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群穿宋朝]苍穹之耀 > 分卷阅读309

分卷阅读309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择放手,甚至把这些财产全部拿去做慈善

真的是善良仁爱想要回报社会吗?

是,也不是。

起码能平安的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的宋国,是风雨飘摇的宋国,是外强中干的宋国。

是宋,还是赵钱孙李,都已经不重要了。

所有的神圣感和认同感,本身都是为了稳定它的存在。

而时间正如无形的手,在引领着它走向新生。

第154章飞行

柳恣的这个决定确实争取了非常多的时间。

从上次抬高商品税,到现在已经过了一年有余。

而这一年的时间里,海楚临沂三地的农业园区规模越来越大,楚州工业区也已经落成了第二批厂房,连工人都已经带了好几轮学徒了。

青玉把他唤了过去,神神秘秘地带他看了一个东西。

“这个是……”柳恣皱眉操作着鼠标和键盘,下意识地掂了掂鼠标的重量和手感:“咱们自己造出来的?”

“这玩意儿真的是电脑吗?”

“差不多,算改良版本的实验品。”青玉戳了戳这相比之下略有些笨重的电脑:“超薄超长待机什么的就不要想了,但是基本的功能还是都差不离的。”

他们面前的,是两台电脑。

笔记本电脑大概有三本字典那么厚,而台式电脑也明显不是他们这个时代应该有的样子。

“不是,”柳恣跟撸狗似的摸着那厚重的主机外壳,不太理解地开口道:“我记得科研院那边给的经很充足啊。”

“问题在于,”龙牧端了两杯茶过来:“cpu差的不是材料,是工艺。”

他们从异变之后,就一直在试图搞定芯片以及各种核心硬件的问题。

一旦能够攻克难关,不仅人们可以享用起码2020年代水平的电脑,而且还可以在工业上改良更多机器,以进一步扩大生产力。

“柳叔,你看情况是这样的,”青玉接过龙牧拿来的文件袋,在里面翻找出一个透明的小袋子,里面放着从网吧电脑里拆出来的cpu。

“这个森绿色的方块,就是中央处理器,等于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他把那袋子递给柳恣,让他观察里面纵横的纹路。

“硅提纯什么的都好说,切割晶圆、影印和蚀刻方面,问题太多了,”青玉叹了口气道:“我们整个镇子都没有光刻机,这个技术是被荷兰垄断掉的。”

柳恣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确认这个电脑的各种功能。

“我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台式机,”他操作着几个基本的软件道:“反应似乎有点慢?”

“大概是2008年前后的水平,那个时代的电脑就是这个样子。”青玉吞吞吐吐道:“基本的办公功能什么的都有,也可以玩大部分的2d和3d单机游戏,但上古卷轴什么的就别想了。”

“计算功能呢?”柳恣接过表单,开始看各种测试数值和报告:“一般般?”

“钱叔一直想发射个卫星啥的,那个确实有点难,”青玉闷闷道:“我们又不是小叮当,怎么可能什么都造的出来。”

2008年水平的电脑啊。

那时候自己才两岁。

柳恣心想这也算复古风格了,继续确认相关的成本和批量生产可行性。

龙牧和青玉放弃了光刻机的发明,因为那东西的成本超过百亿而且需要高尖团队的全程跟进,只专注于中低端电脑的制造。

这种电脑当然没办法吃鸡副本,顶多就打打炉石和仙四。

但只要有个起步,什么都好说。

“我们给的报价是……六千时币。”青玉小心翼翼地看着他的表情:“六千其实有点亏了,因为现在确实成本很高。”

“别的暂时不讨论,这个东西对军事好处应该挺多的吧?”柳恣试图找点心理安慰。

两个青年默契地同时摇了摇头。

“跟着咱们一起异变过来的电脑,起码能用到十年之后,虽然有些部件需要更换修理,但也比这种古董机要好太多。”

柳恣想了想,给白鹿打了个电话。

起码在教育方面,还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

在异变之后,网吧里的绝大部分电脑,以及市面上所有能买到的相关配件,全部都以不同价格进行了补偿。

而已废除旧工业区的部分电脑,也被系统回走了。

唯一没有被动过任何物质资源的,只有江银的两座中学。

目前而言,绝大部分的电脑都在供给参政院和各部门系统的使用,还有一部分在批文下渐渐回流至新生企业之中。

虽然高端计算领域用不着这种古董机,起码可以满足大部分教育和商业的需求了。

白鹿在听说这个消息以后颇为高兴,连着问了好些个配置的情况,表示可以给广陵学堂配个微机室,直接开口要了四十台。

“这样,我以殊元集团的名义,再跟一笔投资,”柳恣看了眼短信,只随手传了个电子名片给他们两,匆匆道:“这是我的投资代理人,另外等生产线稳定以后,可以扩大规模,尽量把成本和价格都压下来。”

钱凡在西场那边叫他了。

西军区被扩大了整整四倍。

柳恣在军权上管得不松不紧,自己作为元首也算最高统帅,只在上次北伐之时动用过部分的权力。

他坐车过去的时候,远处能听见隐约的轰鸣声,想来是又在练习着什么。

柳恣望着窗外连绵不绝的银杏与大叶女贞树,忽然看见了飞在高空的蓝点。

哟呵?

车停的极稳,有人走过来给他开门,

仔细一看,竟是穿着五阶制服的辛弃疾。

“听说你新晋了一级?”柳恣快步地往前走着,语速戏谑道:“两个月不见,这就升官了?”

“绩效第一,专业考核第一。”辛弃疾领着他往前走,语气虽然平淡但眼神里带着笑意:“实至名归。”

他们穿过栽着两行香樟树的长路,视野逐渐平坦开阔。

有六七个如同迷你车一般的单人飞行器停在路面上,看起来极为轻巧。

在辛弃疾的参与,以及多位专家的联合设计下,他们把所有多余元素都摒除了,只把功能放大到了极致。

减震平衡气压的装置都尽可能做的小而,操作杆类似直升机。

有单螺旋桨和双螺旋桨设计,承重情况下大概可以在时速八十公里的情况飞行约两个小时,同时最高升空六百米,因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并不能承受更高的压强

实际上,能飞到两百米高就已经足够安全了。

“我们试过了配置机枪和□□的点射训练,”钱凡出现在不远处,同样脊梁笔直而脚步稳健:“虽然比不上蚊子直升机,但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