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相女无忧 > 分卷阅读86

分卷阅读8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都会先来看望老夫人的,她过来喊他们去用饭,却没在老夫人屋里瞧见他,才有此一问。

文老夫人道:“他看这拉铃,一路看过去了,大概还在对面那屋呢。”

卢筱从老夫人卧房出来,找到对面,见文成周正俯身看着墙上的拉杆与悬铃,细看这一段的机关结构。

她轻轻唤道:“成周,该吃饭啦。”

文成周听见她的声音,直起身朝她走来,走到门口之时,又抬头看了眼从门框上穿出去的细线。

文在门框上所打小洞两端都嵌入类似车轴上轴套之类的小管,小管开口犹如喇叭口,打磨成圆弧之形,且涂过木漆,内壁十分光滑。

他略想了想便知道她为何要做这看似多此一举之事,只因为新打的孔洞边缘毛糙,细绳来回拉扯,禁不住几次就会磨断了,但若就在屋里打磨门框上的孔洞,再涂漆待其干燥,时太久,且会使居于屋中的老夫人感觉诸多不便。提前让木器店做好这些小物件,安装之时就只要用油灰粘缝固定便可。

卢筱微笑着问:“你觉得如何。”

文成周道:“颇具巧心,且思虑周密完善。她说是头一回做这样的机关?”

卢筱道:“这样的虽然是头一次,也许以前做过类似的呢。她今日也跑前跑后试了许多次,弄了一整天呢。且那些部件光让刘家木器做,就做了好些天,门框上的洞也是提前打好的。她今日光是让来升来正把这些装起来就花了许久,阿莲与阿秀也帮忙了呢。”

文成周仍是难以置信地缓缓摇头。

饭后文照例要交二十大页小楷给文成周看的。

文成周听筱娘说她今日为了装拉铃,忙了一整天,直到临近傍晚才试成功,知她定然没时间再去练字,能趁着饭前一点时候写个两页已经很不错了。却没想到文交给他的还是二十大页小楷,且临写得工整端正,丝毫没有为仓促完成而潦草了事之感。

文成周初起倒是有些意外,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她大概是为了留出时间装这套机关,之前的数日每日都多写几页,提早就把今日之份写完了。

他放下手中写满密密麻麻小楷的宣纸,问道:“在婆婆屋里装的拉铃,你真是第一次做?这些机关之术又是从何处学来的?”

文知道,若是旁人问她,她或者可以随便回答应付,文成周却不好糊弄,她不能说自己光看了几本书就学会了这些。

于是她便说山寨里有个特别厉害的工匠,大到寨门提升的机关,岗哨箭塔的设置与搭建,小到弓、弩、暗器之类的制作或调校修补,都是他做的,简直是鲁班在世。她的机关之术就是跟他学的。

第59章

文成周听她说有人教她,这才微微点头,转念又问她:“此人如此有才,必然聪敏过人,又怎会沦落至大风寨为匪?”

文这就把水浒传里某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稍加改动后搬了出来,心中默默向施耐庵致了回敬,她穿过来的这个朝代,人文地理都与北宋颇为相似,但开朝太.祖却并非赵匡胤,这江山如今是孟氏的。水浒传这时候还没有成书,以后也不知还会不会有了。

她说了一阵,见文成周的神情略显凝重,忽然意识到,他并不喜欢她多说与大风寨相关之事,便停下不再说那个虚构的能工巧匠。

士农工商,工只不过比商好那么一点点。身为士大夫阶层的文成周,贫寒出身,靠着读书出仕的,恐怕不会乐见自己女儿鼓捣这些工匠之事。

文成周见她本来滔滔不绝,突然住口不言,微微诧异道:“怎么了?”

文道:“父亲,我只是为了让婆婆方便些才做了这套拉铃,之后我不会再做这些机关……”

文成周挑起眉头:“为何?”

他竟然问她为何?文不觉讶异道:“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工只不过比商好一点而已……”

文成周摇头道:“你这想法不对。这世上若无能工巧匠,何来车马路桥便利达官士人?又何来水利风车灌溉农田?就是家里打桶井水,都需用辘轳转上来。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我们每日所用所需之物,大至屋宇楼台,小至纤毫针线,哪一样不是匠人之功?”

文愣愣地望着他。

文成周继续道:“至于商,这世上若无商人行销东西,何来南货北易?试想,若有人种十亩地,产粮便足够其缴税后生活所需,再多也只有任其腐烂,他可会愿意多劳力去多开垦农田?若有工匠,其所制物品,只有本地人购买,超过本地所需之物,他还会心料地制作吗?你婆婆爱吃辣菜,尤爱蜀椒。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若当初无商人将其从产地贩运传播至各地,你婆婆又如何能如此轻易地每日都吃着?”

“商人趋利避害,并非坏事。他们晓得何物才是真正为人所需所喜,便将这些货物销往其他地方。农人因此才会多耕种,工匠因此才会多造物。商人虽从中牟利,却也要缴税,丰富国库。正是商人趋利之举,带动农工生产人们真正所需之物,更驱使农工尽力产出佳品,避劣品。而一旦有某地农工产出上佳品,则商人趋之若鹜,更促其产出品。如此循环,则民富,然后国强。”

文成周轻轻一笑:“至于士人,互相倾轧内耗争名夺利者众,一心为民为国者寡,庸者居多,历朝历代,奸佞祸国者亦不少。”

文没想到文成周竟是这样看待士农工商的,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难道她这丞相爹爹才是穿越的不成?

文成周见她愣怔的样子,微笑道:“据《三国志》记载,诸葛孔明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一个人有才能,不应以士农工商来分高下,而应以其所作所为,利民多寡来区分高下。”

“早前,你利用杠杆之理,救出废墟下的父子。今日,你装上这套拉铃,给婆婆增添了便利。这样的好事,为何以后就不能做了?你能向那名能工巧匠学机关之术,正说明你心向于此,难道你也拘泥于世俗之见,就因为世人看不起工匠,从此就不钻研机关之术了?”

文听他这一番话,低头道:“我不是因世人看不起工匠才……我只是,只是……”

文成周问道:“你听见婆婆说的那番话了?”

文诧异地抬头,他怎会知道?难道就是她方才说了这几句话,他就猜到了么?

文成周扬眉慨然道:“你婆婆自有她的看法,轻易或不能改变。但你又岂能因此就轻易改变本心?为人处世,但求无愧于心。你本无错,若因他人之心而易己心,失去本心为他人而活,岂不是与行尸走肉无异!”

文才知他是这样的看法,之前不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