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群穿宋朝]苍穹之耀 > 分卷阅读308

分卷阅读30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塔的中下层,而无知的、容易被控制和煽动的民众,以可怖的数量盘踞在最底层。

如果靠他们来举手表决一切选择的话,所有事都会乱糟糟且毫无秩序。

如果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那么阶级固化会更加明显,越来越少的底层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爬上去。

“不等等,”陆游打断道:“所以,既不能专政,也不能民主,你到底想要什么?”

“是不能‘绝对专政’,和‘绝对民主’。”胡凭羽撑着下巴懒洋洋道:“你们真的应该看看时国或者欧罗巴的政治史。”

陆游愣了下,想开口说我看过了,但确实没能理解的太透彻。

有些认知是会被环境限制的他现在能够在心里把帝王二字从神坛上请下来,就已经是远超于其他同僚的少数派了。

“首先,宋国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而优秀了,”云祈写字时顿了一下,转身看向那些神色各异的大臣们:“你们有体制完善、学科清晰的科举,有完善的多部门职能分权,就我所看到的情况是,附近除了蒙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都在效仿宋国的体制。”

这话似乎让人有些受用。

“但这一切成熟优秀的政治体制,根本上是在为君主提供足够优秀的臣子,至于君主怎样,没人能充分约束。”

胡凭羽点了点头,走上前接过了笔,写下了两行字。

学者政治

英政治

“既然已经没有人在意这个帝王的是否存在,我们应该来确认这基石性的问题。”那女人披着驼色的风衣,神情恬淡而自然:“你们都应该明白临国给宋国带来的,是怎样的冲击和影响吧。”

如果说宋国在自然环境下,每年可以产出约一千万两的综合价值。

那么在临国工业的入驻,在蓄意谋划的科技泄露和产能转移下,宋国的农业园和工厂会被越来越多的新兴资产阶级引领者蔓延,百姓们无论温饱能力还是就业率都会显著上升,可能在五年内,宋国的综合产值就会从一千万变五千万,五千万变三亿。

这种经济能力的爆发是反自然但合乎规律的。

如果没有这场时空异变,也根本不可能有这场走向。

一台机器可以顶替四五个人的手头工作,一架机床可以搞定手工打磨雕刻所需要的上十天甚至几十天。

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被压缩节省,因而会有越来越多的价值被创造出来。

根本上,临宋的交融和共生是不可逆的

哪怕柳恣或者任何一个元首,想破脑袋去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还是无法挡住必然的科技泄露和产值转移。

这对于临国而言,可能是个坏消息。

但对于几百万几千万的老百姓而言,是个福音。

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活得有尊严,能够不再面对饿死孩子的痛苦。

可能会有战争和革命的爆发,但历史机器所引领的,必然会是振兴和繁荣。

“在这种生产力爆炸式发展的情况下,个人独裁主义的君主专政已经不合时宜了。”胡凭羽随手在君主两个字旁边画了个猪头,摸着下巴慢悠悠道:“所以,我们应该选择贤能政治,还是英政治呢。”

蒋芾在旁边听了许久,此刻才终于开口提问道:“真的能有途径,找到可以让国家永久昌盛的政体吗?”

“永久?”张治业看了眼这个宋国人,摇了摇手指道:“我们只能与时俱进。”

时代在前进,而我们仍留在原地的话,我们就是被淘汰的那一批。

就如同还在做着春秋大梦的赵构一样。

“所以我们直接照着临国的体制来一套不久得了?”旁边有人提问道:“临国这几年走的很稳定啊?”

云祈噗的一声笑了起来。

“临国有多大,宋国又有多大?”

那人自知露拙,木讷地往后缩了缩。

长久以来,从汉至宋,贤能政治在不断地深化发展。

科举制从萌芽发展到成熟,在源源不断地给这个国家输送新鲜血液。

科举的存在,让越来越多筛选过后的优秀人才进入这个国家,并且以自己的才能去促进帝国的繁荣。

唯一不足,也是最致命的是,这种程度的贤能政治是完全依仗皇帝,也就是独裁者本身的。

只要龙椅上的那个人屡屡做出昏招,可能国家就能从上一百年里的歌舞升平瞬间跌落到深渊里。

如果用上帝视角来看的话,无论土木堡之变还是慈禧的奇葩之举,全都可以当做极有力的政治。

伴随着是时代的演变,到了明清时期,贤能政治伴随着科举制的成熟发展到了极致,越来越多的贤臣开始试图干涉君主的选择,试图用自己的智慧来带着国家走向更正确的方向。

也正因如此,八股文和文字狱开始兴起,君主独裁到了顶峰,也因此造成了国家的衰落。

船只的两端在不断摇晃,皇帝拉着宦官武臣与文官政治来回博弈,最后还是翻了船。

“而英政治,就很像我们如今的处境了。”胡凭羽慢悠悠道。

其实绝大多数宋人,都不喜欢这种场合里有两个女人。

虽然现在参与隆兴制造和绍兴制造的,已经不止两个女人了。

但是女人在商业上能有话语权就算了怎么还能在这种讨论国家大事的环境下叽叽歪歪的?

那些宋臣们虽然不服,却又无话可说。

倒不是因为这两个女人的分析和推演确实没有破绽,也不是因为她们懂太多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东西。

纯粹是因为她们两人的经济地位和资产地位,给予了她们无懈可击的话语权。

只要她们还控制者牵动多方利益的高份额的资产,他们就必须坐下来听她们说完。

总有人想和女人过不去,可没有人能和利益过不去。

陆游听到现在,脑子里又开始涌现那种不真实感。

他们已经并不急着解决赵构了。

几个高级将领在这,各地方的守将早已被资本买或控制,连所谓的忠君之心,起码在这个内部小圈子里,也已经荡然无存。

哪怕这些临国人没有给他们看那些禁书,只凭着这些年几百万的银子流入官员和商人手中,心中的地位变化也是难以阻挡的。

毕竟,现在连皇帝都要开始找他们借钱了。

如果一个人只有十两银子,他可能在面对官员时都畏手畏脚。

可如果拥有的是十万两,上千万两,甚至能买下半个国家的巨额财产,在能够做到保全他们的情况下,面对权贵的态度又会有所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家选择了激流勇退。

他们知道,自己保不住这笔钱,也做不到与当权抗衡。

所以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