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进雷剧考科举 > 分卷阅读83

分卷阅读8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脱衣服。只是脑中时不时闪过程岩白皙修长的身体,让他心口一阵阵发烫。

等他将自己脱光,才发现周围好些人在暗搓搓瞄他,庄思宜皮笑肉不笑地看回去,那些人忙捂着不可描述的某处,似乎耻于见人。

“哼!”

庄思宜终于舒坦了,他慢悠悠走向浴池,特意找了个离程岩远些的位置,才忍着恶心下水。

而程岩并没有发现庄思宜的回避,他一门心思默数,一到规定的时间便赶紧从浴池里爬了上来,一息也不愿多待!

等程岩穿上贡院准备的衣服,见庄思宜也过来了。他平淡地瞟了眼庄思宜的身/下,心中阴暗地想着大有何用?不孕不育,嘻嘻。

不久,有兵丁带着他们往号舍去。

贡院的号舍分列龙门两侧,以“一字”南向排列,每排号舍间隔只容两人通过,看上去像是一条条长巷。其中长排的有号舍近百间,短排的也有五六十间,而号舍最末的一间则是茅厕。

号舍均以《千字文》编列,一字一间,其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人待在里头是站也站不直,躺也躺不住,非常煎熬。

这一回好运依旧伴随着程岩,他同样躲过了臭号。

等他将灯烛、文具等放入号舍墙龛中,便开始慢悠悠地研墨。

乡试三场,首场最重。

简单来说,首场决定你是否能被取中,后两场则是用来定名次的。即便如此,后两场也不能太过草率,否则也有被黜落的风险。

随着研墨时快慢适中的动作,程岩渐渐静下了心。

这时,忽听钟鼓敲响,贡院大门被彻底锁上!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小庄:不孕不育的梗是过不去了……

岩岩:嘻嘻。

【小故事】

因为考试要糊名,没人知道卷子是谁的,所以就有了很多暗通关节的事。

统筹全局的故事,想了解得更具体可以百度翁同。

至于丕休哉,是北宋时有位叫杨亿的翰林,他作为会试主考官,请了同乡的考生们来家中赴宴,诸位考生化身水军对他一通狂吹,有考生就问能不能特殊照顾一下?他立刻骂道“丕休哉”!然后气哼哼地走了。

后来,但凡在卷子上写了丕休哉的考生都被取中,不过这件事还是曝光了,只能说杨大人真的好戏啊。

------

本章参考:《清代广西贡院》

我见有的小天使似乎误会了,南北榜发生在会试,乡试是不存在的,还可以苟!

第45章

按照朝廷律例,乡试首场考七题,分别为四书三道,五经四道,考生选本经作答。

当然,这七道题中又以“两个第一道”为重中之重。

有书吏举着贴了试题的木牌来回走动,程岩快速一扫,见四书第一题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而《周易》五经首题则为“垂衣裳而天下治”。

他将几道考题誊抄在纸上,又写上姓名、籍贯、本经等等,便闭目沉思起来……

巷道中有巡考监察,由于程岩名声在外,刚才唱名时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他,因此巡考们也不多关注了几分。

可半天一晃而过,程岩却一动未动。

若换了其他人,巡考只会当对方肚子里没墨,但见程岩如此,他们则认为此子果真稳重,不愧是皇上看中的人才。

对此,程岩并不知道,他只是想把题答得更好一些。

院试他故意藏拙,但乡试却不会了。

一来,乡试中人才济济,藏拙只怕会被挤下去;二来,程岩总要对得起皇上的夸赞,若文章不好,岂不是落了皇帝的面子?

“偶像包袱”极重的程岩,在冥思苦想两个时辰后,终于提起了笔。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破题之意很直白,即“如果百姓治富于下,国君当然会治富于上。”

这道四书题出自《论语》,其核心便是“富民”。

当时鲁国财政十分困难,鲁哀公便问孔子的弟子有若,“如果遇上饥荒,又该怎么办呢?”

有若回答:“可以消减田税,只抽百姓一分税。”

鲁哀公很不解,鲁国现在只抽两分税都不够用,若再减少一分,还不得穷死?

有若却说:“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会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过甚,必将使国家民不聊生,那您又怎会富有呢?”

此题答起来并不难,但要答得出还是要下一番功夫。

首先,你要明白主考官选择这一题的意义。

程岩琢磨了杨文海的性子,认为其表面上是让考生阐述儒家的富民之方,但真正用意无非是想跟土改新政扯上关系,拍一记皇上的马屁。

因为圣人所说,皇上正在施行。

但你也不能真拍马屁,毕竟这是一场考试,皇上虽说不年轻了,但还不至于昏聩至此。

你要借圣人之口讲出你的主张,并且让读卷的人知道,那些美好的前景,皇上正在带领我们实现。

因此,程岩先是论述了一番“富民”的重要性,又相继提出了“节爱用人”、“什一而征”、“先足其民”等等观点,从而推衍出民本、仁政的结论。

由于早已打好腹稿,他写起来一气呵成,挥洒自如,很快便作成一篇。

细细检查一遍无错后,程岩没有急着誊抄草稿,而是看向了后两道四书题。

后头两道都是截搭题,所谓“截搭”便是将句子截断再行牵搭。比如第一句是“今日,你吃饭了吗”,第二句是“王兄,准备去哪儿”,截搭起来就可以是“今日准备去哪儿”。

当然了,科举中的截搭题同样限定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

眼前这两道截搭题,一题选自《中庸》,另一道则选自《孟子》,再加上第一道选自《论语》的题目,这次四书题就只剩下《大学》未被选中。

程岩一哂,心想果然如此。

其实南江府一直流传着一个荒诞的说法,称南江士子考试时只用钻研四书中的《论语》、《孟子》、《中庸》,完全可以省略《大学》。

为什么呢?

因为南江贡院沾《大学》必衰。

建和三年,苏省乡试题目为《大学》中的“如切如磋”,那一年贡院失火,烧死考生数人。

建和八年,苏省乡试又一次选《大学》为题,那一年有学生离开考场时,不知是神恍惚还是人多太挤,直接落入龙门旁的水池里淹死了。

建和十六年,南江贡院不信邪,还挑了《大学》中的句子出了道截搭题,这次更奇葩,考试时突然刮起狂风,而号舍又年久失修,直接被吹塌了好几间,砸死考生一人,砸伤数人。

很邪门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