°bx的啤酒,可产生3344kj热量,相当于3~5个鸡蛋或210g面包所产生热量,一个轻体力劳动者,如果一天能饮用1l啤酒,即可获得所需热量的三分之一。
啤酒算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在德国,除出口啤酒外,德国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在2009年,亚洲的啤酒产量约5867万千升,首次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地。
啤酒的起源与谷物的起源密切相关,人类使用谷物制造酒类饮料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已知最古老的酒类文献,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伦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献祭用啤酒制作法。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用大麦、小麦、蜂蜜制作的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起开始使用苦味剂。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法典中,已有关于啤酒的详细记载。
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为国家管理下的优秀产业得到高度发展。拿破仑的埃及远征军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表明,在公元前196年左右当地已盛行啤酒酒宴。啤酒的酿造技术是由埃及通过希腊传到西欧的。
1881年,e.汉森发明了酵母纯粹培养法,使啤酒酿造科学得到飞跃的进步,由神秘化、经验主义走向科学化。蒸汽机的应用,1874年林德冷冻机的发明,使啤酒的工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全世界啤酒年产量已居各种酒类之首,已突破100000ml,1986年全世界生产啤酒101588.7ml。
我国啤酒发展起步晚,19世纪末,啤酒才输入华夏。当时国内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1949年后,我国啤酒工业发展这才算得上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1979年产量达到510l,1986年产量达到4000l。我国的啤酒于1954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当时出口仅0.3l,到1980年已猛增到26l。
我国啤酒业,确有一些骄人之面,但在认真分析我国啤酒业市场结构、竞争水平等情形后,给人的感觉并不乐观。
我国虽然已是啤酒生产大国,但却并没达到啤酒强国水平,要实现由啤酒生产大国到强国的质的转变,还需要认真正视并解决当前啤酒业存在的一系列不合理的现象、问题。
其次,我国啤酒行业由于长期疯狂地兼并、收购,大规模地重复建设,扩充产能,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欺行霸市的垄断行为日趋盛行,加上国外资本的介入,整个行业陷入了垄断泥潭。国内啤酒业如果不能正视这些问题,不但啤酒强国的梦想不能实现,就连啤酒大国的地位也难以保全。当然了,我国市场很大,养活十几个大型啤酒公司,那简直和玩一样,这一点,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