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山野随谈 > 客家人的粄

客家人的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客家人很喜欢做各种粄来吃。

那你知道什么是粄吗?

“粄”(bǎn),我想无论是单个字还是它所代表的饮食和文化,对大多数非客语地区的人来说,应该都是陌生的。

“粄”字是客家话中的特色词汇,一般指用米浆或米粉制成的糕点。传统的粄是用石磨磨出粄浆,再去掉多余的水份就成米浆。后来辗粉机出来了,又开创了一种方法:用辗粉机,直接把大米辗成粉末,然后经过各种调料,放在蒸器那里蒸熟,就变成了蒸笼粄。

但是粄的种类很多,如果用不同方法制出来的口味口感也不同。用辗粉机的方法,适用于制作蒸笼粄,换作其它粄,比如灰水粄,艾粄,那就非常不适合了。

灰水粄,艾粄,韭菜粄,因为要直接加材料一起磨制,所以得用石磨才能把各种材料跟大米磨碎充分混合,这样制出来的粄味道更为香浓,口感软而有韧性。

粄的种类那么多,它们又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

先说说灰水粄和韭菜粄,这两种粄的制作方法基本上都一样。都是用石磨磨成浆比较合适,然后在大锅里面炒浆,把米浆里面的水分用热锅蒸发掉,同时,热锅也把米浆炒熟了。

等到炒到一定的时候,发现可以直接用手捏着浆,不会像液体一样流掉,尝一尝味道,也没有生米的味道时就算熟了。然后等它稍微凉一点,就可以随便你捏制成各种形状,不过,客家人倒是普遍喜欢捏成长扁形,也有少数的属于专门做来卖的会捏成长条形,因为这样子比较省材料。把这些捏制好的粄放凉了,就算是做好了。

灰水粄跟韭菜粄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添加的材料不同。看它们的名字也能知道,灰水粄加的是灰水,而韭菜粄加的是韭菜。灰水板的颜色因为灰水的缘故,所以呈的是黄棕色,韭菜粄因为韭菜的缘故,所以一般呈的是淡绿色。

可能读者很多都不是客家人,或许会疑惑,什么是灰水呢?灰水,就是一些植物经过烧成灰烬后,加水搅浑,然后经过纱布层层过滤后的水。当然,不是什么植物都可以做灰水的,我们一般选用的是山茶树,把山茶树烧成灰,过滤出的灰水最为美味,淡淡的苦涩味,有又山茶树本身独特的树香味,可以引得人食欲大增。

灰水粄跟韭菜粄哪种更好吃呢?这个因人而异,但是就以我看我们那边街道小摊上售卖的来说,还是韭菜粄会比较受欢迎的。

这里还要说一点的就是,有些人可能会对灰水过敏,所以建议如果有机会品尝灰水粄的话,第一次尝试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过敏时不要吃太多,不然的话,就会吃很大苦头了。

至于艾粄,在前面的章节我详细的写到过了,所以我这里就不介绍了。接下来介绍的是,制作最简单的粄:蒸笼粄。

在开头部分提到过,在以前传统的工艺里面,全部粄都要靠石磨来磨制成磨浆来制作才会更好吃的,但是蒸笼粄却是其中的异类。蒸笼粄直接用辗粉机辗成粉,然后只需要把这些粉跟冷水调制好后加上糖(白砂糖,黄糖,冰糖,甚至盐都可以),再放到蒸笼里一蒸就好了。甚至可以说,这样的搅拌米粉的方法不仅比磨制米浆简单,还会因为更细腻而更好吃的。

客家人粄的种类很多,比如说梅州的笋粄,而我这里提到的,只算是比较常见的,是客家人比较熟稔的,至于其它在小地方流行的粄我也不了解,所以就不敢在这里大放厥词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