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生六零甜丫头 > 分卷阅读344

分卷阅读34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只说任务,不详细说明各类福利,不符合队伍标准,甜妹儿可是当小领导的人物,操心的事情特别多。

她只是不想职工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工作,跟生产队一样,大舅舅二舅舅的工厂都有周末以及法定假日。基地与工厂肯定不同,但也该有一些变动规则。

陈温教授忽而沉默:

……我们只懂得动物研究,真的不太懂企业管理。

而村民们通常都是说一下做一下,根深蒂固的农民观念,让他们难以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包括张队长亦然如此。

“叶甜甜同志提问特别好,关于待遇方面的计算,被我跟老陈忽略,回头再商量一下,打报告上请求批示,至于春节假期,基地肯定按照种花国相关规定来。”

甜妹儿满意揉揉小粉团脑袋。

它回她一脸茫然懵懂,继续叼着嫩竹笋打瞌睡,小脑袋一点一点的。

小粉团听别人念书睡得特别香,前提是姑姑在身边。

看得慈母慈父泛滥的一堆人,恨不把他偷回家里养。

像崔玉涛等人,都向她投去惊讶佩服的目光,他们将领导当作老师,关于基地想法,认为教授们肯定都是对的。

他们还并未真正领悟到这次会议是共同讨论企业的建议,而不是‘逆来顺受’直接接受命令,建议是需要大家提的。

王溢希回忆起他父亲用最简朴语言,描述的一些事情,如何在集体展示才能,如何把握好那个度,这都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

会议到结尾,甜妹儿还惦记着自家小弟们,及时跟大队长汇报关于碧山村正式民办小学的事情。此请求自然得到大队干部们的一致肯定答复。

只要过年后,碧山村可直接将学校建立起来,初小高小需在镇上考。

至于民办教师资源?

备高考的文景深可以挂着‘教师’职位,碧山村还有相当多高中生。

同时大队长承诺,镇上干部也会帮忙留意一些毕业新学生,询问他们未来工作意向。

张队长瞧着漂漂亮亮小女娃,他真心觉得叶家小豆丁真得很有当生产队长的潜力,一定比他做得还好。

值得补充一句,准备回城的人,除去温教授与两位在校大学生助手,还有一溜达的解放军兵哥哥们。

因为今后每月需进山集大熊猫便便,解放军服从上级命令,暂且留下武力值高以及心细的人帮忙,有李连长、林君英两人,主要协助护林员的工作。

甜妹儿:……赞!

**

次日开始,磕磕碰碰的工作渐渐展开,最初遇到许多各种小纠结小困难,快速解决后,工作慢慢进入正轨。

最闲最危险的工作,属于三位护林员以及两位绿军装哥哥姐姐,因为不必日日进山,他们只只需要锻炼与武器准备。

最没变化的工作是叶家几位职工,与先前根本没有丝毫变化,继续记录小粉团的体重、牙齿成长记录、动物语言等。

唯一变化是粉团的受欢迎程度。

如今,基本每个村民都拿它当作地里的庄稼苗苗,心护着,就算幼崽吃龙肉,村人们都会想法设法打灯笼去林子里找,连自家瓜娃子都没这么重视。

幸亏有‘严厉小姑姑’,怕屁股揪耳朵刮鼻子勤洗澡等,各种各样惩罚都有,因此小粉团才不会被宠得无法无天。

最忙绿的工作是张队长。

他得送温教授解放军出山,得建立基地全新的一座青砖瓦房,先派人从镇上拉砖瓦回村里,联系泥瓦匠年后工作。还得安排村里生产队的春种活计。

作为第一个碧山镇村国营单位,碧山村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选址在碧土村碧山村的交界处,也就是村口大平坝,地势平坦,刚好是群山交界中心区域。

而沾光的王队长听说这事后,干净利落将自家公共大食堂拆除,把平坝土地资源打报告利落上交,供于国营单位建设。

虽然得到村里半数村民的抱怨,他上窜下跳一番,成功凭‘有远见’的功绩,连任碧水村生产队队长。

忙碌日子一天天过去。

除夕上午,身穿墨绿色制度、戴着大沿帽牛气冲天邮递员,携带两个装满包裹的大白色帆邮袋,来到碧山村。

作者有话要说:叶子:么么哒~

**

任务参考一点保护区的工作笔记,再瞎编一些。

家里两岁多的小侄女,一定要穿粉色鞋子,其他鞋子穿上,自己会把它脱下来,奶声奶气道‘美美’。

她喜欢粉色系一切东西

-_-#-_-#

**

第226章挂钟与两轮

每个村镇都会有三个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一是供销社售货员,每天能看见琳琅满目“稀罕物”,油盐酱醋图书糖果蜜枣等。谁家想要吃得良白糖、肥肉等,必须要在供销社有熟人。

二是大队粮管所的仓库管理员,交公粮都要看他脸色,要是说不合格,生产队就要拉回去重新返工,而且仓管基本不会饿肚子。

第三个则是村镇邮递员,配工装、工作帽、工作包,最主要的是六十年代开始,部分种花国邮递员都有新配一辆旧二八自行车,此刻水湾县为奖励碧山镇,亦如此。

这也是邮递员如此重视碧山村的原因。

因为最新得到配车,哪怕是崎岖山路,他也要载在驴车上,显摆显摆,惹得一堆羡慕嫉妒的目光。

说他牛气十足,不仅仅因为自行车,更是因为整个碧山镇只有一个邮递员,他把全部村庄都包了下来。

而且跟快递小哥类似,送门服务。

邮递员把邮件直接送到件人的家门口,无论是邮寄的现金还是包裹,邮递员都直接带到城镇农村,件人签字或盖章后可以领取。

不过,邮递员比快递员慢得多。

除去电报或紧急通知,通常信件与包裹,要隔七、八天或十天、半月,镇上邮递员才会幸苦跑一趟,遇到特别事情,耽搁数月半年都有可能。

有条件的人家,更乐意选择拖熟人带信或带物品,当地有人笑话‘邮递员寄包裹,粮食都霉得乌漆麻黑的。’

“天上恐怕下红雨哩!邮递员竟然来咱们疙瘩地儿,还是年三十到。”

最先看见的是一个满山跑的山娃娃,他惊讶地下巴都吊在地上。

村口处,一位中年大婶,本来正在把面浆糊糊刷在被里和褥里上,然后把它平铺在大石头上,用棒槌咚咚咚捶打,这样被褥布能够耐用更长久。

听娃娃瞎叫乱吼,她更是吓得把棒槌扔掉,直接掉到地上砸疼脚。

但见邮递员驴车真的停下来,并且特意把他那辆二八自行车搬下来,骑着它在村子里晃走,在村口平坝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